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拋開“球霸”標籤後的改變


威少,拋開“球霸”標籤後的改變

雷霆惜敗給鵜鶘,從落後到扳平,再到失利,雷霆在末節上演了生死時速。拋開這場,觀察雷霆11月末至12月中旬的戰績,才發現雷霆一路奔著西部第一去了。甚至在和鵜鶘對戰之前,雷霆以17勝8負的戰績位列西部第一。

開賽至今,威少場均22分、10次助攻、10.4個籃板,保羅喬治場均24.3分、4.3次助攻、7.9個籃板,這個賽季以喬治和威少為雙核心,重新構建了雷霆的進攻框架,威少場均出手19.1次,喬治場均出手同樣是19.1次,依然是場均三雙的數據,但是威少不再是那個大包大攬的角色,開始更多地放權給隊友。

儘管在三分和退防轉換上雷霆存在著些許不足,但是雷霆在這個賽季所表現出的團結和默契超越了過去兩個賽季,在進攻權重上分佈地更加均勻,三巨頭變為雙核心,是雷霆陣容上的最大變化。

安東尼的離開釋放了威少和喬治的進攻空間,三個人各自單打與兩個人的進攻配合,進攻效果相差懸殊,威少和喬治之間形成了球權和出手權的平衡。

對於當今的威少來說,球隊的榮譽和成績凌駕於一切,當個人榮譽幾乎都囊括在手時,對於一個30歲的球員來說,總冠軍勝於一切,而喬治留守雷霆既是對威少的信任又是對冠軍的渴望,目標和心理預期達成一致時,雷霆的進攻運轉變得比上個賽季流暢得多。

威少,拋開“球霸”標籤後的改變

而在2017年威少個人數據最為爆炸的一年,場均31.6分、10.4次助攻、10.7個籃板,創造了比肩大O羅賓遜的神蹟。這一年的威少像極了2006賽季的科比,個人數據爆炸,孤膽英雄式的悲壯。

在杜蘭特離開後的第一個賽季,單核帶隊打出個人數據上的爆炸表現很容易被人們誤解為刷數據。這個時代的“獨行俠”往往會被冠以球霸之名,而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當年的科比和詹姆斯,無不如此。科比以終極的偏執和好勝心以及兩連冠打破了人們的偏見,詹姆斯則完成了球霸到滅霸的蛻變。

身為時代主角的超級巨星在收穫最多讚美的同時亦承擔著最多的非議;職業籃球的評判準則中,球霸到傳奇的距離往往只是一枚總冠軍戒指。威少最渴望同時也最或缺的就是那枚足以打破偏見的總冠軍戒指,太多的球員為了總冠軍付出所有,但是總冠軍不僅需要實力,還是需要一些運氣的。

威少,拋開“球霸”標籤後的改變

​勁爆的打法,與之相匹配的是火爆的性格,觀眾期待的熱血畫面總能在雷霆的比賽發生。火爆的場面無疑是受歡迎的,勁爆的扣籃意味著可觀的收視率和豐厚的收益。但是一番激戰卻輸了球,好看不實用,會讓球隊承受眾多非議。

從這個賽季開始,在威少的打法上可以看到明顯的放權傾向,如果杜蘭特離開後的第一個賽季,威少持續一個賽季的爆炸輸出,是基於自我的證明,那麼本賽季的威少則是渡過了自我證明的階段。威少的改變並不突兀,正如當年的科比一樣,即使打出了爆炸輸出,但是終極目標還是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