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參知政事,元代平章政事相當於唐代的宰相嗎?

於無聲處34


1. 唐代的宰相

宰相,初為君王輔政大臣如相國、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秦漢以來成為對輔佐皇帝、統領百官、綜理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

唐初以尚書、門下、中書三省長官尚書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為真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決政務,輪番秉筆。太宗以後漸以他官加參知政事、參掌機密、參預朝政、參知機務、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銜為副宰相,入政事堂議政,削弱尚書左右僕射等正宰相的職權。玄宗以後,三省長官多虛而不除,或作為藩鎮加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正式宰相職銜。宰相多置四員,皇帝初崩,新君始立,選一人攝冢宰名義,是為首相。首相多授太清宮使,次三相皆帶館職,以弘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集賢殿大學士為序。又置樞密使以分其職權。宰相用人漸輕,權力縮小,又常作為加官,用以賞功及安置大臣、藩鎮,遂有使相之名。五代因之。


2.宋代的參知政事

官名。唐貞觀十三年(639),始以尚書左丞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其後,非三省長官而加此銜者為宰相。北宋乾德二年(964),置為副宰相,輔助宰相處理政事


3.元代的平章政事

初為宰相的名義職銜。唐貞觀八年(634)詔李靖“每三兩日至門下、中書平章政事”,漸演為官名。簡稱平章、平章事。遼南面朝官中書省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金尚書省置二員,從一品,與左、右丞相同為宰相,掌丞天子,平章萬機。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中書省、尚書省置,為丞相副貳,從一品,後由一員增至六員,至順元年(1330)定為四員;諸行中書省亦置二員,丞相缺則為長官。明初中書省置,從一品,洪武九年(1376)廢;行中書省置為長官,從一品,九年亦廢。


丞相講史


中國古代歷史上,宰相機構在不斷的變化,從丞相,到三公,到尚書檯,到中書省,門下省,三省,樞密院,再到中書門下,元中書省……甚至某個時期的明內閣,清軍機處。都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宰相的作用。

而我們考察這些權力轉入方的機構,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都不是歸屬於原宰相機構管理的官僚機構,而是親近皇權的,屬於皇帝身邊的侍從機構,尚書檯就是典型,尚何意?就是掌管,打理,戰國時就是掌書,就是君主身邊掌管文字,書籍和文報的,類似於秘書性質的官員。漢武帝時,為了集權,就不斷加強尚書的職權,成立了中朝(內朝),就是有別於丞相主導的外朝。相最重要的兩項職權一是君前議政權,二是監督百官執行權。那麼作為君主身邊侍從親信,尚書等官員在皇帝的刻意偏袒下,就大大提升了其君前議政決策的功能,從而分割了宰相最重要的一項權能。然後,由於這些官員或者職位往往位於宮城之內,與皇帝親近,所以慢慢的權力重心就像這些機構轉移,這個轉移過程一旦完成,該機構就徹底取代原有宰相機構成為真正的宰相機構。然後慢慢迴歸到外朝。所以在歷史很長時期,往往既保持了原有的宰相機構,新的內朝機構又攫取了大量權力,會出現不兼任該內朝機構長官不是真宰相的說法,比如漢末魏晉時期,不錄尚書事不為真宰。宋代因為選擇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考察宋代歷史,儘管教科書說樞密院,參知政事分割了相權,但是你會發現,宋代宰相機構始終是明確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雖然宰相的名稱在變,元豐之前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豐之後有尚書僕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有太宰,少宰,有左相右相。但是這個機構始終沒有被任何中朝或者內朝機構分割和轉移過權利。甚至宋代的宰相機構,還在不斷擴張權力,到了南宋,樞密院的大多已經被中書侵奪。元代因為統治技術比較粗糙,對於中央權的設置比較簡單,宰相就是中書令,權力極大,這也是南宋宰相權力擴張的一個繼承。而到了明代,朱元璋並沒有如同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用一個機構緩慢分割取代外朝宰相,而且直接暴力廢除了宰相制度。廢除後的部分權力收歸皇權,部分權力分給六部。而朱元璋後的皇帝沒有老朱那麼逆天,所以就由兩個親信機構開始分別承擔部分原相權就是司禮監與內閣。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別的朝代是外朝內朝並存,權力和平向內朝轉移,外朝被架空的同時,內朝完成外朝化,成為真宰相。而明朝是直接從根子上打掉了外朝,於是內閣再怎麼牛逼,始終不能真正的外朝化,在制度上無法繞開這個問題,你在制度上只是皇帝侍從機構翰林院下的一個附屬機構。也許你可以依靠個人能力,獲得很大的權力,比之歷代宰相不差分毫,比如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但是你始終不是名正言順的六部的上級機關(而宰相是),這也就是有學者認為明代內閣始終未能完成宰相化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