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中納粹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蘇德戰爭形式會發生根本改變嗎?

觸底心涼123


斯大林格勒對於蘇聯南翼戰場而言極具戰略意義,因為連接高加索和蘇聯內陸的鐵路線和航運線都必須要經過斯大林格勒,佔領這裡就意味著蘇軍無法向高加索和烏克蘭東部大量的輸送兵力和物資,也意味著高加索的石油無法迅速的運往蘇聯的後方。但是僅僅佔領斯大林格勒並不能決定東線的命運,德軍還需要做到在守住頓河-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河一線的防線的同時,派出強大的兵力去佔領高加索油田,只有佔領那些油田才能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斯大林格勒只不是整個行動的一個階段目標。



其實在一開始的進攻計劃中並沒有說要必須奪下斯大林格勒,德軍的計劃是先以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包圍殲滅在頓河和頓涅茨河的南翼蘇軍主力,合圍點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顯然德軍也是儘量避開殘酷的巷戰的,待殲滅了蘇軍南翼主力後,斯大林格勒自然也就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這時德軍將沿頓河和伏爾加河構建一條堅固的防線,作為進攻高加索的側翼掩護,主力向高加索進發。佔領斯大林格勒可以將頓河和伏爾加河的防線連為一體,更加有利於德軍的防守。


但是實際情況是在頓河和頓涅茨河之間的鉗形攻勢沒能合圍殲滅蘇軍主力,蘇軍首次主動進行了戰略撤退,大量的部隊撤入了斯大林格勒,加上德軍提前開始了向高加索的進攻,使得通過奇襲佔領斯大林格勒的企圖也變為不可能,正面的強攻將不可避免,這需要大量的德軍兵力來完成,由此造成兩翼的掩護任務不得不交給四個戰鬥力不足的聯軍集團軍來執行,這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即使德軍第6集團軍成功的佔領斯大林格勒又能如何呢?致命的弱點仍舊沒能消除,僅靠兩個已經在進攻中嚴重削弱的德軍步兵集團軍無法加強四個聯軍集團軍的數百公里上的防線,蘇軍還是會在這些薄弱點上達成突破,而希特勒對於辛苦得來的斯大林格勒必然是捨不得放棄,仍舊會讓第6集團軍死守,被合圍的命運還是難以避免。唯一的選擇就是執行斯大林格勒作戰的B集團軍群再增加一個新銳步兵集團軍,才能徹底改善其防線情況。

所以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僅僅是一個取得勝利的前提條件,蘇軍的大規模反攻已經迫在眉睫,德軍能否在進攻來臨前全面加強其頓河、伏爾加河防線阻止住蘇軍的突破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當然了這只是決定南翼戰場勝負的關鍵。


小小狼王


蘇德戰爭爆發以來,斯大林格勒身處大後方,一直遠離硝煙戰火,人們按班就部日夜緊張地為前線的蘇軍生產坦克飛機火炮及戰爭急需物資。斯大林格勒軍事部署約兩個集團軍16萬餘人,2千餘門火炮,400多輛坦克,454架戰機。全城軍民不掉以輕心,按戰時方案在廣闊的城域外設置溝壕,加強對空中的監視,以防不測。

1942年7月17日,德軍開始了對斯大林格勒的瘋狂進攻,先後有6個集團軍,約27萬人,三千門火炮,500多輛坦克,還有1千2百架戰機參與了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

蘇聯軍隊在頓河草原與德軍的機械化師在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遭遇,戰鬥打響後,德國憑藉龐大數量眾多的集群坦克包圍了蘇軍,而蘇軍利用有利地形及增援部隊反包圍了德軍,德軍的戰機及時趕到,膠著的雙方又開始了撕殺,隨著德軍後續部隊的強力支援,蘇軍抵擋不住德軍的碾壓進攻,退入城內,與德軍展開了長達180多天的巷街拉鋸爭奪戰。

本來初戰的態勢對德國十分有利,被勝利衝昏腦袋的阿道夫,忘了基輔和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教訓,本該命令德軍乘勝全線進攻,一舉攻克斯大林格勒,阿道夫認為駐守斯大林格勒的軍隊沒有戰鬥力,在強大的德國空軍坦克機械化部隊面前簡至不堪一擊,毫無抵抗力,斯大林格勒如囊中之物早晚被德軍佔領,用不上這麼多的兵力和輜重,不顧眾多將軍的讕言,只保留了保盧斯的第62集團軍,執意將其餘的兵力用來攻打高加索地區。

高加索地區是蘇聯的高產油田產區,是蘇軍軍備輜重和戰機的石油產出加工地,其戰略意義十分重大,也是蘇聯工業的各種油品供應地。德軍如果佔領了高加索油田,從戰略意義上講己經掐斷了蘇聯的血管,也就是切斷了蘇聯的戰爭資源供應,德軍如虎添翼,佔領了油田及煉油廠無疑將振奮德國的民族情緒,反之對蘇聯的打擊太大,不能為前線的蘇軍提供油品供應,失去戰略資源無法將戰爭繼續下去,只能被動挨打當亡國奴。

保盧斯的62集團軍,面對著眾志成城的斯大林格勒,展開了瘋狂的進攻,頭上戰機呼嘯向城中扔下炸彈,坦克轟降隆開向城中,到處是硝煙火海,到處是瓦礫廢虛,激烈的巷戰,限制了德軍坦克的威力,蘇聯軍民利用高層建築民居與德軍對峙,雙方日夜交戰成膠著狀態。

斯大林格勒的存亡直接關係著蘇聯的國家利益,保住斯大林格勒就是保住了高加索,就是保證了油田不落入德國之手,也等於斬斷了德國與意大利,土耳其等國的聯手打擊蘇聯的可能性,使德軍不能從出海口進軍中東,眾所周知,中東的沙漠下蘊藏著世界上最多的石油資源。

從蘇聯的角度來說,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和列寧格勒是蘇聯的象徵,如果喪失了斯大林格勒,無疑極大地打擊了蘇軍的士氣,從而德國更加猖狂,國內民族情緒將會爆棚,將對以後蘇聯收復失地產生惡劣局面,也無法扭轉蘇聯的戰爭禿勢。所以,斯大林不願看到這一切發生,給了朱可夫一張紙條火速調往斯大林格勒上任,糾集散落的各軍種組成建制與保盧斯的德軍作最後的撕殺。

歷經180多天的撕殺,蘇德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飛機坦克大炮,最終在蘇聯及軍民的頑強抵抗,徹底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軍,保盧斯不顧希特勒一兵一卒戰死到最後的命令,選擇了投降。斯大村格勒戰役從而扭轉了整個蘇德戰局,也成為蘇德戰場上的轉折點,也極大地振奮了全蘇軍民的士氣。



硯田劍影


二戰東線,德軍就算佔領了斯大林格勒,蘇德戰場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戰爭雙方拼的是資源,人力,工業生產能力和全國動員能力。蘇聯國土遼闊、 人口眾多、工業基礎雄厚完善, 掉失了一、兩個格勒,打輸了一、兩場戰役,對整個戰局影響不大,最多是戰爭進程會緩幾個月到一兩年。蘇聯軍隊就算在戰場上損失了一百萬軍隊,立即會變出二百萬,戰場上損失了一千輛坦克,後方很快會造出二千輛。 反之,德國的資源和人口都相對較少,加上蘇聯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德國在東線也無法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但如果是德軍在戰場輸掉了一兩場戰役,卻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北極熊跟豹子搏鬥撕殺,北極熊是皮堅肉厚,體積龐大, 讓豹子劃了幾道痕,咬了幾口,也不會致命;如果是豹子,隨便一個地方讓熊咬上一兩口都有可能只剩半條命。

德軍在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時間是在基輔戰役和莫斯科戰役之後,德國當時就因先打基輔還是先打莫斯科這件事, 小鬍子和陸軍總部發生了嚴重的戰略分歧。小鬍子是主將是先打基輔然後是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佔領蘇聯的糧食基地和油田;陸軍總部的絕大部分參謀人員和元帥將軍的主將是先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小鬍子為此狂呼: 我的將軍們,你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戰爭經濟學。

德軍在1941年下半年的關於先打基輔還是先攻佔莫斯科戰後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 辜且不論那個正確與否, 我覺得小鬍子發明的這個戰爭經濟學在曠日持久的戰爭特別是大國之間的戰爭也確是很有道理。這個戰爭經濟學如果繼續運用在1942年冬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取勝也有非常重要作用。

德國要想在斯大林格勒取得勝利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不過一定要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在發動這場戰役的前期要實行全國總動員,要有大量的兵源和軍事物質的補充。 以重兵集團佔領高加索地區, 不斷向高加索地區增兵,使蘇聯失去高加索地區的油田、糧食和鐵礦。 如果蘇聯失去這一地區的石油和糧食, 很有可能蘇聯龐大的軍隊和坦克就會癱瘓。 在斯大林格勒地區以消滅蘇軍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佔領為重;在高加索地區以重兵佔領為重,輔以殲滅蘇軍有生力量。因為高加索地區是蘇軍必爭之地,所以要在整個歐洲佔領區和整個德國動員起來,不斷向高加索和烏克蘭地區增兵,在高加索地區與蘇聯展開長時間的決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期間,美英還沒有對蘇聯實行大量的軍事物資援助,還是持觀望態度。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 美英看到蘇聯有取勝的可能才開始對蘇聯大量援助。

因此,蘇德戰爭德國取勝的關鍵不是佔領斯大林格勒,而是在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實行全國總動員,要有大量的兵源補充和軍事物資的補充,像獵豹一樣強有力地緊緊咬住北極熊的咽喉之處,只要緊緊咬住這個咽喉之處,不但斯大林格勒的蘇軍戰鬥力和預備隊大減,其它各處的蘇軍會因坦克缺少燃油失去反攻能力,而北極熊的咽喉之處就是高加索地區。

德軍在1942年同時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都因兵力不足完全潰敗下來,到1943年德國才發動全國總動員已經是遲了,因為蘇聯在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之後, 美英開始對蘇大量的戰略物資援助計劃,自此之後北極熊已經沒有咽喉的命門之處了,蘇聯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談文論史


二戰中納粹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蘇德戰爭形式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理由如下:

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前,蘇軍已經在斯大林格勒以西的哈爾科夫採用行動,這個行動是在莫斯科戰役結束後,納粹德軍被擊退後,蘇德雙方處於僵持狀態,蘇聯方面釆取的進攻性行動,蘇聯動用大量兵力奪回了哈爾科夫這個烏克蘭的曾經首府,奪回了這個實力雄厚的工業城市,這個城市人口接近一百萬,比斯大林格勒人口多百分之五十。反應迅速的德軍動用了戰略預備隊,仍然採用坦克、裝甲車為突力力量的方式反而殲滅蘇軍二十多萬人。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在上述背景下,又在蘇軍戰揮官學習了中國長沙戰役的陣地戰戰法後,蘇聯統帥部有針對性採用了戰略戰術後開打的,斯大林格勒會戰演化為巷戰這種不利於德軍的戰法第一是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第二是為後方調集兵力展開反包圍爭取時間,第三是利用自己有冬季戰爭的適應性的同時去儘量暴露德軍的後勤保障不足的短板,即使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全城,蘇軍的有生力量仍然會發生巨大的作用,打敗冒險進攻的納粹德軍。


大偉140797056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遭遇的是戰略失敗(不是普通的戰役失敗),分兩點講。

一,1941年末,美國加入了反法西斯聯盟,雙方實力天平直接傾斜。據說第二天希特勒召開高級軍事會議,長時間無人說話。從高層講,它們已經知道了自己必敗,只是時間問題。1942年美蘇援助的租借法案直接生效。通過這個法案,美國給蘇聯幾乎是無償援助了1'4萬架飛機,1.2萬輛戰車,45萬輛汽車,還有110億美元戰略物質,相當於現在1800億美元 ,大量戰略金屬,糧食,石油,煤,工業設備,各類型材......可以說蘇聯完全放棄了戰爭初期死守一些戰略物資基地的佈局,變的更靈活選點作戰,殲滅有生力量為主。如果1942年德軍即使佔領了斯大林格勒,也不能維持雙方戰略力量的繼續對抗了。

二,德軍第二年的戰略目標是佔領頓河流域的糧倉和工業基地,它們預測蘇聯會拼死堅守這些地方,它們便像1941烏克蘭戰役那樣,各個擊破,所以當時只給保盧斯27萬人進攻斯大林格勒,預計蘇方有30~50萬人防守,其它部隊去攻擊"更重要的"頓河平原和頓巴斯盆地了,因當年租借法案生效,蘇聯並沒有死守某個重要戰略基地,而是長時間的與德軍糾纏和選點攻擊,至1942年9月才確定主戰場為斯大林格勒,10月左右,蘇軍用於外圍阻擊援兵和後勤的兵力已達55萬人,而正面主戰場,蘇軍先後投入了210萬人。保盧斯的第六軍團是德軍精銳部隊,雖然被殲,卻殲滅蘇軍47.5萬人,俘虜與傷殘65萬人,困斃城中30多萬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民間抵抗力量。保盧斯已經出色的完成了當初制定的任務,只是不能扭轉戰略失誤造成的結果。

這裡要說的是,德軍即使佔領了斯大林格勒,頓河平原,頓巴斯盆地.....也不能給蘇聯造成經濟厄頸了,因為租借法案已經生效,世界一邊倒的反法西斯聯盟已經形成。


落地的果子


這要看德軍什麼時間佔領斯大林格勒

如果在1942年8月23日,德軍渡過頓河後一鼓作氣佔領斯大林格勒,德軍還有強大的突擊力量,可以趁勢渡過伏爾加河,向東北包抄莫斯科

那時蘇軍戰場還是一片混亂,德軍可以強力掃蕩蘇聯後方,也是希特勒希望的那樣。蘇德戰場有可能朝著有利於德國方向發展。

如果德國在1942年10月期間佔領斯大林格勒,德軍還可能渡過伏爾加河,掃蕩河東地區。

這時蘇聯的後備部隊還沒有準備好,德軍的進攻可破壞蘇軍的反攻誰備,延遲蘇軍的進攻,使德軍避免日後的大合圍,必要時還可及時撤退主力部隊。

如果1942年11月佔領斯大林格勒,對於整個蘇德戰場己經於事無補。

因為蘇軍已完全做好了戰役準備,主力部隊躍躍欲試,準備衝擊。這時德軍還是早日撒退為妙,再佔領斯大林格勒,只能是羊入虎口,徒增損失而己。事實上,德國第六集團軍也是在斯大林格勒市區被殲滅的。


陽城導航


個人觀點

斯大林格勒如果丟了,蘇聯就完了,斯大林格勒這座城市的幾個重點,1:是蘇聯人的精神支柱,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都丟了,精神中心點就失去了。2:斯大林格勒是蘇聯的重工業基地,重工業代表著重型軍事武器的產量。3:斯大林格勒丟失了,蘇聯的大後方就暴露無遺了,希特勒就可以飆車到葉卡捷琳堡了,再向東走,蘇聯剩下的只有凍土和土豆子了。4:斯大林格勒的位置居於蘇聯的南部中心,丟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過了河,就可以向北,向南,向東,肆無忌憚的飆車了。所以居於以上幾點,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位置,是蘇聯的節點,一但丟失,蘇聯翻盤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榮陽花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以巨大代價擊敗德軍,此一戰役也成了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之後,攻守之勢易手,蘇軍佔據主動,開始壓著德國打。那麼德軍真要勝利了呢?可以說,德國優勢依舊保持,而且會得到加強,蘇德戰爭形勢會發生根本轉變。

先看斯大林格勒位置,地處蘇聯南部,邊上就是伏爾加河,向北遙望莫斯科,同時莫斯科運河將斯大林格勒所在的伏爾加河與莫斯科河邊上的莫斯科相連,西南是黑海,東南是裡海,正南面是盛產石油的高加索地區。

真要讓德軍佔領了,首先對蘇聯人精神上造成打擊,以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命名的城市陷落,必然讓德軍士氣高昂,而蘇軍則陷入消沉,沒準有更多的蘇奸出現。其次,可以溯河而上以及其他交通設施,側翼直取莫斯科,真要將莫斯科拿下來,可就不是蘇聯鬥志消沉了,而是整個抵抗意志的瓦解,再扶植個像貝當政府的傀儡政府,那德國就爽大了。可以徵集大批物資和兵源了。還有,剛才說了,斯大林格勒西南有石油,石油可是工業血液,也是戰爭的液體面包,得到石油的德國,會是什麼樣子?那必然戰鬥力又一次爆棚。而高加索的難免就是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地區,那裡可是又有不是石油的。西南是黑海,拿下伏爾加格勒,德軍也可以前出黑海,鞏固黑海制海權,東南是裡海,還可以經裡海,進一步蠶食蘇聯中亞領地,進而向中東拓展,而中東如上文所屬,也有石油....簡直對德國就是良性循環。

然而,德國並沒有攻佔斯大林格勒,也就封死了自己進一步獲取各種資源的通道,被打敗,也是在所難免。不過,誰讓你是法西斯,該打。


北玄武



125878215蜂獾


會的。蘇聯如果丟掉了斯大林格勒那麼將是東線戰場、也是整個反法西斯陣容的災難。因為一是德軍有效地將整個蘇軍戰線分割為兩段,使蘇軍南北不能呼應;二是德軍切斷了蘇聯的水陸交通樞紐,盟軍的軍援和巴庫的石油就到不了莫斯科,而美國的援助只剩海參崴經遠東大鐵路這一條路線了,而遠東鐵路當時的承載力本身已是極限了;三是德軍A集團軍群可以較輕鬆地拿下高加索地區,德國的石油供應將有了保障;四是土耳其這時就會加入軸心國一方參戰,這樣蘇聯的烏拉爾山以西地區就危險了,同時德土聯軍將長驅直入伊朗、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五是當德軍南下時那些英國殖民地國家如印度、埃及等國家將紛紛為尋求獨立而支持軸心國,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此產生,這時就算美國全力以赴參戰,也改變不了軸心國最終勝利的局面。因此,後人形容這次戰役“全世界都屏住呼吸注視著斯大林格勒”是有原因的,稱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是有根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