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少林寺那麼多絕學,巔峰高手卻很少?

愛歷史說野史


少林絕學都是枯燥難練的功法,一般三年小成,六年才能有效果。

1. 鐵臂功 2.排打功 3.鐵掃帚功 4.足射功 5.腿踢功 6. 銅砂掌 7.蛇行術(蜈蚣跳)8.提千斤 9.羅漢功 10.鐵頭功 11.四段功 12.鐵布衫功13.雙鎖功 14.上罐功 15.石鎖功 16.鐵珠袋 17.千斤閘 18.鞭勁法 19.分水功 20.玉帶功 ·····

這些功法聽起來都是夠狠的,但練起非常艱苦,都是每天積累的練習硬度,然後手達到如石如鐵的硬才算是成功。

我家裡還保存一本早期的少林武術書籍,這裡面有很多功法,也很簡單就是天天、時時練。


福州禪武


少林功夫是我國著名武術流派之一,在中國傳統武術裡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據說少林功夫是達摩所創,一開始是因為少林弟子每天光念經修行,很無聊人容易犯困,所以達摩為了給少林弟子們提神,創立了少林功夫。而少林功夫也因此是一種禪武同修的修煉方式。所以說少林功夫也是一種修行,一種文化,不能單獨的把它看做一種搏擊。少林功夫門類眾多,體系複雜,分器械,拳法,腿法,長拳短拳,氣功,易筋經。少林功夫已經傳了32帶了。題主問的少林功夫體系如此深厚,最近些年卻沒有頂級高手。這確實是個現實,剛才說了,少林功夫是一項禪武同修的修煉方法,而且少林功夫體系複雜,內要練氣,外要練功,需要一定的基礎,這幾年願意苦修的少了,一練練好多年的人少了,少林功夫不像現代搏擊,練出速度力量來很容易出成績。而少林功夫體系複雜,武術修為高的不一定,實戰搏擊厲害。所以近幾年也真沒什麼高手。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家之言,有沒有真人不露面也不一定。少林功夫不是耍勇鬥狠,是一種修行,不要強求什麼事面面俱到,少林功夫有它偉大的地方說不定一定有它不足的地方,希望有人會繼承發揚少林功夫。為中國傳統武術做一點貢獻。


茅屋小譚


少林武術傳天下,說的是少林寺歷經兩次大的毀損,少林弟子逃往各地傳教授道,因此有南北少林之說。

最出名的事件是十三棍僧救唐王,餘下的作為佛門靜地,確實也不想太炒作,至於最近沸沸揚揚的什麼挑戰什麼高手,只想說少林武功絕不會爭強鬥狠,要少林武僧去拳擊,你想多了!

少林寺就好比是教育之與孔子,現在的小學老師哪個拉出來都比孔子懂的多,可是所有的老師都敬重孔子!這就是少林寺和當今搏擊拳擊的關係!

少林武術沒有佔領搏擊類直播的主流的確很遺憾,但是中國技擊類競技表演後繼有人,不也是少林武術的宗旨?唯一遺憾的是少林武功強身健體方面的挖掘和發揚還不是科學和廣播!

小編說句公平話,一招制敵,一點就殘能拿出來上舞臺表演嗎?所以想健身可以,其它免談!


黃蜂二師兄


抗倭名將俞大猷是當時格鬥頂尖人物,曾拜師當時劍聖。被上百拿武器蒙面人伏擊(應該沒有暗器和弓箭)一柄劍擊敗幾十個,打的百人四散奔逃。曾經獨闖少林寺,眾僧無人能敵最後都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後來少林寺絕學多數來自俞大猷幾天切磋留下的。但是史書並沒有記載俞大猷徒手格鬥能力多強,所以少林絕學應該是俞大猷傳下來的用兵器能力。而達摩絕學根本就不怎麼能實戰(否則不會被俞大猷都打服),多數根據各種佛經傳說編造,文化色彩遠重於實戰,後經武俠小說潤色成了“各種絕技”。


235188


前幾天在頭條上看到有心意拳傳人罵少林無恥,說根據他們拳的祖譜記載,他們的祖師爺上少林刷副本,單挑少林無人能敵。和尚們見不敵馬上拜師,他祖師就留下半部心意拳。

結果,今天大家都認為“天下武功出少林”。

我覺得少林出的“歷史創造”小說家比較顛峰,例如~金庸。


雲出無心David


中國是騙子的發源地,騙子在國內得到好處最多的國家,也是被騙的受傷害最重的地方。


金志君


“天下功夫出少林”大半是因電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皇、名筆下的武俠小說渲染捧場……,當然作為傳統武術中所謂外家拳的代表,少林寺的(傳武)功夫也肯定在江湖中是有相當高的地位的,更重要的是少林功夫匡扶正義,愛國為民的尚武精神和至高境界的禪武同修;冷兵器時代已經過去且天下太平,少林功夫(包括傳統武術)多已注重禪武雙修,強身健體,養生修性,武術技擊、能打已經是第二位的了……;


大成皇恢弘


少林寺的武術傳承和武術種類,做的比較好,而且是全國馳名的寺院,以禪武為第一特點的寺院獨此一家,至於巔峰高手,這對於以看家護院的武僧來說,不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參禪悟道,習武強身護院,而要達到巔峰高手這種境界,和出家人不入名利場,六根清淨的原則,背道而馳,出家人,低調,


左極


少林寺在歷史上出了很多高手,但現在商業化只顧掙錢!去登封旅遊居然還有少林牌香腸在賣,簡直對禪宗祖庭極大的侮辱。


仗劍笑看


少林是現今發揚傳承中華武術強健中華兒女體魄的第一聖地,不可質否,來自全國各地的兒女皆勤儉好學,至於天賦出人傑,還看後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