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生活中拍出看似隨意卻又好看有味道的照片?

柳侍墨


手機隨拍“有情緒 、有故事”畫面,試試這3招:

想拍出生活中隨意且“有味道”的照片,手機的輕便靈活應該很適合拍攝這類場景。

至於“有味道”的照片,可以理解成“有意境,有情緒,有故事”,能引起大家的共鳴的畫面。

而想拍出“有味道”的畫面,要具備3個前提條件:

1-先要感動自己的瞬間,才能拍出感動別人的畫面

2-喜歡留意觀察生活場景和身邊人物

3-要善於把握瞬間感動和各種細節變化

那麼,如何用手機拍出“隨意且有味道”的畫面?小月分享三類適合的場景,以及拍攝技巧,希望能給夥伴們一個參考:


一、藉助“光影”拍出意境、感覺:

無論是白天的陽光,還是夜晚的燈光。藉助身邊的“光影”能拍出很多有意境的畫面。

1-比如:清晨醒來,照進窗口的曙光

溫暖的色彩,慵懶的身影,迎著陽光望向窗外遠方。

2-藉助光影,抓拍“路人甲”:

街拍,可以拍到很多精彩瞬間。藉助光影,建築,行人的巧妙結合,隨意且有感覺的畫面就有了。

3-藉助光影,拍“靜物”:

如果覺得抓拍人物光影的機會少,我們可以試試拍攝身邊很多“靜物”,利用好“光影與靜物間的互動”一樣能拍出意境的畫面。

4-拍攝“耶穌光”畫面,光的意境:

在雨後剛放晴,天空還有積雲時、或清晨的樹林、破舊老屋的窗口,經常看到一種光束畫面——也就是常說的“耶穌光”。

手機想拍好“耶穌光”畫面,相對有些難度。

拍攝時,手機在自動對焦後,還要配合“手動對焦”在接近光束的位置,可以略降低畫面亮度,能讓光束效果更明顯。


二、拍局部,多留白,講故事:

小月理解的“有故事”,可能是你想表達的,也可能是別人看後自己想像的。所以,一個局部的畫面,大片的留白,往往會讓看到的人有更多想像的空間。

而想從生活中尋找,並拍好這些“局部,留白”的畫面,有一個技巧——做“減法”,減少畫面元素。

試試除了主體外,任何畫面元素只要感覺“少了它”不影響表達你的感覺,那就去掉。


1-嘗試減少畫面元素,突出主題:
  • 比如:一張手機抓拍的傍晚河邊路人

當時看到的瞬間是——小朋友拉著小車迎著夕陽跑,看到遠處跑來的人突然停下,不知道他此時想到了什麼?

看原圖,多餘元素太多,嘗試“裁切”二次構圖,僅保留“夕陽、大人和小孩,還有遠處跑來的人——一個有主體、有陪體、有光影渲染和互動的場景(見下圖)。

如果在此基礎上,還想進一步表達主體(孩子)和他看到遠方的瞬間畫面,再次嘗試把旁邊的大人去掉,似乎也不影響整體畫面(見下圖)。

嘗試類似的“減少”畫面元素的方法,可以幫助突出主體,表達主題,引導看到的人有明確的想像空間。


2-嘗試拍攝一組(系列)畫面:

就像故事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有連續性。我們可以拍攝一組圖,有些時候更容易引起共鳴。

  • 比如:小月運用“局部,留白”方法拍攝一組《站在十字路口》

準確說是站在十字路口仰望天空,竟然看到很多常見, 但確被我們忽略的“細節美”。


三、藉助“文字”,表達情緒:

同樣一張照片,每個人看到會有不同的感受,假如拍到一張有情緒的圖片,如果加上一段詮釋的文字,會讓與你“同頻”的人,加速產生共鳴。

比如,拿上面那組《站在十字路口》的其中幾張圖片加上文字,再來感受一下。

不同的文字,會給圖片重新賦予新的感覺。讓看到照片的人,瞬間帶入你創造的情緒或故事中。

當然,給圖片加文字,也不是隨便加,至少文字和圖片要有關聯。

同時,還需要注意文字與圖片的構圖,位置,大小要恰到好處,同樣有“主、次”之分。

手機給圖片加字,小月通常會用個工具——黃油相機、圖曰(yue)

想了解圖文製作方法和技巧:給“手機黨拍”發私信,回覆關鍵詞“圖文加字”可收到相關參考。

以上內容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是對小月最大鼓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馬上關注吧


手機黨拍


在廣州生活的點點滴滴











造物美學


怎麼在生活中拍出看似隨意卻又好看有味道的照片?

藝術來源於生活,攝影有很多方向,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多數人用照片來記錄生活。

那在現實生活中,怎麼能拍出看似隨意,

卻又好看有味道的照片呢?

通過例圖,為大家分享一些生活攝影的技巧。

1、有煙火氣息的地方,會有味道。


這是在一個傍晚,
路邊燒烤攤生起炭火,煙霧瀰漫整個街道,騎摩托路過的人,被煙霧和陽光籠罩。

明暗相間,清楚的光線,看似隨意,卻很有味道。

攝影小白學哪些:注意留意生活中的煙霧、光影。

2、注意街邊的場景。

(1)這是夜晚路過的一個小店,屋內燈光的“明”,和屋外的“暗”,形成很好的明暗對比。長方形的玻璃門,和門上一排字,讓圖片看起來更公正。


屋內聊天的人,笑容清晰可見,老闆、學生、顧客讓這家店,這張照片,看起來很生活。

(2)塗鴉牆下的大爺。雜亂的背景,因為規矩的圖形和老人的申請,而更安靜。

3、拍攝生活中的光影:

(1)午休飯後歸來的三人,

牆面的影子,和三人的影子,形成很好的呼應。

(2)正在灶臺前生活的人,被透窗而過的光線照亮。


(3)兩樓間鑽出來的光線,照在正巧走過的行人身上。

(4)旅途歸來,列車上勞累的情侶。


4、生活中的圖形:

線條、圖形,都是很好的背景。

(1)雨中過馬路的行人,和馬路上的線條,形成很好的動靜對比。利用了對角線構圖。

(2)在廟宇臺階上,

攙扶著走下的兩位老人。

5、夕陽把建築鍍上金邊,月亮掛於樓頂。 總結:

(1)以上說了運用光影、運用光線、拍好人物神情、利用對比等技巧。

(2)攝影,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做到橫平豎直。

記住這四個字:橫平豎直。

希望我的分享,能為您日常攝影練習提供思路。

喜歡朋友,幫我點贊轉發哦! 歡迎來關注我!

歡迎把您拍到的生活照片,在評論中留言哦。


攝影自學班


看起來隨意 其實並不是真的隨意 怎麼才能看著隨意 但就是有內容 很美呢 以下是我的觀點

1:想要好看 首先得打扮一下自己 尤其是上鏡 好的打扮成功一半 試想一下 如果素面朝天不修邊幅 這樣會美嗎?

2:拍照的人很重要!一個不會拍照的人就算劉亦菲站在他面前 他都拍不美!一個會拍照的人 就算很醜的人站在他面前 他也能找出最美的點 納入鏡頭 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 閨蜜拍照和男友拍照對比 一個美上天 一個醜入地 差別特別大


3:看著隨意 肯定不能刻意的去凹造型啦 多長試一下抓拍 你最美的樣子往往在不經意之間 就流露出來了呢


鴨鴨生活錄呀


一眼看出你的意思



用戶75470646556


如何留住生活中一閃而逝的精彩瞬間?如何讓一張看似普通的照片賦予了語言會說話?在生活的各個領域方方面面中,無處不在的機遇,無處不在的真善美在等著有心人去發現。除了具備一定專業水平以外,還得做個熱愛生活細心入微的人,做個善於觀察而又勤勵的人。何時出手其實是個技術活,能從萬山叢中把美好的畫面收入囊中,沒有功底是做不到的。


迎面拂清風


善於發現美,而不必刻意的去做,有些時候刻意做的並不一定有隨手一拍的效果好。


沙漠駱駝丶


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習多總結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