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都頭、林沖的教頭、魯智深的提轄、盧俊義的員外和高俅的太尉,官職排行是怎麼排的?

努力提高思想覺誤


這幾位論官職排行的話,很明顯高俅排第一位,依次排列為魯智深,武松,林沖,盧俊義。

高俅,因踢得一腳好球而脫穎而出,後來深得宋徽宗皇帝的賞識,後來在徽宗皇帝的提拔下,高俅從一個平民百姓一躍而起,成了掌管千軍萬馬的軍事高官。官居殿帥府太尉之職。


高俅的這個太尉頭銜,在宋朝當時就是一個很大的官,官級僅次於丞相,但是高俅的這個太尉權利卻是最大的,整個京師的軍隊都歸管。所以說他欺壓陷害梁山好漢林沖等人,那是綽綽有餘,一句話分分鐘搞定的事。

殿帥府太尉這個官職相當於今天的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這樣的一個級別。算是部隊的一,二把手。所以高俅官職排行第一,毋庸置疑。實至名歸。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梁山步軍統帥之首。沒上梁山之前擔任的官職是提轄官,提轄手底下大概也就三,四十號人那樣。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排長,或者副連長級別,官職排位第二。

武松,綽號“行者”,水泊梁山步軍首領,曾經景陽岡上打過猛虎,後來被陽穀縣令招為都頭,管理治安。職位略高於押司,下屬十幾個衙役,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刑警隊隊長一職。級別要遜色與魯智深的提轄,畢竟人家是軍銜,他是警銜,所以武松應排在魯智深之下。位居第三。


林沖,綽號“豹子頭”,梁山五虎將之一。京師八十萬禁軍教頭出身,後來因被高俅父子陷害而逼上了梁山。林沖的這個禁軍教頭名聲雖然響亮,可是並沒有什麼卵用,也就是說一點實權沒有,部隊他調不動,政事他更管不著,所以有名無實,說白了只是一個軍隊聘用的教官而已。只因為林沖執教的地方是在京師,天子腳下,所以林沖才能有如此高的名氣。因此說林沖這個教頭並非什麼官職,所以他才如此受氣,就連高衙內調戲他的娘子都不敢反抗,最終賠了夫人丟了工作。林沖的教頭不是官職,所以把他排在武松之後,位居第四。


最後一位,河北“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江湖中人都管他叫“盧員外”,他的這個員外並不什麼官職,只是人們對當時大戶人家有錢有勢的財主一種尊稱,並非古代的員外郎一職。盧俊義巧好是北京大名府的富戶,因此被稱為員外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盧俊義沒有什麼官職,只是一個武功絕倫,腰纏萬貫的財主罷了。因此非要把盧員外整進來排名的話,他排倒數第一是最恰當不過了。

綜上所述,就是高俅的太尉排第一,魯智深的提轄排第二,武松的都頭排第三,林沖的教頭排第四,盧俊義的員外排第五。


任馳贏天下


官位排序:高級軍官太尉高俅,地方軍中級軍官提轄魯達(魯智深),中央軍下級軍官教頭林沖,地方下級軍警長官都頭武松。

但武松管轄百八十的土兵,較林沖有實權,出行有土兵護衛、挑擔行李伺候服務,林沖一個兵都木有,家裡一個丫頭伺候還是自費的。

盧俊義木有官職。

一、武松的縣都頭,地方下級軍警長官,是縣政府地方軍隊領導,相當於今日縣武裝部長,兼有縣公安局長的部分職能,如緝匪捕盜等。


二、林沖的教頭,宋代軍隊都教頭為中級軍官,教頭則為下級軍官,木有統兵、指揮權,相當於今日連級的下級軍事教官。

三、魯達(魯智深)的提轄,屬於地方軍中級軍官,相當於今日的營連級軍官。

四、盧俊義的員外,不是政府官職的員外郎,是民間對富商豪紳大戶的尊稱。

五、高俅的殿帥府太尉,可是不得了的大官,為古代最高官職太師、太傅、太尉尊號“三公”之一,軍事高官,掌控宋朝中央軍----禁軍。

宋代的中央軍----禁軍總司令,當然是皇帝,下設殿帥、馬帥、步帥統領,相當於三個副總司令,高俅的殿帥府太尉可以說是三個副總司令之一!




z山海


水滸傳裡武松武都頭、魯智深魯提轄、高俅高太尉、林沖林教頭、盧俊義盧員外,根據官職大小職級高低排名如下。

高俅、太尉府太尉,正三品,正部級。

盧俊義、兵部員外郎,從五品,候補委員。

林沖、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正六品,副師級。

魯智深、經略府提轄,正八品,正營級。

武松、陽穀縣都頭,正九品,副科級。

查找《宋史•職官》的相關內容,北宋實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是百官之首,直接向皇帝負責。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同時由於樞密院、三司的設立,宰相的軍權、財權被剝奪,三省制度名存實亡。

北宋對軍隊控制主要通過樞密院、太尉府、兵部,樞密院、太尉府、兵部相互制約。軍隊的指揮權在樞密院,設有正副樞密使,童貫是樞密使。樞密院直接向皇帝負責,管理帶兵的將領,制定作戰計劃,具體實施對內對外戰爭,但是樞密院沒有練兵的權力。太尉府有練兵權,但是沒有軍事指揮權。兵部不指揮訓練軍隊,但是兵部有調配軍隊資源的權力。

太尉歸屬於門下省,北宋的太尉有好幾個,都是文官編制。太尉的職責是武選,武選是個大概念,主要有三大功能,包括軍隊的招募、軍隊的訓練、主持武舉考試,太尉以下有52階官職。《水滸傳》裡出現了三個太尉,洪太尉、宿太尉、高太尉,高俅是主管軍隊訓練的太尉,洪太尉是主管武舉考試的,宿太尉主管招募軍隊兵役。

兵部主要負責軍隊的編制、駐紮區域、軍事物資調配、後勤保障等工作。兵部設有正副部長,既兵部尚書、兵部侍郎。兵部下設四個司,司的主管是御史。御史臺以下是郎中令、員外郎,郎中就是兵部委員、員外郎就是候補委員,皆是五品以上的級別。

員外郎是候補官員,當郎中令缺少時,就由員外郎替補。盧俊義是兵部員外郎,在兵部工作時,和樞密院的童貫意見不和,童貫排擠盧俊義,盧俊義就乾脆回家去了。盧俊義回家後經營自己的家族企業,雖然不再拿朝廷的俸祿,但是他還掛名在兵部,所以,社會上稱呼盧俊義為“盧員外”。

高俅是負責訓練軍隊的太尉,軍隊的訓練有兩大塊。一塊是培訓下級軍官和禁軍教師的,一塊是訓練士兵的。太尉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培訓、輪訓下級軍官以及禁軍的教師,軍隊士兵的訓練,靠的是成千上萬的下級軍官和禁軍教師。太尉府很像某個軍事大學,大學下面設有若干個分院(系),分門別類的有三四百個教頭。

【宋史、鄉兵、保甲篇】節選:“元豐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長法》,以昭宣使入內內侍省副都知王中正、東上閣門使狄諮兼提舉府界教保甲大保長,總二十二縣為教場十一所,大保長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藝,置教頭一。凡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使臣十。。。。。。三年,大保長藝成,乃立團教法,以大保長為教頭,教保丁焉。”元豐二年是公元1079年。

八十萬禁軍教頭,是有多個級別的,都教頭是正職,四品的正軍級幹部;副都教頭是副職,四五品的副軍級幹部。八十萬禁軍槍棒、刀劍等等有頭銜教頭,是專業管理教頭,從五品或正六品的正副師級幹部。沒有頭銜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屬於專業訓練教頭,從六品或七品的正副團級幹部。林沖是有頭銜的教頭,全稱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水滸傳》中有個叫王文斌的,也和林沖一樣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掛銜為鄭州團練使,正師級的軍隊幹部。

北宋的經略府相當於一個軍區,經略宣撫使相當於軍區司令。魯智深在渭南小種經略种師道手下,軍職頭銜是提轄官。《宋史職官》中,提轄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職,意思是提轄一隊官軍,宋史中提轄的正式官職是都頭。由於,都頭被軍隊和地方混用,衙門裡的捕頭被習慣叫成“都頭”,正規軍隊的都頭,為了和地方衙門的都頭區別,乾脆大家就稱呼為提轄。

提轄一路(一隊)官軍,有多少人呢?軍隊的編制五個人有伍長(副班長),十個人有什長(班長),三十個人一小隊,有小隊長(排長),一百人有百夫長(連長),管理二三百人的就是都頭(提轄官),軍隊裡的提轄官是正副營級軍官,衙門裡的都頭是正副科級幹部。魯智深魯提轄、孫立孫提轄等,都是正副營級軍官。

     《宋史》中對縣級分成好幾種,開封府管轄的中都、洛陽兩個縣是北宋最大的縣,人口都在幾十萬,所以這兩個縣享受的正五品的待遇。外省的縣級單位,一萬戶以上是大縣,七千戶以上是中縣,四千戶以上是小縣,四千戶以下的縣皆在邊遠地區。

大、中、小縣的官員設置不一樣,萬戶大縣享受六品的待遇,七千戶中縣享受從六品的待遇,小縣享受正七品的待遇。大縣設有縣令(縣長)、縣丞(副縣長)、縣主簿(常務副縣長)、縣尉(政法委書記),小縣不設縣丞。縣尉是主管治安、司法、刑獄的官員,相當於縣政法委書記,兼任縣公安局局長。縣尉的下面有好幾個都頭,幾十個到幾百個衙役捕快,根據這個縣人口的多少確定。

宋江所在的鄆城縣是個大縣,都頭有好多個,朱仝是馬軍都頭,雷橫是步兵都頭。他們兩人都是正職的都頭,手下還有副職的都頭。武松所在的陽穀縣是中等縣,武松打虎以後被任命為陽穀縣的都頭,應該是副職的都頭,相當於陽穀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副大隊長。有些鍾愛武松的人認為,武松的都頭職位相當於縣公安局長,這是完全錯誤的。縣公安局長是縣尉,公檢法司都由他一人兼任,武松武都頭相當於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副大隊長,享受的是副科級待遇。








冷清先生


《水滸傳》的故事背景是北宋,由於存在很多虛擬的情節在裡面,許多職位也是和歷史上的不一樣,下面咱們就小說中這幾個職位的性質做一下對比。

首先說下都頭,宋朝都頭可是個很大的官職,但武松的陽穀縣都頭從官職上更像是衙役或者說是捕頭。北宋時期的縣裡可壓根沒有都頭這個職位,而是皇宮警衛隊和各路城防軍中的各類軍官名稱,而在小說中都頭這個官職被施公以“都教頭”的稱呼體現了,比如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嶽,就是被楊林一刀剁了的那個貨。所以說武松的都頭在小說中並不算什麼大官。

林沖曾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名字聽著很霸氣,但其實官職也不算大,從工作內容來講林沖只是眾多教官之一,並不是說林沖一個人就能管八十萬人那麼多。要注意林沖只是分管槍棒訓練的教官,按照兵種來講那不同種類的教官就多了去了。

提轄到算是一個宋朝特有的官職,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武官,而提轄的管轄範圍也較大,責任也重大。而魯達在打鎮關西前他已做到了經略處軍官,那麼提轄的官職自然還要大一些。

最後說太尉,就別管這裡的太尉和歷史上是不是一致的,但高俅是什麼貨色,我想大家也都知道。

所以職位方面來講從高到低依次是太尉、提轄、教頭、都頭。


歡迎指正。


邏輯文史游


眾所周知,明代《水滸傳》雖以宋代為背景,實際上是描繪的明朝的市井風俗。我們為這幾位主要人物的官銜排序,也要依據實際情況,而不能憑空臆測。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只是從八品武官

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他實際上根本不是“八十萬士兵教練”這個意思,而是從八品的普通教練員(當然武藝很高是肯定的),負責一些禁軍士兵的訓練。

高俅:位列三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高太尉位列三公,開府儀同三司,為特進,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國公,享有很高的榮譽和地位,做到了從一品。“八十萬禁軍教頭”和“太尉”,聽起來都很厲害,然而這裡頭差著十多級呢,如同鄉領導和國級領導的差異。

武松:“都頭”,縣尉(縣公安局長)旗下佐官

我們再說武松的都頭,其實就是縣裡負責治安的頭頭。按照《水滸傳》自己的解釋,縣裡有兩個都頭,一是步兵都頭,管著二十個使槍的、二十個土兵;一是馬兵都頭,管著二十匹弓馬手,二十個土兵。可見武松的確是官,否則當上了都頭也不會請那麼多人一起慶賀,也不會說上官(縣令)見愛。這個官職,至多是從九品,甚至沒有品味。因為按照規定,州縣裡的縣尉(即治安總官)才是從九品,武松可能隸屬其下。

魯智深:“提轄”,地方部隊營長級別

魯智深這個提轄,是朝廷設置在各地負責安保的武官,隸屬於禁軍,直接由朝廷管轄,不受地方官員約束。平日裡負責本地禁軍的訓練校閱,率領兵士緝捕盜賊。“渭州經略使种師中帳下提轄官”,證明他是地方上的提轄,地方上的提轄,在比較混亂的時候,往往多達二三十人,往大了說,略相當於軍隊上的營長。

盧俊義:員外,是古代富翁的常用稱呼,無官職

盧俊義這個員外,是沒有官職的,古代將大財主、富翁,都叫做員外,意思就是“正員以外的官員”。


綜上,個人認為,只論官職,上述人物的排序為:

高俅高太尉>>>>>>>>>>>>>>林沖林教頭>>魯智深魯提轄>武松武都頭>盧俊義盧員外


豆子人民藝術家


水滸裡面的武松、朱仝、雷橫、李雲都在做過都頭,這個職務應該大致相當於縣公安局刑警隊長,屬於公檢法系統裡面級別比較低的官職。

教頭這個官職在軍隊裡面不高,“80萬禁軍教頭林沖”中的這個80萬也是個虛數,實際上沒有那麼多的。這個職務最高相當於“國防部士兵訓練局中校教官 (副團級)

提轄也不是大官,除了魯智深外,索超、孫立等也做過提轄,另外,楊志到大名府同索超比武后也被提拔為提轄官。根據水滸的描述,提轄應為少校正營級,下轄四五百人馬比較合理。

盧俊義的員外不是官方職位,他本人也沒有在朝堂出任過官職,至於高俅他的官職就很高了,因為太尉是武官,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我寫過詳細的水滸人物官職的文章,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去看一看我介紹水滸人物官職的文章。


耙醬追劇


排位:1.高俅,高太尉。2.魯智深,魯提轄。3.武松,武都頭。4.林沖,林教頭。5.盧俊義,盧員外。

1.太尉是國家武官一把手,職位僅次於丞相,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

2.提轄是地方低級軍官,相當於現在市局下的一個分局一把手。

3.都頭屬於警備力量,巡捕捕快的等警察的頭,相當於現在縣公安局長。

4.教頭就教練而已,教部隊舞槍弄棒的,沒軍銜,沒實權,可以看成部隊聘請的臨時工。

4.員外不是官職,對有錢大戶的稱呼。


喜歡每天都看見


《水滸傳》的官職略微有點複雜,不完全是按照正史來的。所以本回答不涉及真實歷史,只按小說來。

這裡面最高的是高俅的太尉,這應該沒有問題。太尉是這幾個官裡頭,唯一在中央掌握大權的。

最低的是武松的都頭,應該也沒有疑問。武松是步兵都頭。在縣裡頭,縣尉負責治安,手下有馬兵步兵兩個都頭。如果說縣尉是公安局長,武松這個官職應該相當於公安大隊長。

盧俊義的員外不參與排名,他只是個北京城裡的財主,“員外”只是尊稱,並不是一種官職——雖然這個詞是從官職演變來的。

魯智深和林沖都是軍官,不過書裡出現過不止一個教頭,林沖應該算是下層軍官。而魯智深在延安府地位不低,是個中級軍官。

所以從高到低排名,應該是:

太尉>提轄>教頭>都頭(>員外)


北門猿


道君皇帝以下,太師太尉樞密使是大宋朝權力機構“三巨頭”,與都頭教頭和尚頭這“三顆頭”按品級論,頭尾差了九個等級。

先看領頭的高太尉一品大員,手下不說猛將如雲,兵丁如雨,光是各種教頭就不下千人。再看居尾的林教頭行政九品支餉待遇,一丁點兒權力沒有。魯提轄軍事九品,有權帶兵百十來人如孫提轄一般,不帶兵就是個在經略府打閒雜的。武都頭是陽穀縣警視廳刑警隊長,官不過九品,權力僅次於七品縣長大人,手下差役百十號人,全縣人丁除縣長家眷外任抓任拿,這是個官小權力大的肥職。

俗話說的:縣官不如現管的就是這類人了。


霧都溼氣


儘管小說《水滸傳》裡面的有些官銜和歷史上的不一樣,但是大致上說,高俅這個太尉還真是個正經的“高官”。

高俅是宋徽宗親自提拔的“殿帥府”太尉。就是那個“八十萬禁軍”的總司令。

宋朝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很嚴,按道理高俅管理軍隊,但是不帶兵打仗,一旦需要打仗,會有別的專門帶兵打仗的將領替代管理軍隊的官員來指揮,這就叫“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儘管如此,高俅的官職和其它那幾位相比,要高N個檔次。

官階第二的是魯達,也就是後來的魯智深。

魯達是延安經略府的“提轄”,本來提轄這個官職在《水滸傳》裡面就有大有小,魯提轄的官職就趕不上孫提轄——病尉遲孫立。但魯智深至少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現役軍官”,比不上統兵的病尉遲孫立,但是比武松還是綽綽有餘。

武松是陽穀縣的“都頭”,但是實質上只是縣衙的一個“僱員”。因為他只是陽穀縣令“聘用的”,不屬於官僅屬於“吏”。

武松這個“吏”,大體上相當於“治安大隊長兼縣令的保安隊長”。

武松的“吏”趕不上魯智深的那個“官”。

盧俊義的那個“員外”,和官階無關 。“員外”本身是對“候補官員”的統稱,通常那些考不上功名的“舉人”可以通過“花錢捐官”的方式,得到一個“候補官員”的名額,故稱為“員外”。

盧俊義這個“員外”,不是這麼回事,“盧員外”這個稱呼,是老百姓對地方富戶士紳的“尊稱”而已。除了好聽,沒什麼實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