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對待中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

吉林市江南人


《中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 ? 很嚴重 ! 要重視了 !》

準確地說,應該是中年人心理健康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根據發展心理學,這屬於人生兩個階段的問題。

對於中年人來說,很多人會出現中年危機,人到中年,身體健康開始走下坡路,體力精力下降,家庭社會壓力增大,此時父母已老,需要照顧陪伴,子女上學買房需要提供幫助,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山大。此時出現抑鬱、焦慮、煩躁、失眠等心理問題較多,由此而帶來的軀體症狀生理疾病也並不鮮見。

所以對中年人來說,不論家人還是同事,要多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減壓,無論困難多大,首先要注意自身健康,多體檢,有病不拖。多與好友聊天,訴說心理煩悶,失放壓抑的情緒,只有調整好心態,才能更好完成中年期的任務,渡過中年危機。

對於老年人來說,生理器官日漸衰老,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孤獨感失落感體驗頻繁。主要表現在怕死,不被尊重,低價值感,沒有未來等帶來的心理陰影。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陪伴較少,一大部分老年人出現嚴重心理問題。

也有老年人因生理老化出現妄想幻覺,類精神病現象,亂喊亂叫,亂敲亂罵的。還有因自我防禦強烈,極度自私,令子女痛苦不堪的。老年人心理問題和疾病到醫院也是開藥,因老年人本身神經系統功能就衰老,精神藥物又多以抑制神經為主,很多老人吃藥後出現副作用,食慾受抑制,消化受抑制,便秘,渾身沒勁等。老人更有問題加重的感受。

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人安度晚年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對待老年心理問題,需要社會總動員,子女儘量抽時間多陪伴,多帶老人出門活動,與社會接軌,老人出現心理問題,及時找專業人員疏導治療,社會公益志願者也要積極發揮作用,多為老年人開展有益身心健康活動,讓老年人有尊嚴,高質量安度晚年。


胡文生心理諮詢師


我不是專家,也沒有調查,更談不上研究了。

只是覺得不僅是中老年人群有心理上的問題,年輕人也有,更甚的是學生中也有心理問題。不想多說,可以查看有關新聞媒體報道。

我說下自己,未退休前,是教書匠。學校離家很遠,在農村村小。每天上班先乘一班車,下車後趕上第二班農村小巴,下車後還得步行十分鐘才到學校。就這樣地跑了十多年。

退休了,似乎一下子輕鬆了。不用急著起早趕乘頭班車了。不用下班後在公路旁等車了,也不會冒著大雨大雪趕路了,通常到學校會一身溼。到辦公室首先換衣鞋,這兒有備用的衣鞋,還有傘。

說來奇怪,上下班那麼跑,工作那麼緊張,反而精神頭十足,也不生病。可一退下來,就生了病,胃不舒服,且時間挺長,渾身都覺有問題。給我看病的老中醫,我倆關係挺好。他笑說,你閒著沒事幹,閒出了病。找點事幹幹,包你好。

後來我查了一下,果真有“退休綜合症”,確實與一直在工作,生活緊張的節奏,這猛然閒了下來有關。過了幾年,才適應退休這個節奏。其實我愛好也挺多的,看書,寫字,上論壇,組群旅遊,等,我也是積極分子。

我是從七幾年開始就自學中醫了,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很清楚。古語云:醫不自醫。是有道理的。我也懂那老中醫說的,老人也不能太閒,閒了也會得病。我開導別人頭頭是道,輪到自已就不行。

老年人閒下來,要有多方面的愛好,要多學習,有時也該聽聽別人意見。建議多看中醫方面的書籍,不求替人治病,明哲保身也好。自己身體第一,身體好,子女不受累。要與時俱進。

我的手機玩的一流,上論壇,鏈接,發帖,音頻,視頻等都會。我會製作相冊。我用支付寶微信付款買東西,我上淘寶購物。11月份我在淘寶上用了一千八。我看有的比我還小十歲,他們都不敢用支付寶。

最後補充,我從不聽那些馬路上的宣傳,去聽那些專家講座,這麼多年,我從不買保健品,也不讓子女買送我。我自己懂怎麼保養。也勸那些中老年人擦亮眼睛,捂緊自己的口袋。

我看到不少老大爺老大媽聽講座,被那些“大爺,大媽”喊的親切昏了頭,被忽悠買保健品,將退休養老金都用掉了。真的很鬧心。子女操心,自已心疼,何苦來哉!


笨笨潮爺1




孔子老年時總結一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不逾矩。



這些總結對當下人們來說依然不過時,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年䍅普遍在四十到六十之間,六十後絕大多數人已退體,屬於老年。所以這裡就談談四十到六十歲的中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也就是五十歲左右的壓力山大的人群。



這一群人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年富力強應該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正因為如此,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容易在高壓下出現心理問題。



前段時間中興通訊有限公司的員工跳樓事件引爆了網絡。中年危機被人們普遍重視。但是能有什麼辦法呢?中年人受到下面年齡段人群被頂替的危險又受到上面年齡段的壓榨,還受到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三座大山的壓迫,一點不敢懈怠處在身心疲憊不堪的狀態下。



我雖然已過了這個年齡段,但想起四十到五十歲這段時間的情況確實是身有體會。當時的那種壓力造成的抑鬱仍然是心有餘悸。總算是挺過來了!



中年危機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孩子普遍高中或大學階段。前途未卜!

二、工作上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三、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與三十多歲相比大不如前,各種慢性病開始出現。內心焦慮不安!

四、無人理解,有苦難言。容易將心理問題固結到身體上,感覺身體各種不適。疑病傾向。

五、內心苦悶,無處渲洩。心情鬱悶,容易產生抑鬱甚至發展為抑鬱症。

六、即使抑鬱也要強顏歡笑,為了工作為了家人為了父母。因此有了微笑抑鬱症的說法。所有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悄悄的!

⋯⋯



可以羅列出很多情形。

不管內心有多麼苦悶,多麼無助,但是自己還需表現出堅強!這個時候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堅強,關鍵是要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



怎麼練就?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遇到事情多思再做,接受最壞,但往最好處努力!以放鬆的心態去面對任何具有壓力的挑戰!

尤其對於孩子的不可知的未來,要盡人事、聽天命!順其自然。孩子考上什麼樣的大學?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這要看孩子的努力。家長左右不了他們的人生。



對於自己的生活不要攀比,有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也是可選的。想想再過幾十年,什麼是自己的?什麼也不是!甚至於這個臭皮囊也要歸於塵土!

話雖如此,但做到很難,人在事中迷!只有一個辦法,自我開導!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 心理領域創作者:夏蟲不可語冰2008,點贊評論轉發關注閱讀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


夏蟲不可語冰2008


感謝悟空!

首先,老年人身體功能出現變化,如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異常、心腦功能衰退、視覺、味覺、嗅覺等感官反應遲鈍,肌肉萎縮、瘦體組織量減少等。導致老年人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老年人,在飲食上應該儘量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在身體活動方面,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積極主動的鍛鍊身體。

其次,做兒女的,平時要多陪陪父母,忙了沒空陪的,應該鼓勵父母多出門、多交際,積極主動與人交流,多參與一些群體活動,如參加跳廣場舞、下象棋、搭伴旅遊等;

老年人也需要得到尊重和發揮餘熱,如有條件,可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如諮詢、講課等。

人就怕沒事做,一閒下來就會無聊,老年人也可以培養一些愛好,讓自己有點小忙,做到老有所樂。


小哥米線989


所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其實就是老年人的心裡有問題,能否有效化解。化解了就健康了,化解不了就有病。

誰來化解?不是求別人開導自己化解,而是要自己想開了才能化解。所謂心病終須心藥醫,解鈴還得繫鈴人。

但每個老人的心態與修養是不一樣的,有些老年人自己能想通,心裡自然健康。有些老人想不通時需要親友點化,一點化也通了,心裡也就恢復健康了。有些老人就是想不通,親友勸也勸不通,只是一根筋,就愛鑽牛角尖,這樣的老人只有得了一場大病,或得了絕症,差點死過去,到這時候,或許才能想通了,但健康卻很難,甚至已經不可能恢復了。

所以,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關鍵在心態,心態問題需要改變性情,但性情的改變談何容易?這就需要修養,需要學習,如果做不到,那可能就需要信仰某種宗教了,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都信佛教,信天主教、基督教的緣故吧。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中老年的心理健康,跟看待事物的態度及處事的方法有直接關係。

人到中年已經經歷了很多,到這時對很多事情應該開始看開放下,做不到就會有所執著,更會影響心理健康,作為他人是無法能幫到的,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

當然,這需要有一些文化修養和好的心理素質,否則將難以做到。

尤其是人到老年,在很多時候並不是靠陪伴、靠理解、靠孝順就能解決的,更需要的是心智、及對事對物的正確理解和認知,之後去如何正確面對、再之後去欣然的接受。

比如老、病、死、及孤獨寂寞,人往往是到了的時候都不願意接受、或者很痛苦、或者回避,這樣有用嗎?沒用。不如在沒到來之前我們就提前想到、到來時欣然接受,因為這是自然規律,在自然規律面前“人”是無權反抗的,最好的態度就是提前預知後欣然去接受,因為積極的態度更會延緩和減輕之前被動狀態下的結果,能有好的一面我們為什麼不去爭取呢?

當然了,還有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就是看破生死而不懼生死,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境界,能到這等境界的人“中老年的心理健康”就根本不算問題了。


手機用戶59704675538


有人說,人至中老年,經歷了風風雨雨,心境應該變得淡然,不會有心理問題。這是很片面的。那麼中老年人群會面對什麼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面對死亡的壓力。也許有部分性格的人會淡然處之,但這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多數人在面對死亡時都會惶恐無措,尤其是在到了一定年紀,周圍與自己同齡人已經開始陸續離開人世,這種衝擊力是很巨大的。

二,身體衰弱而導致的無奈與無助。衰老是難以逃避的事實,卻又是不那麼容易接受的事實,青春不在,身體一衰的現實困境讓人無奈而又覺得無助。而在某個年紀 ,一些疾病或者說還不足的稱為疾病的症狀開始慢慢侵擾,這更加會加重這種無奈。

三,雛鳥高飛後的孤獨與寂寞。到了一定年紀,孩子多數已經開始成家,獨立門戶,父母也許在他們心中還有位置,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這種突然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失落,會讓中老年人充滿孤獨與寂寞。


不否認有些中老年人會心態坦然,但畢竟不是全部。而且人到中老年以後總是有一種心理,就是不給孩子添負擔,他們的所思所想未必會表現出來,這就需要作為兒女的心思細膩且有足夠的時間去體會到。而如何對待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常回家看看。陪伴是最好的安撫,不用你帶他們吃大餐,不用帶他們出國遊,只是簡單的坐在一起聊聊家長裡短已經是最最合適的撫慰。

二,細膩貼心。有了陪伴,還需要細心,不是回去跟他們一陣海吹就可以了,多留意一些,細心一些,把握他們不會直接說出來的情緒。

三,鼓勵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條件好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有了自己興趣愛好,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一來可以打發生活的孤獨無聊,二來可以不去想生死問題。作為子女在物質與精神上都應該儘量去支持。

四,如果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重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干預。

總之一句話:作為子女,要對出於中老年的父母有心。


心靈安莫師


老年人經歷了人生漫長的歷練,趟過了人世間酸甜苦辣的歷史長河,沉甸內心深處的故事唯有自己及陪伴一身的老伴相知,相偎,相伴。特別在老年走到遲暮之年,隨著子女遠離,農村空巢,更為傷切的是此時相戀一生的老伴因病先行離世一個,這對留下來的老年人打擊無比沉重,沉痛...這種悲切,楚暮,孤悽唯有等我們到了此時方有切身體會。因此,此刻的老年人帶著滿滿的回憶,留戀,以及身體上的病痛,心理上的落寞,會產生我們平時聽到有人常嘆的”做人沒啥意思”...

綜上述,我們就必須(而不是應該)從以上將發生或已發生的老人身邊給予合適的照顧,點亮人類本性善良。不為別的,因為我們遲早都會走上那條老去的路,也應言傳身教的讓子女看到我們陪伴老人的孝道!敬老院能圈住老年人的身,但無法讓他們對家神往的記憶徐徐落地。



隨風784


老年人不是一定要進養老院才快樂,中國跟外國的養老院是天差地別,應該蓋座野外娛樂場所,想種花草也可以,想野炊也可以,想釣魚也可以,住幾天想回家就回家,自由來回,來來回回探望無人控制。


於石1


人活七十古來昔,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壓力最大,長言道,父母不死兒不大,大部分老年人肩負著家廷重擔,特別是農村的,即要下地幹活,又要操家務,帶兒孫,加上身體和機器一樣老化疾病多身,又有不良的社會風氣和家廷的影響,對老年人造成的心理陰影,所以就農村一半以上老年人心理不見得怎樣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