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一代人的芳華,值得懷念的光輝歲月


人民公社(1958年-1984年),圖為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那時候的口號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在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牆上,畫著當年的宣傳畫:我們都是公社小社員.那時下午放學後或是假期我們都自豪地唱著《我是公社小社員》,幸福的為生產隊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南瓊海市陽江鎮上的“公社食堂”,現在已成為紅色旅遊景點,門頭上紅星閃閃,牆上畫著文工團的舞蹈.

在廣東佛岡石溪古村,一座大躍進年代的公社食堂重新利用,被村民變身為製衣廠。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白際鄉的“白際人民公社”,保存有偉人瓷像、像章、圖畫、語錄、文件文書和食堂等遺物近千件,真實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和社員生產生活面貌。

生產隊作為一種組織,存在的時間為1958年至1984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隨著人民公社解體,絕大多數地區按照生產隊轄域直接過渡到村民小組.至今,老一輩的人仍會經常提起生產隊這個名詞.

人民公社時期裝糧食的布袋,上面印著各種標語,記得小時候我家就有一個這樣的布袋,上面印著:農業學大寨.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長達40多年.如果你家還有這樣的票據,請保存好,具有收藏價值!

在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禾豐鄉大山中,發現人民公社時期的標語.那時候可能物資匱乏,但是人們的精神飽滿.一個時代過去了,有遺憾也有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