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影:買房


徐影:買房


買房

徐影

中國人對房子的概念如同對家的眷戀,一天的忙碌奮鬥,回到家中,沙發上一躺,看著精挑細選一桌一椅心裡就特別滿足,所以結婚買房是每個適婚青年必做的一件事。

剛結婚的時候,因為堅信自己嫁給了愛情,儘管婚房是租的,傢俱是破的,還是義無反顧的嫁給了老公,那時候年輕,衝動的荷爾蒙讓現實沒有立足之地,買房提上日程是婆婆生病以後。

婆婆是子宮癌復發,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就算我們盡全力的治療,醫生的一次次搖頭嘆息,讓我們明白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我們在擔心她病情之餘,更憂心的是身後事,租的房子房東肯定是不允許辦喪事的,老家又沒有房子,到殯儀館是個好辦法,可在我們當地只有需要開追悼會才會選擇這樣正式的地方,小門小戶的,親戚朋友又少,空空的大廳難免顯得冷清,婆婆辛勞了一輩子實在不忍心臨走了還租借別人的地方,那時候第一次感覺擁有自己的房子是那麼重要。

婆婆最後還是回到老家爺爺的土房子辦理的喪事,為此,心裡總覺得愧對,如果真的在天有靈,婆婆到哪去找回家的路呢!緊鑼密鼓的把買房子提上了日程。以我們的經濟條件,只有按揭一條路可走,就是這,還得找便宜的樓盤,看著水漲船高的房價,手裡的那點資金首付就不太夠,新樓盤、低房價,偏遠是縮定目標的關鍵因素。買房的過程很艱辛,大小報紙、朋友圈只要有開盤活動都收集起來,趁著週末去看房,喜歡的戶型很多,可房子好價格也高,一次次看房,一次次嘆息,眼看兒子快出生,房子還沒有著落,真體會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我們找到了,縣招商引資過來的開發商,不知道是低估我們小縣城的購買力,還是想打開新市場,房價定的比平均房價低了將近一千,就是交房日期在三四年以後,位置說在新城區,其實就是出小區就能上高速了,好在交通方便,和老公毫不猶豫定了一套三居室,選房子的時候心都在顫抖,真是有種安家立業的感覺,雖然交房還遙遙無期!清明節告知婆婆具體地址,甚至還笑談了暫時沒交房,讓她老人家在那邊再堅持一下的話,心裡總算安慰了很多!

新房住不上,生兒子後又搬了三次家,孃家親戚來看我,都得提前打電話問我現在的住址,後來孩子鬧騰不好租房子,就搬到了老公單位職工宿舍。老式筒子樓,人多熱鬧,很有老上海的感覺,就是沒有單獨的廚房,做飯就在樓道搭建簡易的灶臺,一到夏天,廁所夾雜著垃圾桶的酸臭,氣味實在難聞,每次爸媽看望兒子後都覺得很心酸。

現在每月還房貸加上養孩子的開銷,讓我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任性女兒變成了勤儉持家的好媳婦,想吃什麼,百度一搜,自己在家咕噥,常年鍛鍊下來,廚藝倒增進不少,老公也自覺的加入齊心協力奔小康的隊伍,爭取一切努力多掙錢。雖然現在居住條件改善了很多,可對房子的渴望依然在心中湧動,就像那些經過五九年的老人家,對飢餓原始的擔憂,沒有爹孃可以拼的年輕人,大多和我們一樣,最近都在宣揚著房價下調,也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曾經遇到一個女孩朋友,大學剛畢業,家人介紹了很多相親對象,不乏有車有房的,她沒有被物質條件矇蔽眼睛,選擇了一個條件不優越兩人互相傾心的,轟轟烈烈談了兩年多,眼看要談婚論嫁,卻在房子的問題卡了殼,因為是媒人介紹,很多條件都擺在桌面上,男方父母說家裡就在一獨生子,外出務工很多年了,買套房子不是問題,兩個年輕人沒有經濟之憂,風花雪月很是浪漫,不曾想男方父母是當時覺得房價太貴,反正媳婦談好了,等房價便宜點,感情到位了讓兩個孩子挑選,還顯得重視女方,就沒急著買房子。可隨著房價的上漲,老兩口心裡忐忑不安,眼看手裡的錢讓房子的面積一縮再縮,也不敢表露出來,在農村因為房子問題煮熟的鴨子飛了是很正常的事,可不敢冒這個險。一邊加大掙錢力度,一邊希望房價管控落到實處。談了兩年再不結婚就不現實了,再去看房子,手裡的錢只能付首付了,面積還限制在80平以內,女孩的心裡很委屈,說好的不操房子的心,難倒是對自己不滿意,還是覺得兩年來,認定自己跑不了,不願意多付出,結婚的檔口,伴隨著不停的爭吵和懷疑,最終兩個人還是分手了。

社會很多輿論說丈母孃推高了房價,可現實生活中是,平賤夫妻百事哀比比皆是,很多夫妻,共患難容易,享甘甜難,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過得好一點,怨市場經濟的愛情太現實嗎,還是怨這高漲的房價太無情,買房之路漫漫遠兮,無數男女青年折腰為此啊!


徐影:買房

徐影,愛好文學多年,曾從事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現為自由職業,是80後的寶媽,願執手中一支筆,書寫心中萬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