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3選擇化學生物地理如何?

手機用戶59043096821


這是一個比較折衷的組合,既有利於學生高考,又有利於學生選擇專業,

尤其適合中上游的學生!在山東2017級選課數據看,這個組合的人數為53646人,佔所有學生比重的10.06%,排第四位,數據能夠說明一些問題,這是無數個家庭深思熟慮的結果。

一、放棄物理,選擇地理,有利於高考成績!

以前文理分科的時候,老師經常感慨,地理學的好的學生最後都去學理科了。實際上,地理學科比起理科來說,思維含量低;比起文科來說,答案比較明確,屬於比較容易得分,而且得高分的學科。

而且選擇地理,還有大量的學不了理化生只能選擇地理的學生給當“炮灰”,所以對於程度相對較好的學生來說,選擇地理能賦一個不錯的分數,而選擇物理,怎可能成了尖子生的“炮灰”。

這也許是選擇地理學科人數最多的原因。

二、選擇化學和生物,能報大部分專業

在大學裡,一些文科專業,基本沒有選課要求,只要分數夠了就可以了。而對於傳統的理科專業,選擇物理的可選範圍最廣,選擇化學其次,選擇生物排名第三。這樣的話,選擇化學和生物,多數理科專業可以報考,而且可以報考一些交叉學科,對專業發展更有利,比如醫學和製藥。只是選擇這樣的專業時,地理就有些尷尬了,如果改成物理,肯定更好,無奈選物理不如選地理賦分高,只能放棄物理了。當然,選擇地理,也可以報考環境科學類專業,這對地理和生物應該都有要求,只是這樣的專業有點少而已,所以更多的是選擇和化學、生物有關的理科專業。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獲得更多信息!


贏在高三


參加新高考的考生選考什麼樣的科目,得看考生傾向於大學什麼樣的專業類了。大學的專業類有科目選考要求,一般而言,大都是理工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而文科選考科目不多,大多是不限。

要看考生是什麼地方的考生了,如果是浙江地區的,大學專業類選考科目已經公佈,一查就知道了。如果考生是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的,不要著急,再等等。因為這四個地區的大學選考科目還沒有公佈,大學大都把科目選考報上去了,估計會在這個學期末向社會公佈,否則進入高二的學生無法進行科目選考。 浙江的方案有很多問題,比如不同大學同類專業選考科目不同,同時不兼容;忽略了高考是功利性考試,導致考生大量選考不限考專業類,而這些專業以文科為主,會導致大學理工類專業出現生源危機;上海和浙江都設置了選考科目保障比例,估計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也會這麼實行的。

高考錄取不分文理,但大學的專業是文理的,工科類專業一般都會選考物理。從該學生選考科目來看,應該是偏理。選考科目中的地理學科是文科中相對偏理科的科目,如同生物學科是理科中相對偏文科。該學生選考化學、生物和地理,被工科類專業錄取的可能性不大。


編外教育參謀


你好題主,新高考試點工作於2014年在浙江上海兩地實行,2017年迎來新高考的首次開考!緊接著2017年9月份包括北京在內的部分省市實行了新高考!

新高考的實行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選取成績最高的一次記入高考,實行3+3模式!政史地理化生6選3進行高考!共有20種選擇!

在這20種組合裡邊,是從可報考專業比例來進行排序的!物理化學歷史可報考專業比例最高!這個同時競爭也最激烈!所以不建議一般學生選考!除非是拔尖學生!

回到正題,題主此次選考科目組合為“化學生物地理”。對應表格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三科屬於偏理科的專業組合,可報考專業比例為87.4%。報考專業比例還行!在高中理科中化學和生物一般不是很難,而且地理屬於文科中的理科,化學和生物好的同學學習地理一般比較容易,綜合自身擅長和專業選考比例,題主可以對未來做個規劃,這個選擇完全可行呢!

下面看一下這三科能報考什麼專業!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化學生物地理可以選擇地質學類、醫學類等等相關專業!如果題主有這方面的打算,而且自身興趣愛好以及擅長科目是這些的話選這三科完全可以的呢!

但是這裡不建議考生報考物理化學歷史組合以及傳統的政史地組合!前者競爭激烈、而且不容易學!後者專業比例較少,也不建議!其餘組合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等自身實際情況選考!

最後祝學習進步!


晨昏蒙影


除語文、數學、英語之外,從政治、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這六門中任選三科作為考試科目,6選3應該有35種組合。這裡面最全能的還是傳統的“理化生組合”,因為報考專業範圍還是最大的可以達到80%以上。我先看一下浙江省2017年學生各科的選擇比例情況:

為什麼選擇物理的多,我們再看一個各科組合可填報專業比例圖:從可報專業比例上看,只要有物理,專業可填報的覆蓋範圍就達到了97%以上,離開物理,選擇面就會減小。所以除了語數外必選,建議選修物理,這個作用大,很多名校會要求這個。

如果確實對物理不感冒,就如同您選擇的“化生地組合”,那麼未來專業填報就降到了87.4%,這個一定要考慮好,而且這一組合有些偏文科性質,因為化學、生物帶有文科性質,記憶的東西多一些,涉及計算的相對較少。如果您記憶力確實非常好,計算能力稍弱,這一選項也是可以的。


總的來說,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實力來仔細選擇學科組合,就可能達到自我的最大學習利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石子裡面有水


選擇到底如何,看考生選擇的目標大學和專業,看考生興趣和特長。

一、新高考“3+3”

1、必考科目:語文,數學,英語。

2、選考科目:

①6選3(新高考省市)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和地理六門科目中選三門參加高考,共20種組合。

②7選3(浙江省)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和技術六門科目中選三門參加高考,共35種組合。


二、如何做選擇,看目標大學和專業。

6選3之後,一些大學的專業對於學生的選課有一定要求。有三選一,二選一和規定必考三種,其中1門要求最為嚴格。因為規定的這門你必須學必須考必須達到要求,否則就不能進這個專業。 (新高考試點地區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三、如何做選擇,看考生興趣和特長。

新高考選科因人而異,不少學生在選擇考試科目時比較糾結。一是沒有特別的學習興趣,二是沒有特長,三是各科成績相對平均,優劣不明顯。

◆小編覺得: 如果考生對於未來有一個明確的人生規劃,依據自己的優勢與興趣,選出一個自己熱愛的,又能利於自己發揮的組合,才是最好的組合。


用心生活用心工作


繼2017年浙江和上海施行“3+3”新高考模式後,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新高考改革大營,面對新高考,不少家長和考生感到陌生和彷徨,下面,我根據自己所瞭解的做些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了解新高考“3+3”模式:三科必考(語數外),三科選考(考生從史地政理化生六科中任選三科考試,作為高考成績,一共20種組合方式)。




新高考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明白報考院校的區分選考要求:“均須選考方可報考”還是“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


可見同一專業,不同院校選考要求不一樣,四名考生的報考就不一樣。

《教育部指引》看,對12個門類下的92個專業做出“選考要求”可選範圍,經過統計,六個科目(史地政理化生)對92個專業類的涵蓋率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物理、化學(93.5%)兩科的專業涵蓋率較高,其次是生物(62.4%)、地理(36.6%)、政治和歷史;可見,高校對化學、生物、地理三科的專業選考要求不一致,對化學的選考要求率是生物的1.5倍,是地理的近3倍。

從上海市新高考,選考科目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比例看:

如上如所示:第1組合(物理化學歷史)可報專業比例99.9%;第16組合(化學生物地理)可以報考專業比例87.4%,這個組合從報考專業比例上講還可以,一半多的院校專業可以報考。

從選考科目可以報考院校的專業看,
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注意,現在選考科目與高考所報專業以及就業都息息相關的。




綜上所述,考生選考:化學+地理+生物,這三科考試難度不大,競爭不算激烈,與大學專業銜接性強,大學專業選擇面廣,可以選擇。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可以這麼選擇,但是這麼選有些事實你要明白。

沒選擇物理有些專業會受限

有很多大學的工科專業對物理有要求的,不然前陣子怎麼會出現復旦大學滬浙一代考生大物掛科率30%。不選物理,你就要明白一些工科專業你會沒有報考的機會或者是你報考了以後大物夠你頭疼。報考的專業會有約束,慎重考慮。

不要以為選擇容易的幾科就沒有競爭力

生物化學地理其實算是不會太難的幾科,尤其是生物地理用心學不算難,這就意味著很多人會這麼選。競爭的人數就大了,然而每年的錄取人數都是有一定量的,這意味著你需要考更高的分才能有競爭力,而不是你保證自己是前百分之30(這個數字是假設)就有競爭力,因為基數大了,你可能就要前百分之20。意味著選擇分數較容易考高分的學科你就更需要考高分。



更多高考相關內容關注“熱心哥哥宇文笑”

科技黑洞宇文笑


新高考,我們這邊要從今下年高一年級開始,至於怎麼選我也不太明白,但個人認為選考哪些組合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由如下:

首先,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如果你對化生地感興趣,又學得紮實,這三科分又考得高,當然選擇這一組。

其次,要從專業實際出發。我們通過參加高考選擇大學專業,是為未來參加工作作準備,你喜歡的專業需要考哪個組合,你就必須選那個組合。

再次,還要考慮社會實際,從社會需要的實際出發。我們無論選哪個專業都是為了把自己技能提高,走向社會實現就業。故要看哪個專業的組合社會需求量大,今後好就業就選擇那個組合。

由此可知:選什麼樣的專業必須綜合考慮,切不可只從簡單或愛好等單方面考慮。


ZDF8384文恆升


新高考的目的是為了發揮考生最大的優勢和興趣。不知道提問的是男生還是女生。化學和生物的選擇會導向與化工,測驗相關的專業,醫學類也會有相關要求,看各大高校的專業需求。

個人還是建議,如果對自己負責任,可以到專業的測評機構,對自己的興趣,人格,潛能做一個評估。這樣在選科和專業選擇上就非常有主動性。

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新高考選科,您應該更關注這些》,歡迎閱讀。


文徽教育


別選物理別選物理別選物理!

這樣我以後可能會好就業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