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土雞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張家界小伍


農村養只土雞的利潤好,一般的情況下,這要看你的養殖的時間長,但如果你想只是一年一年才銷售的。

一直土雞的利潤差不多是在20塊錢左右。

第一經濟賬不划算

那所以當你算一算這個成本賬,你養殖一年你的利潤是20塊錢,那我不如去養殖其他的雞,三個月就可以出欄的這種雞,一隻我就賺十八塊,過一年我一年可以養四波啊,對不對?你自己算算經濟賬。而且養雞的時間越長,只消飼料,不長肉的,不是很划算。

你自己算個經濟賬,你看這樣是划算還是不划算?

第二,土雞的信任問題

咋還有第二點,你養殖了一年的,辛辛苦苦你養的是土雞,但是沒幾個人相信你啊,這個就是痛苦的養殖土雞,最痛苦的事情你確實是土雞,其實是原生態一樣的一年,那你又怎麼樣?消費者他不認為你說的是真的,所以說農產品配送這個障礙的問題就是信任度的問題。

第一個養殖土雞的純利潤並不高,最低點,第二點中國農產品普遍就是面臨的信用度的問題。

這兩點結合起來哈,所以養殖土雞的前景,除非你既有非常龐大的那個市場銷售量,或者你自己有穩定的供應渠道,你可以做,否則的話你最好不要做。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本人曾養雞兩年,這個問題從以下幾個因素分析測算。

一、養殖方式:散養、週期長、成本高;圈養、投飼料,成本低;

二、養殖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反之越高;

三、銷售渠道:餐飲渠道,相當於批發,整體價格低。

以下以散養5個月左右為例,餐飲批發渠道:雞苗0.5元,疫苗0.5元,糧食每天2兩約0.2元,共150天,合計30元,其他正常死亡損耗每隻折約疊加5元,總成本36元。均重3.5斤,走餐飲渠道價格為14元/斤,銷售金額49元;毛利潤:49—36=13元。這是粗略計算,排除重大疫情和突發疾病。

電商銷售:(1)一件代發,雞成本36元,宰殺8元,快遞費6元,泡沫箱加冰袋4元,打包人工成本1元,總成本36+8+6+4+1=55元,代發價70元包郵,則利潤為:70—55=15元;(2)自己零售88一隻包郵,則利潤=88—55=33元。

以上所有的數據是我國中部地區的大約值,總之計算公式如上,你根據當地的實際調研情況調整數據即可。





清江野農哥


我是農村的,針對養殖土雞利潤的問題,有以下幾個觀點:

1、土雞分為兩種:一種是母雞經過22天的時間孵出來的小雞放養;另一種是購買雞苗放養的。土雞一般在3.5斤重以內!

2、在農村一隻土雞至少要養六個月(180天以上)才可以出欄,五穀雜糧餵養,例如米飯,稻穀,玉米,青菜,外加自由尋覓食物!

如果餵養2-4個月出欄,以餵養飼料為主,雖然會省很多成本,但這不能稱之為土雞,而是圈養或散養式的飼料雞🐔!

3、我們大概算一下散養土雞的成本:

雞苗:3元/只,食物每隻0.5元/天,藥品、疫苗每隻大概算3塊,養6個月出欄,算下來一隻土雞的成本在96塊左右,規模養殖的話養的話,散養場地租金、打造雞棚、人工費、土雞散養成活率大概是在50%到75%,還得看管理水平與技術,運氣等等!

4、真正用五穀雜糧餵養的土雞,按這個成本算一隻雞,150塊錢根本不賺錢,很多人看到這個價格也就望而止步了,銷售也就成為一個大難題,如果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物流方面就是一個大難題;1是物流費貴,2是物流不收活物,宰殺後包裝從鄉到鎮再到縣城發到客戶手中,中途時間太長,算下來這樣成本太高,所以很多農村人就自己養自己吃,造成了市場上很難買到真正的土雞!

5真正的土雞野性十足,雞冠鮮紅,眼神犀利,爪細而健碩有力!





農家二妞


問題:農村養殖土雞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很多農村人想創業的時候,都想到了在農村養殖土雞,之所以選擇養殖土雞是因為土雞在市場上有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在未來是會不斷增加的,因為人們對雞肉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土雞肉相對來說風味物質更加豐富,吃起來口感更好,特別是燉雞湯的時候,更加能夠體現出土雞肉和普通雞肉的區別。也正是這些原因,才導致了很多想回農村創業的朋友都想到了養殖土雞,那麼農村養殖土雞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呢?



我自己之前也真真實實的養殖過土雞,利潤這個東西要到最後才知曉,之前算的再好也只是預期的效益,並不是最終的利潤,我們大家都知道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總成本。而總收入是土雞銷售完之後才能給確定的,總成本是土雞出售的時候才有結果的。

農村養殖土雞的利潤真的是因人而異,因地方而異,對於不同的養殖者來說,因為其掌握的養殖技術及最後的銷售定價不同,所獲得的收益不同,利潤也不同,有的人養殖土雞可以賺的金滿缽滿,而有的人第一年就虧的血本無歸,我養殖的時候,屬於沒有虧欠,也沒有賺到錢的那種,只是體會到了養殖土雞也是一件非常不易且辛苦的事情。同時,農村養殖土雞在不同的地方利潤差距也比較大,這個也是我在養殖過程中體會到的,因為不同地方消費水平不同,對土雞的喜愛程度不同,比如在浙江一帶,土雞賣的比較貴,而我的老家一隻土雞60元人們都嫌貴,這也就是不同地域上利潤的差異。



因此,農村養殖土雞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沒有什麼定數,因人而異,因地方而異,養殖的好,成本控制的好,銷售的好,你的利潤就高,否則你的利潤就低,甚至虧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本人也是一名土雞養殖戶,就土雞養殖利潤髮表以下觀點:我的家鄉山東臨沂的,沂蒙老區對炒雞的熱愛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我們當地公雞的市場高過母雞。公雞也分年齡段的,基本靠它腳後趾的長短來出價格,從十幾元一斤到三十幾元一斤不等。我認為養土雞要想賺錢

首先場地是關鍵,我們這邊種植金銀花,這種多年生的植物有大量蟲子和草。所以我們套養土雞幫忙清理它們,順便採食點金銀花葉可以預防流感。其次減少餵養的成本,規模養殖這點食物不夠,所以我們又選擇養螞蚱來餵雞,這樣直接從青草轉化成動物蛋白質飼料又可以節省一部分糧食。然後每天下午再添喂點玉米,豆粕,麥麩類的食物,原生態土雞就養出來了。


亓嶺生態農場


主要看是圈養還是散養。

1、圈養。圈養生長期短,一般39-45天可出欄,最多不超過60天。按現有技術,1000只/每欄,均重可達3.5斤以上;料肉比差不多1斤肉/2.5斤飼料,理論利潤空間大。

圈養有利潤前提是:一要技術、二要規模、關鍵還得有市場。

土雞一旦圈養,就變飼料鷄,價格不會看好,也不會有很好市場,與利潤很矛盾。

2、散養。散養生長期長,3.5斤一般要6個月以上。無論是喂純穀物還是飼料、穀物混喂,有賣點,但沒有每斤25元以上價格支撐,很難有利潤。

3、防疫。農村小規模投資養殖,因衛生環境差,很難過防預關。一旦疫情,損失是毀滅性的。


三千年玉兔


作為一個生活在農村的人,我對於筆者提到的問題也確有感觸。

農村空氣清醒,幾乎隨處都可以見到農戶散養的雞在,而在飼養上看不出看不出什麼異樣和困難。

那麼筆者提到養殖的問題,也就是說需要大批量的圈式飼養,在這種飼養方式上,我認為利潤空間不是很大。

第一,飼養場地的問題。要養殖,必須有專業化的養殖場地,而雞的活動量大,建設場地就必須租用更大的地塊,加上現在的建築材料價格昂貴,所以建設養殖場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第二,養殖成本的問題。為了提高雞的質量,養殖期間就要合理的投放雞需要的各種飼料,這些飼料當然會綜合市場價格提高雞的養殖成本。


第三,雞瘟病的問題。雞是雜食性群居動物,雖然適應環境的能力強,但在抗病的問題上卻屬於弱勢群體,而雞瘟病卻是一個難以預防的災難,對於養雞場而言只能看天旱澇保收。

第四,環境的問題。近年來,環境保護的問題已經成為敏感話題,養雞場的建設勢必會帶來環境問題。所以,在養殖的同時又要兼顧環境問題有是一個不小的開支。


黃土地上的那些事兒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健康養生的生活,吃什麼都要挑綠色有機的,要“土”點的,農村養殖的土雞正符合大眾的需求,營養健康,還很好吃!但是呢,要養好一隻土雞也是需要成本的。

首先一隻雞苗要五元左右,這還是便宜的,像我們鎮上趕集那些農戶自己母雞孵的小雞要十元左右一隻。在就是平時還要買點什麼感冒咳嗽藥預防阿也要個幾十塊錢吧!真正的土雞出欄要到180天以後,吃的都是五穀雜糧。現在我們這裡市場上賣的玉米要一百一十塊一百斤,稻穀一百二十陳谷,新穀子要一百四十一百斤,這要是自己沒有種植的要全靠買的。半年算下來成本可不低,如果一隻土雞賣不到一百多以上是會虧的!


土家阿妹深山居


現在我覺得農村養殖不太好乾:為什麼

第一:進幾年應為環境汙染,

好多地方開始不讓大規模的養殖。

第二:行情不是很好,不穩定成本高,

辛苦了一年到最後不掙錢。





農村小夥阿鋒


單純的養殖土雞利潤不高建議林下套養,最好果園養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