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忠賢在明朝隻手遮天,卻鬥不過一個剛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用戶58803258887


魏忠賢當時的勢力確實相當駭人。文臣有“五虎”,武將有“五彪”,另外還有“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可以說,朝野上下、軍隊內外都是他的人。他不但號稱“九千歲”,而且一家老小都在朝中當大官,連還在襁褓之中的侄兒良棟,也被封為東安侯。另一個侄兒良卿甚至代替皇帝,前往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廟。可以說,朱由校後期,他已經完全成為傀儡,大明王朝實際上成為了魏忠賢的天下。

(魏忠賢劇照)

那麼,既然這麼強悍的一個人,剛剛上位,毫無根基,年紀也只有17歲的崇禎皇帝,說拿下,為何就把魏忠賢拿下了呢?

第一,朱由檢識破了魏忠賢想在他身邊安插眼線的陰謀。

朱由校是因為溺水生病而去世的。本來,魏忠賢和客氏以為守著一個文盲木匠,又厭倦朝政的皇帝,就可以權傾天下高枕無憂。沒想到朱由校這樣就死了。在朱由校生病去世前,魏忠賢和客氏剛讓張皇后流產而不能生育,朱由校又沒有其他子嗣。因此魏忠賢和客氏急急忙忙從民間找一些懷有身孕的女子,冒充宮女,說是朱由校讓其懷孕的。祈望孩子生下來,立為太子。沒想到朱由校沒挺得過來。更沒想到朱由校並沒有立宮女肚子中的孩子為繼承人,而是立弟弟朱由檢為繼承人。這完全打破了魏忠賢的部署。

可以說,魏忠賢在朱由檢身邊並沒有安插眼線,對朱由檢的情況一無所知。

為了掌握朱由檢的情況,魏忠賢通過向朱由檢進獻美女的方式,不但企圖麻痺朱由檢,讓他縱情聲色,而且還可以因此在朱由檢身邊安插眼線。但朱由檢對這些美女一點也不碰。這樣一來,魏忠賢一時找不到應對辦法。

(朱由檢劇照)

第二,朱由檢通過自己模稜兩可的態度,壓垮閹黨。

魏忠賢實力強勁,黨羽遍天下。同時,由於魏忠賢一系列的殘酷打擊,他的政敵們都被打壓得不敢輕易開口。

朱由檢當然希望大臣們開口,確實也有大臣包括陸澄原、錢元愨、史躬盛等彈劾魏忠賢。但是朱由檢這時候都沒有表態。他知道,一表態就意味著打草驚蛇,引起魏忠賢的注意,讓他鋌而走險,貿然行動。所以,朱由檢不但什麼也不說,還軟語寬慰魏忠賢。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楊所修、楊維垣攻擊崔呈秀。

其實這三個人都是魏忠賢黨羽。這個舉動,是朱由檢指使的呢?還是魏忠賢想捨車保帥呢?這個沒有歷史定論。不過,朱由檢指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並不確定這些人就願意站起來反對魏忠賢的。魏忠賢自己捨車保帥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雖然閹黨內部可能有矛盾,但那時候最重要的是團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互相攻擊,把火撥開,就不好收場了。

所以,我覺得很有可能是朱由檢模稜兩可的態度,讓閹黨內部崩潰了。大家不敢攻擊魏忠賢,就攻擊崔呈秀

這時候,朱由檢的態度非常關鍵,他不再客氣,重處崔呈秀。

朱由檢保護魏忠賢而重處理崔呈秀的做法,讓大臣們明白了朱由檢的態度,於是,彈劾魏忠賢的奏摺就像雪片一樣飛來了。

(彈劾魏忠賢,圖取其意)

第三,朱由檢動作非常乾淨,不給魏忠賢留下反擊的時間和機會。

原本朱由檢一直採用寬慰魏忠賢的方式,就算是大臣多次上書,朱由檢也不為所動。但是,一個嘉興貢生攻擊魏忠賢的奏摺,朱由檢卻拿出來給魏忠賢看。並以保護他為由,把他送回鳳陽安置。朱由檢這樣做,相當於一下解除了魏忠賢的各種權利。

而在這個過程中,大臣們彈劾的奏摺變得異常猛烈,魏忠賢的心理徹底崩潰,終於選擇上吊自殺。


張生全精彩歷史


崇禎皇帝最大的敗筆就是殺魏忠賢。魏忠賢的權勢滔天是皇帝賦予的,他是朝局中平衡文官勢力的重要力量,他在,文官不能隻手遮天,朝局還能穩定,稅賦還能基本正常。崇禎被東林黨人迷惑,上任就殺魏忠賢,魏忠賢不過是皇家豢養的一隻狗,殺來簡單,可是朝局自此失衡,文官勢力獨大,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稅賦不能正常徵收運轉,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財政崩潰,流民四起。歷史是文人寫的,東林黨正是大明文人的主要力量,受魏忠賢壓迫多年的東林黨自然要不惜筆墨在史冊中寫盡魏的不堪,何況魏本身也是行不正站不直呢?翻閱大明史料,有時候會想,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會不會多挺幾年?可見,帝王的平衡術還是很有用的,可惜崇禎沒有學會。補一句,讀史書可以參考不可盡信,首先,史是文人編撰的,文人是一個階級,這說明史書不過是僅僅代表一個階級的說法而已,其次,司馬遷等等,拋開個人品性不說,其寫史也只是一家之言,侷限性很大,難免偏頗,第三,史是由統治階級主持編撰的,自然為統治階級服務,這樣你就會理解為什麼清朝編撰的明史中朱元璋的畫像很醜,為什麼岳飛死了,秦檜成了千古罪人,趙構卻沒有任何責任,所以,崇禎殺了魏忠賢,魏忠賢理所當然就是一個萬惡之人,不過一個偶然得勢的閹人,在史官的筆下,文人的口中,哪裡會有一丁點兒的好?


烏拉蓋紀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登基後誅魏忠賢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還是從明朝的政治結構來說。

明朝皇權集權程度之高,僅次於清朝,是之前歷朝所沒有的。但皇帝不可能每個人都像明太祖、明成祖這麼勤勞,天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實際上,廢宰相之後,也就明太祖從頭到尾都勤政,明成祖雖然精力充沛,但後期也沒那麼勤快了。

更重要的是,皇權與官僚體系的鬥爭早晚都要來。每一個朝代開創基業的皇帝權威一般都還比較強大,能夠應付官僚體系,不至於被官僚集團挾制。但每個朝代到中後期,都會出現皇權受制於官僚體系的狀況。當然,開國的時候就受制於世家大族的西晉和東晉,皇權就沒強過,是個例外。即便如此,西晉在司馬炎時期,世家大族也還是老實的,不至於凌駕於皇權至上。

所以,皇權在與官僚體系的鬥爭中,必須要依賴一些常規的官僚體系之外的力量的支持。一般來說,這種力量最強的無非是宗室、宦官、外戚這幾個選擇。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每個朝代都會難以避免的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光靠皇帝一個人,赤手空拳,要對付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龐大的官僚體系是不可能的。而且,每個朝代越往後,皇帝都會越缺乏社會經驗,處理與官僚體系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困難。所以,每個朝代越往後就會出現越明顯的宦官、宗室和外戚的問題。

明朝的問題就在於,宗室在成祖登基後被打壓得厲害,也就是能保持個錦衣玉食而已,政治上連自保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夾輔王室了。明朝前期的皇帝因為和功臣之家相互聯姻,外戚多少還可以給皇帝提供點支持。但到中後期,皇帝的生母出身多數低微,也沒有形成有政治影響力的外企家族。

那麼,留給皇帝的選擇就只有一個了,如果皇帝不信任官僚體系,就只能信任宦官。而且,正如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裡說的,明朝幾乎每一個有點作為的大臣,都要得到宮內宦官的支持。就因為有宦官在皇帝與大臣中間做中介,皇帝與大臣才能保持相互信任。典型的比如張居正,沒有馮保在宮內的支持,張居正也很難施展得開。

對皇帝來說,外戚和宦官自然是最容易得到信任的人。如果外面有外戚,裡面有宦官,外戚與宦官之間就會相互制約,不至於外戚或宦官一家獨大。而在明朝中後期缺乏有力的外戚支持的情況下,皇帝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宦官了。反過來說,如果宦官從中弄權,皇帝是不大容易發覺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看看東林成黨的“爭國本”問題。

萬曆跟整個官僚體系關係鬧僵,最起初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在立儲的問題上。萬曆想立福王,而整個官僚體系都認為,必須立皇長子,也就是後來的光宗。兩邊相持不下,萬曆就乾脆不上朝,官員奏疏也不及時處理,甚至六部大臣空缺長達十年之久。這個問題僵持了差不多三十年,萬曆和官僚體系都不肯讓步。一開始,官僚體系還算是堅持政治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維護祖宗成法,到後面就純粹是意氣之爭了,對士大夫來說,就成了個政治正確的事。

其實所謂祖宗成法說的立儲立嫡,無嫡立長,用意不難理解,無非是怕皇帝因為私心寵溺,立小兒子為儲,造成主少母壯的情況。但就光宗和福王的情況來說,其實只差了兩歲,並不用太擔心出現這種情況。

一開始,官僚體系是爭國本,要求萬曆立光宗為太子。但光宗無寵,萬曆顯然更喜歡福王,所以,萬曆後期的官僚體系極力要做的,就是保護光宗,不讓福王奪嫡成功。這才有了梃擊案。

從後見之明的角度看,梃擊案至少在當時來說,要說是鄭貴妃指使,證據是不足的。鄭貴妃就是傻子,也不可能找一個瘋子去光打死光宗。以鄭貴妃寵冠後庭的情況來說,宦官爭相攀附,鄭貴妃如果真的想害死光宗,辦法多的是,比如讓人給飯裡下毒,在操作上要簡單多了,何必找個瘋子去明火執仗的行兇?反而是主持審訊張差的東林黨人鍛鍊成獄,以牽連鄭貴妃乃至福王的嫌疑要大很多。從這個角度說,萬曆在處理該案的問題上搗糨糊,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東林黨人後來又說,光宗之死可能也是鄭貴妃害的。但光宗登基的時候身體就不好,崔文升給的瀉藥究竟是不是鄭貴妃指使的,也沒什麼證據,李可灼的紅丸,更不見得就跟鄭貴妃有關。至於所謂鄭貴妃給光宗送了八個她宮裡的宮人,累死了光宗,顯然也不可信。光宗從登基到駕崩,總共才一個多月,他不幹別的事了,天天就在宮裡和八個美女亂搞至死?

反倒是東林黨長期堅持反對萬曆皇帝派宦官外出挖礦和收商稅,顯得問題很大。現在很多人認為,東林黨人多數出身江南,而江南當時已有資本主義萌芽,手工業發達,所以,東林黨人反對收商稅,其實就是保護江南手工業的利益,而不顧朝廷死活。也是因此,才有所謂閹黨更顧全大局,而東林黨人只是保全家鄉利益而已的說法。

東林成黨,多數是從所謂言路開始。後來被視為東林的劉 一燝嘗言:“任天下事者,惟六官。言路張,則六官無實政。善治天下者,俾六官任事,言路得繩其愆,言官陳事,政府得裁其是,則天下治。”東林之所以能夠成黨,把持言論,也就是因為萬曆長期不補充六部長官,都御史也長期無人,所以下下面的大小言官紛紛上疏,或者彈擊大臣,或者指斥時政,甚至直接謾罵皇帝,以邀直名。在一些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上,更是黨爭不已,不顧大局。

比如楊漣。楊漣確實看上去很悲壯,這沒問題,這些年也有不少電影以他作為背景。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楊漣的做法顯然過於激憤,沒有考慮全局。天啟四年的時候,葉向高還在當首輔,魏忠賢並沒有完全控制朝廷,但楊漣突然上疏直至魏忠賢,要和魏忠賢決戰。

其實魏忠賢也並不見得就容不下東林黨。比如他對葉向高,就一直還是比較尊重的,在楊漣上疏之前,並沒有對葉向高特別不滿。還有朱國楨。他被迫上疏求罷的時候,魏忠賢也沒有對他下殺手,反而說 :“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惡,可令善去。”對孫承宗在遼東的舉措,魏忠賢也是比較支持的。雖然派了宦官去前線觀察,但並沒有真的下殺手。

本來葉向高還想著能夠籠絡魏忠賢,逐步扭轉形勢,楊漣的上疏一來,等於提前發動決戰,非要一戰定生死,葉向高也被逼進死角,無路可退了,只能拜章求罷。葉向高一走,剩下的劉一燝、韓爌更加不是對手,就把朝廷留給了閹黨。

從這個意義上說,而是意氣之爭,乃至賣直求名,黨同伐異。

天啟帝剛繼位,出現了所謂的眾正盈朝的情況,結果東林黨在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遼東局勢、財政等重大問題上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不在做事上用力,就在“言路”上用力,把持輿論,在朝廷內部搞鬥爭,非要和閹黨爭個你死我活。最後把一些原本並不見得就是閹黨的人也推到了閹黨那邊去。到天啟四年魏忠賢把持朝政之後,有心想為國家和朝廷做點事而不只是求名保身的人,也只能依附於閹黨。

所謂東林和閹黨,本來就是很籠統的說法。當初三黨和東林互鬥,三黨得勢,把不肯趨附自己的都歸入東林,東林得勢,又把不肯趨附自己的都歸入三黨邪黨,魏忠賢為了和東林鬥,又拉攏各種反對東林的人。其實兩邊的邏輯都是一樣的,東林這邊認為,不是我們的人,就是閹黨的人;閹黨認為,不是我們的人,就是東林。

崇禎在天啟朝岌岌可危,自身難保,對閹黨自然是非常痛恨的。所以,他在打倒魏忠賢的時候,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進入閹黨的,都一律打倒,結果朝署為之一空。當初為了做點事不得不結交閹黨的人,崇禎也不管還能不能用,都一起打倒。而當初反對閹黨的人,也不管究竟能力如何,都加以召用。過了幾年一看,東林的人也就是誇誇其談,實際上也靠不住,只好又走回到老路上去,任用宦官。

反過來想想,如果當初官僚體系不要和萬曆鬧僵,就讓萬曆立福王為太子,讓福王登基,難道就一定會比光宗當皇帝更糟糕嗎?其實也不見得。光宗登基才一個月就駕崩,天啟登基時才15歲,要他能有多大作為,自然不太可能。

天啟和崇禎都曾在東林和閹黨之間搖擺,先引用東林,發現靠不住了,再引用閹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登基的時候年齡都太小了,沒有能力駕馭本身已經混亂不堪的朝廷局勢。而福王的健康狀況要好得多了。如果是福王繼承皇位,也許結果並不會比光宗繼位更糟糕。


蕭武


現在的一些影視作品中,把明朝太監寫的非常厲害,隻手遮天。但是,明朝相比之前的唐朝有個很大的差別。唐朝太監是真正掌握了兵權的,因此可以結交權貴,反過來挾持皇帝。

而明朝,以皇帝之下的內閣、六部、言官三層機制,太監的權力其實相當有限。而魏忠賢魏公公為什麼能夠這麼囂張呢?其實是源自天啟皇帝對他的信任。正是有了皇帝的信任,魏忠賢才能手握大權,才能對文武百官為所欲為。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魏忠賢的政令也就沒有人理睬了。

所以,一旦換上一個對魏忠賢沒什麼好感的崇禎皇帝,魏忠賢的風光也就到頭了。皇帝根本不需要“鬥”這個太監,因為這個太監的權力全部是皇帝給的,皇帝一句話收回權力,魏忠賢就成了軟腳蝦。。明朝內閣大臣和皇帝鬥,背後還有祖宗家法、有滿朝大臣、有那“亢聲直言”的美譽給他支持,至少還有鬥下去的底氣。魏忠賢一個太監,在聖人文章裡面也是上不得檯面的,他憑什麼和皇帝鬥?

魏忠賢要想繼續隻手遮天,唯一的辦法是把皇帝控制住。無論是花言巧語迷惑住,還是威脅住,還是直接用武力軟禁徹底變成傀儡。問題是,崇禎皇帝本身也是很有城府,狠辣而寡恩。魏忠賢最初可能就是想花言巧語迷惑他,重崇禎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暗中已經做好了收拾他的準備,快得魏忠賢來不及豁出去拼(他也未必有決心拼)。於是,一旦皇帝佈置好了後手,魏忠賢就只有乖乖等死了。


巴山夜雨涮鍋


魏忠賢錯誤的估計了崇禎的政治水平(非褒義,魏忠賢深諳權力制衡且忠心於明朝)

崇禎雖然不是亂拳打死老師傅,卻有這麼點意思!

九千歲早已摸透了明末官場,很明白權力制衡,但是崇禎卻打破了這個制衡,只是魏忠賢始料未及

而且魏忠賢本人的膨脹,很關鍵

九千歲此時權傾朝野,怎會懼怕一個剛登基的新帝,只是崇禎皇帝的水平出乎魏忠賢的預料,在九千歲眼中,這個少年聽話,而且還有點懦弱

朱由檢深知魏忠賢的權勢滔天,但是他的應對方案還是值得肯定的,化險為夷並最終扳倒了此人

反觀魏忠賢,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幡然醒悟的時候,為時已晚了

初期想幹掉崇禎但卻失手——“權力還是我的就行”

中期能造反得天下但卻退卻——“天下還歸我管就行”

後期可以解甲歸田但卻貪財——“但為富家翁的異想天開”

最後一刻,九千親衛一鬨而散,自己三尺白綾自縊而死,結束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讓我們來看看,魏忠賢是如何迅速敗亡的

最初的兩年,崇禎表現的服服帖帖,至於後來被崇禎的演技太過高明,魏忠賢自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力

直到他幡然悔悟的時候,天下已經不在他手中掌握

崇禎並沒有那麼不堪,他並非是一個用力過猛但卻欠缺政治才華的愚笨君王,只是歷史這輛大車禹禹而行,並非一般人能改變他的走向

至少,崇禎不能。而且,崇禎殺魏忠賢的方式,其實是自毀長城


  • 錯誤的妥協

天啟皇帝總會長大,他總會明辨是非,比如曾經魏忠賢為了迫害東林黨而製作一百零八將點將錄,作為排號要一一收拾,結果天啟這個天才木匠竟然是個文盲,連《水滸》都不知道是啥,還得魏忠賢這個半文盲一頓解釋

但是,天啟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卻很正直,在聽了魏忠賢的解釋之後,拍手叫好,認為梁山好漢各個都是忠勇之人。搞的魏忠賢很沒面子,本來要搞東林黨的嘛

所以,他意識到了威脅,他意識到了不應該再讓天啟成長下去,那樣自己的權勢必然會有一天不復存在。之後天啟莫名落水,身患重病,服用靈藥不久全身浮腫而死

據傳,當年魏忠賢與客氏一頓忽悠,差點就讓天啟做出了決定,傳位給一個來歷不明的孩子,這孩子都要抱到宮中去了

還好皇后是個明事理的人,她對著即將走人的天啟滔滔不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做出傳位給其弟朱由檢的決定

緊接著,魏忠賢開始搞事,三番五次設計收拾朱由檢,但均被他躲過去了,直到順利即位,成為大明新的皇帝

而魏忠賢也覺得,這個朱由檢年紀也很輕,而且也沒什麼根基,是很好控制的,應該可以繼續當傀儡,等到他長大了再搞掉換個人做皇帝就好

就這樣,朱由校拉著朱由檢的手,說出了人生最有水平的一句話:“吾弟當為堯舜!”然後就撒手去老朱那裡彙報工作了

  • 錯誤的判斷

好了,朱由檢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且開始自己的裝孫子之路,他依然將國家大權交於魏忠賢之手,魏忠賢也做出了判斷,這個皇帝是個聰明人

這個時候,不是崇禎不動他,而是說他動不得

朝廷上下,全是魏公公的人,誰敢呢?所以還是默默的行動,先剪除其羽翼

皇帝要動魏公公的事情,慢慢的大家心裡都開始明白,只是我們的九千歲卻渾然不覺危險的靠近,他認為自己和崇禎心靈相通,皇帝不會動他

而且,好像扳倒閹黨也沒那麼簡單,還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直到其黨羽重要人物崔呈秀被彈劾一事,才讓此事的進度大大加快

魏忠賢也意識到了危險,不過他做出的判斷是:皇帝不會殺我的

所以,他決定丟車保帥,並未出面拯救崔成秀,而這一動作,讓閹黨之人大失所望,連最重要的心腹都不救,那其他人呢?

魏公公不過是想要自保罷了,所以此時的閹黨已經瀕臨土崩瓦解

  • 錯誤的決定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魏忠賢造反,是很有可能勝利的,因為無論軍政大權此時還牢牢的握在他手中

但是,他卻決定告老還鄉,不再參與朝中之事,崇禎也懼怕他造反,所以決定同意並責令其快速離開

然而,魏忠賢竟然以為皇帝是真的不殺他了,所以真的就很是天真的回家收拾東西

而這一決定,徹底觸怒了崇禎

他回去收拾了80大車的金銀財寶,攜帶大量的僕人家眷,甚至還有9000名隸屬於他本人的護衛,彷彿遊街一般浩浩蕩蕩的啟程

崇禎的極限已經到了,他無法再忍受

於是下令追回已走的魏忠賢

結局,我們都知道。深更半夜得知皇帝旨意的魏忠賢上吊身亡,其財產被護衛僕人一搶而空,陪在他身邊的也只有一個絕望的太監

說來淒涼,除去後期被捕治罪的無數文臣武將,曾經號稱有五彪五虎,十狗十孩兒,千子千孫的九千歲,在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也只有身邊這一個太監以死相隨

  • 深淵的開始

崇禎其實是一個極其老練的政治家,然而政治水平比較有限,典型的後天努力型

所以看起來很正確的決定,實際上有很多漏洞

魏忠賢固然罪惡滔天,也陷害忠良,但魏忠賢掌權期間卻是大力壓制富商士紳,讓文官集團十分痛恨

崇禎解決魏忠賢之後,選擇將閹黨一網打盡,要知道當時很多為國效力的大臣為了做事不得不依附閹黨,而這些人屬於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

反而是一些連閹黨都看不上的渣渣,成為不攀附閹黨的正直之臣,被崇禎重用去審判閹黨,結果可想而知

而隨後東林餘孽的上臺,百姓則成為他們壓榨的對象,斂財能力不輸閹黨,要知道閹黨雖然狠毒,卻很少欺負窮人。而自稱正直之士的文臣卻不那麼正直

至於到了後期,出現國難捐款拒絕卻在李自成進京後進獻數十萬白銀的“清官”,也有嘴上口口聲聲說著不遷都,不放棄抵抗,卻轉身就投入李自成懷抱的內閣大學士

實在是可笑之極,故而崇禎臨死之前,發出“諸臣誤我”的怒吼。而在死後無處下葬之時,這些昔日的國家大臣也都絲毫不理睬,還是李自成安排的下葬

所以說,崇禎幹掉了魏忠賢,卻面對更多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奸臣”


魏忠賢有權勢,有水平,也對大明忠心耿耿

但是,他無惡不作,排除異己,卻是為了自己的權勢,雖然比那些文臣要好很多,但絕非國家之幸事

崇禎有能力、又勤奮,屬於勵精圖治的帝王。但是,他解決魏忠賢的方式錯了,雖然很快,但留下了太多的後遺症

直到他搞死魏忠賢的那一刻,做法基本正確,只是在善後上犯了致命的錯誤

大明少了一個忠心耿耿的惡犬,卻多了一堆只會喵喵叫的饞貓

故而,有這樣一句話流傳下來“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


更多精彩,請點個關注吧


置身黑白的精彩


魏忠賢明末著名的太監,權傾朝野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奇葩”。自明成祖廢除明太祖“不許內臣干政”的祖訓。明朝就開始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魏忠賢因為巴結上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進入司禮監,但憑藉魏忠賢自身不識字是不可能進入司禮監的。因為明朝司禮監有個規定,司禮監的太監必須識字。而明熹宗朱由校又有嚴重的戀母情結,加上客氏的勸說,魏忠賢就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司禮監,後來成為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極度受天啟帝的寵幸,又和客氏相互勾結後來權力不斷擴大。時稱“九千歲”。

任用自家臣,培植黨羽。將自己的侄子安排為錦衣衛指揮僉事。假傳聖旨將明光宗朱常洛的選侍趙氏賜死,裕妃張氏有孕,魏忠賢和客氏相互勾結將其謀害,皇后張氏妊娠,和客氏勾結將其墮胎。還得明熹宗沒有子嗣。

魏忠賢又和東林黨黨爭,上書誣告中書汪文言,將其投入鎮撫司並羅列罪名。借御史林汝翥的事侮辱當時的內閣首輔葉向高,使葉向高致仕。

有在全國各地建立生祠。冒領邊功,如:忠賢冒領汪燒餅擒獲阿班歹羅鐵的功勞,累計庇廕錦衣衛指揮使達十七人。

就在魏忠賢權傾天下的時候,明熹宗天啟七年,秋八月。天啟帝朱由校病逝,傳位當時的信王朱由檢即崇禎帝。

崇禎帝素知魏忠賢禍亂天下,但有不得不顧及當時魏忠賢的勢力,故意隱而不發。假意接受魏忠賢呈松來的美女,又假意允許已經停工的魏忠賢生祠繼續建造。主要是給魏忠賢及其黨羽假的意象。

在嘉興貢生錢嘉徵彈劾魏忠賢十大罪後,崇禎帝立馬允奏,將魏忠賢發往安徽鳳陽,後崇禎帝聽說魏忠賢已培植一班死士,立刻將其押解京師。魏忠賢就在途中自知難逃法網,在途中自縊。後崇禎帝將客氏鞭死於浣衣局。


陸棄


魏忠賢貪不貪?答案是肯定的。崇禎這個人是個直男,而且是直男癌晚期患者,對上了腐朽的晚明,他們的化學反應直接就是朝廷滅亡。僅憑一句戲言或者穩定軍心的安慰話,崇禎就割了袁崇煥三千多刀,這人真的是太過固執。


魏忠賢在明朝末年的政治舞臺,可以說是風起雲湧,是宦官中的頂級人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崇禎從小就知道此人是鉅貪,所以一直想除掉他。

終於,時候到了,崇禎未成年就登上皇位,新官上任三把火,當時朝廷分兩派,一派是搞學術的東林黨,這幫人特別天真,整天想著鬧革命,其實每個人都沒多少本事。而另一撥是魏忠賢的閹黨,這些人比較強勢。

而崇禎,就是想殺一儆百,掃除魏忠賢黨羽,淨化朝廷風氣。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殺死了魏忠賢,順便也把一個能幹的實幹家殺死了,從此整個朝廷開始變得越來越散,怕死的和無能的大臣居多。



當然,殺死魏忠賢不是隻靠崇禎一人之力,他身後有很多盼魏忠賢死的人撐腰。只不過殺死了他,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後期的明朝,越來越走下坡路。最後,那些貪官們照樣貪,甚至臨死都不願意拿出錢來幫助崇禎。


歷史密探


要弄懂這個問題,得先明白魏忠賢隻手遮天的原因所在。

明代自太祖廢相,政府變成了無頭政府,六個平級的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



前世的相權被明代皇帝一分為二;

內閣負責“票擬”,即內閣先就某一問題用黑筆在一小條子上寫上自己的處理意見。

皇帝負責“硃批”,即皇帝閱覽內閣遞上來的小條子後,撕掉,用硃筆批覆,形成正式詔命頒佈。

後期皇帝的怠政又導致了一個新部門的誕生 -- 司禮監。

司禮監的頭兒稱秉筆太監。這個新部門並無新的權力。所謂“秉筆”,即代皇帝行使“硃批”之權。

所以,魏忠賢的隻手遮天,其實源於“硃批”,其身份相當於代理皇帝。



然而,司禮監,只相當於皇帝的一個私人秘書處。秉筆太監的權力來源於皇帝本人私下授意,是沒有任何法理依託的。

依附於魏忠賢的外朝的那些官員,不是依附於魏忠賢本人,而是依附於“硃批”這一皇權的化身。

所以,當17歲的崇禎要收回權力,魏忠賢是沒有任何力量反抗的。



假設魏忠賢想要反抗,他能選擇的方式也極少;

首先,他不可能下一道詔書廢掉崇禎,另立新皇帝,這樣做其實相當於崇禎自己廢掉自己。

其次,他的那些黨羽,沒有理由跟著魏公公和崇禎對著幹,魏忠賢的權力來源於天啟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自然用新人。

最後,魏忠賢也不能毒死崇禎,且不說崇禎早有準備。即使成功再立一個新皇帝,還是要清算魏公公的。



所以,魏忠賢除了束手待斃,並無其他的路可走!


探微閣主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先看看宦官最為典型的三個王朝:東漢、唐朝、明朝。

東漢的宦官是皇帝為了和外戚相抗衡;唐朝的宦官是皇帝為了要直接指揮軍隊,建立威信,鞏固地位,確保不受藩鎮軍力的威脅;明朝的宦官剛開始是皇帝為了偷懶,讓他們和文官集團處理繁瑣事務,後期是作為抗衡文官集團的依靠。

即:皇帝需要宦官去抗衡外廷文官,宦官需要皇帝支持才能生存和避免被文官撲殺,二者是相依相生的關係。

皇帝和宦官是以信任、控制為基礎;皇帝和文官是以委託、支持為基礎。除了開國君主不需要宦官,可以直接震懾文官之外,一般的守成君主都需要宦官去抗衡文官


東漢的宦官——抗衡外戚

東漢在漢光武帝、漢明帝時期,都不存在外戚和宦官問題。到了漢章帝時,開始大力任用外戚。漢章帝死後,繼位的漢和帝只有10歲,於是朝政就被竇太后的哥哥竇憲所掌控。漢和帝14歲時,就聯合宦官鄭眾寂滅外戚竇氏,年紀比16歲擒拿鰲拜的康熙帝還小。

由於皇帝總是有外戚,外戚也總是此走彼來,於是官宦就成為皇帝抗衡外戚的工具。

漢和帝死後,東漢朝政落入外戚鄧氏之手。鄧氏吸取竇氏是教訓,聯合宦官進行共享權力。鄧氏的這一做法,導致了宦官失去了作為抗衡外戚工具的作用。因此漢安帝即便親政後滅了外戚鄧氏,但改變不了外戚和宦官聯合的結果。

125年,外戚閻氏所立的劉懿即位200多天就死去,於是宦官王康、孫程等19人就發動宮廷政變,擁立漢順帝劉保,滅了外戚閻氏。但在漢順帝的放任下,外戚梁氏達到了外戚權力的最高峰。

漢桓帝即位後,在159年聯合宦官單超等5人擊滅梁氏,並封單超5人為侯,即“五侯”。在166年的黨錮之禍中,漢桓帝為了不讓外戚崛起,不惜得罪天下士大夫,下令將200太學生終生禁錮。

漢靈帝是漢桓帝的堂侄,雖然他的即位得到外戚竇氏的支持,但想要奪回權力,只有依靠宦官。漢靈帝在即位後,依靠宦官曹節、王甫等滅了外戚竇氏,並將反對的太學生進行流放、關押,形成第二次黨錮之禍。

為了降低儒家經典的地位,漢靈帝設立鴻都門學,倡導士大夫更多進行辭賦和書法的創作而非研究儒家經典,以此來消除和轉移士大夫的注意力。

漢靈帝為了保持對外戚的壓制,尊設了十常侍。漢靈帝在死前為了讓漢獻帝劉協即位,不惜讓宦官蹇碩統領幾萬騎步兵的西園八校尉軍,來對抗有軍權的外戚何進。

漢靈帝意圖的失敗,主要是何進之所以能夠成為外戚,也是因為宦官。很多宦官都是親近何進和何太后的,於是就拒絕執行蹇碩殺何進的計劃,導致宦官們最後不得不在生死關頭反目何進而殺之。殺盡宦官的袁紹又不敢對抗直接來搶權力的董卓,於是東漢結束了外戚和宦官的鬥爭,直接進入權臣模式。

小結:

從漢章帝開始重用外戚,到漢和帝利用宦官奪權,外戚和宦官的爭鬥 ,就成為了東漢皇帝用來擴大自己權力的途徑。漢桓帝和漢靈帝重用宦官,以此壓制外戚,並不惜兩次得罪士大夫,形成兩次黨錮之禍,導致了原本是出於權力平衡的外戚和宦官爭鬥,變成了宦官和外戚、皇帝和士大夫的混戰。

在外戚和宦官都滅亡後,皇帝和士大夫的混戰,升級成為了漢末的諸侯之亂。東漢皇帝也從原本的依靠宦官鬥外戚,進入了依靠權臣鬥士大夫諸侯了。

宦官張讓的話很有道理:漢朝的滅亡,只是宦官和外戚的責任嗎?天下士大夫就沒有責任?

“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

東漢末年之亂,哪一個能說自己沒有責任?何進、袁紹、董卓、曹操、劉備、孫堅父子、呂布、袁術等,哪個是忠清者?


唐朝宦官——皇帝權力的軍事保證

唐朝的特點是:唐玄宗以前,唐朝依靠女官制度;唐玄宗之後,唐朝依靠宦官掌權。

唐玄宗以前,唐朝沿襲的是北魏以來的女官制度,女性政治不可小覷。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就讓隋文帝不得不成為第一個離家出走的皇帝。李淵女兒李三娘子依靠降伏盜匪在關中起兵奪地,鬧得不亦樂乎。長孫皇后、武則天、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最具女權意識)、上官婉兒、韋后等都是中國政治中聞名的人物。

唐玄宗出於對女官制度的厭惡,於是開始重用宦官:文用高力士,武用楊思勖。唐肅宗就宦官李輔國的力勸下,發動了馬嵬驛之變,又在未達效果 後,離開唐玄宗,最後在靈武不告而即位。

李輔國成為了唐朝第一個以內廷太監掌握有軍權的太監,也是第一個或許也是最後一個以太監身份當上丞相的太監。

唐朝真正掌握自己軍隊的太監,是魚朝恩。魚朝恩以神策軍作為太監掌權的勢力,開創了唐朝太監真正掌握軍權的時代。

而神策軍也成為了唐朝皇帝最為依賴和信任的禁軍。

唐朝真正的敗亡,在於唐昭宗開始不信任宦官,改而信任文官。在楊復興死後,宦官楊復恭掌控神策軍,即位的唐昭宗“惡之,政事多訪於宰臣。故韋昭度、張浚、杜讓能每有陳奏,即舉大中故事,稍抑宦者之權。上性明察,由是偏聽之釁生焉。”

在宦官景務修、宋道弼被賜死後,宦官季述等發動政變,擁立太子即位,幽禁唐昭宗。雖然文官集團擊敗了季述,但唐朝朝廷中央的宦官和文官的內鬥,導致了文官集團邀請朱溫進入長安誅殺宦官,導致了唐朝皇帝被朱溫所控制,最終因為禪讓而亡。

小結:

在藩鎮割據時期的唐朝,皇帝用宦官去掌握神策軍等禁軍,以此保證自己的軍權和威權。當皇帝不再信任宦官,宦官反目皇帝時,唐朝就被藩鎮所滅。


明朝的宦官掌握權力,完全是皇帝的授權。原因很簡單——朱元璋廢除了丞相的職位,於是所有治理國家的大小事情都得皇帝親自處理。朱元璋、朱棣等勤奮的人可以勉強處理得了,但繼任的皇帝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於是就設立內閣和司禮監這兩個部門來代為處理大小政務,尤其是繁瑣而大量的治理事務。內閣提出治理意見,司禮監審核同意,不出問題就詔令執行。

明朝的太監 ,其實就是皇帝為了防止文官欺瞞自己、諾虛作假而派遣自己信任的太監去監督、審核。

由於權力是皇帝的授予,加上明朝太監和掌握長期掌握軍權的唐朝太監不同 ,基本上明朝太監除了聽從皇帝命令之外,再無第二個保命的渠道。

別看明朝的太監似乎權力很大,但離不開皇帝的授權。一旦皇帝取消授權,即便如魏忠賢等不可一世的人,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綜述:

東漢的太監,是皇帝從外戚手裡奪取權力的方式;

唐朝的太監,是皇帝對抗擁軍自立的藩鎮而詔令天下的保障;

明朝的太監,是皇帝偷懶而授權治理的代理。

一個剛即位的17歲皇帝,就可以將9000歲之稱的魏忠賢給處死。原因就在於此:明朝宦官的權力來自皇帝的授權,和朝中文官的任職其實是一樣的。

皇帝殺一個外官,和殺一個太監,是一樣的簡單——因為他們都是皇帝任命的,並無獨立權限。

東漢的滅亡,在於本來聯合宦官的外戚,投靠了士大夫;

唐朝的滅亡,在於皇帝不信宦官改信大臣藩鎮;

明朝的滅亡,在於崇禎帝用自己的勤政廢除了司禮監,卻又無力抗衡內閣,最後雙雙玩死自己。

沒有能力,就讓有能力的人去做,這是明朝重用太監的原因。天啟帝自己玩木工,讓魏忠賢去搞,明朝有聲有色。崇禎帝不認命,自己沒有能力,又不肯讓有能力的人來搞,最後在碌碌無為中弄死了明朝。

臨死還不忘記倒打一耙的推卸責任: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於是崇禎帝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千錯萬錯總歸不是我的錯的亡國之君!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因為魏忠賢的滔天權勢,

不是自己的。

明朝文臣權力太大,

土木堡之變,原本賴以平衡的另一角,

武勳家族,幾乎損失殆盡。

文人幾乎完全掌控了明的朝政社會經濟各方面。

皇帝為了皇權,

也為了對文人體系進行制衡,

就必須重新扶持一個力量系統來平衡。

明的中後期,

屢屢出現大太監專權,

就是因為此背景。

但是太監的身份是家奴,

本身所有的地位權限都依賴於皇帝個人意志。

不像文臣可以用,師生,同門,同科,同鄉等等手段,

形成網狀的文臣體系。

也不像武勳將門,在外擁有自己的兵力,形成力量的基本盤,

比如雲南沐家,遼東李家。

因此終明朝一朝,

凡是大太監失去皇帝信任,

那就是一句話就能奪其權,

滅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