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文 | 吳燕雨

活久見。

都知道國內靠明星割粉絲韭菜的操作很騷,但這麼騷的,還真沒見過。看圖——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是不是覺得看不懂,或者看懂了也不相信?

樂華七子是誰?國內經紀公司樂華娛樂旗下的男團,成員有朱正廷、範丞丞、黃明昊等7位《偶像練習生》的當紅“炸子雞”。圖中的玩法一句話解釋就是,一首歌2元、給樂華七子拍MV的條件是銷量達227萬,也就是說如果粉絲不花夠454萬元買專輯/單曲,樂華就不給他們的愛豆拍MV了。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此規則一出,飯圈迅速“炸鍋”,各路飯圈大佬紛紛表示“吃相太難看”、“急功近利”,調侃這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

這背後,核心點有兩個:競賽、撈錢

先說競賽,規則有一條是這麼說的:若團體或任何一個成員均未達到227萬,則為銷量第一的團體單曲/個人單曲拍攝MV。言下之意,一定會拍一個MV,但如果你們不花錢,我們就只給粉絲掏錢最多的那家拍。那麼,如果各家粉絲都賣力刷榜,就會涉及到團內競賽的問題了。

這種情況在SNH48總決選等活動中特別常見:女孩最終的排名由粉絲真金白銀花錢決定,為了讓自家愛豆靠前,各家粉絲在總決選期間往往明戰、暗戰不斷。(點此閱讀:“101們”的飯圈金錢帝國:粉絲的信仰充值之路)

再說撈錢,這事有些複雜。原本被經紀公司“割韭菜”這事,飯圈可能早已習慣,但是如果連拍MV這種事“分內事”,都要拿來做文章,那似乎就觸碰到了一個叫“底線”的東西。

此前,毒眸盤點過“雙十一割韭菜”的商家(點此閱讀:雙十一,如何用明星“割粉絲韭菜”),後臺留言紛紛表示震驚。但當時我們沒有寫到的,便是這背後經紀公司的參與。如果藝人團隊並非其中的既得利益方,沒有經紀公司的支持,商家的這種行為就不會大肆存在。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後臺粉絲留言



割粉絲韭菜合理嗎?放在粉絲經濟的大語境當中,它當然有存在的邏輯。畢竟,粉絲經濟的內核在於C端消費,而刺激C端市場,才是國內做偶像的商人們最想長期挖掘的生意。這一點,我在跟幾個國內偶像廠牌的負責人聊天時發現,不管他此刻的業務重心是否放在了C端,但長期來看,C端一定是他們的大生意。

今天,粉絲經濟已經在國內初步成形了,比如範丞丞4月份的微博付費照片事件:60元解鎖範丞丞照片等一系列服務,僅僅一晚上,這張照片便得到了80萬人付費、共480萬元的收入。此事一出,圈內外驚呼——粉絲經濟真是門好生意啊!儘管樂華後來澄清60元還包括微博會員等服務,但此事影響廣泛,也讓粉絲經濟成了某種大眾獵奇的產物。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爭議的核心其實不是應不應該“割粉絲韭菜”,而是割韭菜是否應該存在邊界和底線。

“不需要,沒有底線。”這是一些工作與藝人相關的從業者給我的答案。

為什麼不需要?我嘗試理解了一下,發現這本質上是經紀公司的在商言商。畢竟,除去少量“常青樹”藝人,大部分偶像都是有生命週期的。商業活動和作品需要藝人親力親為,單靠B端生意賺錢,在幾年內是有天花板的。但C端沒有。如果沒抓住藝人爆火的幾年,好好賺一筆錢,那等粉絲的注意力被下一波偶像分走了,再想讓粉絲花錢,就很難了。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樂華七子此次專輯的封面



當然,也有人認為是需要底線的。一位國內藝人經紀“老炮兒”跟我說過,要尊重你的粉絲,這才更符合商業邏輯,也是更長久的。的確,如果引發粉絲“群起而攻之”,後果可能不是經紀公司想看到的。

就拿這次樂華MV事件來說,七家粉絲大多數都自發抵制、不願意配合。原本人氣排在頭部的朱正廷,購買量卻排在末位。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而此次事件之外,朱正廷個人單曲的戰績是這樣的——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包括朱正廷、範丞丞、黃明昊在內的粉絲在內,都為了抵制樂華的這種“過度營銷”,他們的飯圈統一規定,到明年1月活動結束後,再為偶像單曲衝榜。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發現沒,當粉絲成為最大買單者的時候,經紀公司的商業利益也容易被粉絲行為“綁架”。而若所有粉絲都不配合,那麼對於樂華而言,不僅顏面喪失、損失當下專輯的收入,也會直接影響團體戰績的成績——畢竟,MV在當下的音樂、偶像產業裡,是重要的產品和宣傳渠道;而粉絲的集體抵制,也讓這張本應在飯圈“大爆”的專輯,顯得有些暗淡。

目前,這張專輯銷量為79.4萬,離目標227萬還有一定距離。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在國內的偶像產業剛剛“誕生”的當下,拜《偶像練習生》《創作101》所賜,能被粉絲追逐、消費的,不再只是頭部的“歸國四子”和“流量小花”,一個在節目中排在20名之外的藝人,可能也會出現接機人潮擁擠、寫真瞬間售空的局面。可做的生意更多了,盤子也更大了。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未在《偶像練習生》中出道的選手陸定昊4月份的接機場面



但如果想要更成熟的產業模式中,“運營”粉絲是必經階段。一家公司無論產品是誰,粉絲才是買單者、是客戶,而粉絲往往是群體中的個體,一旦極端事件激發了負面情緒,便很容易在群體中傳染、形成極化價值觀。

一位文娛行業投資人曾經提出粉絲“價值觀極化的避免方法是規定好底線”,即規定對錯、並由官方傳達。但實際上,飯圈的底線,也已經在經紀公司無序“割韭菜”的行為下,逐漸形成了。

一般來說,粉絲當然不會為了跟經紀公司“賭氣”而永遠不為偶像買單,但如果經紀公司持續觸碰這個邊界,粉絲衝破邊界的事件發生概率便會大大提高——支持偶像打官司、解約、換經紀人的案例也已經屢見不鮮了。


偶像公司讓粉絲花夠450萬才給拍MV?割粉絲韭菜能不能有點底線?

李易峰粉絲2年5次手撕經紀人




比如上圖所示的,李易峰粉絲手撕經紀人,最終,飯圈取得了成功,歡瑞世紀發聲明更換了經紀人;2015年吳亦凡粉絲手撕助理,助理隨後在微博上發佈聲明,並表示正在進行工作交接。

如今,國內偶像市場爆炸式發展,新的偶像節目在趕來的路上,經紀公司做生意的同時,如何守住邊界,或許是從業者們不得不去思考的命題。如果忽視了邊界和底線,吃相太過難看,經紀公司和飯圈的矛盾必然會不斷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