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差評”《聲入人心》口碑熱度為何背離?

草莓味屠夫


湖南衛視近期推出的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在開播後出現了一種很奇異的現象。

不論是豆瓣上9.1的超高評分,還是微博上一邊倒的好評如潮,似乎都證明了這檔節目接近“零差評”的高口碑。

但是每週五黃金時段播出,節目的收視率卻一直很低迷。

究其原因,一方面,《聲入人心》的節目內容可能並不是每一個普通觀眾都能真正欣賞得來的。

節目裡聚集的是來自美聲、歌劇、音樂劇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爭取最終的6個首席位置。

雖然每一位表演者在專業領域的能力都很高超,帶給了觀眾們殿堂級的音樂享受,節目也儘可能做到了雅俗共賞。

但是觀眾們的審美水平與喜好也是很難把握,還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去適應去影響。

另一方面,節目也有著其本身的一些瑕疵,比如選手的情感表現還不到位;

比如說現場演唱的收聲效果不佳,沒有完美地呈現演唱者的表演;

比如在專業性點評上還有著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最後,客觀上來說,也和觀眾們更喜歡網播這種觀看方式不無關係。

比起單純的固定時間的電視直播,隨時可以打開觀看的,同時還可以看彈幕的網播似乎更讓觀眾喜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喜的是,《聲入人心》在慢慢地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同。

最近幾期的網絡播放率都遠超了其他節目,節目上的參賽演員也有了自己的粉絲隊伍,微博關注度以及轉發率都不斷提升,開始有了很多新節目的邀約。

是金子總會發光,有誠意的電視節目才配得上觀眾們的喜愛與熱情。


獨狼映畫


#聲入人心#的正確姿勢

《聲入人心》本意是捧出新一代美聲偶像男團。

第一期讓人驚喜:36位成員被冠以“三高”(高顏值、高學歷、高水平);節目招攬了好聲音冠軍李琦、好聲音紅人周深、星光大道總冠軍鞠紅川、《歌手》中走紅的男低音王晰以及“網紅”假聲男高音廖佳琳、金鐵林兒子、閻維文徒弟等豐富作料,話題足夠;三位出品人中,兩位(尚文婕、HENRY)都是流行歌手出身,可以爭議;6首席及30席替補的設置,註定了殘酷的競爭。題材新鮮、賽制明晰、話題豐富,似乎又一個現象級節目已經呼之欲出。

然鵝,從第三期開始,《聲入人心》便已經走偏。

走偏一:首席、替補同唱一首歌,誰勝誰敗的核心懸念,是保持殘酷競爭賽制的必需環節,節目卻莫名其妙(抑或無奈)地淡化甚至隱去,懸念完全放棄,結果便是觀眾只是欣賞了一首首美聲表演而已。第一期和第二期非常亮眼的首席替補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交待不清的通道。是不會做,還是不能做?到了第四期,節目競爭又變為二首席對戰二替補,由於實力對比明顯,勝負懸念進一步弱化。首席和替補選手雖然恢復同居一個空間,但道具設置的簡陋(和第一第二期的首席替補區不能同日而語)和規則(出品人敲章)的缺失,仍然是硬傷。

走偏二:選手之間本應刻意捕捉對立感,比如二位假聲美高音的對決、HIGH C之間的對決、好聲音冠軍與紅人的對決、冠軍與冠軍的對決、男低音向王晰發起的挑戰等。但節目卻選擇無視,讓人疑惑為什麼找這些選手過來?

走偏三:既然要做新美聲,出品人已經雜揉,意味著新美聲不僅僅是美聲的專業技巧。觀戰團卻選擇了清一色的美聲女歌唱家,那點評只能是專業表現如何,前後矛盾。

走偏四:既然是真人秀,出品人廖昌永即使有出國任務,節目組仍應該派一組團隊跟蹤拍攝,讓廖昌永在第三空間持續點評,並和客串出品人保持互動,以體現對選手一以貫之的關注。實際第三期、第四期節目中,廖昌永突然消失、毫無交待,只是空降了知名度略低的石倚潔臨時坐陣,斷裂感突顯,出品人的嚴肅性大為降低。

走偏五:選手備戰VCR一向是歌唱類真人秀刻劃選手個性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第四期卻幾乎刪除,出品人的點評篇幅也非常少,公演變成了二重唱的美聲欣賞,徹底變味。

走偏六:先表演再交待下一輪替補之爭的節目結構,既讓下一期節目的懸念提前不攻自破,又讓整體節目架構前重後輕。年輕導演駕馭真人秀的能力讓人捉急。

放棄懸念,放棄戲劇性故事,節目收視自然難有起色。儘管,節目確實被非競賽節目的標籤捆綁,每期90分鐘的空間相對節目的宏大結構顯得侷促,無法像真正的偶像競賽類節目那樣徹底放開手腳,但並非只有美聲欣賞節目的死路一條。

什麼是《聲入人心》的正確姿勢?

第一,堅持首席、替補勝負的核心賽制,製造足夠的懸念,節目才更有生命力。儘管在“非競賽”標籤下不能淘汰選手,但必須摒棄簡單地宣佈勝負這種粗糙的做法。規則一,在兩組二重唱之間,由出品人先選出一組勝出,並選出其中表現更好的一位首先進首席;然後,在失敗一組中選出表現更好的一位與勝出組另一位選手待定,再選出第二位進首席的選手。這樣,懸念成倍增加,而首席和替補也真正流動起來。規則二,本場表現最優的首席,下一輪可以有挑選重唱夥伴和競唱對手的特權,製造選手的聚焦效應。

第二,在90分鐘正片前,前置的先導片,要把替補競爭演唱資格的真人秀,以及每期節目的噱頭放在正片之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放在正片後半段,從而把正片的空間釋放出來。在每次公演結束後,增加出品人宣佈勝負結果的環節,加大節目的懸念和儀式感。

第三,節目最終是要捧出六位鮮活的首席新美聲,因此用活吸引眼球的選手資源非常關鍵。增加有話題感選手之間的競爭,通過成名選手的鋪墊和反襯,把新鮮有實力的選手逐步突顯出來。對實力超強的雙“雲”、“鶴姐”、王晰等,應該用賽制製造挫折、起伏,讓觀眾跟著選手的命運走,從而進一步激發觀眾的情感和粘度。第七期預告,終於有了走上正軌的感覺:有話題的周深、李琦、王晰終於齊聚,雖然太晚,總算覺悟。

第四,在每期的臨時出品人、觀戰團成員中,尋找一到二位話題或流量型藝人(比如迪馬希、李健、維塔斯等),製造新的話題和新的驚喜。

最後,第一期的首席替補區必須恢復,它是節目賽制不可或缺的鮮亮外衣。



劍有義忠有心


誰統計的“零差評”?!我就給個差評,同意我的頂起來!看到底是不是所謂的“零差評”!


西坡釣魚居士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節目內容並不是很吸引人。

本質上並沒有脫離傳統歌唱選秀的套路,現在連中國新歌聲這些老牌歌唱選秀節目都沒有什麼熱度,引不起太多關注了,更何況是把唱流行歌改成唱美聲、音樂劇,就更曲高和寡了,就算把流行歌改成歌劇,也沒有更吸引人。

從選手的角度看,確實裡面有許多外貌條件很優質的選手,第一集開頭的排位也給人一種來到偶像練習生的錯覺,但你說他打選手牌,又沒有給選手營造足夠的人設和話題,在這個炒人設的時代,光有臉也不夠。單單一個熱愛音樂的標籤不足以引起粉絲注意。







可以看出製作單位想做一檔嚴肅的選秀節目,但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就連中國好聲音也要靠導師之間的插科打諢吸引中老年觀眾,聲入人心這種純音樂的節目很難吸引眼球。


大娛魚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檔節目的。面對熱度和收視率背馳,我覺得要看時間了。

首先,美聲屬於小眾音樂,很多人會覺得美聲太高大上了,我會不會聽不懂。在節目當中,字幕也會表示,這首歌換氣時間0.1秒,需要強大氣息,哪裡轉調,哪裡是HighC,哪裡是花腔,這裡面有很多專業知識,所以導致大家想看而不敢看❤

其次,受市場影響。雖然現在觀眾的審美在慢慢回爐,但更多的人喜歡看潮流喜歡看熱鬧。節目當中有爭議,人們往往更喜歡看。但是這檔節目不同,它是一檔乾淨純粹,認真的節目。裡面的選手經常說的就是,我們要努力,我不想拖累哥,我沒表現好。他們會去找自己的原因。學歷,素質,體現一個人的品質❤

最後,這個節目在播出之前沒有大量的宣傳,沒有透露太多跟節目相關的信息。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節目的存在,這個節目吸引人的地方,更多是看別人的介紹。這是一檔優秀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希望大家去看❤





袁又圓的小世界


非常好奇用“零差評”來說一件事,真的零差評嗎?幼稚


570309


經典的東西不需要瞬間就火而被人遺忘,它就是一個永恆的事情,永被人記住,一直被傳唱。

這些參賽者都是非常優秀的歌者,所以我基本上不想說什麼音準換氣之類的,對換氣發生位置自認自己就是業餘的,雖然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但並非就是正確的,不要班門弄斧,至於音準雖然唱歌五音不全,但耳朵是十幾年鋼琴訓練下來的,對音準非常敏感和挑剔,正因為如此我反而不去苛求這些,因為這不是聲樂練習課,嚴格的說這次沒有一個音準完全無可挑剔的,但是音準有一些飄或者疵不影響歌曲的音樂性和感人度。一首感人的歌曲不一定是完美無缺的





港人港事


評為差強人意


用戶9353193142054


收視率低嗎?反正我們全家每週都在等著看,真好看,裡面的歌曲聽著就覺得高級,和一般的流行歌曲差別太大


蘆葦50530316


流量時代也是快餐時代,看電視節目的人大部分都是看嘉賓,有眼熟的,順眼的才繼續看,一看都不認識就根本不往下觀看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