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全國省份中算強嗎?

擔精獸啪


福建省在全國的排名屬於中等水平,主要是福建山太多,而平地太少,只有沿海那些。但是就是那麼一點就使福建排在中上水平,如果山沒有都是平原那誰能比?山裡難發展,山又多是呈現弱強最大差化。如今要發展就要挖掘條件,發現優點,找發展門路。再來就是強弱互補,互惠互利合作雙贏,這樣才能使弱者快速發展起來。第三就是政府給弱者創造條件帶領營造發展。第四強者要更強更快更大的發展與拓展規模發展。第五人才就是發展的根基,要引進需求的大量高端人才。第六是招商引資擴大深造多邊開發就業。第七是引進項目重點培植,使成功與發展。第八政府資助弱者或新起的新企業,資助資金和資助發展人才。要想方設法使我們的福建發展起來。


洪荒264


福建是不是中國強省?

探討一個省的強或弱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實地瞭解。在我拿出官方統計數據之前,我先談談個人對福建發達程度的看法,本人曾經去過多次福建,自江西方向開車進入福建,當時熱衷於“遊山玩水”所以就常常鑽進途徑地方村鎮一探究竟。來自中部地區的我進入福建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山高林密,原以為走錯了路,從武夷山風景區及周邊由西向東朝著福州的方向走,一路的風景秀色可餐,山路崎嶇程度應不亞於川北,帶著刺激愉悅的心情從山頂向山下望去,同樣是民宅,為何跟別墅一樣?

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瀝青路,看上去顯得更幽靜、更宜居。為什麼中西部地區民宅門前馬路都是水泥路甚至泥巴路,想必這牽扯到經濟原因,眾所周知瀝青路的造價遠高於水泥路,由此可以間接說明福建是一個強省、富省。

福建的低調正如福建人一樣低調,儘管內核很強悍,但是並不過多的自我宣傳,也許這有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至於是什麼秘密,大家集思廣益一起討論吧!

上面講述了一段個人真實經歷和感想,接下來看看關於福建省的眾多數據在全國的排名,簡要列出幾個重量級數據,如下~

①人均GDP:福建排在全國第三名。

②人口吸引力:僅次於浙江、廣東。

③農民抽樣收入及消費:僅次於浙江、江蘇。

④人均捐款:福建位居全國第一!!!

⑤富豪密度:僅次於廣東、浙江。

⑥人均存款:排在全國第四名。

⑦中國品牌五百強數量:僅次於廣東、浙江。

⑧五星級酒店密度:排在中國第二名。

⑨異地商會數量:全國第一。

⑩綜合城市競爭力:排全國第四位。


民間查訪專員


2017年全國各省GDP出爐,福建省以32298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十位。

福建省與廣東省數據對比:

廣東省以1.1億人口創造了8.98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為8.17萬

福建省以3839萬人口創造了3.22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8.40萬

福建省與江蘇省數據對比:

江蘇省以8029億人口創造了8.59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為10.71萬

福建省以3839萬人口創造了3.22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8.40萬

福建省與山東省數據對比:

山東省以1.02億人口創造了7.26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為7.11萬

福建省以3839萬人口創造了3.22萬億的經濟總產值,人均GDP:8.40萬

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儘管福建經濟總量在沿海省份不算高,但是人均GDP在東部沿海省份僅次於江蘇浙江兩省。福建為何會經濟總量不大,這是由福建的自然原因決定的,福建地區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經濟活躍的地方都集中在南部沿海,例如福州、泉州、莆田、廈門、漳州。其他地方多山區,所以交通不便。

我們還通過人均消費這個數據顯示,福建省的人均消費是比較高的,達到了2.249萬元/年,超過了東部省份山東和遼寧。

綜上所述;福建雖然經濟總量不大,但是福建還是比較富裕的,經濟張力非常不錯。尤其是福州、廈門、泉州等城市,未來前景也不錯。


城市觀察君


雖然詞條菌是福建人,但還是要公平公正地來回答這題。

題主所說的福建算強嗎?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必須拆開成幾個方面來講。

1、經濟

福建的GDP總量這幾年基本維持在9-10名,屬於中上水平;人均GDP,除去直轄市,福建僅在江蘇浙江之後,排名第3,屬於第一梯隊水平。

這兩年,國家給福建的政策傾斜開始增加,福建的後續發力讓人期待。


2、文化

從這一方面,福建無疑是不強的一個省份,無需多說。

3、生態環境

這一方面,我敢保證福建是強省。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而沒有濫開發,植被覆蓋率全國第一。各縣市的空氣質量整體為優,放之全國實屬難得。

不僅如此,福建很多縣市都有不同程度的頭銜,“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等不一而足。

福建是全國唯一一個水質、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


4、教育、旅遊、資源、交通

這幾個方面,福建都還比較弱,說實話。有些是先天不足,只能靠其他來彌補;有些是後天還待發展,那麼有弱就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福建目前算不上強省,但它有十足的發展勁頭。身為“胡建人”,我們會為胡建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躍不是魚mudkip


福建在全國不僅算不上強省,還是一個綜合實力比較弱,存在感比較低的省份。

福建的綜合實力和存在感,不僅僅低於沿海其他省市,更低於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安徽、重慶等內陸省市。充其量,和廣西、江西、雲南差不多。

首先來說,福建面積並不小,12萬平方公里。人口並不少,也有近4000萬人口,和江西、廣西、遼寧人口規模差不多。

可是福建一是拿不出像樣的城市體系,一座類似杭州、南京、大連等有影響力的城市都沒有。福州廈門都是規模較小的城市;泉州更是僅僅有普通地級市的城市規模和實力,根本比不上蘇州、無錫、佛山、東莞、南通、常州、徐州、唐山、煙臺、溫州等地級市,就是比內陸的宜昌、襄陽、包頭、洛陽也不佔什麼優勢。

福建二是拿不出一個像樣的工業企業,更拿不出一個有影響力的產業體系。你可以告訴我福建比較有實力的工業企業或者產業體系是什麼嗎?泉州的衛生巾、運動鞋、大理石、服裝?還是廈門的汽車、工程機械?還是三明的鋼鐵?可惜,都不是太入流!一個廣西柳州,拿到福建都可以是第一工業強市了! 或一個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就足以秒殺全福建的工業企業。

福建三是拿不出太有水平的科教體系。雖然福建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是政策照顧才進211的,實力很弱。但是福建的教育體系根本就不能和其它中東部省份來比,比如湖北、江蘇、浙江、上海、廣東、遼寧、四川、重慶、安徽、陝西都無法比。

福建四是在全國的交通體系中存在感也非常卑微。福建的交通存在感微乎其微。沒有大港,沒有大型火車站,福州南站廈門北站都那麼小,更沒有真正的350高鐵;唯有廈門有個像樣的機場,可是全福建的機場吞吐量都只有廣東的四分之一多一點,還不如海南!就是福建人自以為豪的廈門航空也僅僅是南航下屬的一個子公司而已。

就是論民富財政,福建也不入流。福建人自吹多有錢,可是,廣東省銀行存款21萬億,福建省4.5萬億!廣東省地方財政收入1.1萬億,福建省2800億!你就把人口人均算算,看看福建人均能不能比得上廣東?福建就別拿那個最容易操作的GDP數字說事。

總的來說,福建不僅不強,反而偏弱。


武大東湖


我的觀點來看。福建經濟競爭力全國除港澳臺之外。最少排名前三。

個人瞭解的中國省級行政區經濟競爭力排名如下。

上海

浙江

福建

廣東

北京

江蘇

天津

山東

重慶

湖北

福建面積小。人口不多。但是發展質量高。很多知名企業和活躍的中小企業。平均發展指數很高。

北京雖然是首都。總量也大。但是行政力量是發展的主要動力。

江蘇總量僅次於廣東。但是蘇中 蘇北卻嚴重拉低了整體水平。廣東類似。粵北 粵東 粵西發展一般。

山東整體水平明顯低於東南沿海地區。

天津缺乏創新精神。沒有活力。投資拉動明顯。

只有福建 浙江比較均衡發展。經濟活力十足。創新精神強大。


用戶25925537264


麻煩看清楚這加粗字體


福建在全國省份中算不上強,相反在中國所有省份中,福建省的地位是最為尷尬的。擁有臺海黃金水道,其地理戰略地位無疑是重要的,因此她擁有了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偏居東南一隅,其經濟戰略地位無足輕重,因此國家基本上沒有任何投入。不是資源大省,不是人口大省,不是流通大省,當然也不是經濟大省。在這樣情況下,閩省形成了兩種奇怪的地理性格:一方面是因偏僻而孤僻,自強自立,自成體系,自我發展;另一方面是因為弱小而卑微,只能成為別人的跟班,或者是廣東,或者是浙江,名字總在別人後面,但也被人提及。這就象林黛玉身邊的晴雯,當不了主子,卻也上得了檯面;跟在別人後面,不沾光也不搶風頭,卻總有自己的悲哀的風韻。

浙和珠三角等魚米之鄉相比,福建省的生存環境可謂惡劣的。人口密集的沿海農村,人們在遍佈花崗岩山坡間耕種水稻。而山區一帶的又是如此的偏僻,所謂閩道更比蜀道難,想必乘坐火車八閩的旅客都會有這樣的感嘆。生活如此之艱難,以至於許多人不得不背進離鄉討生活。80年代初,在我的印象中,許多人沿海的農民都要乘坐幾天的汽車火車到江西去做民工賺錢,江西平原成為我們這些孩子嚮往的富饒的江西平原!

由於這種苦難的經歷,許多福建人對其他地區都心存感念,而且沒有任何的偏見。在目前經濟有所發展的情況下,他們也都相當的低調。這種低調是打心眼裡的低調,而並非謙虛。今年有一個媒體把福建新經濟實力排到了第5位,許多福建人都感到意外和不可思議,本省媒體也持懷疑態度。當然,這並不象浙江朋友那樣嫌自己排得太后,而是覺得自己排得太前了,好象一個丫頭,被不自覺地推擠到前排,雖然還不至於出醜,卻總也大方不起來,不相信自己這醜小鴉怎麼成了小天鵝。

福建希望優化發展結構 著重綠化 福建認為只有像夏威夷和悉尼那樣的才是海濱城市 不要說現在 就算是未來也不希望狂造GDP 福建不需要GDP 因為沒有GDP福建照樣可以買得起任何東西 不像某些省離開GDP就什麼都不是了

其實福建的優勢很明顯,完全有條件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福建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首位;已探明儲量的礦種就有118種,其中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水產品人均佔有量全國第一;同時它還臨近臺灣,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此外,福建長期以來的主要產業是製造業和輕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較弱,福建需要面對產業更新和產業升級的問題,如進一步引進臺灣的高新產業。


海子紅塵


這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

如果從經濟總量角度,那麼福建在國內並不突出。

但若換一個角度,福建毫無疑問在第一方陣。比如,多數省份的財政處於虧空狀態,需要中央轉移支付,而能夠提供財政盈餘的只有四省二市,即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以及北京、上海。

這樣的話,經濟大省山東甚至都不能和福建相比,因為山東也需要中央的轉移支付,而這轉移支付的部分財政,當然來自福建。

在第一方陣中,廣東的經濟總量當然遠遠高於福建,但是若以人均算之,廣東又在福建之下了。

福建的特點在於,雖然沒有特別強的地區,比如廈門、福州、泉州,自然無法和深圳、廣州、佛山相比,但是,福建也比較少有特別弱的地區。在中國,福建算是發展比較均衡的一個省份。

甚至可以說,海外還有福建。

如新加坡,其華人人口主要為福建移民後裔。這種廣泛的海外關係,也有利於福建經濟以及民間財富的發展。

還有一點,那就是,福建的環境在國內也屬保持得比較好的。比如,打開中國地圖,即可以看到,福建為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

此外,在空氣質量方面,福州、泉州、廈門的空氣質量,在全國大中城市裡,也都居於前列。

既在經濟方面處於第一方陣,又在環境方面保持得比較好,極少霧霾。這樣的省份,目前只有福建。


何書彬


福建省是不是強省問題嘛?

我覺得還不算強。

1.地少,相當於新疆哈密市;

2.人少,三千多萬人口。有一千多萬人在全世界找飯吃(華僑和外勞),有一千多萬青壯人在全國大街小巷為其他省市現代化添磚加瓦(每個城市都能看到閩商影子);剩下一千多萬人是老弱殘兵在家鄉守候,搞搞養殖業(畜牧業,魚業),在老家做農活(茶葉),做低副價值輕工業(衣服鞋業),搞搞貿易(網上買賣) ,一部分人做點工藝品(石雕,木雕玉雕),珠寶首飾等等只為謀生過日子,沒有什麼GDP那麼高大尚;

3.臺海問題,祖國統一大業未完成,隨時成為戰場;

4.像樣的平原地少,眾所周知:八山一水一分田;

5.省內沒有像樣的大型國營企業,一個城市如果有一兩個國營企業就足以拉高一箇中型城市GDP,福建省GDP大部分靠老百姓拼湊起來,自信比不上其他只弟省了;


擎蒼狼


強呀,必須強呀😄。不服氣?那就先上圖吧。

福建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六位,民富才是硬道理,GDP總量再高,百姓口袋裡沒錢,也是偽富強。況且福建的GDP總量也不低。

福建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九位。這是在國有企業佔比低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就,怎麼誇獎都受的起。而且福建的GDP增速也不弱哦😊。

排名全國第七位,在未來的幾年裡福建還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福建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這些都是在人口總量只有3880萬的情況下取得的。


不管你喜不喜歡福建,福建都是這麼強大的存在。所以福建在全國排名中肯定是強省呀😄。希望未來的福建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