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採油工乘直升機“上下班” 工作28天休息28天 月薪過萬


茫茫大海里除了有漁業資源還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如果您乘坐過從煙臺到大連的客船就一定能看見豎立在海里的石油平臺,除了在渤海,在東海還有南海附近海域都有這樣數百個鋼鐵結構建造的採油平臺,通過前期勘探開發,將數千米海底油氣資源源源不斷供應到陸地終端進行提煉脫水分離。

這裡常年駐守海上油氣開採工人,每28天進行一次倒班休息,這種工作節奏是從外籍操作方經驗中借鑑來的,因為28天是海上工人工作所能承受的極致。海上平臺有自已獨立的生活區和生產區,主要職位有:總監、報務員、電氣儀表師、醫生、安全監督、甲板操作工等等多個職位,人數多少主要看平臺生產大小,最多的20~30人,最少只有3~4人。

海上施工作業相比陸地要有很高風險,特別是玄外作業時,腳底下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一般平臺建造初期,有這樣的危險係數較高的作業,這樣的施工環境需要提前開作業需要,除了做安全風險評估,周邊還有拖輪進行值守,防止意外情況,相比採油工,海上施工員最長90天時間沒有下陸地直至平臺投產,渤海出海補助在180元一天,南海一天稍微高几十塊錢。


採油平臺投產後,平臺上數以萬計的電器設備需要儀表工程師精通熟透,因為“電”是平臺的大動脈,關乎到平臺生產安全,平臺上有兩套供電系統,應急機啟用,可以保證平臺與外界通訊、照明逃生,井口區主要設備正常操作,電氣儀表師顯得尤其重要。

冬季渤海錦州附近海域會有厚厚的冰層,一般拖輪會徹夜值守來回破冰,而南海冬季海風較大,每天7~8級大風非常常見,物資淡水補給顯得尤其重要。遇到颳風等惡劣天氣,平臺淡水補給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平臺投產前期,為了保證飲用水,一個星期不洗澡很正常。

海上採油工人上平臺之前首先培訓5小證。其中包括人工呼吸急救知識,海上救援逃生,救生艇操作等基本技能。考試合格後,人員就要登平臺工作,在渤海一般採用拖輪輸送員工,到達平臺後採用吊籃將工人從拖輪上吊到平臺甲板上,這對恐高人員是個挑戰。


在南海距離陸地較遠,一般乘坐直升飛機還得穿浸水保溫救生服,主要為了防止直升機意外,掉進海里穿著救生衣存活率會大很多,乘坐飛機比拖輪要快捷,但空中亂流會使飛機顛簸,對人員心理素質是不小考驗。每次倒班休息與家人團聚最為幸福,當然在海上工作期間由於工作特殊性,夜晚生活比較艱苦。

海上幾乎沒有手機信號,,衛星電話成了員工與家人們聯繫的唯一方式。一到下班點,工人們就在報房的衛星電話前排起了長隊,現在部分平臺已經接入衛星網絡,這樣與家人聯繫起來非常方便,但遇到家人孩子生病時,需要幫助時,在海上工作的自已就顯得“愛莫能助”,這時候只能靠媳婦柔弱一個人。

海上石油平臺是一項高風險的作用場所,由於生產、生活集中在一起,生活空間有限,石油開採混合著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各種油氣管線縱橫交叉,很多高精密儀器設備多來自進口,所以在這上面工作的操作工,基本都是本科生以上學歷文化,一般石油專業應屆畢業生來這裡工作機會會大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