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默克爾”卡倫鮑爾會順利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嗎?你怎麼看?

書中有毒


德國離我們有點遠,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因此誰將接替默克爾成為下任德國總理,國際輿論高度關注。而12月7日在漢堡舉行的基民盟全國黨代會上選出的黨主席,將最有可能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筆者認為,隨著這個現年55歲,名叫克朗普-卡倫鮑爾的女性險勝成為基民盟的黨主席,她2021年成為德國總理之路不會有太多的坎坷。但畢竟還有兩年半的時間才輪到新人上臺,因此誰也無法現在就下定論。從這位基民盟的秘書長、德國西南部薩爾州的前州長,同時也是默克爾的親信得以成功當選黨主席,看的出該黨還是更願意沿著現在的基本方針和執政理念繼續走下去,代表們給默克爾的演講報以長達9分多鐘的熱烈掌聲也證明了這一點。

默克爾此前宣佈不再競選基民盟的黨主席一職儘管是無奈之舉,但現在看來也相當識時務和明智。一是至少平息了因基民盟在不少州的選舉中失敗的怨氣,二是保住了得以在總理的位置上幹滿第四個任期至2021年,三是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和執政時間最長的發達國家領導人,靠著她的威望,得以讓與自己私交甚好的卡倫鮑爾成為黨的主席。有了早已被稱為“小默克爾”的卡倫鮑爾在黨主席位置上的支持,默克爾不僅完成本屆任期之路可望最大程度地順利,而且,在結束任期之後,這位出自原東德的首個德國女總理仍有非常大的可能,看著德國繼續沿著自己制定的、現有的大政方針朝前走。這恐怕是作為一個政治家在退位後最樂見的情形了。


人稱黎叔



從權力的“光明頂”墜崖的“德國母親”默克爾終於鬆了一口氣,懸在心頭的巨石終於可以落地了——她欽定的接班人“小默克爾”卡倫鮑爾在12月7日如願以償地當選為德國主要執政黨基民盟黨主席,從老默克爾手裡接過了黨內的權杖,邁出了接班的第一步,她能否在2021年的德國大選裡脫穎而出,當選為德國總理,全面接班默克爾?有希望,大難度!因為她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黨內的同僚與執政盟友的夥伴,而是以反難移民主張迅速強勢崛起的極右翼選擇黨!如果卡倫鮑爾沒有果斷、堅決地清算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她就不可能拯救正在被德國人民拋棄的中右翼的聯盟黨(基民盟黨與姊妹黨基社盟的統稱),必然被廣受歡迎,氣勢如虹的極右翼選擇黨,終結聯盟黨把持了16年的政權,使“德國母親”默克爾成為千古罪人,也讓默克爾體面地離開政壇的心願破產。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法國是半總統制國家,而德國則是議會制,其體制的提點簡而言之,總統是禮儀性的國家元首,光有地位卻沒有實權,國家的行政大權掌握在總理手裡,總理才是德國最有權力的那個人;德國的選舉是選黨,不選人,也就是總理不是選民的選票直接選舉出來的,而是聯邦議會選出來的,因此,德國總理不對選民(人民)負責,只對議會負責——誰賦予權力,就對誰負責,這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

因為是議會制,德國的大選指的是聯邦議會(即眾議院)選舉,議會第一大政黨取得執政權,如果其在議會的席位過半數,就獲得單獨執政的權力,就不用跟別的黨派瓜分權力的蛋糕。如果議會的席位沒有過半數,就必須找議會的黨派湊數,獲得聯合執政的權力,比如默克爾的這屆政府,就沒有單獨組閣的資格,不得不與互相看不順眼的中左翼的社民黨組建聯合政府,聯合執政,代價是被瓜分了一部分內閣部長的職位,權力被削弱,限制。

德國總理由聯邦議會用有席位超過眾議員席位超過50%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推選出來,通過是有議會第一大政黨的黨主席出任。德國的憲法對總理的任期沒有限制,只要其所在的政黨在每一次的議會大選中獲勝,成為第一大政黨(成功組閣),就可連任下去,以一直甚至做到死。

德國聯邦議會共有630個議員席位,四年舉行一次選舉。2017年9月舉行的德國聯邦議會選舉,主要執政黨聯盟黨被默克爾的斯坦難民的政策拖累,在選舉中一敗塗地,遭到了13年以來最驚人的滑鐵盧,雖然保住了議會第一大政黨的地位,議會席位卻銳減,直接導致默克爾在總理大位上“超長待機”的夢想破滅,丟失了權杖,在剩餘的三年總理任期裡,她唯一的心願,最大的奮鬥目標就是不會“翻車”,能體面地卸任。

現今,德國議會的第一大政黨是“新女王”卡倫鮑爾領導的中右翼的聯盟黨,擁有309個席位(基民盟黨253個、基社盟黨56個),得票率為32.8%;第二大政黨是中左翼的社民黨,擁有193個席位,得票率為20.4%;第三大政黨是極右翼的選擇黨,擁有82個席位,得票率為13.1%%;第四大當是左翼黨,擁有64個席位,第五大黨史綠黨擁有64個席位。

2013年4月14日才成立的選擇黨以反斯坦難民,反默克爾為政治主張,越來越得到德國人民的擁護,發展勢頭迅猛,如日中天,不僅成為德國第三大政黨,還不斷在地方選擇中攻城略地,現在已是東德地區僅次於基民盟黨的第二大政黨、薩克森州的第一大黨。,選擇黨猶如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上升勢頭勢不可擋,2021年的議會大選必定會再進一步,成為德國議會的第二大政黨,甚至有可能超越卡倫鮑爾領導的聯盟黨,成為第一大政黨,奪取政權。

卡倫鮑爾若想在2021年的議會大選中擊敗如日中天的選擇黨,必須徹底清算默克爾的斯坦難民政策,果斷撥亂反正,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左翼化的聯盟黨,維持第一大黨的地位,才有機會全面接班默克爾,成為德國的下一任總理。她怎麼對待默克爾及其斯坦難民政策,將左右第一大黨聯盟黨的命運,以及她的政治前途。


飛狼


日前,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在經過兩輪的投票之後,大會選出了新一任的黨主席,他就是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克蘭普·卡倫鮑爾,此前基民盟的主席由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擔任。

卡倫鮑爾之所以被稱作“小默克爾”,主要他和默克爾在許多方面比較相似。比如兩人都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的奮鬥,最終成為基民盟的黨主席,從這方面來說,兩人的從政經驗都比較豐富;兩人的政治主張也大體相似,那就是保證德國沿著平穩的層面繼續發展。

眾所周知,德國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此次選舉勢必影響德國政壇以及歐洲的政治走勢。對於此次的選舉,有許多分析認為克蘭普·卡倫鮑爾是有助於現任政府平穩運行的保證,因為此前默克爾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有許多人認為,如果現任總理默克爾在本次任期結束前選擇提前下臺的話,克蘭普·卡倫鮑爾將理所當然的繼任為德國總理。就算默克爾屆時繼續參選,卡倫鮑爾依然是基民盟的主席,按照眼下基民盟的支持率來看,屆時基民盟很有可能繼續保持著第一大黨的優勢,卡倫鮑爾出任總理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但是要看到,卡倫鮑爾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爬升到權力核心,這就決定了其的政治資源和影響力比較弱,一旦當選為總理,在許多層面,尤其是外交方面受到的掣肘和約束比較多。所以卡倫鮑爾必須處理好國內的各種關係,尤其是與其他兩大盟黨——社會民主黨以及基社盟——的關係。


環球網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新的黨首已經選出,那就是前基民盟秘書長,有著小默克爾之稱的卡倫鮑爾,而默克爾則會繼續就任德國總理直至二零二一年任期結束,當基民盟確認卡倫鮑爾成為新黨首後,她能否當選德國的下一任總理似乎成為媒體的重點關注!



德國是總理制國家,總理由議會第一大黨負責組閣或聯合其它黨派聯合組閣,但必須議會席位達到法定規定,其黨首出任國家總理,並任命各部門負責人,目前德國政黨大約有三十多個,具備競爭執政地位或者權利的基本上是基民盟和社民盟,但一般的都是由一個大的執政黨聯合一到數個小黨派聯合執政!



默克爾與卡倫鮑爾所在的基民盟已經連續執政四屆,若二零二一年默克爾本屆總理任期結束進行選舉,小默克爾還是極有可能當選的,尤其是其豐富的執政經歷,讓其可以圓滑的接觸一些起關鍵角色的小黨派!



但挑戰也是嚴峻的,默克爾在競選本次總理前,就曾經打算退出競選,但最終還是不得不出面參與選舉,這說明默克爾對基民盟內部的候選人不夠放心,也從側面說明基民盟內部派系鬥爭比較多,新生代有實力的人物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能力平衡各派力量!



而默克爾本次任期也剛剛開始!為何急於將卡倫鮑爾推至基民盟黨魁呢?很顯然有默克爾的坐鎮,正是歷練卡倫鮑爾的恰當時機,但也說明默克爾實際上也不放心卡倫鮑爾!



所以不排除二零二一年默克爾卸任後,基民盟在德國選舉中丟掉執政權,社民盟的議會席位和影響力依然存在,也不排除德國選民已經厭惡基民盟的執政風格,因此屆時社民盟若能夠團結幾個少數黨派的話,完全有能力擊敗基民盟!



不過離二零二一年還是有好幾年,這幾年基民盟的執政成績會對基民盟能否繼續執政影響還是很巨大的!


涇水書生


“小默克爾”卡倫鮑爾不太好說能夠比較順利的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目前默克爾已有解甲歸田之意,作為默克爾的接班人,卡倫鮑爾順利當選基民盟主席,自然成為德國總理的概率會大大提升,但不一定就能穩穩的當上德國總理。





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在昨天,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這和默克爾前段時間表示,將在2021年卸任德國總理一職,同時退出基民盟主席競選有關,因此卡倫鮑爾大概率會競選上基民盟主席,當選基民盟主席後,他就要代表基民盟參加德國總理競選。德國不只是基民盟一個黨派,卡倫鮑爾當選基民盟主席的時候,還得打敗其他黨派的黨魁才能奪得勝利。對於綠黨,左翼黨這些少數黨而言,卡倫鮑爾自然無需擔心,但對於德國社民黨,卡倫鮑爾就得把心提到嗓子眼上了。



德國是多黨派國家,德國境內有不少黨派,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有,德國目前最大的執政黨就是基民盟,第二大政黨也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基民盟則是當初魏瑪共和國的中心黨,到現在為止已有近50萬人,是德國最大執政黨,同時德國第二大執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實力和基民盟實力相當,人數甚至超過了基民盟,是德國曆史最悠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黨派。可以說,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德國擁有和基民盟差不多的地位,有些時候和基民盟在德國政府的實力等同。除此之外,德國還有綠黨,自民黨,左翼黨等少數執政黨也是不容小覷的。可以說德國總理競選成員基本就是從基民盟,德國社會民主黨,綠黨,自民黨,左翼黨裡面誕生的。




基民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德國執政黨裡面的大贏家,默克爾作為基民盟成員,把控德國政權十多年,因此基民盟也是這十多年裡德國最大的執政黨。不過在默克爾之前,德國總理是施羅德,他是德國社民黨黨魁,施羅德從1998年到2005年年底連任了兩屆德國總理,當時施羅德是聯合德國綠黨一同擊敗基民盟黨魁,奪得德國總理之位。歷史會不會重演很難說,如果德國社民黨黨魁聯合其他執政黨,共同對抗基民盟,那麼卡倫鮑爾也很難贏得大選勝利。



卡倫鮑爾,被譽為“小默克爾”,確實如此。卡倫鮑爾有著和默克爾差不多的氣質,因此默克爾會重用她,並且勝任基民盟主席一職,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卡倫鮑爾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位女性,當初默克爾就是憑藉自己強硬,堅韌的品質,當選德國總理並且連任四屆。卡倫鮑爾如果有著默克爾一樣的才能的話,競選總理一職勝算很大。不過默克爾擔任總理以來,很多事都沒有解決好,像難民問題,德國社會問題等等,默克爾都無法很好的處理,如果卡倫鮑爾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她競選總理一職也是有風險的。再加上她的競爭對手們,同樣也是非常出色的,與他們競選時就得表現的非常突出,那麼卡倫鮑爾才有可能競選總理成功。像德國社民黨黨魁舒爾茨,他曾經是默克爾對手,惜敗在默克爾手下在默克爾下臺後,他很有可能捲土重來。舒爾茨也是一個擁有豐富執政經驗的人,他參與過總理競選,他知道競選規則,因此這個人將是卡倫鮑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所以呢,不能絕對的說卡倫鮑爾就能夠非常順利的當選德國總理,只能說她當選的概率還是挺大的,只有在卡倫鮑爾擊敗了自己幾個對手之後,才能非常確定,她就是繼默克爾之後新一任德國總理,這一切都取決於卡倫鮑爾自身的實力,德國政治局勢以及德國社會局面。


國際時評


卡倫鮑爾從成為基民盟主席這一刻起,就翻篇了,默克爾時代將在她卸任後正式成為歷史。雖然AKK是下一任總理的頭號候選人,關於她能否順利繼任不得而知,因為她僅以51.8%的選票險勝。

不過,如果她當選總理,第一大優勢就是能很好地保持默克爾政府相關政策的延續性,同時她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創自己的新時代”,穩步推進相關改革。

第二,卡倫鮑爾有很強的團結不同黨派的領導力。會團結,能團結不同黨派,在她擔任7年州長期間就已被證實,被認可。同時她還有聯邦層面外交、國防事務的工作談判經驗。

第三,在經濟層面,她支持德國最底工資標準法案,支持保護工人福利,並將對稅收制度進行改革。

綜上所述,個人優勢還是明顯的,但是最後結果要交由聯邦議會決定。


日常國際資訊


從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不參加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選舉開始,從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卡倫鮑爾當選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開始,就意味著默克爾時代即將結束,“小默克爾”時代即將到來。

“小默克爾”要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必須經過選舉,獲勝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會有困難。為啥說可能性大,因為默克爾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小默克爾”在選舉中代表基督教民主聯盟參選,擊敗其他黨派的對手,屬於大慨率事件。但是,其他黨派也並非不堪一擊,默克爾艱難戰勝對手,第四次當選德國總理,已經暴露出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軟肋;特別是默克爾組合內閣的挫折,更讓“小默克爾”要當選總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從“小默克爾”的個人經歷、執政經驗、執政能力和民眾口碑來看,應該能夠順利接過默克爾的班,畢竟“小默克爾”被德國民眾認為是默克爾的最佳接班人,默克爾對“小默克爾”也格外器重、情有獨鍾。

如果“小默克爾”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擔子並不不輕鬆,很多事情對“小默克爾”都是嚴峻考驗:一者,如何延續默克爾的政策和風格,讓德國經濟持續保持良好勢頭;二者,難民問題是默克爾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小默克爾”對此有何錦囊妙計;第三,如何團結各黨派,抓改革、抓民生、抓外交等,“小默克爾”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做好;第四,面對英國即將“脫歐”,如何保持德國在歐盟的“領頭雁”地位,領導和帶領歐盟向前發展;第五,如何與法國合作,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歐洲軍隊”;第六,如何應對美國步步緊逼的北約“保護費”的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點名批評德國和默克爾,“小默克爾”如何應對美國的糾纏;第七,如何處理與大國、發展中國家和相對貧窮落後國家的關係……

“小默克爾”當選德國總理,應該說是德國的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但也不排除大選中飛出“黑天鵝”。不過,對於“小默克爾”而言,無論是否當選德國總理,都可以用一句老話來概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毛開雲


在西方民主國家中,能否成為總理(總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能不能擺平各方勢力。就德國的具體情況來說,還有一個組閣的問題。不要忘了默克爾組閣的艱難歷程。

517—482。在上週五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默克爾所在的黨)新的領導人選舉中,素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克倫鮑爾女士擊敗黨內對手莫爾茨當選主席,為其在2021年參加德國總理大選鋪平了道路。

此舉也是曾經擔任18年這個歐洲最大的保守黨以及13年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能夠留下的最大的政治遺產,也是為“後默克爾”時代做準備。

現年56歲的克倫鮑爾,三個孩子的母親,領導作風謙遜,在政壇上走的也是中間派道理。今年初當選薩蘭州州長;她也曾擔任過德國安全、教育和社會事務部部長。

雖然克倫鮑爾成功當選基民盟主席,但是德國目前以及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存在的問題依然擺在那裡——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和歐洲安全、改善教育和穩定的養老金。當然,還有難民問題。

前面說了,基民盟黨內最大的反對派是現年63歲的莫爾茨,在去年的大選中也獲得了100多萬選票,成了第三大最強的力量。

而對於克倫鮑爾來說,首先要搞好黨內的平衡,儘量兼顧德國左右兩派的政治訴求,走出傳統中間派的道路。

在基民盟內部的選民調查中,克倫鮑爾之所以能夠戰勝莫爾茨,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她更富有同情心,腳踏實地, 更接近草根。


閒看秋風999


德國是多黨制三權分立民主國家,小默克爾能不能當選,也不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和政策,德國在世界政壇一向獨立發展,希望一如既往,處理好世界各地區的難題


Okay2953


從面相看她夠嗆,德國需要意志堅定的領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