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話本身的意思是: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這可能讀過的人都知道的意思。 但是我們真正能領悟“知止”的人有多少,受益的人有多少,這就難說了。所以今天我要說得是,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止是什麼呢? 如何才是知止?你悟的越有深度,前途越光明。今天大家都討論一下。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妹妹的理解:

1、知止而後有定:

知止,知道止住自己的私噁心。定:心中嚮往道德的一種純淨定向。靜:安靜、寧靜。

安:心中無私無慾的一種安然狀態。

2、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能動:動機純正,心不妄動。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能慮:思慮周全,驅除偏見。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我愛人的理解:

1、適當的時候有度,再一點就是目標。

2、謂懂得適可而止;知足。

大姐的理解:

知止通俗一點就是知道自己所做所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會造成不好影響或結果違背初衷的結果,及時停止!

當再往前走一步,從新認識自我,就進入用身體學習,這時,身體有漏的狀態就會慢慢改善,我們就開始有能力自我療愈身體狀況了。

認、識、知、覺、感、悟六個層次層層遞進稱之為學習 。我們總在知識層面,用頭腦去運轉,遠離了本心,便無法進入智慧之中,感受愛的語言與關懷。在家庭中可隨時可以放下對立,接收到愛的能量與滋養。

弟弟的理解:

先預判一下。做結果可能好的事兒,不做結果不好的事兒。想做某事時先從頭腦中進行預判。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古人的一些看法:

《朱熹集註》:

“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得也是,知足才可以長久的意思。提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越大, 積聚的財富越多,失去的也會越多。對財富的慾望要適而可止,做到知止,才可不辱,才可以長久。

老子還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亦。”意思是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慾望,重要的是知道什麼地步就該滿足,這樣就滿足了。

唐柳宗元《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詩:

“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意思是說,體悟大道而喜愛“知止不殆”的嘉訓,遺失名利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宋程頤《四箴·聽箴》:“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閒邪存誠,非禮勿聽。”意思是說,人天生就具備有美好的稟性;心智受到外物的誘惑,就會失其正見。卓然而事先能夠察覺,就知道在哪裡停止而有定向。抵禦拋棄邪念而保持心志專一,不合禮法的言談不要聽。

墨曰: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長生久視之道。

隋 文忠子《止學》: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我的理解和總結:

人生最難,難在“知止”。不懂知止,便不滿足,便不知內心所需,便朝秦暮楚,既無定向,又無堅守。認清自己的內心想要什麼,做事清看問題,知道錯了,該停就得停,否則傷害會越大。

比如,對於讀書,儘管當初勤奮得頭懸樑、錐刺股,卻只把讀書當作金榜題名時的“敲門磚”,一入龍門,書籍便拋棄如敝帚,不再問津。曾經的書生意氣逐漸被聰明、機巧、世故、圓滑所取代,套話說得津津有味,假話說得天花亂墜,逢場作戲的本領比演員還嫻熟。

比如,對於做官,儘管當初也想做個好官,做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的好官,但好不容易官高几品、主政一方,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聽慣了甜言蜜語、馬屁哄哄,便捨本逐末,反認他鄉是故鄉,把功名利祿當作人生根本。還有的甚至肉體交給奢糜的物質,靈魂交給虛無的迷信,走的是投機取巧的捷徑,乾的是欺世盜名的勾當。

知止,意思是指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適可而止,知足。就是要知道自己應該達到的境界,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人有欲而需向善,有欲而不一定非要得,望前方而必須知己,該走就走,需停即停,方向明確,有時候還得掉頭,不要盲目看別人就跟著走,走自己的路,懂得回頭,把自己給搞清楚再走,確定好去那裡再走,有了去的目的地,還得看清自己的體力,走走還需停下來,思考走的對不對,自己能不能堅持,該放棄還得放棄,不然到了地方自己卻倒下,再者人家走就是就是大道,或許到自己就是陷阱。所以知止,先認清自己,定好自己所能達到目標,做好自己規劃,走自己的路。

我後來根據大家的理解和古人的理解,總結一下,如何才能做到知止,再說得深度一點,就是做好“知止”,方可“至善”。“知止”與“止於至善”的內涵,現代人都該學學。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中國文化傳統中的“止”,包含自我身份認知與道德完善的雙重意義。“知止”指自我身份認知,“止於至善”指自我道德完善。近代以來,工具理性與功利主義向人文與倫理道德領域蔓延,使得人們只知“進”,不知“止”。忘記了“我”是誰,更何談追求道德完善。中國文化傳統中“知止”與“止於至善”的智慧正可以給功利社會的人們帶來安身立命的啟示。

“知止”:找到自我身份認知,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古代大學的職能,在於彰顯光明的德行,在於革新人,在於使人最終停止在最佳境界。知道了最終所要到達和停止的地方以後,志向才能確定;志向確定以後,心才能平靜;心平靜以後,才能安穩;心安穩以後,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心得。

“知止”指自我身份認知,即知曉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人類社會總需要有一個普遍認同的秩序來維繫,這種秩序不外乎禮與法。齊景公問政於孔子時,孔子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君、臣、父、子找不準各自的位置,自然也不能執守各自之禮。要想讓社會精英守規矩、安本分,必先使之知禮儀。有禮儀教養的人,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欲使言行不違反禮儀,須內心根植守禮之自覺。欲使內心根植守禮之自覺,首先須知曉自己在社會秩序中的位置,即身份認知,此之謂“知止”。

“知止“,找到自我身份認知,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中庸》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的“素其位”就是“在其位”,君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守自己的本分,不要想著做超出自己本分之外的事。“在其位謀其政”、“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都是告誡人們要“知其所止”,“行其當行”。雖然每個人在社會秩序中所處的位置不同,身份有異,就每個人追求各自所止之處來說,又是相同的。做到知止,找準定位,就達到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知止”也要求人們對慾望的追求要適度。“好好色,惡惡臭”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好美色、美聲、美食、美居是人的天性。儒家並不反對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是,儒家強調追求物質利益必須以義為前提。義就是合適、適宜、適度,即自己在追求利的同時,一定要遵守被社會普遍認可的倫理道德規範,而不是“任我行”。

人追求物質利益的無限慾望極易引發對道德倫理的衝擊,儒家著力強化人們內心的堅韌,通過不斷提升毅力抗拒利的誘惑。子夏說:“出見紛華盛麗而樂,入聞夫子之道而悅,二者心戰,不能自覺。”(《史記·禮書》)羨慕富貴繁華與安貧樂道,兩種思想的交織交戰存在於很多人的內心。正因為知止之難,修身不易,孔子才特別警惕禮儀的過度奢華帶來的弊端,他明確主張“禮,與其奢也,寧儉”。

“止於至善”: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我們先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明確職責,然後才能盡職盡責。“知止”更進一步是“止於至善”,在自己的位置盡心盡力,做到最好。“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為人友止於信”,這是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君主仁民愛物,但如果過分遷就,或是由於懦弱而不能決斷,耽誤政事,便是不仁。臣輔佐國君,獻言獻策,糾偏補弊,但如果臣由於畏懼國君,不敢糾正國君的過失,就是過了頭,就不是敬,反而害了國君。孟子說,臣見到國君不義而不能指出來,就是“賊其君”。以此類推,父親與孩子之間的倫理關係是父慈子孝。但如果父親溺愛孩子,就不是慈愛;孩子不能從物質與情感上敬愛父親,便是不孝。仁與敬、慈與孝都有其尺度。“所止”的尺度與標準來自於歷史文化傳統,是被社會廣泛認同的倫理道德規範,有著相對的穩定性。

儒家講“格物致知”,無論大小,事事物物上都有個是非曲直,格物就是通過窮究深挖事物當然之理明辨是非。凡居處飲食言語,無不是事,無不有是非規範。為什麼古人在小學階段,要教學生灑掃應對,是因為通過灑掃應對,不斷讓學生掌握做事的規範。灑掃應對雖是小事,但不是瑣事,掌握好灑掃應對是做人的第一步。

“知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屬於“知”的層面,“止於至善”就是追求道德完善,屬於“行”的層面。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就要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至善並不是只有聖賢才能做到。每個人在自己相應的位置上都可以達到至善,都可以做到極好。

知止的價值與時代意義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文明進步總是人類努力應對外部世界挑戰的結果,或是主動,或是被動,於是,改造自然與外部世界的慾望就成了創新的動力。誠然,人類要滿足自身的生存,必須掌握生存的技能,不斷獲得安全與發展的需要,但人類作為宇宙時空的一員,不是宇宙中的唯一物種,所以,人類必須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找準自己的定位。

從長遠來說,西方的一些資本主義擴張與人類的中心主義是對人性的破壞與人類文明的顛覆。如果說是進步,也只是物質的堆積與科技的發展。但是,從人的本質來說,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擴張、物質利益的最大化,是永無止境的單行線,與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知止”觀念背道而馳。

在被資本異化的時代裡,“知止”的智慧似乎被湮滅。如何使得創新時代的中西方文明和諧相處,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文化傳統中“知止”的智慧之光應該得到彰顯。只有各執所職、各知所止,以“止於至善”為目標,才能共同創造更文明美好的未來。在功利主義時代,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認同,把握不好人生定位,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需要多少,就像一部永不停止的機器,失去了人之為人的價值而為外物所累,這就是莊子所稱的“物化”。讓科學的歸科學、人文的歸人文,各安其位,各知所止,才是中國文化傳統中重要的“知止”智慧。明乎“知止”,對於解決時代之弊病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大學》裡還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正好可以回答我們今天的話題。“知其所止,止於至善”

,意思即知道你應該停在什麼地方,方可達到最完美的境界。要達到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對此,《大學》曾有這樣的回答:“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交,止於信。”可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關鍵在於找最適合自身條件,最能揚長避短的“知其所止”,方可“止於至善”。那麼,弄清“我們是誰?我們應該幹什麼、如何至善?”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幹什麼、如何至善?知其所止、止於至善,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使自己止於最美的舞臺,在最美的舞臺上展示出最美的舞姿。今天,我們處於開放的時代,多元文化交織並存,科技迅猛發展,知識日新月異,但物慾橫流,誘惑頗多,也是不爭的實事,稍有不慎,便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何使自己止於最美的舞臺,展示出最優美的舞姿呢,直至春蠶吐絲死方盡呢?在喧譁而又忙碌的塵世,只有修身和學習才應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只有務實和清靜才是我們至善的境界和最後的底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智者的清醒,拾起道德的標尺,才能勇立潮頭,而不隨波逐流。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若要真正理解“知止”,必須從精神層面去考慮,即人如何從精神上做到“知其所止”,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總之,“知止”,要求我們找準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最應該做的是什麼,而不是漫無目的,隨波逐流。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可實踐起來卻很難,好多人心態出了問題,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知止”。古往今來,真正能找準自己人生位置而為之奮鬥終生的人又有多少呢?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各樣的誘惑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金錢、地位、權利、美色都使我們心神難安,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所止何處?我們普通的個體生命來說,“修身、學習、靜心”是知其所止的人生停靠點,“務實、守潔、高尚”是止其至善的人生完美追求,需要人們用一生的實踐來完成。我們當務之急,就是要從各種各樣的誘惑中掙脫出來,找準最適合自身條件、最能發揮自身潛力的位置和角色,即“知其所止”,然後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至於虛度此生。

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說得沒錯吧,歡迎大家前來討論,探討人生。

《大學》告訴我們:做好“知止”,方可“至善”,你悟懂多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