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老交易員肺腑之言:期貨市場,也要小心套路!

期貨交易既簡單又博大精深。對於少數得道的投資者而言,做期貨賺錢是很簡單的事兒。但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許多人任怎麼努力也悟不出成功的方法,錢賠光了也沒有真正認識期貨市場。因此,要想在期市長久生存,就需要我們對市場的運行規律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如果缺乏認識,遲早會受到市場——最嚴厲老師的懲罰。不知彼,不知己,久戰必殆。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中的一句話道出了金融市場這一不確定世界的真諦。市場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沒有一成不變的運行規律。

歸納分析法並不完全可靠

有一則笑話講,“每當我找到成功的鑰匙時,就有人把鎖給換了”。其實,期貨市場也是經常被這樣無情地換鎖。投資者最幸福的時刻,是自以為發現了可以賺錢的方法之時刻,而最不幸的時刻是,當他照此做了卻發現根本賺不了錢的一瞬間。

在期貨市場這一以無常為常的投機世界,歸納法並不可靠。歸納總結出來的規律往往都有侷限性。但我們卻經常聽到有人以過去一年或幾年的規律說事。其實做期貨時間長了,都知道樣本有效性的問題,一年、二年、十年八年甚至三十年的樣本都未必可靠。雖然技術分析的基礎是強調歷史會重演,但畢竟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因此做交易不能簡單地以過去的經驗來對待。

道可道,非常道。行情走勢的規律總是會被打破的。我們以LME銅的走勢圖來分析說明。

2003年到2006年,銅的大牛市讓許多人重新認識了期貨,改變了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1974—2003年三十年間,LME銅價共四次漲到3000 美元/噸以上,最高一次漲到3305美元/噸,但在3000美元/噸之上時間都不長。但是,道可道,非常道,規律在改變,歸納法並不完全可靠。自2003 年開始,LME銅價一反常態,沒有在3000美元/噸附近調頭向下,當時高喊戰略性空銅的投資者不僅沒有“接到”熊市,相反卻“迎來”了史上最大的牛市,一些投資者也因此深受經驗主義之害,出現嚴重虧損,有的甚至被淘汰出局。期貨交易,真的是不可臆測不可武斷。成功的交易者,不僅需要具有歷史的觀點,還需要有發展的眼光與辯證的頭腦。

有一則寓言:驢子馱著鹽過河,在河邊滑了一跤,跌在水裡,鹽溶化了。驢子感到輕鬆了許多。驢子獲得了“寶貴經驗”。後來它又馱著棉花過河,以為同上次一樣,於是在走到河邊時,又故意跌倒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驢子非但不能再站起來,而是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驢子死於非命是因為它套用了過往的經驗。

“死於經驗的驢子”這種事情在期貨市場更是屢見不鮮。許多人把偶然的成功視為可以複製的成功經驗,而不知道那種偶然的成功有著侷限性。

不可忽視小概率事件

電影《教父》中說:“不要說不可能,沒有什麼不可能。”股票和期貨市場也是如此。翻看期貨市場諸多品種的歷史圖表,你就會懂得:小概率事件絕不可忽視。想要在市場中長期生存,就一定要為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做好準備,交易時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小概率大行情能成就極少數人,同時也會重創更多的人,甚至從這個市場中淘汰一些人。

事實上,大自然也在不斷啟示著我們:必須重視小概率事件。百年一遇的事情,現在已經成為常見的報道。比如:2010年7月14日的兩條新聞:一是“青海遭遇千年不遇洪水,格爾木溫泉水庫現潰壩危險”;二是“安徽上千水庫超汛限水位,百年一遇強降雨襲安慶”。

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預測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根根陰陽相接的K線走勢圖說明,動盪是這一不確定市場固有的屬性。凡對不確定的未來言之鑿鑿地給予精確預測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不知道自己無知。

我有一同事經常感慨他的一客戶高超的行情預判能力,稱客戶能準確地預測到第二日行情的大致走勢。我則認為,客戶賺錢的事實與其對賺錢這一事實的描述是兩回事。格雷厄姆說,“市場其實是一位狂躁抑鬱症患者,任何人都無法預測他明天的心情。”其實,期貨市場的投機者都是在跟“病人”打交道。

從多個品種的行情走勢圖中可以看出,一段時間內商品價格既大幅下跌又大幅上漲,有時一年內甚至上下大幅拉鋸好幾回,所以對市場價格走勢的預測多數都是無意義的。無論是哪家機構的預測都不可輕易相信。如果行情走勢可以準確預測的話,那麼精英雲集的那些華爾街機構還不把市場的資金全都吸過去?

行情走勢總是在矯枉過正中進行,漲也過正,跌也過正。對於有些人津津樂道的精準預測,只能說運氣好,蒙對罷了。

沒有絕對會漲的行情也沒有絕對會跌的行情,欲在市場中生存還是少些必然性思維為好。對於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而言,做好交易的對策比預測行情漲跌更為重要。我認為,個人投資者最好做“條件反射”式的交易,當行情走勢觸發了某種交易的條件,則進行相應的操作。

市場不仁

《老子》中有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意是,天地聖人,於人於物,任其自然,並無仁愛(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

期貨市場也是如此無仁愛地運行著,其以投機者為芻狗,它才不考慮你怎麼想。有投資者說,不求在市場賺大錢,每天能賺點兒買菜錢就行。然而,市場可不管你的想法有多卑微,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交易系統,就別想在市場中長期生存,更莫說賺錢。

該止損離場的時候也別跟市場討價還價,有些人在該止損時卻產生這種想法:如果行情再反彈一下就離場,或者暗中禱告行情能夠沿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前行而不作為。市場不仁,交易時我們必須嚴格遵守紀律,做到知行合一。

天行有常

《荀子》裡有一段話頗值得投資者玩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期貨行情的運行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市場不管你是誰,不會因為某個人而存在或消亡。投機有道則賺錢,無知妄為則難免賠錢。準備充分、待時而動,一心一意循著自己的投機之道去交易,方能在市場中長期生存並走向成功之道。“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投資者要牢記心中,深入骨髓。

雖然道可道,非常道,但投機者必須認識到:市場是有規律可循的。投資者必須不斷去探求、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盛極必衰,剝極必復。大漲之後有大跌,大跌也為以後的大漲奠定了基礎。“落葉蘊育萌芽,生機藏於肅殺”。市場生生不息,不斷地在為投資者提供機會。因此,市場從來不缺少機會,就看我們有沒有賺錢的本事。能不能做好交易,關鍵是要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兒:首先,自己有沒有切實可行的交易方法;其次,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快樂交易其實很簡單:做好自己的事兒,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與時勢俱進退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