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北方首都——歷史上真實的北京,你所不瞭解的太原


兩座北方首都——歷史上真實的北京,你所不瞭解的太原


很多讀者曾經探討過龍興之氣的地理問題,今天就來聊聊兩個很有歷史厚度的城市,北京和太原。

北京應該是近1000年來,中國最重要的一個軍事重鎮,幽雲十六州里的幽州。


兩座北方首都——歷史上真實的北京,你所不瞭解的太原


北京的軍事地位的提高,以及最後乾脆當了800年國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長安已經不再是那個絲綢之路中心,反而變得有些偏安一隅。

此消彼長,從唐末開始,東北在中國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提高,北京一躍成為中國北方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遼金以及清朝先後從東北成就霸業,解放戰爭也是從東北開始的。

從地理上講,幽州對於中原要遠比北方其他州重要的多,大同丟失了,幷州(朔州)猶有雁門關可守。而幽州一旦丟掉,那對於中原王朝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且不說安祿山從范陽起兵成安史之亂。當年周德威曾經在30萬契丹大軍的圍攻下,守幽州孤城長達200餘日,最終成功擊退了契丹。唐末幽州節度使劉仁恭,還曾經活捉過契丹王子,契丹不得已納貢贖人,屈辱至極。

而石敬瑭獻出幽雲十六州之時,劉知遠曾經勸說:“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最後果然應了劉知遠的話,先是石敬瑭的兒子石重貴飲馬上京,而後趙佶趙桓遷都五國城。 前後對比,足見幽州之重要性。


兩座北方首都——歷史上真實的北京,你所不瞭解的太原


幽燕地區對於中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而北京又是幽燕的重中之重。可以參照安史之亂、元清入主中原、金滅北宋、契丹滅後晉、明靖難之役、以及後來的抗戰和解放戰爭。

但凡是自北而南發起的戰爭,只要幽燕這個地方一丟。那整個中原地區,包括河南、山東、蘇北、皖北、冀南、山西乃至關中,這些地方會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是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的。

總體上來說,幽燕地區一旦落入敵手,那整個中原乃至整個中國,都大勢已去了。

所以明代的天子用首都頂社稷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對北京這個戰略要衝經過充分考慮的。以至於後來解放軍出關,第一個要拿下的也是北平,當然政治意義於戰略意義都很重要。

如果說北京是中國近1000年來中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那麼之前的400多年時間。也就是從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封為太原王,到宋太宗毀晉陽城,這一期間,全國最為重要的一處軍事重鎮就是太原。

北齊開國皇帝高洋口中的“天府之國”,李世民口中的“王業所基,國之根本”。

同北京一樣,太原在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軍事重鎮之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事重鎮。

太原是東漢十三州里的幷州,而北京是幽州,都屬於東漢三國人口少,存在感比較低的州。真正崛起成為影響全國的軍事重鎮,要從北魏孝文帝改革說起。


兩座北方首都——歷史上真實的北京,你所不瞭解的太原


當年孝文帝連哄帶騙,說是要興兵伐齊,把朝臣都騙到洛陽。最後遷都洛陽,搞了次漢化改革,改革是很成功的。但問題是有很多在平城的鮮卑貴族,並沒有隨軍到洛陽,是反對漢化的,最後果然鬧出個六鎮起義的亂子來。

雖然鎮壓了六鎮起義,但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還在。不管鮮卑聚居區是北魏故都平城,還是漢人聚居區都城洛陽。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上將,都已經不太適合作為政治中心了。

恰好權臣爾朱榮被封了個太原王,晉陽又剛好在洛陽和平城中間,那就把“霸府”設在晉陽吧。包括後來的東魏北齊,之所以把晉陽設為別都和實際軍事政治中心,而漢人集中的地方鄴城只是個名義上的國都,也是為了調和鮮卑和漢人之間的矛盾。

為什麼說這個時期全國的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是太原呢,看看聚集在太原的政治勢力就知道了。

北魏權臣爾朱榮被封為太原王,因此晉陽成為北魏末期的實際政治中心。太原王爾朱榮手下,有五個部將: 其一叫李虎,西魏八柱國之一,有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他的孫子肯定都知道,那就是唐高祖李淵。 其二叫楊忠,西魏十二府兵大將軍之一,名氣依然不大,但他兒子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隋文帝楊堅。
其三叫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神武帝。 其四叫宇文泰,西魏權臣,北周太祖。 其五叫“宇宙大將軍”——鬧得天下大亂的侯景。

太原出了4位開國皇帝,北周、北齊、隋、唐四朝都和爾朱榮有著不小的關係。那個宇宙大將軍侯景,還弄出了個有名的“侯景之亂”,把東晉八王之亂後永嘉南渡到南方的王、謝二族殺了個乾乾淨淨。其對南方的經濟破壞,不亞於北方的“安史之亂”。

自此太原就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而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政治名詞。

北魏權臣高歡,以大將軍府晉陽為發家地,建立東魏。文宣帝高洋,以“霸府”晉陽為發家地,建立北齊。楊廣即位前為晉王,被封於晉陽。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建立唐朝。
李治即位前為晉陽,封幷州都督。武則天祖籍幷州文水,即位後把太原設為北都。李存勖從太原起兵,建立後唐。石敬瑭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晉。劉知遠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漢。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

安史之亂時史思明、蔡希德率軍10萬攻太原,李光弼率軍1萬,一個月內殲滅7萬安史叛軍,成為安史之亂的轉折點。

五代宋初朱溫、氏叔宗、張敬達、王檀、柴榮、趙匡胤先後8次攻打太原,全部以失敗告終。979年,宋太宗攻打了4個月,拿下太原。火燒水灌,把1476年曆史的晉陽城從地圖上抹去。

知道了這些,再來太原,下了太原南站,望著這座被兩邊的高山緊緊擁抱的狹長城市,滿眼都是故事。

那種城市的穿越給你帶來的震撼感,獨一無二,只有懂的人才會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