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以下的微單,買索尼好還是富士好?

寒風


只有5000元的預算,就不要考慮索尼或者富士了。

先簡單說一下索尼吧:

索尼對入門機的市場完全不重視,這可能跟它們的品牌策略有關。目前索尼嚴格意義上的入門機只有a5100一款,再加上a6000這款過時中級機。但無論a5100還是a6000,都是4~5年前的老產品。其次,索尼的相機,尤其是入門級的機器,細節做得很差。a6000連觸摸屏都不支持,a5100調個參數都要進菜單慢慢整。而索尼的人像膚色也是被大眾吐槽頗多。

至於富士,這個品牌的問題只有一個字“貴”。

你也可以說性價比不太好,也可以說,“貴”不是產品的問題,是人的問題。不過不管怎麼講,你5000元的預算買富士,準備一個套頭一直玩嗎?買索尼好歹還有sigma、騰龍這種雜牌鏡頭可以選,買富士連副廠鏡頭都難找啊。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選佳能M50。

鏡頭你可以配個15-45、55-200,一套齊備,4500左右吧。剩幾百塊錢買SD卡、備用電池、三腳架,一套入門的系統就搭成了。以後要是有心思玩專業一點,還有22mm定焦、32mm定焦可以買買買。畫質、色彩美滋滋~~

這盤豬腳就是我用M50搭配EF-m 32mm f/1.4stm拍的,供參考。


從耗子胖成豬


我就是索尼a6000用戶,去年4月份入手,當時也是在眾多機型中海選,挑的眼花繚亂,在這裡給你分享一下自己的選機心得。

因為我原來用的是三星的NX300,套頭16-50,配了50-200(時間太久了有點記不清具體了)反正就是平時隨便拍拍,沒什麼深入研究。後來相機丟了,正好孩子要去演出,覺得有個相機還是方便點,就開始選機了。

當時預算跟你一樣也是5000元左右,但我的要求比較明確,就是便攜(不想太累贅,平時用手機),有長焦(因為要給孩子拍演出),有Wi-Fi(隨時都能分享照片),大品牌(當時三星的配件就很少),操作簡單(畢竟是新手)。

一圈選下來初步選定了佳能,索尼,富士的微單相機。因為微單的外形尺寸小,還可以換鏡頭,操作也和我原來的相機差不多。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只要提起微單,肯定是索尼大法好,為什麼好,黑科技集一身,同等價格性能參數要比其他品牌高一些,眾所周知很多品牌相機都使用索尼的傳感器,再一個將來如果想升級全畫幅,現有的有些鏡頭和配件,將來也能用上(所以當時沒有選擇套頭,而是選了索尼半幅的18-105F4的G鏡頭,作為掛機頭,滿足大部分使用,將來升級全畫幅相機以後,這套器材可以作為備機或者側重拍視頻。和全畫幅FE50F18大光圈定焦鏡頭,作為人像和夜間拍攝,將來全畫幅機身也能使用)。

還有就是個人的品牌喜好了,本人一直以來還有一臺佳能的卡片機IS110,也陪伴了家人很多年,當是現在性能和功能已經被手機代替了,不可否認,佳能相機拍出來的人物膚色很漂亮,但是微單方面還是覺得索尼要好一些(大家不要噴我,我不是索尼黨,我今年也入了佳能單反6D2)。

就目前使用的情況來看,索尼a6000的性能還是很不錯的,機身也小巧,帶屏幕翻折,所見即所得對所有的新手來說上手很快,配件稍貴,但是品質和做工很不錯,拍人像選成肖像模式,膚色沒有大家說的那麼黃,如果還覺得不滿意,可以在白平衡裡把色溫微調一下。app比較多,可以下載安裝,玩法比較多。擴展功能也比較多,紅外遙控,閃光燈等等,反正你想一門心思玩到底,絕對夠你折騰了。




甘肅一意孤行


5000元以下的微單,選擇的範圍很多。各家都有各家的特點:

索尼在微單上的技術優勢比較明顯,也做的比較早,產品線比較齊全,特別是全畫幅微單;

富士的微單在色彩上比較有特色,號稱直出就可以,無需後期調色;

佳能在微單上是後來者,在持續推出了數款eos m系列的半幅微單後,近期推出了eos r的專業微單(專微),也在迎頭趕上;

尼康也新出了全畫幅微單。。。。。。

要購買微單前,先要對微單有所瞭解。簡單的說,微單比單反小巧輕便;微單是一種可更換鏡頭的相機;微單可通過轉接頭轉接單反卡號鏡頭,甚至是別的品牌的鏡頭。

再看看預算,5000,那麼如果是全新的微單,只能選擇半幅機的微單,或是二手的索尼全幅微單,但只能買到機身,從問題看,應該不是隻買機身,所以,選擇範圍應該就是半幅的微單。

微單的話,還是要確認一下自己的用途,如果只是旅遊日常拍照,那麼選擇哪家都可以,配上一個標準變焦鏡頭就可以了,預算從不到兩千到5000都綽綽有餘,除了索尼家的會貴上一些,象富士的,不到2000就可以拿下,真的是不用考慮就可以下手了。

由於微單是可換鏡頭的,對於進階玩家來說,還要考慮鏡頭系統,佳能的優點是強大的鏡頭群,除了單反完備的鏡頭群可通過轉接環轉接到微單外,其原生微單的鏡頭群也有幾個了,比如,22,15-45,18-55,55-250等等,而且還算的上是價廉物美。索尼微單玩家就沒這麼幸運了,索尼的鏡頭往往以高價著稱,雖然可以轉接其他廠商的鏡頭,但難保兼容性上有所缺失。

所以,要買微單,還是要系統考慮好自己的需求。

從我自己來說,我有佳能6D,也配了很多佳能與騰龍的鏡頭,因此我就買了一臺m3,買了一個佳能原廠轉接環,可以轉接原有鏡頭,同時也買了22、15-45這兩隻微單專屬鏡頭。推薦m3+22,旅遊或人文利器,體積小巧,甚至放口袋都沒問題。另外,m3+轉接+50 1.8stm,體積也過的去,是拍人像的好東西。


野馬影畫


這個價位最推薦的並不是富士和索尼,而是佳能微單。

首先,5000元內價位,算上鏡頭,可以買到的機器索尼是a6000,富士是xt100,佳能m5。

a6000的優勢是啥?便宜。剩下沒了。連拍速度快沒用,實際上對焦表現並沒有超出其他兩個機器。

xt100的優勢是富士的體驗,膠片濾鏡,不錯的鏡頭。但是,買這個機器很難體驗到富士的精髓:這機器做工只能說對得起價格,反應也不夠快,並沒有超出價位的表現。

佳能m5,就真的是這個價位用起來最舒服的機器之一了。觸摸屏,翻轉屏,用起來很舒服,交互界面都是可以觸摸的,對新手也比較友好,反應也算是跟得上,起碼比前兩位表現好。鏡頭方面,佳能的套頭雖然比不上富士那個,但是也還不錯了,比索尼強,而且以後買個22餅乾之類的鏡頭也花不了多少錢,300買個轉接環,600買個小痰盂,不到一千就能享受大光圈,日常拍拍完全滿足。

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真的需要花5000買個相機麼?5000塊,加到現有的預算裡面,足夠買個mate20Pro或者iPhone X了,這些錢買個相機,能獲得的只是在放大看照片細節的時候好一些,光線不足時拍照效果能好一些(可能需要配合三腳架)而已。想清楚了這些,再考慮相機吧


玲瓏--骰子


從我個人角度新人我推薦的是半幅a6000相機,資金控制在比較不貴的一個情況,因為

1.攝影之路很漫長,你不會知道他能堅持多久

2.作為新手來說全副和半幅對他來說還沒有多大區別,技術上的學習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3.等他真正感興趣和學習出來了,就可以買好的相機,那時候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買更合適的鏡頭和相機

4.目前推薦的是a6000 3000出頭即可機身和套頭 2400w像素 和6500基本上是一個cmos 對新手來說足夠了,畢竟攝影不僅僅是畫質最好,你把人民幣毛主席頭像照的再清晰也沒什麼用 況且半幅的畫質也不差

5.sony a6000有很多app可以用,比如延遲攝影 平滑反射 微縮景觀 特別出色

6.為什麼不推薦富士,因為我是大法腦殘粉

以下都是a6000







飛貓2018


5000以下索尼可選 a6300 a6000 a5100;富士則有X-A3,X-A5,XT-100可選;其他型號包括XT-20含鏡頭就超5000了。

1.單從機身性能上來說,畫質大家都不相伯仲,畢竟都是APS-C畫幅。但是索尼的對焦性能相比富士有優勢,包括相位對焦點數量和覆蓋都比富士好,特別是a6300滿屏對焦點。

2.雖然大法對焦性能好,但是手動選擇對焦點的操作卻十分不友好,由於沒有小撥杆,選擇對焦點的時候需要先按一下自定義鍵,再利用方向鍵調整。而富士X-T20,X-A5有觸摸對焦。操控上大法處於劣勢。

3.鏡頭上的話富士因為沒有全幅機,一心做C幅鏡頭,因此C幅鏡頭群比大法豐富,而且素質相比大法的C幅鏡頭好;當然大法的全幅鏡頭素質也不錯。價格上不用說了,大法鏡頭出名貴,富士鏡頭相比之下價格卻比較公道。

4.升級前景。大法可以從C幅升級全幅,升級成本不大。富士由於沒有全幅機,只能升級到中畫幅,但是你手上的C幅鏡頭就報廢了;前景上大法顯然佔優。


綜合結論:玩玩日常拍拍富士一水機型都能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如果往後還想進一步涉獵,索尼會是更好的選擇。


旅行短視頻


看你用途,索尼富士我都有,如果是氣日常拍攝,不想大尺度修圖,那麼你會很喜歡富士。

其次是鏡頭群,如果不考慮後期在投入資金,那鏡頭群對你都一樣。

拍視頻的話,這個價位的索尼會比富士更有優勢。

所以拍照多你選富士,拍視頻多,就索尼吧


流江看洪城


現在微單的選擇比較多,那麼買之前應該考慮下鏡頭,哪個品牌有你認為自己需要的鏡頭而價格又在自己覺得可以的範圍裡選擇哪個比較好,在同畫幅的機器上不同的鏡頭能直接給人帶來非常直觀的差距,還有不要光看數據說話,最好去看看實物上手體驗下,每個品牌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還存在都是有自己的特點的,看的再多都沒有自己直觀的體驗重要,鞋子合不合腳自己最知道,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旅行者奮鬥


索尼的鏡頭是短板。


ZJ142958052


一看直覺;二靠評價;三依銷量和售後;最後一點最重要,看身邊的朋友都用什麼微單?這便於我們後續的交流學習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