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說起鳴槍禮,是部隊中的一項特殊儀式,相信很多人在電視中都看到過,一些部隊的重要場合或者部隊中有人犧牲時都會用到。在部隊中槍是神聖的象徵,使我們保家衛國走向富強的武器之一,那麼為什麼鳴槍禮給予如此高的評價,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因為不是每個人離去都能享受到鳴槍禮,近年來有沒有人獲得過此項殊榮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位烈士享受了鳴槍禮,父母含淚相送的故事。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說起王成龍,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他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記得那是9月份的魔鬼訓練周,像往常一樣早上四點起床就行拉練,重複著每天的訓練任務。誰知災難悄然來臨,在訓練過程中遇到一個滿載貨物失控的大貨車向隊伍衝過來,說時遲那時快,如果貨車衝進隊伍將有很多人犧牲,危機關頭王成龍來不及考慮,一下子推開身邊的戰友,自己卻喪失了逃生的最佳時機。戰友得救了,而他卻光榮的犧牲了,那時候他才只有23歲,大好的年華才剛剛開始就結束了。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由於他捨己為人的精神,部隊為了向英雄表達敬意,授予了他烈士稱號和一等功榮譽。而他離世的消息就像重錘,狠狠的砸向他父母的內心,一時間無法想象更無法接受。黑髮人送白髮人,內心是何等的煎熬,母親強打起精神,領取了屬於兒子榮譽的勳章和證書,那是兒子的驕傲,確是父母心中抹不去的痛。回想兒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考取軍校,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和心血,本該到了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卻收到了兒子離去的消息。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兒子的骨灰在戰友的護送下安全到家,望著那骨灰盒,想起了啟程時,無數群眾自發前來拉起橫幅送英雄回家。葬禮在他家鄉的莒南縣魯東南烈士陵園舉行,烈士要榮歸故里。記得那是初冬的早晨,寒風特別烈,可是來送行的人卻格外的多,場面嚴肅而令人悲傷。三聲槍響劃破了寂靜,雪花也隨之飄然落下,那是老天在為英雄流淚,為英雄的父母傷心。下葬的那一刻母親哭的撕心裂肺,緊緊抱著骨灰盒,一向沉默少言的父親,也是淚流滿面,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他們無法想象一向健壯的兒子會突然離世,更不願意相信兒子就這樣離開了自己。葬禮結束後,父親久久不願意離去,回想這些這些年兒子常年當兵在外,自己忙於工作,雖然平時對兒子也很是關心,但是由於父愛深沉,不善於表達,所以父子倆平時交流並不多。父愛是無行的,當失去那一刻他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悲傷,顫抖的再次回到兒子的遺像前哭著說,兒子,讓我再看你最後一眼。本就沉重的氛圍更加傷心,聽了這句話眾人的淚水就像決堤一樣不止,大家對於此刻的場面感到難過。

烈士王成龍“回家”了,父親抱著骨灰盒說:“我想陪陪兒子”!

王成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犧牲了自己,救了戰友,保全了另一個家庭。但是他也是不孝的,讓父母在年過半百的年齡,還要享受喪子之痛,這種心酸無人能體會。為王成龍而鳴的鳴槍禮,代表著讓烈士榮歸故土。父親那久久不願離去的不捨和心酸。身為王成龍的父母是光榮的,雖然你們失去了一個兒子,但是他還有戰友,還有許許多多的好心人,願意把愛傳遞下去,照顧好烈士的父母和牽掛,願英雄一路走好,天堂沒有憂愁。今天小編的故事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這是一個關於烈士的故事,這也是一個關於英雄的故事,英雄的背後有榮譽,但也留下了太多的遺憾,留下了年邁的父母。他英勇救人的事蹟可歌可泣,捨己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