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危險即將到來,晴雯除了哭泣自虐,為何沒有做任何努力?

你白哥哥


其實晴雯最終的處境,是除了哭再也挽回不了什麼的,為啥,她落到當下這個地步,是一個結果,而之前的過程,她改變不了,所以努力了也不見得有效。

我們知道,在紅樓夢裡,對寶玉極好的人有很多,但是真心對寶玉好而不求回報的只有黛玉和晴雯,這兩個人有相似之處,也預示著最終的結局對兩個人來說都是悲劇。

首先從王夫人來看,她不喜歡晴雯這樣的女孩子不是一時半會了,這個可以從金釧跳井開始,她是極討厭那些看著妖豔狐媚的女子在自己兒子身邊的,怕帶壞了寶玉,而晴雯恰恰是一個行為比較高調的女孩子,用今天話講就是比較任性,如果就她和寶玉兩個人的小世界任性還好,但是在怡紅院中是有眾多耳目的,她的行為遲早是會傳到王夫人或者賈母的耳朵中,所以別攆走是遲早的事兒。

再看怡紅院眾丫頭,以襲人為例,她是王夫人認可的將來會做寶玉小妾的女子,她會為了晴雯求情,來威脅自身的地位?完全不可能,說不定晴雯的事情就是她去彙報的,想來很是可怕。不是晴雯不努力,是真的努力了也沒有用。


大野澤的風


在抄撿大觀園之前,王夫人就曾派人將晴雯叫去臭罵一頓,象個病西施,明日揭了你的皮。果不然,兩天後王夫人就來到園中,此時晴雯病重,已有四五天未進食,王夫人不管不顧,命兩個女人將晴雯從炕上拉下來,蓬頭垢面,被架起來拉出去了,回到瞭如豬窩一般的醉泥鰍姑舅哥哥家。此間,寶玉偷偷去看了她,兩人互換了貼身內衣,晴雯還把兩個蔥管似的長二寸的指甲剪下來交給寶玉,哭訴著只是擔了虛名,我可是無可奈何了。晴雯死後,在城外化人場上被燒化,王夫人命賞了十兩燒埋銀子。哥嫂將晴雯衣服簪環收起,約有三四百金之數。自古紅顏多薄命,一盆剛抽出嫩箭的蘭花就這樣凋謝了。晴雯死後,寶玉用她素日所喜之冰鮫一幅寫了約一千五百字的長祭文,名曰《芙蓉誄》,又備了四樣晴雯生前所喜之物,於夜月之下,同小丫頭來到芙蓉花前,將誄文掛在枝上,寶玉灑淚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以信至痛,誠敬又悲慼,倒是有情有義一情種!

晴雯之死,誰之罪,誰之過?她十歲被買進賈府,先服侍賈母,後服侍寶玉,其間從未見過父母。她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王夫人是元兇,王善保家的是幫兇。晴雯削肩水蛇腰,眉眼與黛玉相似,漂亮俏麗,能說會道。王夫人聽信譫言,擔心寶玉被晴雯勾引壞,決意要將她趕出賈府,對病中的晴雯不管其死活,心腸狠毒。她是主子,是賈府的掌權人,下人都是奴才,命運都掌握在她手裡,她有權對下人加以處置。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勢,助紂為虐,扇陰風,進饞言。平時晴雯等不待見她,她時時想尋她們的錯,此次機會來了,她焉能放過。還有園內那些老媽子平時也對晴雯的作派看不慣,看到她被趕出,個個歡喜不已:阿彌陀佛,今日天睜了眼,把這一個禍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靜些。

晴雯天生麗質,生性直爽,千伶百利,嘴尖性大爰使個小性子(如撕扇子一事),樹敵不少。性格就是命運。當厄運到來之際,她不象司棋那樣去央求人,她知道誰也保不她,救不了她,包括寶玉在內。她知道王夫人已將她視為寶玉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她再努力有用嗎?橫豎是一死,人格尊嚴要緊。

所以晴雯之死,既有其客觀原因,也有其主觀原因。




藍天夜月


晴雯本來是賈母的丫鬟,由於針線做的好,言談舉止又比別人伶俐,賈母就把她給了寶玉。但是晴雯脾氣不好,得罪了不少人。在王夫人抄檢大觀園時,她就被王善寶家的告了黑狀。本來王夫人是不相信王善寶家的話的,但是王善寶家的說晴雯是寶玉身邊的人,說她“仗著生得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她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趫趫,大不成個體統。”偏偏王夫人就見過她罵丫頭的樣子,又討厭她“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黛玉。當時就把她叫到跟前訓了一頓。

王夫人看晴雯是怎麼都不順眼。見晴雯病懨懨地站在面前,王夫人便覺得有她“春睡捧心之遺風”,說她“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還罵她“去!站在這裡,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說她是“妖精似的東西”。晴雯當時就“一頭走,一頭哭,直哭到園門內去”。夜裡抄檢大觀園,她還不知收斂,還“挽著頭髮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把告她黑狀的王善寶家的弄了個沒趣。此後晴雯的病情加重,在王夫人趕她出去時,她已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最終在姑舅哥哥家去世。

晴雯自從遇到危險,只是哭泣自虐,不然病情也不會一日重似一日。她的後臺是賈母,她應該去賈母處求救的。賈府中有的是通過求救而保住自己的。晴雯為什麼就沒有做任何努力呢?

晴雯是被寶玉的溫柔抹殺了警惕性。她為什麼脾氣那麼不好?被寶玉慣的唄!晴雯摔壞了杯子被寶玉吵了幾句,她就生氣了,寶玉還得讓她撕扇子哄她開心。她一瞪眼,滿屋子都不敢說話。有寶玉撐著腰,只有晴雯罵別人的份兒,晴雯什麼時候被別人罵過呀!如今被王夫人罵了,她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在生王善寶家的氣,哭泣自虐,以搏得寶玉的關注。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根本沒有向寶玉訴說是什麼原因,等寶玉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了已經晚了。她太自信了,以為寶玉就能保護得了她,但是在她被趕出賈府時,寶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晴雯沒有襲人的自保意識,在王夫人找她問話時,她還拿賈母壓王夫人,讓王夫人知道了她是賈母送給寶玉的丫頭,提前做好了安撫賈母的準備。

晴雯只知道自己心裡只有寶玉沒有二心,也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勾引過寶玉,就認為自己沒事。可她沒有意識到“人言可畏”,她惹了那麼多人,大家一起“黑”她,還有她的好嗎!



書林外傳


抄檢大觀園後,怡紅院被攆走了晴雯、四兒和芳官三個丫鬟,損失慘重。寶玉有點失魂落魄,他最在意的便是漂亮可心的晴雯。

相比毫無思想準備的芳官和四兒,晴雯被攆的命運,幾天前王夫人就親口、當面告訴她了,她自己是知道的。

晴雯是愛寶玉,也是一直想留在寶玉身邊的。曾經她和寶玉鬧脾氣,寶玉要攆她出去,她哭著說“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個門。”懷著這麼執著的信念,當王夫人已經毫不遮掩地表達出對她的厭惡,並當面對她說:“既是老太太給的,我明兒回了老太太,再攆你。”她理所當然對自己的前途命運有所覺察。然而,從被王夫人訓斥到最終攆出去,這期間還隔了好幾天的時間,她卻沒有做出哪怕一點努力去挽回。

司棋在抄檢大觀園當夜被查出嚴重問題,她都知道去求迎春幫忙說情——別管迎春有沒有那個能力,起碼司棋為了自己想留下的願望盡了足夠的努力。晴雯明知寶玉喜歡她在意她,不僅沒有對寶玉說一個字,甚至當寶玉發現她的不對勁,主動“細問晴雯,又不說為何”,什麼也不說。

她不求寶玉也就罷了,在母親面前,寶玉也未必能說上什麼話。但是她可以去求賈母啊,老太太一向很喜歡她——她以前就曾求過賈母,將自己的姑舅哥哥多渾蟲買來。後來王夫人彙報將晴雯攆走時,面對既成事實,賈母還遺憾地說了一句“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聽這意思,似乎襲人都沒放在賈母眼裡,她一心只看中了一個晴雯。如果晴雯能夠找老太太求情,或者求鴛鴦轉達,事情的最終走向不好猜測,但無論如何,王夫人一定不會跟賈母破臉。

然而,晴雯在這些天裡沒有為自己的願望和命運做出任何努力、採取任何行動。她從王夫人那裡回來後,除了那裡自己流淚生氣之外,就是不吃不喝,讓病越來越嚴重。

不,她也不是什麼都沒做。當晚,當抄檢隊伍進入怡紅院時,自襲人起所有丫鬟的箱子都被翻檢,晴雯當眾鬧起了脾氣,“只見晴雯挽著頭髮闖進來,豁朗一聲將箱子掀開,用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都倒出。”這是明顯的意氣用事啊,本來就不招人待見了,還這麼拉仇恨,晴雯,你想做什麼呢?

莫非她以為,王夫人一定會說話算話,回過老太太之後才攆她?然後當王夫人回老太太時,賈母一定會力保她?

莫非她以為,因為搜查箱子沒發現她的任何問題,王夫人就會改變對她的惡劣印象,然後就把她放過了?

我猜,晴雯大概什麼都沒想。她只顧自己委屈生氣憤怒了——這些年來她被寶玉慣壞了,只要她生氣耍脾氣,寶玉就會哄她,哪怕隨便糟蹋財物撕扇子也把她哄得高高興興。

她就像一個養尊處優的小姐一樣,遇事不知道怎麼面對,更沒有智慧和能力去解決,只能以不吃不喝流淚生氣的自虐的方式來對抗,最終當然,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劇結局。

當然晴雯不過是個丫鬟,即使她努力了,也未必就能改變被攆走的命運,但很有可能不會那麼糟糕,如果賈母過問一句,最起碼她可以以一種更體面的方式離開,帶走自己的東西,以後還有迴旋餘地。就算什麼都沒有改變,最起碼,也為自己的願望和人生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也就沒有遺憾。

然而,晴雯什麼都沒做,“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她太驕傲了,太自以為是了,既看不清嚴峻現實,也無法抵禦生活的任何打擊,只能早早香消玉殞,讓那個軟弱卻多情的公子從此牽念一生了。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晴雯是作者最喜歡的人物之一。精明能幹美麗大方快言快語。她沒有心機,不會藏著掖著。

但是晴雯是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一個身世可憐的丫環。她的命運掌握在賈府的主子手裡。

因為她的能幹和美麗,得到了寶玉的讚賞和青萊,但是卻成為一心想當寶二姨奶奶的襲人的警惕和嫉妒。

晴雯的心直口快也得罪了很多賈府的僕人以及這些僕人的親朋好友。這樣,在王夫人聽了讒言攆她出去的時候,寶玉沒有膽量保護她,其他的婆子們更是拍手稱快。她也只能夠孤獨的病死。



小路--118


這個題目我覺得問的意義不大。試問晴雯還能做什麼努力呢?

晴雯不過是一個丫鬟,別說王夫人要攆她,就是寶玉要攆她,她也是沒有辦法的。她是奴僕,她的命運由主子決定。主子如果決定放棄她,除非她能讓主子回心轉意,否則她是不可能改變這個命運的。

晴雯有可能讓王夫人改變主意嗎?我覺得不可能。

第一,王夫人不喜歡晴雯,由來已久。晴雯其實沒有做錯什麼事,只是王夫人鐵了心要攆她走,隨便什麼理由都可以,甚至什麼理由都不需要。她看晴雯不順眼,這就是理由了。從她把晴雯叫去責罵的那一段就可以看出來,她對晴雯純粹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所以晴雯才會被氣得非同小可。換了誰不氣啊?無端端被罵一大通,做錯啥了都說不出來,反正長這副模樣就是錯,就是浪,就是張狂!

(參見我昨天剛回答的。)

王夫人都厭惡晴雯到這份上了,晴雯還能怎樣?再怎麼牙尖嘴利,也不可能辯解說爹媽給的,我就長這樣啊!

唯一的辦法是通過其他主子讓王夫人改變心意。通過誰呢?

寶玉?王夫人就是怕晴雯“教壞”他,才要攆走晴雯的,他怎麼有能力改變王夫人的想法?只怕一開口,晴雯死得更慘,因為只要為晴雯辯護,就“坐實”了晴雯的“狐媚”。

王熙鳳?王夫人大罵晴雯狐媚時,王熙鳳就在邊上啊,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她如何改變王夫人的心意?

賈母?王夫人就是有心先斬後奏來挑戰賈母,給賈母一個下馬威的。所以賈母怎麼保得了晴雯?就算保得了這次,也報不了下次啊。

所以這是無解的事。除非晴雯本身發生突變,變成王夫人喜歡的樣子。這可能嗎?

第二,晴雯的性格直率剛烈,高傲不屈。“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雖然是下人,但是具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平等意識很強,動不動就懟天懟地懟主子(寶玉)。晴雯沒有背景,她所仰仗的,不過是身為寶玉大丫鬟的“地位”、賈母的欣賞和寶玉的喜愛,以及自認為光風霽月、沒有行差踏錯、對得起天地良心的“問心無愧”的心態。

然而在這世上,一個人是否站得直行得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抱團,得有好人緣,有“朋友”替你說話。如果沒有“朋友”,反而越是身正影直,越容易招人嫉恨。晴雯就是這樣。她沒有朋友,只有眾多隱藏的敵人。在她被攆走的過程中,不少人在王夫人面前說了她的壞話。別人都比晴雯做得對做得好嗎?當然不是。晴雯是無端和寶玉“擔了虛名”,而真正和寶玉發生了關係的襲人呢?不但安然無恙,反而得到王夫人的賞識。原因就在於她不像晴雯那樣伶牙俐嘴,而是善於在王夫人面前藏拙,營造一副王夫人喜歡的“笨笨的”樣子。

這個世界上,不喜歡真相,只喜歡“好聽”“舒服”的假話的人多的是,王夫人就是一個代表。晴雯不懂這個道理,只會真實地表達自己,完全沒有迎合他人的意思,這種性格註定了她的悲劇。因為這種性格,她註定不招王夫人和其他多數人的喜歡,也註定在“危險”來臨時,想不到要委屈自己、放下自尊去“努力”(其實就是找人幫忙)。她自始至終不會妥協,也自然改變不了任何結局。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筆者認為,曹先生只所以筆下這樣安排晴雯命運歸宿,主要目的是出於這樣的考量:晴雯雖為丫環,但天生麗質,相貌與黛玉相仿,且聰慧超常,心靈手巧,兼之為寶玉身邊貼身伺女的地位,諸多優勢集於一身的人她,在正常情況下應該身份高於襲人,但由於其性格的原因以及行事風格不盡主意,不能取得王夫人的信任,其地位只能次於襲人,這在她心靈裡積鬱很深,飽含委屈。在她的心裡這一陰影一直有所存在,形成了鬱悶之情又不能得到排遣,更令她鬱結的是,寶玉對她真心關愛之情難以釋懷。一個聰明女子在這種境遇中生存,明知沒有什麼寄託,又苦無他路可走!只能信天由命地隨遇而安打發日子罷了,舍此別無他法。這就是晴雯的客觀生活現狀。然而禍從天降,美貌的姿色並沒有為她帶來好運,反爾加快了她速死的步伐,原因是王夫人擔心其美貌會勾引寶玉影響了寶玉的人生,在諸多突發事件的誘引下,滅頂之災傾刻來臨,可卻無人對她施以援手。她心中十分清楚,寶玉對她能做到的只能是給予公子哥的溫柔,而對她不幸的命運轉折作用力幾乎為零,所以她的心中明知惡運即將臨頭,也只能下意思地選擇,像一隻任人宰殺的羔羊一樣束手待斃,她十分清楚自已是多麼地卑微,一切主動地努力的抗爭都與事無補,與其徒勞地掙扎反而不如快點死掉,早死好!自認為死可早日使她獲得解脫……謝謝!個人觀點!哈哈一笑了之


溫王祥


曹公寫人物有一妙處,這妙處恰好又是一個謎處。

《紅樓夢》裡出現的各色人等,有些必定是作者親身經歷,有些應該只是聽聞過,把這些本來無甚瓜葛的人聚集在一個舞臺,並且讓他們之間產生自然而然的關聯,事實上類似於主持了一場大型的人性實驗。

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實驗設計是,考察同一種品格之人,處於不同的階層,面臨不同的境遇,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同一種品格,曹公一般至少會設計兩個相似的人物互相映射,探尋其一生的來處與去處。即為何她會是此種個性?以及這個性會將她們引向何方?譬如秦可卿和香菱,薛寶釵和襲人……林黛玉的映射人物有兩個:晴雯和齡官。從《紅樓夢》的人性實驗結果來看,不論是什麼樣的地位和身份及人生際遇,性格導致命運的命題是基本成立的。

以黛玉為代表,包括晴雯、齡官等人具有一些共同特徵,此文僅分析黛、晴的關聯。

才華出眾。黛玉不必贅述,晴雯是丫鬟中的佼佼者,首先被大管家賴嬤嬤相中,之後又得到閱人無數又挑剔異常的賈母的青睞,送給了府裡的鳳凰寶玉使喚。大家可以想想,連管家林之孝的女兒小紅,有背景後臺又那麼聰明伶俐的丫頭,尚只能在怡紅院打個雜,能得以貼身服務寶玉,可以說是做丫鬟的所能達到的人生巔峰了吧。



性格正直。黛玉不像寶釵,裝傻藏拙,看不慣的事會直說,付出真心又毫無保留,就因為寶釵逮住個機會為黛玉做了些小事,黛玉便捧出一片真心直言,實在很替她心痛不值,因為寶釵不配得到這荷花般純潔的真誠,黛玉對寶釵說: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

晴雯亦同樣,看不慣襲人慣會背後做手腳、鬼鬼祟祟便出言相譏,恨墜兒偷東西不爭氣便越界管教,對寶玉又坦坦蕩蕩,從未使小意兒勾引,兩人交往的單純而闊朗,反而深得寶玉之心,也因此得罪下許多小人,設計陷害。

抄撿大觀園,是因為園內發現了繡有色情內容的香囊。晴雯本來是怡紅院裡最純真本份,未曾與寶玉有過瓜李之嫌的一個丫頭,卻成了這次專項整治活動中最大的受害者,其冤枉程度也不亞於那個在嚴打活動中被誤判死刑的胡格吉勒圖了吧。

一個無依無靠的丫頭,被潑上這樣的髒水,扣上這樣的汙名,又不像襲人,早早偷拿積攢了很多私房錢,把花家的家業都幫哥哥重振了起來,傻乎乎一無所有兩袖空空的晴雯,趕出去也配不上個像樣的小廝,這麼優秀又高傲的女孩兒,是不會以這樣的面目苟活於汙濁的世間的,所以,唯求速死。



晴雯死後,寶玉做芙蓉女兒誄悼念,被黛玉聽到,倆人探討間,寶玉說出不詳之語: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已經預感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亦不過如晴雯一般。

這三個人設,實際是曹公告訴世人:出眾又正直之人,必是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但品質高潔的人不會用卑劣與迎合的手段去苟且,所以她們都選擇了"質本潔來還潔去"。


凇霧


晴雯之死故然讓人可嘆,但卻是必然的。

一是她鋒芒必露,扯扇子評論襲人的做為,和寶玉分庭抗理,試想一個弱女子,又是奴婢,放在現在就是一農家女兒,要地位沒地位,和一家之主做對,有好結果嗎?況且她的對手太強大了,襲人雖相貌沒她出眾,但心計何人能比?再之,賴以託附終身的主人寶二爺一點骨氣都沒有,只知哭哭啼啼有用嗎?

封建社會,視下人如草芥,女子如糞土,她的命運是寄託在主子的憐憫,何能保己?

可憐一如花少女,白白葬送在封建沒落社會中,讓現代的人唏噓不已。

所以,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永遠是致勝法寶,血的教訓應該記取。


51194523342社會生


看是晴雯被大觀園裡的那些多嘴多舌的老媽子給整的,其實晴雯是給自己害的,她在大觀園裡忘了自己是婢女的身份。她的性格脾氣完全是小姐的風格。她只知道寶玉會容忍她,不知道別人是不會容忍她的。從她任意妄為的撕扇子,指桑罵槐的說襲人和寶玉的朦朧關係,還有自作主張的拿頭簪去戳偷黃金手鐲的墜兒,把墜兒的乾孃叫來吩咐領出去,就是打發出去,她在處理這些事上,儼然是一個主子姿態,其實晴雯的囂張跋扈早已令大觀園裡的下人不滿,因為寶玉的特殊身份罩著她,使那些婆子對她敢怒不敢言,恰巧可以整倒她的機會來了,就是大觀園的景點出現了在那個時代萬不可以出現的黃色東西,香囊袋上繡著赤條條兩個男女纏在一起,這在如此富貴人家萬不可出現的傷風敗俗的事,王夫人嚇壞了,去找鳳姐責難她對家風出這麼個驚天大事的管理疏漏。後來又是刑夫人的陪房的教唆下對大觀園進行史無前例的搜查,又對不正經的女孩進行裁減,所以就有人向王夫人打了晴雯的小報告。聰明的晴雯雖然進行了彌補,但為時過晚,被上級罵了一頓,又被免職了。這是她平常忽略想不到的事,她認為有寶玉罩著,是任何人也憾動不了她的。晴雯的遭遇也給我們今天所有人提個醒,無論我們處在什麼地方和環境,都要考慮自己的做人形象,考慮身邊民心民意,一旦失去身邊周圍人的維護,自己離毀壞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