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2007年,“馬志明從藝50週年”活動,馬敬伯帶徒弟劉威到場祝賀

相聲大師馬三立門下徒弟眾多,但幾乎很少是親授弟子,大部分為拜門弟子。真正受馬三立點撥,繼承了馬家相聲精髓的只有兩位後人:馬三立兒子馬志明和侄子馬敬伯。

馬敬伯是馬三立大哥馬桂元的獨子,據傳,馬桂元本是馬家相聲最傑出的演員,卻不幸沾染毒癮,於1939年辭世,當時,馬敬伯剛剛七歲。

由於父親有毒癮,馬敬伯一歲時候就被抱至“三叔”馬三立家撫養,那時馬三立夫婦還沒有生育子女,把這個侄子當親兒子一樣養著。馬桂元去世後,馬敬伯母親改嫁,此後,馬三立夫婦對馬敬伯更加疼愛有加。馬敬伯讀小學時,為了給他交齊學費,馬三立夫婦有一次竟然把家裡的被褥當了出去。

1946年,馬敬伯14歲時,第一次被馬三立領上了天津聲遠茶社的舞臺。馬三立對這個侄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馬家相聲,馬志明後來還回憶道:父親教給大哥的活兒,比我還多。

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馬家相聲受人喜愛,不僅因為藝術水平高,還因為馬家人品好。馬敬伯登臺演出當天晚上,馬三立沒有評價他表演如何,而是告訴他:“從今天開始你就是生意人了,生意人的事你必須知道,但是不准你用。”生意人,是舊時對相聲藝人的稱呼。

為了教育馬敬伯守規矩、懂禮義,馬三立甚至不惜當眾斥責自己的愛侄。馬敬伯成為相聲演員的第一年,聲遠茶社在端午節請演員們吃飯。馬敬伯兩邊分別是三叔和茶社的“掌穴”楊少奎。楊少奎本來比馬三立大八歲,但按輩分,叫馬三立“叔”。但馬三立讓馬敬伯管楊少奎叫大爺,因為馬敬伯還沒拜師。吃飯的時候,馬敬伯給楊少奎夾了個饅頭,因為饅頭盤子離楊少奎比較遠。結果,馬三立的聲音立即就變了,他當場批評馬敬伯:“你怎麼能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東西呢?”

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另一件讓馬敬伯印象深刻的事發生在1962年。當時,馬敬伯已經調到吉林廣播曲藝團,他隨團到天津演出,演出結束後,跟著來看演出的三叔回家。一進家門,還沒拿起筷子吃飯,馬三立就批道:“你說的是什麼呀,離開天津這麼多年啦,你怎麼沒有多大長進呢?”馬敬伯回到東北後,馬三立給他連續寫了多封信,教他如何提高相聲表演水平。

馬三立在人品藝品上的言傳身教,深刻濡染著馬敬伯,使他成為東北相聲界廣受尊重的相聲演員。

馬敬伯於1956年調入吉林廣播曲藝團,參與籌建了曲藝團,是東三省少有的“寶”字輩演員,也曾擔任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省曲協副主席,他的弟子中,有省曲協主席、曲藝團團長,也有如劉威這樣的著名演員。

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馬季、馬三立、馬志明

但馬敬伯的生活卻很清貧。有一年,央視請他錄製節目,談談三叔馬三立對他的教育。節目錄完後,節目組給了他一筆勞務費。結果,馬敬伯堅決不收:這是談我三叔的,不是談我的,所以不能收。馬志明說:“現在可真沒有這樣的人了,哪怕你這邊接過錢,那邊買點東西看我父親呢?……結果,他就讓央視工作人員給他送到了天津,空著手看我父親。”

2013年,馬敬伯去世,人們才發現,這位老相聲藝人生前的住房連40平米都不到。

馬敬伯不僅將馬家相聲帶到了東北,更是將馬家相聲正直、忠厚的品格帶到了東北。

馬三立視若己出的侄子,“三叔”的兩次痛批讓他終身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