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石油減產達成共識,伊朗獲得豁免權,這是伊朗對抗美國製裁的一大勝利嗎?你怎麼看?

第七軍情間


伊朗其實也要減產,只不過給個面子,是象徵性的。這當然不是伊朗對美國的勝利,因為伊朗石油生產早就出問題了。而且此事更多體現沙特的態度。

木叔談三點:

第一,伊朗象徵性減產也算豁免。

OPEC達成了減產協議,同意每天減產約120萬桶原油,以抑制近期出現的供應過求。消息傳出,全球石油價格應聲上漲。比如布倫特原油上漲5%,每桶超過63美元。

根據協議,每天減產120萬桶,將分成OPEC成員國減產80萬桶,以及OPEC成員國以外的盟國減產40萬桶。

伊朗人認為,最近產量很大的國家是沙特和俄羅斯、美國等國。要減產,不能所有OPEC成員都減產,而是這些增產的大國減產。

對伊朗而言,他們曾放言——“我們沒有增產,所以一桶油都不減少!”

但是在會議上,伊朗還是要削減原油產量。

當然為了照顧伊朗的情緒,讓他們的減產只是“象徵性”的,基本上算是獲得了豁免。但在形式上還是有點不給面子。

不過不管怎麼說,其實這也算好消息了。

畢竟如果不豁免的話,伊朗減產會更大。

特別是國際油價上升,可以抵消伊朗象徵性減產的損失,甚至還會獲得更多收穫。

第二,伊朗對俄羅斯和沙特走近很不滿。

沙特方面對石油減產一直是比較積極的。因為目前國際油價較低,減產石油可以減少供給,自然拉高價格。這有利於平衡OPEC國家的石油收入。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表示,考慮和OPEC等國家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但是對減產幅度和沙特的看法不同,不過在減產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由於沙特和俄羅斯是全球目前石油日產量的第二、第三大國,他們對石油減產的態度如果一致,意味著2019年減產石油成為定局。

伊朗之前幾次批評俄羅斯,認為他們和沙特走得太近。這對伊朗是個損害。

很多朋友可能認為俄羅斯和伊朗是盟友,其實不是的。

聯合國2006-2015年通過的4份制裁伊朗決議,俄羅斯都是投了贊成票。所以普京在大原則上還是有尺度的。這次就是以俄羅斯利益為先。

第三,沙特對伊朗豁免的態度更重要。

與其說是俄羅斯示好伊朗,還不如說是沙特放了伊朗一馬。

不然在OPEC上幾乎說一不二的沙特堅持伊朗同時大量減產,伊朗人沒轍。

畢竟卡塔爾要退出OPEC,在此時節還是要大局為重。

更何況伊朗石油產量根本不是沙特關注的問題了,早就是手下敗將。如今沙特日產1000萬桶,伊朗人只有100多萬桶,他們就算全額生產也只有沙特的十分之一。

沙特以勝利者的心態對伊朗,開個口子,讓伊朗和利比亞等國並列豁免減產,也算是一個羞辱了。


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木春山談天下


近年來的國家油價基本上被沙特、美國、俄羅斯這三個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所操縱。而沙特又是親美的,因此,近年來美國在國際油價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在特朗普上臺後,他極力唱衰國際油價,尤其是沙特記者被殺案後,沙特為了爭取美國的支持,主動幫助美國降低國際油價。這導致了國際布倫特原油價格在近2個月時間內上演了瘋狂過山車,從10月3日最高的86.74一路暴跌,最低到了57.78,跌了近三分之一的價格。對這個結果,特朗普甚是滿意,但受傷的是沙特。


為了挽救國際油價頹勢,OPEC組織召開會議,擬大幅度減少石油產量,提振國際油價。OPEC擬減產的消息驚動了美國,在會議召開之前,美國偷偷派人私下會晤沙特,對沙特進行口頭警告,希望沙特念及美國的面子,少減產點石油,對此沙特非常生氣,稱沙特不需要美國對其指指點點,沙特自己知道該怎麼做。果然在會上,沙特提議減產100萬桶石油,這個決議遭到了其他成員國的反對,阿聯酋提出了異議。伊朗則直接說,目前受到美國的制裁不會減產。利比亞、尼日利亞在內的其他OPEC成員國也紛紛牴觸減產,希望獲得豁免權。這次會議,各成員國意見非常不統一,這凸顯出OPEC組織內部的不團結,成員國各懷異心,都想讓別人減產,而自己不減產,最終在各方的妥協下,OPEC組織減產80萬桶,非OPEC組織產油國減產40萬桶,而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獲得了豁免不進行減產。

可見伊朗不進行減產,是OPEC組織內部妥協的結果。

OPEC組織雖然是個組織,但組織都是有人構成的,有人的地方就要講究人性,我們看看這次被豁免的三個國家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這三個國家有什麼共同點:1.都遭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2.國內經濟近乎崩潰。其中,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11月份石油日均出口量已經下降到約100萬桶了,而今年4月份還高達200萬桶。短短的半年時間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50%,這

其實就相當於變相的減產。這還不算什麼,美國最終的目標是讓伊朗出口石油降到0;而委內瑞拉國內外債高企,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驚人的199900%;利比亞在國內戰亂的影響下,也處在民不聊生的狀態。因此,人家三個國家都窮成這樣了,你還讓人家減產,還有點人性嗎,所以我認為,這三個國家獲得豁免權合情合理。

伊朗這次獲得豁免只能說是短時間獲得了喘息機會,距離勝利還差很遠。我們看一下12月7日國家油價的波動情況,當天油價以平盤開盤,開盤後受OPEC組織達成減產協議的刺激,盤中一度大漲5.62%,但很快就衝高回落,最終收盤漲幅為1.69%。而週一開盤國際油價又恢復到下跌狀態,我剛才瞄了一眼國際油價,又下跌了1.28%,幾乎抹平了昨日的漲幅。

這說明什麼問題,1.國際油價漲跌是市場規律,有其自然慣性,外界的刺激只能短期影響其價格漲跌,但不能從根本上左右國家油價。2.從國際大環境下看,隨著石油技術的突破,國際油價開採量逐年增多,即使OPEC組織大幅減產,供大於求的局面在短時間難以扭轉。3.世界上第一大產油國美國不允許油價大漲,在美國持續的壓力下,油價也很難大幅上漲。綜合3個方面的原因,國際油價在近期內難以持續上漲。只要油價不漲,對伊朗的制裁就會產生雙重效果。這讓伊朗一方面出口量大減,另一方面出口價格大幅下跌。量價雙殺,伊朗的日子能好到哪裡去?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評論、關注富三世!


大國縱橫


OPEC達成協議減產石油120萬桶/日,同時伊朗被豁免減產,國際油價應聲上漲。從這一點出發,伊朗在表面上確實獲得了一次小小的勝利。

減產不減產對於伊朗來說不是關鍵問題,關鍵是能賣出去多少石油?生產再多,油價再高,你賣不出去又有什麼實際意義?而目前真正能夠大量購買伊朗石油或者支持伊朗的國家有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我們一個個來看一下:

俄羅斯本身就是產油國,和伊朗在經濟上沒有互補性,而且本身在焦頭爛額的忙於應付北約的各種挑釁,因此不可能真正幫助到伊朗,只能是口頭上的支持。

日本雖然需要大量石油,但是由於日本附庸於美國,需要看美國的眼色行事,因此不可能大量購買伊朗石油,只能是少量買一下表示一下跟伊朗的貿易還在。

印度倒是利用了美國需要拉攏它牽制中國的心理,在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但是也不會過多支持伊朗,畢竟印度的經濟主項“IT”業務幾乎都來自於美國,印度不敢過多得罪美國。

中國雖然一直宣稱獨立自主發展經濟,但是中國考慮到與美國的生意要比伊朗的生意多得多,因此不會為了伊朗而過多得罪美國,中國從來沒有宣佈要幫助伊朗對抗美國,8-9月份中石油在美國製裁伊朗日期到期之前宣佈減少購買伊朗石油,已經是很明確的態度了。

綜上所述,美國宣稱要把伊朗石油出口歸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只是一種口號而已。但是大大削弱了伊朗石油出口的能力確實事實。由於受到美國製裁,伊朗國內經濟狀況已經逐漸惡化,假以時日,伊朗經濟一旦崩潰,美國就達到目的了,只是這一天不會像美國預料的那麼快而已。


黃半仙他爹


歐派克與非歐派克石油輸出國12月8號,達成了自2019年開始每日減產120萬桶的石油產量協議,歐佩克成員每日減產80萬桶,非歐佩克成員每日減產40萬桶,而所謂伊朗等國的豁免權,是伊朗與委內瑞拉利比亞這些國家不受這個協議約束!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這幾個產油國如今的石油出口量,已經被歐佩克等組織忽略不計了,他們向國際市場提供的原油因多種原因,幾乎沒有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能力了!



伊朗是被美國製裁的結果,當然也有可能是預期制裁的結果,屆時從伊朗進口石油的那些被美國豁免的國家,在豁免期結束後,極有可能會重新被要求禁止從伊朗進口原油!



利比亞是一個還在混戰的國家,世俗化與宗教化的戰爭,各個武裝酋長之間的戰爭和石油匱乏地區和石油產地地區的戰爭,一句話資源出現了多方角逐,而幕後的實力短期內難以達成平衡而又各懷鬼胎,出口石油可以相對忽略不計了!



委內瑞拉就不用說了,查韋斯上臺後收回石油國有後,就被盯上了!直至如今都沒有什麼改觀,況且委內瑞拉的石油屬於重質原油,也不是國際市場上主力!



所以對伊朗而言,這樣的結果恰恰不能說明勝利,而是失敗後被被羞辱的藐視感覺,試想一下作為產油大國,如今別人商量產量控制價格,而忽視你的存在,完事後還美其名曰給你豁免!



而這些國家石油減產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對國際油價,有人覺得油價應聲上漲後快速回落,說明不了什麼!有可能是沙特等國的資本在故意為之,殺價吸貨這也是期貨市場上常用的伎倆!但產量降低而市場需求不便的情況下,價格走高是必然的!


涇水書生


歐佩克既然是石油產出國的“行業協會”自然而然就要照顧彼此間的利益。伊朗遭受美國的制裁打壓,本來出口石油量在不斷下降(據報道,最高時,日產28萬桶),現在也就是100萬桶左右,同時,美國的目標是讓伊朗的出口原油為零,歐佩克有什麼擔心的呢,他們不約束,美國幫他們約束。

非歐佩克國家,最有發言權的是俄羅斯,俄羅斯現在是和伊朗同處於一個戰壕的戰友,在美國放出豪言壯語的時候,俄羅斯率先表達了支持,說和伊朗的500億美元石油合同不會因為美國的長臂管轄而作廢,哪怕是以物換物,可見支持的決心。本次減產限制,俄羅斯當然不會去砸伊朗的“瓷鍋”——伊朗可以幫助對抗美國,可以幫敘利亞政府而減輕俄羅斯的負擔,這些都需要資金;故此,歐佩克達成共識,減產而豁免伊朗,實際上是一個順水人情,而非對抗美國的制裁所取得地勝利!

現在的產油大國是美國、俄羅斯、及歐佩克,歐佩克減產協議要開會了,俄羅斯並不高興,不知最後做了什麼工作,俄羅斯才回心轉意,俄羅斯缺錢,開支太大,如今俄烏衝突沒有降溫的趨勢,俄羅斯的錢就越發緊張,降價固然少收入,但是減產更是收入減少,沙特有也門的戰爭開支,也是錢緊,更不要說為了特朗普的保護費,那4500億美元的訂單不敢打折扣;但是“事半功倍”是大家都喜歡的結局,怕就怕在這些國家減產,而美國卻趁機佔領市場——油價上不去,市場卻減少了,這是他們痛心之所在。

實際上,許多國家已經到了冬季,正是用油用氣的高峰,價格上漲是一趨勢,現在又達成減產協議,漲價更有了保證,美國遠隔重洋,據說油質比不上中東和俄羅斯等國的原油,各種費用並不佔優,歐佩克趁機獲得利益最大化,極可能成功!

伊朗搭上順風車,趁著美國還沒有把路堵死之際,多出口一些,充盈國庫,抵抗美國的打擊就有了後勁,會不會這次“豁免”是俄羅斯幫助爭取的?


見腫消世界


美國在制裁伊朗和打壓國際油價之間是矛盾的。之所以這麼說就在於其既想盡可能的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的同時還希望國際油價能夠下降。那麼做到這一點的辦法,一方面是自身不斷擴大石油產量,另外一方面就是寄希望於以沙特為首的OPEC能夠至少維持當前產量。然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與沙特之間很顯然是存在明顯分歧的。因為沙特是既想打壓伊朗,又想減產維持高油價,不過這點很難實現。
(OPEC維也納部長會議)


美國為了說服沙特特意在OPEC部長會議前夕派出“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布萊恩胡克前往維也納,與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會面。沙特方面先是否認胡克與法利赫的會面的消息,然後又不得不確認這一消息。美國的政治壓力很顯然是影響歐佩克會議的重要因素,其希望藉此來限制沙特從新平衡國際油價的能力。沙特起初是反對給予伊朗豁免的,但是由於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同意擴大減產22.8萬桶每天(總產能1140萬桶),加之擔心減產協議無法最後達成。沙特最後還是同意給予了伊朗豁免,同時獲得豁免的還有委內瑞拉和利比亞。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


最後協議還是達成了,OPEC產油國明年開始削減80萬桶每天,而非OPEC產油國削減40萬桶,主要由沙特(由當前的1070萬桶每天削減至1020萬桶)與俄羅斯分擔。總共120萬桶每天的減產協議超出了預期的100萬桶。國際油價應聲上漲了5%,布倫特原油收於63美元以上,但是卻很快回落。從這可以看出市場的表現還是比較謹慎。至於原因可能有這麼幾個:

  • 第一點,國際能源市場供求明顯過剩,新能源技術的普及以及應用。
  • 第二點,產油國之間為了維護自身的市場佔有率不會認真履行協議。
  • 第三點,美國本身保有巨大的石油產能,而且並不受任何協議的限制,可以繼續擴大原油產量。
  • 第四點,美國對伊能源制裁對於國際能源市場價格影響很小。
(OPEC的能力已經不足以左右國際油價)


OPEC達成協議的結果不是特朗普想看到的,但是市場的反應卻很合特朗普的心意。可以說OPEC給予伊朗石油豁免,沒有讓其分擔減產,這也是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因為美國心裡很清楚,鑑於走私和非外匯交易機制的存在,其對於伊朗的制裁很難起到效果。美國製裁伊朗的目的是為了不讓伊朗獲得外匯,而不是石油本身。在當前條件下,適當允許伊朗原油出口,會讓國際油價保持地位。伊朗本身是在虧本運作,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讓油價降下來)


從這可容易看出伊朗獲得豁免,並不能說明這是其對抗美國的勝利。這其實是美國打壓沙特,以及俄羅斯妥協的結果。由於當前國際能源價格走勢低迷,減產協議也很難提振油價。美國由於其巨大的石油產能,正在搶佔國際能源市場的定價權。將價格壓下來,其實要比用制裁更能打壓伊朗。由於伊朗當前石油輸出不透明(走私),以及高成本對外原油出口,即便是在豁免的情況下,也是苦苦支撐。
(里亞爾兌換美元)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


OPEC+石油減產達成共識,伊朗獲得豁免權,其實這是俄羅斯給予伊朗的照顧,也是沙特平衡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關係的手段。



制裁已讓伊朗石油出口量受到影響。從11月4日美國對伊朗全面制裁以來,儘管特朗普給予7個國家和1個地區進口伊朗原油豁免權,俄羅斯還繼續為伊朗轉賣一部分原油,但不可否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肯定無法達到制裁前的量,而在此次維也納召開的OPEC大會,達成2019年世界原油出口國減產120萬桶/日(以2018年10月的標準),減產幅度僅僅2.42%,而伊朗的原油出口因美國製裁可能超過這個比例,因此用不著再次減產。



會議主導國給予伊朗豁免權。此次OPEC會議主導國是沙特,而俄羅斯代表其他非OPEC產油國。在上個月底阿根廷召開的G20峰會上,沙特王儲和普京相談甚歡,達成了原油減產的協議。而此次會議上,確認非OPEC成員國減產40萬桶/日,其中俄羅斯減產23萬桶/日,因此普京在此次會議上有相當重的話語權,而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支撐,普京肯定會考慮伊朗原油出口的問題,儘管沙特受制於美國,但王儲也會玩平衡,況且伊朗原油出口已經受影響,因此會議確定了伊朗獲得豁免權。也是沙特王儲給普京一個人情,畢竟在卡舒吉事件上俄羅斯沒有任何不利於沙特的表示。


感謝您的閱讀!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也可關注!



心有主宰33


給伊朗豁免權,是歐佩克商討很多輪後一致認同的結果,跟對抗美國沒有任何關係,雖然美國目前還在揪著伊朗不放手,但是歐佩克是管原油的,不會涉及到政治,所以這個問題是並不成立的。

自從伊朗主動棄核以後,美國宣佈解除對伊朗的聯合制裁。此時的伊朗急需恢復自己的原油市場,又面臨歐佩克減產協議,最終歐佩克各成員國考慮到伊朗的特需情況才給予了豁免權。這次減產給伊朗豁免權,也是為了儘快恢復伊朗在原油市場的地位,這裡絕對沒有對抗的任何意思。

上一次減產,是因為沙特的市場地位受到了俄羅斯的威脅,所以增加產量爭奪市場,當時美國的頁岩油才剛剛開放。這次的減產可以明顯看出沙特跟俄羅斯站在了一起,這是史無前例的,說明美國已經侵佔了他們的市場,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原因很簡單,不僅可以從沙特俄羅斯兩國領導人親密握手看出,還可以從當前的油價上反應出來,此前沙特為了奪回市場,油價一路跌破了30美元,最終俄羅斯妥協了。這次油價並沒有出現多大跌幅,雙方便愉快的握手言和,從中不難看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絕對是聯合打壓美國。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高,還有海上鑽井平臺的高成本,因此不需要過分的降低價格就能讓美國的工人罷工。

由此可見,本次減產的實際目的是為了打壓美國的頁岩油。


qq314852181


別人說:

我要每天扇你一百次臉,

在你不折不撓地抗爭下,

最後這個人沒達到目的,

每天僅僅只扇被了80次,

所以你贏得了一次偉大勝利✌️

真是可喜可賀啊!


Mask韓先森


只能說美國美元石油經濟霸主地位已有所動搖,加之特朗普當政期間所釋放出來的針對中東原油產出大國一系列不當言論和不友好經濟外交制裁舉措,使得有些依賴該大國石油輸出的北約成員國不得不重新審視伊朗對於他們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否會造成資源利用輸入的政治經濟恐慌。出於政治利益和經濟條件的不允許只能各安其好,沒有明確表態支持任何一方。故得出按照美國一貫的強硬的經濟外交作風他是不會為此善罷甘休的,只有新一輪變本加厲對此做出更為瘋狂的經濟封鎖與政治施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