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炊煙真的可以影響藍天嗎?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村70後。家處大別山區,我們小時候,每家幾乎都五六口人,守著三五斗薄田寡地,沒有別的掙錢路子,一年收入除去公糧勉強夠吃。很多孩子小學都上不完……記得那時農村有個奇怪現象,不論大人小孩,有空就去弄柴。村莊前後的那些小山坡我們都丈量過無數遍,山上松樹枝被砍到離地二、三米高,地面上的茅草灌木都被平地割起(山也分到各家),風吹落的松針(松樹葉子)都用扒子拉回去燒鍋。小時候的我被弄柴傷透了腦筋,農閒時大人們帶上乾糧和水,還有珠繩和扁擔早出晚歸,到更遠的大山深處搞柴。這是山裡,平原地帶小麥、玉米、黃豆種的多,收穫後的秸稈全都拉回垛起來,一點都捨不得丟,煮飯燒水烀豬食全用它……再看那時的天多藍、水多清。一年間數得著的幾天有霧,霾字怎麼寫我也是最近幾年才在天氣預報上留意到的……

如今的農村,隨著農村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真正常年生活在農村鄉下的人(留守老人)更是少之又少(中青年都外出找工掙錢,中小學生都集中住校生活)。我們戶二三百口人的村莊,平常留守只有二十幾人。我家五口人就老爸一人在家,平時做飯出門十幾米隨地撿回一抱樹枝夠燒一天的鍋。漫山遍野,雜草叢生,枯藤老樹,縱橫交錯。再看人家平原地區,秸稈收割當場粉碎還田了,這種政策巳實行五六年了。而且他們還早就用上了政府推行的沼氣灶。

可以這樣講,現在的農村早已不似三四十年前的農村,現在農村真正的用柴(燒鍋)量同以前相比少了不知多少倍。可現在的天空呢?委實不爭氣,霧霾頻現,藍天都去哪兒啦?竊以為,天空是整個人類的天空,天空下也並非僅有農村的存在。那些高居城市的專家們,如果你的前半生沒在農村呆過,那麼請你們在有生之年真正去農村走一走,瞭解一下她的過去和現在……






農人老黃


我想罵人!什麼🐶屁專家?天天就會出餿主意!什麼禁止用土灶、禁止養殖、禁止燃燒秸稈都是一廂情願不切合實際!

先講一個真事,我本人就是農村人去年過年回家老爸做飯我坐那裡燒火沒事閒聊,我說:爸,有專家說咱們土灶汙染環境要禁止咱們用了!聽我爸說:這是啥專家?他是吃生的嗎?不讓用土灶用啥做飯?我說:他們說用天然氣。爸說:天然氣?什麼是天然氣?



不錯!這就是現實,中國有九億的農民,有多少能用上天然氣?恐怕連城市的天然氣都還沒有普及吧!這些專家應該都是吃泔水長大的!土灶的歷史應該不比人類史短多少吧!藍天一直是藍的。只有到了近代進入工業時代汙染才越來越嚴重,什麼未經過處理的廢氣廢水通通排入河道排入空氣中,這才導致藍天變灰色,河道變黑色。


這些所謂的專家,就會坑老百姓,把環境汙染問題轉嫁給農民,這明顯的是轉移視線。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不讓老百姓用土灶,胡說百姓土灶影響了藍天就是找死!

感覺我說的在理的話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人生不掉線


磚家的話能信嗎?亂燒秸稈都立法了,每到收麥子季節。農村就有巡邏車鄉間道路上竄來竄去,大喇叭喊著,誰燒罰誰,誰燒抓誰!影響農民種地的心情不說還容易出現車禍等安全隱患!



不讓燒不能燒,幾年過去了也沒見天變藍,空氣變好。一出門天氣霧騰騰的,霧霾大時都能伸手不見五指。喊話的專家呢?磚家的祖上不是農村的以為農民好欺負。也沒見出來解釋!



想想我們小時候,一到中午炊煙裊裊,在外亂瘋的孩子就知道該回家吃飯了,一進村飯香味撲鼻。那時候柴火的味道,加雜著飯香。多麼的親切。那時候幾億農村人民天天燒秸稈天還照樣那麼藍。晚上睡在草垛上數星星,估計我們這80.90前的人都經歷過。



現如今農村炊煙也不見了,反倒我們兒時的夢想實現了,想必大家兒時都幻想能像神話故事裡的仙人一樣生活在天上雲彩相伴。而現在實現的夢想是霧霾相伴,對面不見人如生活在仙境裡。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下評論。喜歡的點下右上角關注我!


水潤清沐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站在我自己的立場上來講,

首先,農村的炊煙主要是燃燒木材或者其他植物杆所產生的,這些物質排放到大氣中,說沒有一點點的害處,那也是吹牛。

還有那些工業的排放那些不想多說,只想就事論事。

現如今,大氣的汙染的確嚴重,所以對於對藍天白雲的保護也是迫在眉睫!

所以,能不傷害就不要傷害了!地球是我們目前為止唯一的生存家園,只有我們人人都顯出一份力量,我們才能留住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如果說得不對請指正!!!











麻雀的故事


炊煙一點孤村迥,嬌容斂盡天容淨。(宋 趙長卿)

炊煙曖黃葉,踏石沿溪上。(近代 陳湋)

不管是古人,還是近代的人,在描寫炊煙的時候,呈現出來的都是一幅美好的畫面,不知何時,那一縷炊煙竟成為了影響藍天的“罪魁禍首”?

炊煙裊裊,不正是農村的一道亮麗風景嗎?一道在喧囂的城市所沒有的風景!

什麼是炊煙,炊煙是農家人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它只是煙氣,怎會對藍天造成影響呢?如果要說影響,那應該是讓藍天多了一抹色彩。

所以,煙有很多種,有來自垃圾焚燒的煙,有來自工廠的煙,不是所有的煙都會對藍天造成威脅,我們得先知道,它是屬於哪一種!再去想辦法減少它們對藍天的影響。


花落枝頭呀


綠色環保與霧霾汙染的關係極其密切。


肯定的講,無論是農村的炊煙還是城裡的霧霾都是汙染。

不過這些汙染會有本質的不同。比如霧霾人們一般用PM2.5來界定,已經上升到天氣預報的層面,已經影響到了百姓生活。而炊煙裊裊不但不會讓人感覺厭煩反而使人有一種懷舊的享受,炊煙讓其慢走的期望,因為炊煙裡包含最多的就是回憶和回味,也是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曾經的農民生活定式逐漸在改變,也逐漸在消失,好像炊煙裡的玉米香、大米香甜沒有了,只剩下了苦澀難嚥的霧霾。


多講幾句霧霾,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經常整個歐洲被霧霾佔領,曾經一度爆發呼吸性疾病,當時霧霾來臨遮天蔽日,伸手不見五指,鍊鋼的缸爐在散發著原始的讓人噁心的氣味,工業化的生產奪走了藍天白雲的同時也縮短了人的壽命。用了上百年才得以恢復今天的藍。

當今的亞洲大陸的崛起,毫無懸念的重複著這個褐色的神話,不過時代在進步人們的觀念在改變,控制汙染,消除霧霾方面我們國家非常高瞻遠矚的努力著,也非常好的控制著汙染源,為了下一代,為了藍天白雲,做了非常非常好的努力。


我榮幸有炊煙裊裊,飯香四溢的農村經歷,那是一種質樸的,親切的體驗。看到炊煙聞到飯香,想起母親的含辛茹苦,父親的彎腰駝背,哥哥的光膀被陽光曬出的紫銅色,姐姐馬尾滿臉鄉土的身影,那是我的世界。

好了,炊煙雖然有汙染但這種汙染可以忽略不計。

個人觀點敬請朋友們評論!謝謝。


仁厚難得


影響藍天影響汙染的原因從來不是一個,而是許多原因造成的。幾千幾萬年來,人類不都是燒火做飯嗎,二三十年以前,也沒聽說空氣汙染霧霾嚴重啊。炊煙的影響很小很小,主要的是其他原因。

第一,汽車尾氣,現在幾乎成家後的每一戶都有車,有的還有兩三輛,出去到哪都堵車,限號作用都不大。

第二,城市燒烤店多了,工廠多了,那些沒經過處理的煙排出來。我們這裡工廠很多,有的地方經過那裡500米遠都能聞到很刺鼻的味道,我們是偶然經過,生活在附近的人怎麼受得了,汙染都是小事,怕時間長了影響生命啊。


北園徐姐


現在很多的專家或者是教授給出模稜兩談可的建議,農村做飯從煙囪裡出來的煙會不會汙染空氣,答案是有,但是可以忽略不計,任何東西燃燒都會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空氣逐漸變暖的根本原因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出大自然的承受範圍,但是與汙染環境是談不上的,不像是燃煤釋放的二氧化硫、苯等汙染空氣的氣體,炊煙只是一些柴火或者木頭燃燒,釋放的沒有多少真正汙染空氣的化學物質,而且大家都知道的是大自然有自己的淨化作用,就像人的身體一樣,能夠自動的免疫,自動清潔,像所有的花、草、樹木等都是大自然的淨化“器官”,能夠消化的了這些所謂的汙染物。

現在空氣汙染嚴重,陰霾嚴重,空氣治理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話題,所謂“草木皆兵”對現在的環境問題有深刻的回答,真正的汙染還是哪些重度的汙染工廠,他們才是汙染源的根源,只有真正的清理這些工廠,才能真正的治理大氣汙染,這些年的治理已經得到了證實,只有取締那些汙染嚴重的工廠,提高用高科技替代工廠的煤炭使用率,或者汽車尾氣的排放,這才是關鍵所在。

中國幾千年的歷程,從古至今都是利用木柴取暖,那時候做飯、取暖用的量比現在還要大,但是那時候的霧,輕飄飄的,像是曼妙的“水裙”,而現在的霧,或者是陰霾,全是顆粒,通過這些事情就可以得出結論,是炊煙汙染還是其它原因,那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農村俗事


很高興也很鬱悶回答這個問題

炊煙這個詞已經流傳千百年了,歷史上還有炊煙裊裊人家的詩句,想想畫面都很美,這點汙染跟城市裡的汽車尾氣,各種供熱汙染算的了什麼呢?

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已經比過去好太多了,人們重視的是精神生活的提高,農民更願意多學文化,多學技術,把這些學習的經驗用到生活中去,更好的創造收入。

所以,農村的炊煙不是汙染,沒有文化,二流子,二混子,娶不上老婆還在家過日子的才是汙染。

作為農村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努力提高家庭質量上,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不要汙染環境,因為農村的生活垃圾確實挺多的。

由此,炊煙是農村人的生活,也是農村人的家長裡短。

我愛農村!!






鄉村小冰


我今天看到了同樣的問題。一個專家說,大氣汙染是農村燒地鍋造成的。當時看到網友的評論炸了一天!

50年代~80年代家裡那麼窮,根本沒有什麼天然氣,更別說什麼煤氣灶之類的。農村人佔到60%。基本上全部是靠地鍋做飯。環境也是一樣的好。

隨著到90年代,社會發展得到了一些進步,工業化,重工業開始慢慢興起,在我國的南方,江蘇,浙江還算比較好的,上海基本上是電子商務。

但是在我國的中北部向河北,黑龍江,山東,安徽,有很多的重工業。也沒有看到什麼專家說,重工業,排放的氣體汙染環境。因為我國社會在發展,生活在進步,有些條件是必不可取的。

生活慢慢好了,個人的消費也慢慢提高了。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有進步的地方,那自然有退步的地方。麻煩有些專家不要老是說農村地鍋做飯造成的大氣汙染,這樣會得罪很多人。更會影響我們的一些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