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棒奔霸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在十多年前,農村裡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養豬的,有些人家有一兩頭,有些人家還會養三四頭。一到過年的時候,當把“過年豬”殺掉以後了,自家會留下一大部分的豬肉,然後天天都有豬肉吃,變著花樣來做,想起以前那種熱鬧的日子,心中也是暖烘烘的。那為什麼現在農村裡很少有人養豬了呢?是因為養豬不掙錢了嗎?

首先是養豬不掙錢了,而且養豬麻煩。

在過去一直有著“窮養豬,富讀書”的農諺,說的是人越窮就越要養豬,這樣可以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確實在過去養豬除了購買豬的成本以外,其他方面都是不怎麼花錢的,而農民養豬就是掙點辛苦錢。那個時候豬都是吃豬草,或者是一些剩菜剩飯。但是養豬是很麻煩的,因為要每天打豬草,要煮豬食,還得每天定時定點的餵豬。這些都是非常麻煩的,而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有這個耐心來做呢?而現在養豬的方式都是用飼料來餵養,這個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養豬不掙錢還特別麻煩,是很多人不想要養豬的主要原因。

其次,過去養豬還主要是需要農家肥,而現在種田種地的少了。

老話說得好“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在過去農民種地所用肥料主要就是農家肥,哪裡有什麼化肥、複合肥這些,全部都是人糞便、豬糞便、牛羊糞便等等,把它們發酵以後再來給農作物施肥。所以以前養豬,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取豬糞便的。可是現在種地很少有人用農家肥了,而且現在農村裡種地的多少了,年輕人都是在外地打拼,農村的有些土地也荒廢了。農家肥派不上用場了,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去養豬了。

最後,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再以吃肉為目的而養豬了。

在過去還有很多的人家裡養豬,真的就是為了留著過年的時候殺掉有肉吃的。因為在以前的生活條件沒有今天好,一年都難得吃一回肉的,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可以盡情的敞開肚皮吃。如果自家殺豬的話,就會留下很多,有些人家會留下一整頭豬。因為吃不完的,還有很多的要做成臘肉。可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基本上天天吃肉都不是問題了,再加上現在農村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而年輕人也不怎麼愛吃肉了,更多的人喜歡吃青菜,或者是牛羊肉了。自己養豬太麻煩,而且也不划算,而去集市上購買新鮮的肉要方便很多。以前誰家裡如果過年沒殺豬,過年都要買幾十斤豬肉,而現在普遍都是買幾斤就差不多了,由此也看得出來其中的差距!

在十多年前,農夫的村子裡近百戶人家,家家戶戶的豬欄裡面都有豬,現在一個村子找不到一戶人家養豬了。如果村裡辦紅白喜事了,還得去養殖場購買豬。在你村裡還有人養豬嗎? 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


農夫也瘋狂


記得在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著幾頭豬的,普通家庭都是養兩三頭這樣,人口多的就會養四五頭,不過現在的農村很少有人養豬了,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現在農民都不養豬了,難道只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很多人都會說是養豬不掙錢了,所以農民都不養了,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現在養豬的確很難掙錢了,近兩年豬價就是很便宜的,專業養殖戶都不容易賺錢,對於散戶來說,也就是養那麼幾頭,就連找到收購商都不容易的。而且農民養的豬需要的時候更久一些,但是賣豬的時候卻不會讓成土豬的價格賣,更加不賺錢了。

不過老農認為現在的農民不養豬了,不只是因為養豬不掙錢了,還是有其它原因的。

1、以前養豬是副業,現在農民賺錢的方法多樣性

以前的農民養豬,那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副業,畢竟靠著種田為生,也是賺不到太多的錢的,靠著養豬有點副業的收入,才能夠讓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如今的農民賺錢的方法就比如多了,有的跑城裡打工去了,還有的在農民搞種植,也都是可以發財了,自然不需要再養豬了。

2、不種糧食沒有豬飼料

以前的農民餵豬,都是靠著種田產生的各種原料來餵養的,最重要的就是糠了,這就是用稻穀的皮磨成的粉,有條件的還會加入玉米粉之類的。只不過現在的農民都不種糧食了,自然就沒有飼料可以餵了,讓他們去買的話又嫌麻煩,還不如不折騰了。

所以說現在的農民可不單純只是因為養豬不掙錢才是不養的,還是因為現在的條件變化了,以前養豬是副業,而已有豬飼料,如果不養的話真不知道拿去哪裡,還是廚房的潲水也覺得浪費,養豬剛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是一舉多得的。

不知道大家覺得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有不對的在家再補充一下吧。


深山老農民


我小時侯聽我奶奶說過一句話:窮人養不起大肥豬,富士郎養不起老女兒。在七幾年那時候,人都沒糧食吃,養一頭豬,全部靠豬草,黃菜葉子餵豬,每餐還是煮熟食給豬吃,喂一年到頭有百來斤算養的好了。後來田土下戶,各家自由耕作才有多餘的糧食紅薯餵豬,基本上每家都養兩頭豬,一頭殺年豬,一頭賣掉做本錢再買兩個豬仔接著養。養一頭豬,一年耗費糧食.最少七八百斤玉米,還有紅薯米糠呀不算,還有豬仔本錢,根本不賺錢,那時政策還沒怎麼開放,外出打工的也少,一年的經濟收入就看一兩頭豬,本來糧食也可賣錢,也就是把糧食給豬吃,然後豬肥賣錢,記得老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養豬本來不賺錢,就當個攢錢罐,慢慢攢,到年底有點看頭。現在農村都剩一些老人在家,莊稼都種得少了,加上現在經濟條件稍好點,大部份農村人都不養豬了。


伍連分


從我個人的角度考慮,只要不影響到環境保護,在農村養個幾頭豬並非不可。

一個是將剩菜剩飯餵豬,節約糧食,又可以育肥。

二個是將有用的青草打回來,又可以節省糧食。

三個是節日幾戶農民合夥殺一頭豬,可以補貼家用。

四個是將豬糞作為有機肥,省錢又環保,何樂不為?

雖然有的地方的農民住上了樓,但是絕大多數還是在老宅基地裡居住,有家有院,有的戶還有經濟院(這也是90年代倡導的),何必閒著?

雖然說,有的時候成本看起來大了,但都是用糧食喂的,不摻雜,總比外國進口的好吧?




雄關漫道A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也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最近這些年養豬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那到底是為什麼造成這些原因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規模化養豬產業興起,佔據了散養豬的市場份額;第二大量的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導致養豬的勞動力變少;第三養豬行業的利潤變少,養豬不賺錢了。下面我們詳細來講一下。



我國有很大的豬肉市場,大量資本的進入促使養豬行業正在向資本化、規模化發展。大量規模化養豬的成品豬肉進入市場,侵佔了原有的散戶的市場份額,而且從養殖成本來說,規模化養豬也變得越來越有優勢,規模化養豬的豬肉價格低,影響了散養豬肉的價格,所以導致了農戶的利潤受損,長此以往,農村養豬的人就少了。再加上大量的人口外出打工,而且養豬需要較多的人力資源,因為人力資源變少,所以養豬也就越來越難了。近些年,村裡養豬的,大多都是自己過年吃的年豬,一般都不怎麼對外出售,市場上對於土豬肉有了較大的需求,但存貨量卻不多,所以很多人只能有“求土豬肉之心,卻找不到地方購買”。


豬肉市場十分的龐大,雖然大量的資本進入,但實際很多豬肉想要進去城鎮的市場,還沒有那麼簡單,受到當地原有豬肉養殖業的抵抗。養豬還是很賺錢的,但這僅限於規模化養豬,畢竟很多養豬場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自己的利潤,去快速的佔有市場,未來養豬市場還會有很大的變局。


老農民說事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不養豬了?是養豬不掙錢了嗎?

在我印象當中的農村,倒退二十年,不敢說百分之百,在農村,以前至少90%的農民都會養豬,但是如今再去農村看看,還有幾家人會養豬。除了一些比較貧困的農村地區,或者一些養豬場,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養豬了。


那到底是為什麼沒人養豬了呢?

一、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農民養豬,其實成本不大,因為以前大家都不富裕,而且都是燒柴火,家家都有灶臺,還幾口大鍋,再加上每家基本上都會種很多菜,光吃也吃不完。那麼因為條件合適,養豬隻要用農民碾米打的細糠和種的菜,還有甘水基本上就可以養活兩頭豬,雖然掙不了太多,但至少也可以增加點收入。

現在農村變化大,很多人建起新房,而且基本都燒燃氣,傳統的柴火灶臺早就很少有了,而且種的菜也少了,沒有大鍋和食物,農民也就不想麻煩,也不差那點錢。所以很多人就不想養了。


二、農村人口少了。農村大量人口都往城市擠,真正留在農村的人都是老人小孩,養豬其實也是個體力活,而且很麻煩,加上人少,平時都不在家,所以養豬的人比較少。

這兩年養豬行情也不怎麼樣,很多養殖戶都虧錢,連養殖戶都賺不到錢,農民自己養幾頭豬也發不了財,就算養,其實都是自己吃,基本不是為了掙錢。


少三番


確實是不掙錢了,農戶養豬成本太高了

1:農戶養豬出欄週期比養豬場長,一年出欄兩次和一年出欄三四次在效益上沒法比

2:飼料,養豬場批量採購或者自主加工,量大成本就低,農戶養豬以前靠廚房剩餘、秸稈、青草、穀糠之類,現在基本沒有了,飼料也得買,零售飼料的價格低不了

3:人工,養豬場有工人,一人養很多頭,農戶養養兩三頭就忙不過來了。關鍵現在農村還缺人,養個豬家裡就離不開人,但是壯勞力都去打工掙錢了,老爹媽在家吃不消幹這種活

4:養豬小生態破壞了,過去村裡還有殺豬匠、獸醫、販賣小豬仔的,現在都消失了,農民養個豬都愁怎麼殺怎麼賣,紛紛棄養也是不得已。

5:所以不掙錢是一方面,沒了相關從業人員打通種、養、醫、殺、賣的鏈條,沒法再養了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面。


99鄉親


現在農村養豬啊,為什麼很多人不養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國家的政策嚴了,就是說國家要求你要養可以,你要辦理環保許可證,環保許可證的要求。

第二就是說你們必須從1萬頭起步,並且你預定的徵地的面積必須要大於大於150畝,只要符合這兩個條件才會讓你去呀。

那你想想,徵地150畝以上你就這個條件,再加上你的環保證辦下來,光這兩點你想想要多少錢?你的設備,你的化糞池,你的沼氣池,你的生活起居的地方,你這個路面這東西你都還沒搞,你想想再花多少錢好,幾百萬人民幣。

那當這麼高的要求,這麼高的門檻和這麼大的投資體量的時候,很多農民實話實說,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條件,也沒有這個資本,所以他只有選擇不養。

那現在養豬賺不賺錢呢?

我可以肯定的說,任何養殖業只要你好好的養,把它養成的規模,它一定賺錢。

並且那個豬肉是中國人,餐桌上最最常見,使用量最大,而且是剛需的一種肉製品,至少沒有之一。

那你想想,中國有這麼多人,這麼多人吃豬肉,那像豬肉的那個市場需求量,它是個海量的需求量,所以只要你養好了,只要你有規模,養豬一定賺錢。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不養豬了?

在過去,每到十一月底時,一年的農忙已經完成,大家開始有時間時,村裡就開始殺豬準備年貨了。一個村裡的人,你們幫我家殺,我幫你們家殺。

基本上,每家都會養一到兩隻豬,有些人還養三隻。到年前殺了後,就做酸辣肉,臘肉,醃肉等。差不多,年底殺的那一輛頭豬,就是來年一年的肉食了。過去的農村,是很少去買新鮮豬肉吃的。

首先說下,為什麼過去農村人養豬的問題吧。

1:過去農村人養豬,主要是了到年底殺了後,醃製成來年吃。因為,過去農村沒有什麼賺錢的渠道,大家都是很不捨得花錢的。

當然了,那個時候,就算你有錢,也不容易買到鮮豬肉。因為過去農村人,消費能力差,很少有豬肉佬下鄉賣豬肉的。

村裡人,想吃新鮮豬肉,就要到十幾公里外的鎮上買。那時候,大家還沒有冰箱,買多了,吃不完會變壞。買少了,去一趟鎮上,就買那麼一點肉,這人力成本就顯得不值了。

所以,很多農村人,都會養一兩隻豬,到過年時殺掉,然後做成各種醃肉臘肉,想吃就吃很方便。這豬是自己養的,吃起來,也不心疼。

2:過去養豬,除了吃肉外。還可以存下不少農機肥。

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是耕地種田的。由於,大家都沒有什麼錢去買化肥,當然了,種地沒什麼收入,大家也不捨得花錢去買化肥。幾乎,家家戶戶豬糞,雞糞,牛糞等有機肥的。

當然了,那時候化肥的產量不高,有錢都不容易買,而且價格老高的。大家自然就選擇更好的有機肥了。

所以,在過去的農村,大家養豬養雞養牛等家禽時,都會很用心地收集他們的糞便的。以前村裡的老人,沒力氣幹活時,就會挑著一個簸箕,到村裡村外各處地方去撿牛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農村的生活已經變得好起來了。大家有了更多賺錢的路子,有錢了,就可以天天買新鮮的豬肉吃,而不用特意殺年豬做醃肉留來年吃了。當然了,現在雞鴨魚肉等各種肉食豐富了,大家已經不再侷限於吃豬肉了。

現在的農村,村村通工程的完善,很多農村已經修了水泥路。鎮上的豬肉佬也願意把豬肉運到村裡賣。大家買肉變得非常的方便。

現在,農村因為種地賺不到錢,很多人都不種地了。種地的人少了,對豬糞豬尿等有機肥的需求也少了。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養豬真的不賺錢,不管是大公司還是散戶,養豬的利潤都不高。農村散戶養一頭豬,起碼要5到6個月。一頭豬的利潤一千塊不到。大家到外面去打工,隨隨便便幹個活,半年都賺幾萬塊。

於是,現在農村散戶養豬的人就少了。


村哥小凡


有是有養就是不多,有殺年豬習俗的地方會養一兩頭,快過年時豬價高而且又不放心。

很多人都出去工作都不種糧食,導致糧食物價有點漲價;沒有糧食就養不了。

豬舍不完善,有些沒做化糞池就亂排亂放;路過臭氣沖天,還會滋生蚊子、蒼蠅等不堪入目。汙染環境政府不給養。

沒養有母豬,去跟別人買豬仔來養,成本高;買人家的母豬又怕生豬仔不行,自己買來養又要等一斷時間。如果碰上豬瘟管理不好死了,自己的辛苦又不值得了。

生豬價時漲時跌,有賣時價格低,沒有時就漲了點。有些人每批都碰到價格低時,賣得好價錢就不願再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