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這四位聖人相遇,他們會說什麼?

諾森布里亞之夜



孔子、釋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穌四人若相遇。他們之間會如何交流?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籍者我。沒有人能上天堂。我老爹是上帝耶和華。母親是聖女瑪利亞。我是救世主。你們若想得救,趕緊買我的門票吧——成為基督徒!

對耶穌之言,其他三人批判之:

釋迦摩尼道:眾生平等。你全老幾?

默罕默德道:有位羅馬弓箭手,他與瑪利亞私通。使瑪利亞未婚先孕。他的兒子就是耶穌。

孔子道:毋臆、毋固、毋必、毋我。

【毋臆、毋我,就是不主觀唯我,不主觀臆測。即任何聖賢和偉人的觀點未必是真理。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毋固、毋必,即不頑固不化,不絕對肯定。就是承認事物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故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和自然法則,與時俱進,適時變革。】

默罕默德道:夫子之言甚善。

孔子又曰:耶穌是否是上帝之子,吾不得而知。丘只知一點——敬鬼神而遠之。

默罕默德曰:真正的智慧在中國。此言不虛。

釋迦摩尼問曰:我們不同文化之間,該如何相處?

孔子曰:求同存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耶穌曰:夫子真乃聖人也。

釋迦摩尼問眾人道:人類萬物,日月星辰何所生?

耶穌對曰:乃吾父耶和華創造。

默罕默德對曰:乃真主阿拉創造。

孔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釋迦摩尼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楊朱學派


場景一、天空下:

孔子對天長嘆: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哉。不知生,焉知死。

釋氏頭頂佛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俗世紅塵煩惱罪惡太多,隨我修禪悟佛,定得超度,來生來世,可享幸福。

耶穌身背十字架:我以聖父聖子之靈告訴你們,信我者,必得神的賜福保佑,靈魂必進天國。

默罕墨德面朝聖城一麥加雙膝跪地:主啊,願我的子民象沙漠裡的沙粒一樣多,土地、財富和女人都歸真主所有所恩賜,異教徒必將在聖戰中被消滅。

場景二、大海邊,河水邊:

孔子席地而座:學海無涯呵,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只是人生大短暫,逝者如斯夫!

釋氏泥胎金身盤腿蓮花座:眾生平等,萬物有靈。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於佛法有緣的人,我將渡眾生脫離苦海,慈航普度,佛光普照,剎那間天堂就在你腳下!

耶穌站立在尖頂聖壇上:你生而有罪,快隨我禱告吧,我將以仁慈的父的名義,寬恕你的一切罪惡,拋棄你的財富,跟我走,天國的門為你敝開著,否則,就下地獄吧。

默氏之魂在宣禮塔頂:大聲向主祈禱吧,主會聽見你的祈求,將用十倍的金幣裝滿你的褡袷,主與你同在,賜你力量!

場景三、曠野中:

孔子帶領三千弟子同遊:吾豈瓠瓢,長懸於壁上?仁者無敵?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乎!

釋氏廟寺在煙雨中隱現:敲鐘撞鼓,面壁思過,吃齋唸佛,渡己度人,因果報應,眾生去惡揚善,早日覺悟,循入空門,了卻凡欲,去彼岸超生轉世,重新再投孃胎吧。

耶穌站在聖山尖上:在胸前上下左右划著十字,啊門,願你的靈魂在天國安息吧,上帝已饒恕了你的罪過,你的靈魂必將在天國得到永生,直到永遠!

默氏在如林的彎形尖塔上:彎月必將護佑我的子民們,遍佈在每個角落裡,財富和女人會因主的信,使你永遠幸福。讓異教徒們羨慕嫉妒恨去吧!


海盜金銀島


有一天孔子、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這四位聖人忽然在天堂的一個地方相遇了,先是孔子、釋迦摩尼、耶穌在一起,穆罕默德離他們還有幾步路的距離呢,也不知正在耐琢磨著什麼?因為他們都是智商極高的聖人,所以在天堂這段時間也掌握了相互的語言,所以都沒帶翻譯。年輕的耶穌先開口了:“己所欲,施於人,我帶了幾個蘋果,分幾個給你們嚐嚐”。見此,孔子急忙回絕了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那蘋果是被毒蛇咬過的,你都不吃,想害我們呀?釋迦牟尼雙手合十囉哩囉嗦最後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無論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咱們還是把蘋果吃了吧”。正說著,穆罕默德在那邊叫了起來:“來,過來,你們三個過來”,三人還沒來得及理會他,又聽他說:“好吧,既然你們不來,還是我到你們那裡吧!”


坦舒欣然


如果孔子、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這四位聖人相遇,他們會說什麼內容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談一談他們會說什麼語言。

孔子說的是自然是漢語。不過顯而易見,這個漢語既不是我們現代的普通話,也不是官話,甚至不是中古漢語,而是上古漢語(英文:Old Chinese;法文:Chinois archaïque,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 商朝到晉朝的漢語,可以說是現存漢語的祖先),從研究的角度,雖然古人早已逝去,但是他們的語音現象總會反映在文字上,也總會反映在相鄰語言的藉詞和對音中,藉助歷史語言學「復原上古漢語音系的面貌是完全可以科學地實現的」(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然而:

宋朝的朱熹,曾經給《論語》做過註釋,可是假如當孔子正在跟顏回、子路談話的時候,朱熹闖了進去,他們在講什麼,管保朱熹是一句也聽不懂的。——呂叔湘 《語文的演變》

不但是朱熹,即便是王通、韓愈,甚至是伏勝、孔安國、毛萇、毛亨、鄭玄,要聽懂孔子顏回端木賜仲由曾皙冉求公西華他們的對話也可能是非常困難。

釋迦牟尼說的主要是摩揭陀語。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反對用婆羅門經典使用的梵語宣教,主張佛教徒使用各自的方言俗語,他本人宣傳教化的地區主要是在摩揭陀(今南比哈爾Bihar邦)和拘羅薩地區,因而他主要使用這兩個地區的方言尤其是摩揭陀語(Màgadhã),在古摩揭陀語的基礎上,吸收了印度其他地區的方言俗語特點,形成了早期佛教的共同語巴利語(Pāli)——南傳上座部佛教三藏使用的語言,也因此,巴利語被稱為聖典的語言,但是,不能說釋尊說的就是巴利語。

耶穌說的是阿拉米語。所謂阿拉米語(Aramaic language,中文又譯為亞蘭語、阿蘭語、阿拉美語)是古代中東的通用語言和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屬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西支,與希伯來語相近。歷史傳說和多數學者的觀點是,耶穌使用阿拉米語的一種方言。

幾年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教宗方濟各在耶路撒冷一次公開會議上就關於耶穌說什麼語言問題產生了分歧。

內塔尼亞胡對教宗說:

耶穌曾經生活在這裡,在這塊土地上。他說希伯來語。

教皇插了一句:阿拉米語。

內塔尼亞胡不依不饒:

他說阿拉米語,但他懂希伯來語。

他們都沒有錯,但是內塔尼亞胡的話如果說得更加準確一點,那就是耶穌時代學者和經文裡使用希伯來語,而耶穌日常使用的語言是阿拉米語。與此同時,耶穌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作為羅馬法律和軍隊的語言的拉丁語,會一些羅馬帝國的市民和行政官員們通用的語言——希臘語,但應該不是很流利。

穆罕默德說的是阿拉伯語。但是在語言問題上和孔子的語言相仿,穆罕默德說的阿拉伯語和10世紀的標準阿拉伯語都有不少區別,不僅僅在語音上,語法上也有許多區別,後世解經很多就是針對這些區別,洋洋灑灑進行論證詮釋。打個未必很準確的比方,穆罕默德的話類似宋明朱子或陽明先生的語錄中的語言,而經過後期人工加工的標準阿拉伯語類似民國時期的國語或者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說的主要是西部方言為主的阿拉伯語,而標準阿拉伯語是以東部方言為主的。

宗教或者神話的意義上,聖人們或許可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用語言進行交流;又或許生而知之或得了聖名的音就沒有聽不懂說不了的語言(約瑟事蹟,見《巴比倫大藏》);這且按下不表。

從我們世俗之人的一般理解角度,問題涉及的聖人們單純在語言上是沒辦法交流的。


談古論金


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是教化人,開導百姓心靈的。

因此,他們也都是不與百姓爭奪俗利的。


孔子也教化人、開導百姓心靈;

但是,孔子是參與百姓競爭,與民奪利的;甚至為奪利給百姓挖坑的;

即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孔子,跟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本質上就不是一類的。


再國內,儒家自稱儒釋道,講自己劃入道教、佛教的同類;

道教、佛教都有清規戒律,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與百姓爭利的。

儒教,本職上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混混。孔子曰:“食色性也”。一轉臉,又說“克己復禮”。顯然是潛規則嘛。

儒家將金錢斥責為銅臭,但儒家大師卻往往是“朱門酒肉臭”。

儒家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儒家卻個個“學而優則仕”,一味鑽營官爵俸祿。


所以,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會異口同聲的對孔子說:

職業裁判聚會。你這個即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混混,跑進來幹嘛?滾!


滄桑短笛


“如果孔子、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這四位聖人相遇,他們會說什麼?”我想他們說的話,肯定比我們想的有些水平吧?

比如:在某個時空某個世紀某個地方的某一天,

孔子、釋迦摩尼、穆罕默德和耶穌,四個人相遇了,孔子那麼好客,肯定會先說話

一、孔子那麼謙虛好禮,肯定會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說,你們三個必定是我的老師,但你們優秀的地方我要學習,不優秀的地方我要改之。“改之”,你們不要生氣,因為學過的知識加以修改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再說有朋友遠道兒而來探訪你不應該很高興的嗎?所以,只要你是個君子,你就不會生氣,也會不怨恨,而會快樂的接受我們道家思想滴。

二、釋迦摩尼那麼篤信佛法,肯定會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相者”;“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也就是說,今天諸位相遇,不要當真,更不要戴著感情與有色的眼鏡去看待對方,因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因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相者”,所以這也可能是幻覺,是假象,因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所有的色塵事物,一切皆空……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你前世作了什麼事,今生就生什麼的生活,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的,不要埋怨他人哦。

三、耶穌那麼虔誠的人,肯定會說:

“阿們、以馬內利、哈利路亞、主內平安、耶穌愛你,我們每個人都那麼寶貴”。

也就是說,我誠心所願,你們個個都健康美麗,長生不老,請相信我說的都是真的,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在”,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那麼寶貴的”。

四、穆罕默德那麼有智慧的人,肯定會說:

“既然大山不能向我們走來,我們就向大山走去”;“請記住他人的好,忘記他人的壞吧。”

也就是說,既然我改變不了他人,那我就改變自己吧,做人要做個沒心沒肺的人,所以這次大家相遇,愉快也好不愉快也罷,還請大家請記住他人的好忘記他人的壞,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哈哈,你覺得他們這樣說有道理嗎?那你覺得他們會怎麼說呢?歡迎指教!


超能博士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夢見四位聖人在一起洗澡。

他們穿著聖人的聖衣進入浴池。

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要穿著聖衣洗澡? 為什麼不脫下聖衣洗呢?

我問他們:不脫衣服洗澡舒服嗎?

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舒服個屁,一點兒都不舒服。

我又問他們:既然不舒服就脫了洗唄,為什麼不脫呢?

他們又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早就想脫了,就是脫不下來。

我很納悶兒:為什麼脫不下來呢?

他們破口大罵:那些王八蛋不讓我們脫。

我說:誰不讓你們脫呀?

孔子搶先說:以前是皇帝不讓我脫,現在是靠著我蒙人騙錢吃飯的人不讓我脫。

孔子:唉聲嘆氣:天下最不容易的人就是我啦。以前我就是個普通人,自由自在的多好啊!

後來皇帝讓我當聖人,我不敢不當啊,他威脅我,我要是不當聖人,我的祖孫後代都會被他殺掉。

為了我的子孫後代,我也要當這個聖人。

孔子接著說:你們現代人每個星期還能休息兩天,我呢2000多年,一天沒休息過。你說我容易嗎我?

以前我為皇帝服務。後來沒有 皇帝啦,我以為我能輕鬆了。我都做好打算了,以後給自己放個長假,去遊山玩水兒。

最讓我高興的事兒,就是我能脫下那件破聖衣,光著屁股進浴池洗澡,把我身上積了兩千多年的灰搓下來。

可沒想到的是,皇帝沒了,可還有許多人要靠著我蒙人騙錢吃飯,讓我把這個聖人當下去。

我一想,我不當聖人了,那麼多人的飯碗就沒了,沒辦法,接著當吧。

孔子接著又訴苦:兩千多年不休息,我也忍了。可那麼多人罵我,說我虛偽,說我反對社會進步,說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禍害,我真受不了。有的時候,我都不想活了,我招誰惹誰了我。

孔子說著說著涕淚橫流。

這時候釋迦摩尼說話了:阿彌陀佛。救人一命勝造七曾浮屠。那麼多人靠你吃飯,你是在救命啊,功德無量。我們出家人慈悲為懷,連小螞蟻都要放生,何況是人吶。

孔子聽了不高興了:你說話容易。看你胖的肥頭大耳, 肚子溜圓,哪像我瘦的像個猴兒似的。你要想當這個聖人,我把衣服脫下來給你穿上,你去當吧。

釋迦摩尼回答:上帝有規定,一個聖人只能穿一件聖衣。你那個聖衣太瘦不適合我。

孔子又對著基督發火了:你憑什麼做這個規定?你有什麼資格?

都說世界是你創造的,人類是你創造的,我都比你大,你怎麼能創造我呢?

中國文字出現都比你早了兩千多年。你不是胡說八道嗎?

基督趕緊解釋:其實我就是個普通人,我的母親聖瑪利亞生下我以後,人們就開始說我像聖人。後來猶大出賣了我。我上了絞架就變成了聖人。

基督接著說:以前的人知識少,智慧少,不懂科學。不知道天下萬物是怎麼來的,總以為是神創造的。所以就把我當做神,說我創世創人。

說我創世那都是後人杜撰的。

這時候穆罕默德插話了:聽你們說了半天我都聽煩了。我也知道這個聖人當的難受,可沒辦法呀。有些事兒我們聖人說了也不算。那麼多人讓你當你不當不行啊。想當年我叱詫風雲,是蓋世英雄。現在被當成了偶像,一點也不舒服。那些愚昧的人哪知道聖人都是假的。

穆罕默德把手一揮:什麼也別說了。洗完澡兒,我請你們吃手把羊肉。


濱哥


孔子曰:三位大神,帶帶小弟吧?

佛祖:不,我乃西天佛祖,你一個東方人不必求我!

耶穌:我可以帶你,我就愛東方人,東方事,更喜歡東方文化,但你要和我一樣釘在十字架上……

穆罕默德:我這是見到鬼了麼?耶穌快把你的十字架拿來用用……

有一人突然出現他們面前,嚇得四人一跳😄,孔子一看救星來了。

來著正是老子,佛祖,耶穌,穆罕默德三人趕緊下跪,參見老子,老子曰、以後爾等少來我朝欺騙民眾,坑害百姓,再有妖言惑眾者我定不堯之,滾……

三老外速遁,從此孔孟之道又興之……😄


文武1260709491


時光穿越,如果孔子、釋迦牟尼佛、穆罕穆德和耶穌四人相遇,這個能量氣場強大無比,因為這些聖人先賢佛菩薩們都是開悟者,覺悟者,教化了無數眾生。不同的是,孔子是教書育人,創立了儒教,儒教的發展也奠定了佛教傳入中國的基礎,在這四人中,釋迦牟尼佛是上等上品的佛,具有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創立了佛教,教人明白宇宙真相和六道輪迴等,穆罕穆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耶穌創立了基督教。這些宗教都是教人積德行善,幫助他人。

四人相遇後一定會談論在目前的五濁惡世中如何能幫助眾生扭轉自私自利的心裡,讓眾生正信正念正能量。而且,釋迦牟尼佛很可能會向另三位開示一些度化眾生的具體方法,幫助其他三位大德能度化到更多的眾生。


尋找摩尼珠


孔子是儒家文化創始人,另外三位世界三大宗教創始人,如果相遇會聊什麼呢,估計能互相辯論個三天三夜,誰也說服不了誰。

“子不語,怪力亂神。”別說你沒聽過。包括道教信奉的太上老君,原型李耳都不曾真正的討論鬼神,他們所倡導的都是“人”,怎麼去突破自己,怎麼去實現自己的價值,不管是清靜無為,還是其身治家平天下。假定四人相遇,孔子應該沒什麼好和他們說的,耶穌倒是會和默罕默德聯手,先打釋迦摩尼滿頭包,然後雙方決一生死。“地獄之蛇”升起時,信徒們恐懼異常,祈求上帝。“扶枴升空”的大和尚,獲得了信託們陣陣頌揚,恭敬的獻上香火。

孔子說,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耶穌基督說,神愛眾人,我是上帝之子,我愛你們。佛陀啥都沒有說,只顧打坐於地盤腿玩泥巴。默罕默德說,基督你好大膽子,竟敢冒充俺師傅耶穌?直到今天他們的信徒還吵得不可開交 不過,各自都是雞同鴨講,鴨子聽雷聲似懂非懂,沒啥意思,只好猩猩然而散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