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中為什麼法國亂了是“騷亂”,當年烏克蘭亂了就是“革命”呢?

司馬長史


革命和騷亂是不同的。如果認為騷亂是革命,那麼是理解的簡單化和庸俗化。

第一,革命和騷亂的目的不同。

革命是有組織有紀律有很強目的性的,而且通常就是為了推翻某個政府。烏克蘭當年的革命就是親西方的民眾和政治家,試圖把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推翻而發生的街頭運動。

但是騷亂的目的性可就差多了,甚至帶有很多偶然性。比如法國這次老百姓上街抗議,誰也沒料到會發展到暴力事件,而且比以往的抗議還要更暴力。

換句話說,法國的抗議活動目的不是推翻馬克龍政府,而是對某種政策不滿,促使其改變政策。之所以出現暴力問題,是因為偶發性的原因。

這和烏克蘭革命無論從必然性還是從目的性上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革命和騷亂的結果不同。

烏克蘭革命的結果大家看到了,亞努科維奇竟然跑到了莫斯科躲了起來,一躲就是4-5年。據說最近身體不好,可能要到以色列去治病。

但法國巴黎的騷亂燒幾個輪胎、塗抹一些口號怎麼推翻政府?政府選舉沒問題、官員也沒腐敗等問題的背景下,只是對經濟政策不滿,用暴力和騷亂的行為,是不可能推翻政府的,而且木叔也說了,這不是法國黃馬甲運動的目的。

最終他們迫使法國政府作出了政策的改變,比如暫停提高燃油稅等。未來應該還會在各種經濟政策上進行調整。這也符合黃馬甲運動的目的。

至於騷亂,不僅黃馬甲運動本身也沒料到鬧這麼大,法國民眾也是不滿的。費加羅報的民調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對他們繼續暴力是持有反對意見的。

當然,如果從一個廣泛的宏觀的看法來說,法國這次抗議也是革命。注意,木叔說的是抗議,不是騷亂。

革命其實如果在更廣泛的語境裡,就是一次重大改革或者變革,而且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法國的抗議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也符合這個特點。

因為這是在法國貧富差距擴大,政府的稅制和經濟政策不能讓人滿意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帶有社會改良和變革的色彩,是一次對自身利益訴求的集中爆發,因此可以說是革命。

特別是如果馬克龍政府因此辭職,導致法國重新選舉,那麼革命的色彩更濃。

但如果他下臺也不是因為貪腐或者選舉不公,只是政策問題。

所以這個革命的意義和烏克蘭的革命是不同的。至於如何不同,木叔已經說了,就不贅述了。簡而言之就是意識形態差異。


你怎麼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西方媒體都是一個鼻子出氣的,別看他們打著自由民主的招牌,在全世界招謠撞諞,偷雞摸狗,他們說話就沒有一個是公正的:美國操縱烏克蘭叫顏色革命,現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被法國民眾黃背❤️約二十八萬人之眾,是法國所謂民主國近50年以來,最大的法國民眾黃背❤️集體騷亂事件,為抗議政府燃油費加價而舉行的運動。僅管政府展開了暫緩執行的政策,但黃背❤️仍不賣帳,還繼續我行我素,這明明是一場革命卻被西方說成是一場騷亂事件,這樣事件的特性就給定下來了,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僅管是按美國民選上臺,但有俄國的影子,是親俄派,被趕出烏克蘭,波羅申科的騷亂被西方媒體穿上了華麗的外衣,叫革命,由親美的波羅申科上臺,取代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西方媒體是慣於戴著有色眼睛,經常巔倒黑白,推銷顏色革命,為西方社會服務。希望大家對西方媒體展開評論,誰是誰非自有公斷在人間。


手機用戶56065559997


隨著油價的上漲,法國政府提高了燃油稅費,但由此引發了法國國內嚴重的騷亂。對於法國人民的這是遊行示威行為,很多國家認為是法國人民在鬧革命,最終因為給政府形成強大的壓力,最後馬克龍被逼取消燃油稅費。在西方國家,是允許遊行的,這也是公民的一項政治權利。通過遊行,來改變政府的錯誤市政方針,進而影響民眾的福利。而烏克蘭騷亂和法國的擾亂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隨著北約的東擴,親西方思潮在烏克蘭國內捲起了驚濤駭浪,這讓親俄的烏克蘭政府非常難堪。起初烏克蘭的民眾遊行也是表示對政府的意見,隨著事件的升級,烏克蘭民意被人為操控,進而引發親西方的烏克蘭民眾反政府行為。烏克蘭國內眾多政府大樓被襲擊者燒燬,與法國路邊燒汽車的行為,明顯性質是一樣的。所以法國的騷亂與烏克蘭的騷亂不一樣。


鳴帝


這裡面兩個概念得先釐清楚,再來討論。

群體性的“騷亂”,是指在某一特定場合或局部範圍發生的擾亂和衝擊社會正常秩序的群體行為,正如法國巴黎經常發生的事情。“騷亂”往往是表達一種訴求的極端方式,參與者有暫時的共同利益,但是沒有嚴密的組織和領導。

而“革命”,指的是以奪取政權為目的的暴烈的行動。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騷亂”不以奪取政權為目的,“革命”是以奪取政權為目的。騷亂沒有嚴密的組織領導,革命卻是有政黨或組織的領導。“騷亂”雖然衝擊了社會秩序,但不足以完全改變社會秩序,“革命”往往會徹底使整個社會政治和生活發生鉅變。

“騷亂”和“革命”都是中性詞。

下面我們來看看最近法國的“騷亂”為什麼只是“騷亂

首先,騷亂的起因是民眾對於馬克龍政府上調汽柴油價格不滿。由於柴油汽油是生活必需品,涉及千家萬戶,民眾擔心價格上漲引起生活水平下降,購買力下降,所以自發上街抗議。


其次,這場“騷亂”找不到組織者,沒有領導,沒有組織,更沒有黨派參與。騷亂的參加者除了抗議汽柴油價格上漲的民眾,還有懷著各種目的的人,對生活現狀不滿的,對政府政策不滿的等等,甚至還有為打砸搶燒而參與的。

最後,整個“騷亂”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做出妥協,暫停實施政府早先宣佈的燃油價格調整的計劃後就平息了。社會政治,生活和政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所以,只能是“騷亂”,談不上“革命”。


我們再來看看當年烏克蘭的“革命”為什麼是“革命”

首先,烏克蘭的“革命”是有嚴密組織和領導的,是有幕後支持者的,是烏克蘭國內親西方的反對派在美國等幕後勢力的幫助下發動的。烏克蘭的廣場抗議活動不是自發的群眾運動,而是事先有預謀、有計劃、事中有組織的反政府運動,背後是外國專家一手策劃的,這些“顏色革命”專家大部分是美國和格魯吉亞人,共有36名。其中,來自美國的布雷恩·芬克,實際身份是美國國際開發署一部門負責人。


2013年10月27日他們便抵達基輔,幫助反對派確定了不惜犧牲、採取最激烈的方案奪取政權的原則,並制定了“武力佔領90座國家機構大樓”的計劃。2013年12月11日,美國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到達基輔獨立廣場,向示威者分發食品,為親西方的示威者加油。12月14日至15日,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與美國參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主席克里斯·墨菲到訪基輔,併到獨立廣場會見反對派領導人,力挺反對派。2014年1月29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抵達基輔,先後會晤了烏克蘭各主要反對派領導人以及獨立廣場的抗議者代表。2月6日,美國助理國務卿紐蘭到訪烏克蘭,會見三大反對派領袖。



其次,這場“革命”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現政府下臺,讓親西方反對派奪取政權而上臺。

最後,這場“革命”導致烏克蘭亞努科維奇政府倒臺,新政府在幾天內成立,並徹底倒向西方。同時親俄勢力在烏克蘭東部與新政府對峙,克里米亞危機也由此埋下種子。


三開其口


這是今日俄羅斯這個俄羅斯媒體提出的問題。今日俄羅斯這是混淆視聽,把社會動亂都稱謂革命。這是無知,或有意混淆黑白。

革命兩字,不能亂用。社會動亂,未必都是革命。難道流氓暴動也可以稱謂革命?革命,有明確的政治訴求。法國騷亂,之所以稱為騷亂,因為其並不訴求改變法國的政治制度。這與敘利亞動亂不同。敘利亞反對派是要建立新制度新政權。利比亞也是建立新制度新政權。

因此,今日俄羅斯這個普京操縱的媒體,無知到把所有社會動亂稱為革命。我們需要跟著今日俄羅斯這樣的不良媒體一樣無知和無恥嗎?


新月南風良


站在歷史的角度觀察,不難看出所謂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公正的口號都是為自己獲取利益而打出的一張遮羞布而已。他們侵略別國說成是主持正義,肆意虐殺別國公民說成是打殺暴政,推翻民選政府說成宣揚民主自由,把凡不合其口味或可能對其體制造成影響者均列為打擊圍歐的對象,編造謊言製造事端引發混亂……,凡此種種表明所謂西方的觀點看法都是為其利益所服務的,根本沒有公平公正可言,世人若信西方言,吃虧定然在眼前


山西地圖


這就是西方的雙重標準,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對於他們的盟國出亂子啦就用好的詞語,低調處理。而對於他們需要動亂的,需要他們顏色革命的國家就小題大做,以一當十,言詞亂用。西方國家一向都是混淆視聽,顛倒是非,要求別國合法做事,而置自己國內的違法於不顧。置自己打著人權高於主權的幌子,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干涉他國內政。騷亂於革命兩個詞的運用,表露出來了西方世界的醜惡本質


zjjzmz1


西方是假民主,真無賴


www5264


一個是推翻政府改變制度!一個是抗議油價上漲!它們兩個的訴求一樣嗎?


v楊建賓


這麼簡單"雙重標準"?革別人命好革,革到自己頭上了就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