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文:聞道 圖:視覺中國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用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的《雙城記》開篇語來形容時下莆田製鞋行業境況似乎較為貼切。

/山寨鞋業或面臨新挑戰/

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三十年前,莆田鞋業多是原創設計,不愁銷路;三十年後,西方市場影響了國人的消費觀、時尚觀,莆田鞋廠漸漸成為貼牌加工廠,潛移默化中邁入了鞋業的“複製時代”。

即使莆田鞋業湧現了諸如達芙妮、三路、沃特等多個自創品牌,但鞋業市場上仍充斥著傍名牌、模仿甚至剽竊的現象。

和從事鞋業的朋友們談到知識產權,朋友們大多認為這是國際鞋業巨頭才該操心的事。對現在莆田鞋業而言,知識產權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遙不可及也不危險。

近日,國家放大招,38個部門聯合發文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無疑對莆田的“複製鞋業”是個新挑戰。

/傍大牌的捷徑走不了了/

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時至今日,暴露在陽光下的“山寨鞋”不再如魚得水,也成為各大平臺的封殺對象。一旦網店商品涉及“品牌圖標”或是“品牌名稱”就會被電商平臺強行下架。

假鞋的生意越來越步履維艱,於是,某些投機取巧的鞋廠就在商標上另闢蹊徑,走起傍大牌的捷徑,註冊使用與國際知名鞋企近似的商標。

這種山寨化在短期內幫助企業打開了市場、佔領了地盤,但不僅傷害了國際大牌的利益,也傷害了傍牌企業自己的利益,甚至商標侵犯,涉及違法。

那些世界運動大品牌,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精力和資源在運動服飾行業內創造了許多改變世界的創新技術。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他們也絕對不心慈手軟。

/自創品牌之路走得晚且艱/

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早前,晉江鞋企大多給莆田代工,從“草根工業”起步。面對危機,當地許多企業家開始自創品牌,政府也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品牌的發展。

如今,國內體育用品產業已形成實力強勁的“晉江軍團”,擁有安踏、361°、特步等家喻戶曉的品牌。莆田鞋企自創品牌起步晚,許多鞋廠反過來給晉江代工,“鞋城”的美譽早已不屬於莆田。

莆田製鞋業基本追趕上了國外的技術、工藝,而自創品牌之路太難走了,所要下的功夫比攻克技術難題要多得多。莆田不少企業,在半道就倒下。

/憑本事競爭,憑創新立足/

國家38個部門聯合放大招!莆田鞋業面臨新挑戰

“做品牌就是做長線,雖然慢,但收益高。”如今,莆田自創品牌的電商快速崛起,專注網銷“莆鞋”的電商網軍多達20萬人。在安福電商城,分銷商多達3000家以上,入駐的各類自主或代理品牌超過500個,年交易額超百億元。

在與其他製鞋業的博弈中,莆田製鞋業若想立足國內市場,鞋企要生存、要成功唯有依靠技術創新,擺脫同質低價的競爭模式,如果說再加一個條件,那就是不斷砸錢。

希望有一天,莆田人的品牌不再被人詬病,能夠被公正地對待,能夠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用自己的全部努力、憑本事競爭。

對於莆田鞋業來說,那將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