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有部港片在影壇屢獲大獎,在港票房一度打敗了港片必看經典《無間道2》,卻在內陸公映後惡評如潮,一片罵聲。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這部備受爭議的電影就是《大隻佬》,喜歡的人稱其為禪宗佳作,不喜歡的都罵道噁心爛片。

導致這一點的原因很多,但導致內陸對於該片爭議過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審核機制對於原片的刪減。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內地版對於片中,體現“因果”的畫面歸於封建迷信給刪除了,導致了內地觀眾所觀看的片子由探討因果的劇情片,變成了不知所云的愛情電影。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還有就是其實我國很多觀眾其實對於佛學的“因果論”並不是很瞭解,宗教理論本身就是非常晦澀難懂的,如果落實在電影畫面其實都是非常意象化橋段。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這樣的橋段本就是一部片子的核心且不容易被理解,所以在內地上映被刪除之後才會導致口碑的撲街。

片中體現因果的表現形式,是劉德華飾演的“大隻佬了因”在他人身上看見的幻象,而這種幻想會和這個人所必須經歷的遭遇相對應。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比如片中被打死的警犬,了因就在它身上看見了一個小孩在虐打小狗。

而片中被孫果殘忍殺死的李鳳儀(張柏芝飾),了因在她身上看見了日本人揮刀將中國人砍頭,這也對應了李鳳儀最後被孫果砍頭的結局。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幻象是因,而人對應於幻象所必須經歷的遭遇是果。但是片中所說的因果是佛學的因果,有哲學因果論的意味,但不屬於同一體系。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佛教中的因果,因與果是有必然關係的,但是因果之間是無關的。就像片子中了因所說,鳳儀的果不是因為鳳儀做了什麼,也不是鳳儀前世做了什麼,而是隻要那個日本人殺了人,這個果就由鳳儀來償還。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這裡的知識點就特別深奧,雖然身為佛教徒的小酷很想說,但為了不跑題,感興趣的可評論,小酷會慢慢解答。

其實片子比較令人費解的還有結局,在鳳儀被殺害後,追入荒野的了因卻遇見了自己的心魔,在和心魔戰鬥中頓悟,最終花了五年找到孫果,以擁抱降伏這個殺人惡魔。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這裡的情節實際上是揭示了了因,參透因果的過程。他在好友被孫果殺害後,亂棒打死小鳥看見了因。

但是他卻無法參透因果,為什麼他人種因卻要無辜的生命償還惡果,這和了因內心善惡有報的思維發生了衝突,他無法頓悟所以下山入世。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而結局處,再次因為好友被殺,了因對孫國又動了殺心的時候,內心的心魔出現,讓了因有機會去正視內心的仇恨和對孫果的殺心。

這裡的了因和心魔代表了世界和世界的魔,任何在這個世界所種下的仇恨與殺戮,都會反噬這個世界。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而最終了因對心魔釋懷,也就明白了因果,他不再對孫果有殺心,而是用愛給了孫果一個擁抱,感化了他,為這個世界種下善因,而這個因也會給世界另一個人帶來善果。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其實該片在立意和表現形式上都是不錯的,但是對於觀眾的觀看門檻是挺高的,因為片子本就是闡述佛學概念,將高深的概念放置在世俗環境中,當然對於受眾是不討巧的。

講述佛理禪說,當年香港票房超《無間道2》,國內上映卻罵聲一片


小酷個人看來,該片是最充滿“濟公式”佛理的電影,如果讓小酷打分,四捨五入最少9分,那麼屏幕前的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