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了還只是會喊爸爸媽媽,其他的詞語都不會,是什麼問題,該怎麼辦呢?

新一我愛羅米娜


寶寶三歲了,語言能力仍然停留在很少數的幾個簡單詞彙上面,說明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存在問題的,通常來說,會有幾方面的原因。

哪些原因容易導致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遲緩?

一、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有些孩子,天生會比較內向一些,安全邊界較小,如果媽媽陪伴的少,或者家裡大人經常吵架、打架,或者被呵斥的太多,都會很容易導致孩子緊張、安全感缺失,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不願意學習和表達,不敢開口說話。

二、語言刺激太少

孩子的語言發展,需要大量的語言、詞彙的輸入,也就是說,要多聽,聽不同的詞彙、重複的詞彙、清晰準確的發音、適中的語速,這些都是幫助孩子吸收詞彙、訓練語言能力的基礎。

不少家庭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在白天由老人照看,老人的精力有限,每天只是就孩子吃飽、穿暖這幾件事情操心,而且不少老人不太喜歡跟孩子多聊天,只是讓孩子自己玩,自己不是跟其他老人聊天,就是玩手機刷朋友圈,即便是父母下班回家以後,跟孩子的語言溝通也不多,總是忙於自己的事情,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沒有充足的語言刺激,沒有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互動,聽的少了,開口的機會少了,自然語言能力也就滯後了。

三、需求被過度及時滿足

孩子在最早期的時候,首先發展的是上肢動作的能力,當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比如說想喝水、要玩具、需要抱抱、拉便便了,這麼大的孩子除了通過哭的方式表達訴求之外,往往會通過上肢的運動、伸手指著想要的物品、發出嗯嗯哼哼的聲音來引起父母家長的注意。大多數家長因為跟孩子相處的時間長,對孩子的行為語言很瞭解,孩子手指頭一伸,爸爸媽媽往往就能猜到孩子需要什麼,這種時候,很多家長圖省事,問都不再問一下,直接就滿足孩子的需求了。

這種做法,沒有給孩子進一步表達訴求的機會,不需要用語言表達的方式來獲得滿足,孩子沒有了說話的動力和壓力,自然也就不會主動練習說話的能力了。

四、使用電子產品過多

養育孩子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當孩子一直粘著你的時候,令很多父母疲憊不堪,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讓自己能夠安靜的打掃家務、處理工作事宜,甚至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安靜刷一會手機,會習慣性的塞一個平板電腦給孩子,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讓孩子看電視。

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養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動畫片的內容是典型的單向輸出,缺乏溝通,孩子不需要進行語言的互動就能接收信息,自然也就懶得說話了,語言表達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訓練,影響孩子未來的語言發展能力。

五、成長的環境導致心理上出現問題

這類因素比較複雜,我只能舉一個我身邊朋友的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從小由奶奶帶大,這位奶奶是一個不愛跟人說話、言語極少、獨來獨往的人,跟誰都很少說話,包括孩子,以至於孩子被帶的也不愛說話,性格極度內向,一直到3歲還沒有改觀,後來去醫院檢查確證患上了中度的自閉症。為了給孩子做康復治療,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心血和資金。

六、生理上的原因

這方面就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了,比如聽力是否存在一定的障礙,大腦有沒有收到損傷,是否有自閉的傾向等。

如何改善寶寶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問題?

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問題需要得到重視,因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就集中在這段時間,一旦錯過,很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育成長,導致孩子出現自閉、口吃、自卑等問題。

一、多跟孩子進行豐富的語言交流

作為父母,不用管孩子是否對你說的話、聊的話題有回應,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跟孩子聊天、多說話,用各種詞彙來刺激對孩子的大腦和聽力,保持和緩的語氣,輕鬆的態度進行溝通不要覺得孩子聽不懂,你說的話,她都聽著呢。

二、少看電視、動畫片和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對兒童成長的危害很大,長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想象力、書面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作為家長, 一定要剋制住給孩子玩電子產品的衝動,也要經得起孩子的哭鬧。

三、堅持繪本閱讀

父母在家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繪本閱讀不是把繪本扔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看,而是由爸爸媽媽帶著寶貝一起,邊讀、邊說、邊討論,結合生活、遊玩的經歷進行繪本的故事分享,讓孩子融入到故事的場景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用心的聽你說,看繪本上的圖案,產生關聯想象力,這樣的做法,更有利於孩子強化對詞彙的認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好的繪本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各種動植物物種、地域文化的差異、季節更替等,讓孩子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家庭,還有一個廣闊的世界等著孩子去探索。

四、給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孩子說出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各種方式,尤其是動作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哭鬧、用手指著物品哼哼,或者用很簡單的詞彙、很含糊的發音來提出要求,這個時候,即便家長明白孩子需要什麼,也要儘量故意裝作沒聽懂,讓孩子進一步用語言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刺激訓練,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多帶孩子去公共場所訓練社交能力

封閉的環境不利於孩子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對社交能力、語言溝通表達能力的訓練,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共場所,比如小區的露天活動區、活動中心、孩子集中的遊樂場,讓孩子融入到群體中,跟其他的孩子互動、交流,通過社交的訓練,鍛鍊語言表達的能力。

六、及時就診,排除生理原因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我的方法你要不試試看?我家女寶2歲時只會喊媽媽,花花,果果幾個有限的字,幾乎什麼都用“啊”代替,但檢查智力正常,器官也正常,讓做語言訓導沒做。回家就不停地放三字童謠,幹什麼事就單曲循環放什麼內容,自己還同時跟讀並做誇張的動作,以引起她的興趣。出門不好放就背,見什麼就背什麼給她聽,哪怕背的殘缺不全或變了樣。寶寶第二天就開始蹦單字了。現在放2個月了,雖不能什麼都說,但能應景念句子了。見什麼自己唸叨什麼,有時清晰的一句一句,英語也說,有時咕嚕嚕的很多很多,《三字經》都在自己背了 ,每天還聽我讀幾本故事。變化大,愛說了,卻基本是書面語,能活學活用。至於生活中的話還是能表達的少,可能音頻的內容要升級成故事了吧。總之大量的刺激是有用的!不然現在準定還在“啊啊”。


伊可新6


導讀:三歲的孩子仍然沒有自主性語言,至少說明孩子的語言發育是遲緩的,而語言又是認知能力和智商發育的關鍵影響因素,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抓緊時間到權威的醫院檢查和評估,一方面要看孩子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也要進行全面評估,確定孩子是否存在兒童發育譜系障礙。



為了便於識別和初步判斷,現將幾項重要的特徵介紹一下:

首先,孩子在一歲半至二歲半之間是否有主動性語言,一般來說,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會在一歲半以前學會短詞,有爸爸媽媽等稱呼。二歲半已經可以仿說和識物了。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仍然不能出語言,則可以認為是語言發育遲緩。

其次,孩子在二歲左右是否能夠接收來自父母家人的呼喚,是否有回應,聽到叫名字有沒有反應,如應答、轉回頭看等。如果孩子在二歲半仍沒有這方面的反應則是發育障礙的重要特徵之一。



再次,孩子與父母面對面時是否有眼神對視和交流,比如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孩子是否會看著我們的眼睛,還是總會一閃而過,或故意躲避我們的視線。沒有眼神的對視和交流也是發育障礙的重要特徵之一。

最後,孩子有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意識,還是隻是自己玩自己的,與周圍孩子沒有互動。有沒有出門喜歡固定線路、喝水用固定的杯子、睡覺在固定的位置、喜歡旋轉的東西等問題。



結束語:孩子的生長髮育有早有晚,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晚並不一定是發育障礙,需要在權威機構進行細緻的評估分析和測試才能確實結果。最重要的並不是診斷結果本身,而是必須抓緊時間去評估,並第一時間進行干預。

歡迎大家留言發表您的觀點,關注大賽爸爸說,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大賽爸爸說


第一,孩子的父母說的語言不一樣,比如說父親來自城市,母親來自農村,他們交流的時候各說各的方言,孩子在幼兒聽到多種語言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該說那種語言,但孩子內心知道多種語言的意思!

第二,孩子大腦發育成熟慢!

第三,孩子語言系統發育慢!

遇到上面三種情況,父母可以採取以下三個方法解決,

第一,遇到父母說多種方言的孩子,只要父母統一說一種語言,孩子很快就可以說話了!

第二,遇到大腦發育遲緩的孩子,首先給孩子足夠的營養,再帶孩子到醫院確認孩子是否是大腦發育遲緩,確認了,再給孩子足夠的大腦刺激,比如,多和孩子說話,見到什麼說什麼!慢慢孩子就會說話了!

第三,遇到孩子語言系統發育遲緩的,請帶孩子看醫生!聽醫囑!

通過以上三種方法孩子很快就能說話了,但一定要先去醫院確證之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


毛毛蟲先生007


在我看來,首先孩子是誰在帶?怎麼帶?平時是否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有沒有和別人接觸?會不會在孩子沒有嘗試說出自己的意願,大人就已經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呢?

一般情況下,帶孩子的人如果經常使用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不離手,與孩子幾乎零交談的話,難怪孩子“不說話”;孩子經常一個人獨處,家裡人也甚少和孩子交談,孩子也會不說話。



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他爸爸媽媽是上班族。家裡的奶奶已經70多歲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所以孩子就只能跟著家裡的老奶奶。孩子爸爸媽媽的工作比較特殊早上七點多就出門,晚上六點多才回家。孩子沒幼兒園之前的幾年,家裡除了老奶奶,孩子能接觸的就只有電視。於是乎,這個孩子一直不喜歡說話。即便是他不願意回幼兒園,但是爸爸媽媽把他送到幼兒園的時候,他也從來不反抗,就自己一個人趴在桌子,不和別人交流,老師哄著讓他吃飯也不願意吃。通過和他爸爸媽媽的交談,並時常邀請她爸爸或媽媽早點到園來接,這個孩子終於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談,但僅限於同桌的孩子。即便是這樣已經讓老師和家長們特別的開心。



沒有誰天生會當爸媽,孩子來到自己的身邊,我們就應該有當爸爸媽媽的責任所在。孩子可以叫爸爸媽媽,證明他的發音沒有問題。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多和孩子交流,少在孩子面前電子產品,學齡前儘量不要讓孩子過多的接觸動畫片。有空的時候多陪孩子一起玩遊戲,多帶孩子外出走動,並且帶孩子去參加聚會,孩子自己也有其他的小夥伴。爸爸媽媽常常這樣做,孩子肯定也更願意說話。

我是暖心秋媽,如果我的回答能幫助你,可以關注我。


暖心秋媽


你好,我是章醫生,很高興解答你的問題。如果孩子3歲了還是隻會喊爸爸媽媽,不會其他單詞的話,寶寶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家長需要趕緊帶著孩子去看下兒保醫生,問一下有沒有語言發育訓練方面的機構,要趁著孩子3、4歲的高峰期糾正過來,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有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大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


章嵐育兒


建議孩子及親生父母去正規醫院(最好去兩個以上的正規醫院),做一次嚴格的細緻入微(家族史遺傳方面,血液方面,三歲前孩子生病後,家長有沒有亂給藥,到醫院看病有沒有誤診現象發生過,或孩子生病期間講過迷信方便的事情等)的體檢。如果以上檢查都沒問題,那就不用過分的擔心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許孩子將來還真是個那方面的,天份很高的人才也說不定的!


善良是一種選擇PK感恩


1、可以去省裡或者北京正規的兒童醫院詳細檢查一下,掛號哪個科室可以問。讓醫生測評一下。早期干預很重要。2、平時和孩子語言交流時,看孩子的神態是不是能聽懂大人的意思,並按照大人的指令去做。一般這種情況,無須過多擔心,只是孩子開口晚,堅持教孩子說話就行。


茶香茶澀love


沒事吧,只要不是聽力有問題。我妹妹四歲才說話,雅思八點五分,全家移民澳洲了


himikono


應該是小孩不愛說話吧,平時要多跟他說話,引導他多說,我女兒三歲的時候是說不清楚,主要是說方言,發音不好,我後來就跟她說普通話,她說話就比較清楚,現在上小學了,我們一直說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