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Blood_puppet


日本投降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原因還是隻有一點,那就是實力不濟!剛開始的時候日本法西斯是佔據優勢的,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戰爭,日本悲哀的發現,他曾經揚言3個月拿下的中國久攻不下,世界反法西斯勢力越來越強大,曾經的盟友要麼易幟,要麼投降。

等到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後,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1945年8月6日,美國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炸燬廣島;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且進攻朝鮮半島東北部;1945年8月9日,美國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炸燬長崎;同一天,偉大的毛主席號召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真正的歷史是,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就在東北韜光養晦,收攏土匪、偽軍充當走狗。同時又把間諜投放到我國各個地區,到了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在我國已經積蓄了六年的實力。

而當時我國還在處於軍閥混戰中,國共不和,軍閥並立,同時土匪肆虐橫生,地主鄉紳到處殘害百姓。雖然日本的人沒有我國人多,資源也不豐厚。但他們工業發達,武器裝備好,又佔據著東北,利用我國的資源。

這就導致了日本在短時間內,可以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將一個混亂的國家拿下。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日寇侵華期間,侵佔了我國大部分的土地。然而他們想不到的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威武不屈者要遠比漢奸走狗多,在此消彼長下,我國逐漸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當然這並不是說,如果美國沒有投原子彈,如果蘇聯不宣戰,日本也會很快投降了。根據當時的形勢,如果蘇聯後面看熱鬧,美國不投下原子彈,抗日戰爭還得延長很久,但最終一定會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美國投放兩顆原子彈,蘇聯迅速擊潰關東軍,再加上我國抗日實力不斷增強,這幾個因素加起來,才是逼迫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因為日本政府對國內宣稱,這是一顆隕石掉下來了,大家不用怕。當時日本以為美國只有這麼一顆原子彈,妄圖隱瞞真相,繼續跟反法西斯勢力死磕到底。

然而接下來蘇聯對日宣戰,並且壓倒性打擊關東軍,美國又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日本這才恐慌起來。一來關東軍不是蘇聯軍隊的對手,二來第二顆原子彈的事情再也瞞不住,而且日本不知道美國是否還有第三顆、第四顆……原子彈,所以日本在恐慌之下,只能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

當然了,這是鑑於日本實力不夠的條件下出現的效果。如果當初日本也擁有核武器,那麼估計堅決不會投降了。不過歷史沒有如果,法西斯是邪惡的,最終被正義壓倒,這是必然的!


進而讀史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我把美國投放原子彈、蘇聯出兵與國際社會的反應做一個簡單的表述:

背景: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僅這天廣島死13萬多人。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8月9日凌晨,蘇聯150萬多萬大軍出兵中國東北。同一天,美國向日本長崎投放第二顆原子彈,3.5萬人死亡,6萬人受傷。8月10日,日本政府發出正式照會,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發佈《停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時,國際社會有不同的看發。

——西方特別是美英兩國,以及國民黨宣傳機構大肆渲染原子彈威力和作用。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對蘇聯出兵東北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聲明隻字未提原子彈。在以後,還專門糾正了原子彈宣傳的偏差。認為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戰爭,原子彈是空的,這是美國和蔣介石的宣傳機構想拿兩顆原子彈把紅軍的政治影響掃掉。

——後來西方國家領導人,包括杜魯門、丘吉爾,在自己的談話和回憶錄裡承認原子彈不能解決戰爭問題。但縮短了戰爭時間,拯救了盟軍無數士兵的生命。

——國民黨統治區的一些報紙,如成都《青年園地》對抗爭勝利的原因做了透徹的分析,否定了原子彈的作用比蘇聯參戰作用大。

——時任日本內閣大臣的迫水久常認為,無原子彈與持有原子彈,無法進行戰爭,這是常識。日本學者大多認為,原子彈是重大威脅。鈴木首相仰天長嘆:“一切終於迫臨矣!”

朋友,你怎麼看呢?



風過無痕攝有痕


日本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過它,它就欺負你。

比較賤。

二戰後,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國。為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中國的戰敗,並非敗於中國,所以不服。

作為中國人,我當然不願意接受這一點。但事實上,又難以否認。

抗戰中,中國人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並將最終擊敗日本人。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因素,肯定不會在1945年,肯定會更晚。

其實,日本戰敗是在一個大環境下的必然結果:軸心國的失敗,讓日本註定難以獨活。

中國的抗戰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個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蘇中英等同盟國與德、日等軸心國的對決。同盟國勝,中國必勝;同盟國若敗,中國也難以獨勝。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被徹底拉進了二戰這盤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國正式形成。

據說,當時希特勒聽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後,對於日本人的愚蠢行徑特別惱怒,大發雷霆。因為此前的美國憑藉地利,得以獨保,尚未進入戰局。以美國當時的實力,一旦對軸心國開戰,對德、日來說絕對是災難。

果然,美國加入後的盟軍節節勝利。1945年5月,德國首先投降。

德國投降後,同盟軍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麼可能經得住同盟國的集中攻擊呢?

8月,蘇軍進入中國東北,把關東軍殺得七零八落;與此同時,美國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本土。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除了投降,沒有第二種選擇了。於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綜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敗於同盟國,並不是單純地敗於中國。當然,中國也是同盟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談秘史


我們歷史課本上說,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堅持不懈,對抗侵略者的決心。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其實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主要還是靠外因。


日本是二戰中最晚投降的戰敗國,在十幾年的戰爭裡,日本鬼子的嘴臉成為中國人民最憎恨的嘴臉。無數革命先烈死於這場戰爭,日本人本來就是想霸佔中國,並向中國內陸移民。即使是最後時期,日本也還是想保住通州,以便日後移民擴張。因為作為一個沒有什麼資源的島國,日本其實十分尷尬。

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其實是資源耗盡,如此自不量力的想要吞掉中國,在那個年代裡,雖然日本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技術,但是畢竟,國土人口差距太大。一個太平洋戰爭,就讓日本抽出幾十萬關東軍去應付,中國戰場捉襟見肘,被蘇聯趕盡殺絕。



萬般無奈之下,日本鬼子只好選擇投降。即便是投降,他們也絲毫沒有準備承認自己的罪行,掩埋罪證,建靖國神社,這些都能說明他們的狡猾嘴臉。戰後,日本不允許設立軍隊,只能有自衛隊,但就是這個自衛隊,就讓他們可以四處挑釁,囂張氣焰不減當年,日本人的貪婪可見一斑。


歷史密探


1945年10月,毛澤東在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和談的時候,在一次酒會上,曾經有記者提問,抗戰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打一歷史人物。結果出現了好幾種答案,包括屈原、蘇武、蔣幹、毛遂、共工這幾種,實際上每一種答案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場。我們的教科書上面統一的說法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最主要原因,小編認為沒有錯誤,也符合歷史事實。但是如果把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作為解釋日本最終接受《波茨坦公高》,並宣佈投降的原因則有點牽強,畢竟我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也僅僅是在中國戰場。

歐美學界通常認為導致日本最終投降的原因在於美國兩顆原子彈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經就是否接受盟軍的《波茨坦公告》舉行過一次會議,在會議上面,鈴木首相和東鄉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陸軍大臣阿難惟幾和海軍幕僚長豐田都表示反對,最終首先還是屈從了軍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號和8月9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在8月14日也宣佈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實際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經向蘇聯進行過乞和活動,日本希望藉助《日蘇中立條約》,由蘇聯出面進行調停,以使日本達到和平停戰、體面停戰的目的,日本參謀本部所編的《日蘇談判要領》中曾經這樣記載:“我方不僅防止蘇聯參戰,更進而爭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結束戰爭方面成為有利於我方的調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蘇之間的日益凸顯的矛盾來實現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幾年來有學者認為,導致日本最終宣佈投降的原因是蘇聯對日宣戰,而不是美國的原子彈的作用。

小編認為,日本最終宣佈投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不是哪個單個原因所導致的,實際上日本國內因戰爭所導致的窘境也是日本最終選擇投降的原因之一。


青年史學家


日本發動的反人類侵略戰爭,結局註定是失敗的。它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一、蘇聯的參戰。蘇聯紅軍消滅了盤踞在東北的關東軍精銳,日本關東軍731部隊的魔頭石井四郎帶著高級軍官及其眷屬於8月10日逃回了日本,他們並不甘心失敗,準備對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實施細菌戰。此計劃讓當時的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知道了,他知道羅斯福曾經說過,如果使用細菌武器,我就讓你滅種。日本天皇在召開御前會議的時候說,給日本留點種吧。所以梅津美治郎嚴令不許實施此計劃。緊接著8月15日日本就投降了,可見當時日本國內已經特別想投降了。



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集結了百萬大軍準備登陸作戰。擁有當時最先進戰艦飛機等武器裝備,根不不是日本所能抗衡的。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決定投放原子彈,儘快迫使日本投降。

三、日本自身。經濟上,日本資源匱乏,經濟蕭條。軍事上,海上和空中控制權已經被盟軍完全掌握,日本已無力再戰之力,雖然秘密徵集了五十萬部隊,但那能起什麼作用。
四、孤立無援。德國已經失敗投降了,它陷入了孤軍奮戰之境。如果不投降,只能毀滅日本了。


淪客人


日本是二戰最後投降的軸心國國家,其死硬的作風是大家都明白的。那麼為何之前叫嚷著一億玉碎的日本,最終選擇投降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國在1945年投下的原子彈,當時原子彈以史無前例的摧毀威力,使得日本人幾乎感覺到了絕望。在這樣的武器威脅下,日本人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投降。因為他們不知道美國擁有的原子彈具體數目,害怕繼續受到原子彈的攻擊。所以說原子彈的威力,這是直接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則是所有抵抗的無望,本來日本希望寄託中國大陸的縱深和日本本土防衛進行逐步抵抗,儘量增大對盟軍的傷亡,以此換取對日本有利些的和談條件。但是隨著蘇聯的出兵將日本的關東軍徹底打垮,日本的這一戰略也面臨重大的挑戰,加上美軍在太平洋的進度超過日本預料,這一步能否實施下去都是很大的問題。

抵抗下去,恐怕是徒增傷亡,所謂的組織蘇軍美軍進攻速度,爭取和談的戰略很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加上日本國內一片凋零,已經難以支撐,最終天皇為自己考慮,還是選擇了保存自己的地位的條件下承認戰敗。


科羅廖夫


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了開頭!

就像毛主席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所提出的《論持久戰》中所預測的那樣,日本不可能在短期內佔領並且消滅中國人民的抵抗和軍事力量,這是由中日雙方的國情所決定的,日本在發動戰爭之初的狂熱之後,勢必會因為戰線的拉長,軍事力量的分散,國內經濟的疲軟以及後方補給的困難和來自中國軍民的強烈反抗,進而中日雙方會陷入一個長期的拉鋸戰中,而在這一長期的拉鋸戰中,中日雙方在戰場上慢慢會出現各有勝負,相持不下的戰爭局面。而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面,只會對中國越來越有利,對侵略者日本越來越不利。這是歷史的客觀事實,和戰爭的客觀發展規律,日本即使舉全國之力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當我們跳出那段歷史再看到那段歷史,我們會發現,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開始便註定了誰勝誰負的戰爭結局,即使德國沒有出兵入侵蘇聯,即使戰爭狂魔的日本沒有偷襲美國軍港珍珠港,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

蘇聯和美國在二戰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實都是投機分子。最開始蘇聯想要憑藉著《蘇德友好條約》獲取利益,卻不想最後被德國快速襲擊。最開始的美國更想要憑藉著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遠離戰場而大發戰爭財。卻不想被日本偷襲了自己的珍珠港。蘇聯和美國看似都是被迫捲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但實際上在德國和日本囂張的戰爭形式下,蘇聯和美國其實早已經站在了反法西斯陣營裡。因為他們此時便已經看到了法西斯的滅亡和反法西斯的全面,勝利是歷史的必然。


再回過來頭看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任何一個事物的變化,其原因都不是單一的,是多方面綜合作用下的結果。關於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催化出的結果。

首先,中國軍民的共同努力起到了中堅力量。在日本侵略中國之後,中國範圍內的反侵略抵抗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反而越發的高漲。這是由中國人骨子裡的民族氣節所決定的。而在抗日戰爭的後期,中國戰場上的形勢已經一片向好,中國的軍民已經形成了對日本的反攻態勢,各地方的群眾基礎和抗日根據地已經在毛主席的運籌帷幄下建立了起來。毛主席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力量已經遍佈了全國,日本侵略者在其佔領區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攻已經開始形成規模。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勢必會滅亡。 中國對於迫使日本投降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


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以及對日本國內的連續轟炸,嚴重的削弱了日本的軍工能力,最終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先後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使得日本一度叫嚷著在日本本土與美國展開最後的決戰和提出的“一億玉碎計劃”變成了單方面的大屠殺。徹底的澆滅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因此美國在迫使日本投降的過程中起到了攻其核心的作用!

蘇聯在消滅了德國之後,根據國際協議和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出兵中國東北地區,在短短十幾天內消滅了日本關東軍,並且加了大量的軍用物資軍事設備。蘇聯對打擊日本也起到了輔助作用。


迫使日本投降的除了以上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不可不說。那便就是德國,德國曾經一度狂掃歐洲大陸,卻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面前被佔領消滅,而且是徹底的消滅,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自殺,德國首都柏林被佔領,德國的領土被瓜分,這種種戰爭的結局都是的日本的領導層人心惶惶,日本天皇不願承擔侵略戰爭的罪名。日本的國民和軍國主義內閣也不願自己的天皇被殺害。因此日本在即將徹底失敗之前趕緊宣佈了投降,實際上保全了日本天皇的性命和地位,同時也使得日本首都沒有像柏林那樣被佔領。因此納粹德國的失敗在日本投降的過程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因此迫使日本投降,實際上是多方力量綜合作用下的結果!不知道各位認同我的這一觀點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珞珈山的貓


大奇兄出山了!

當日本開始發動珍珠港襲擊前,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曾經嚴厲警告過日本首相和軍府:絕不要挑戰美國底線,如發動太平洋戰爭,必將國土受到災難!



此時日本軍部和首相早已狂妄已到極致,對山本的良言猶如放屁。並集中全國1/3力量來打通海上南洋運輸線,用來掠奪東南亞資源石油,橡膠,鋼鐵,因此1941年發生太平洋戰爭。從而與美國爭奪東南亞地盤。因此把頭號美國拉進了戰爭!至1942年年底,美軍已經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記得當麥克阿瑟灰溜溜兵退菲律賓時:我會回來的!確實如此,1944年他解放了菲律賓,日本徹底斷絕東南亞資源。可以說,日本國內事實上已經是困獸!最終美國最後一擲:扔出原子彈!始得日本心甘情願地投降!

同時中國14年抗日卻每天在消耗日本有生力量,完全拖住了日本。以及蘇聯出兵消滅關東軍。最終美、中、蘇成立反法西斯同盟!


大奇兄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如下:

一、中國戰場抗日軍民的頑強抵抗。

從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長達十四年的頑強抵抗。



無論是國民黨的正面戰場,還是共產黨的敵後戰場,均打得風生水起,打得小日本疲於奔命。

國共兩黨總體還是攜手合作,中國戰場經歷了防禦、相持兩個困難階段後,殲滅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極大地消耗了日本的人力、物力、財力,越戰越強,轉入全面大反攻。

以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臺兒莊大捷、萬家嶺大捷、長沙大會戰、崑崙關大捷等為代表的抗日經典戰例,大大提振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宣告了日軍再呆在中國絕沒有好果子吃。



二、蘇聯百萬大軍下東北,短短兩個月消滅關東軍七十萬,使日本上再也看不到取勝的可能。

三、美國大軍已兵臨日軍本土,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巨大震攝力。

四、美國轟炸機對日國本土的狂轟濫炸,尤其是燃燒彈對日本木質結構房屋的巨大破壞力,使日本戰爭武器的可持續生產能力大大降低。

五、德國、意大利的投降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法西斯國家,勢單力孤,只能走向滅亡。

六、日本資源的嚴重匱乏,決定了日本國無法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