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秦中自古帝王州,鮮衣怒馬一千年。

西安,一向是中國最鮮活的城市之一,就算它曾歷經無數傷毀,卻總有一種力量,會讓它煥然一新。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千年古都是否先天具備城市“更新”能力的基因或許不好斷定,不過在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正在提速、“城市病”卻日益凸顯的當下,“大西安”正在發展的一個新中心卻越來越呈現出城市建設現代化“樣板”的姿態。

這個叫“西鹹新區”的地方2011年建立,2014年獲批,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肩負著打造“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範例”的使命。

10月13日,這裡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國際論壇,主旨就是探討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對於其“新時代、新經濟、新城市”的相關思路及做法,各方都充滿興趣和期待。

01

城市佈局先行者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如果說中國城鎮化上半場的動力是工業化,那麼現在進入了下半場,我們該怎樣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道路?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西鹹新區夜景

向土地要高效益是首先被普遍認同的觀點。能否通過創新的城市規劃理念和方法,讓土地科學承載人口和生產,這將直接決定一個城市的基礎優劣。這方面,西鹹新區的做法和成果顯得與眾不同。

西鹹新區位於西安、咸陽兩市建成區之間,如果你來到這裡,會發現整個新區城鄉相間、動靜相宜,城中有村,村中有城,人與自然和諧一體。而且當年“八水繞長安”中的三水渭河、涇河、灃河,以及昆明池在這裡都被原樣恢復,第一感受就是非常“宜居”,城市充滿風情。

不只如此,新區下轄的五個新城聚焦高端製造、新經濟、文化旅遊等不同產業,自然形成了“產城一體”,構建了西鹹“組團式生態田園城市”的模式。

很多傳統城市的規劃都是按照功能區做劃分,西鹹新區卻形成了一個以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聯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新型城市形態。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綠色生態已經成為西鹹新區一張靚麗名片

為什麼能做成這樣?

參與西鹹新區規劃的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強調了一點:做好一個城市必須“明智化”規劃,要用“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每個城市的自然環境都獨一無二,不要想改就改,而是“要跟土地談戀愛”。

所以西鹹新區謀定而後動,882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用於城市建設,其餘的都用作各種保護,用“藝術家的眼”留住了城市的自然之美和歷史風情。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科學的腦”在西鹹更有鮮明體現。

宏觀來看,五個新城組團式發展的架構讓城市的片區、衛星鎮、小區有機組合,給城市運行構建了高效的基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得以便利融合。類似“星座城市”的佈局,明顯能有效緩解很多大城市出現的“城市病”。

微觀的具體事務方面,可說的案例也非常多。比如西鹹新區在國內首個大面積推廣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已建成供熱面積200萬平米,每個採暖季可替代標準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萬噸,可謂節能減排和治汙減霾的新思路。

另外針對近年來令全國諸多城市都頭疼的一下雨就“看海”的問題,西鹹新區在全域推廣海綿城市技術,構建建築區塊、道路綠化和中央雨洪系統三級雨水綜合利用體系,共建成海綿型園區240萬平米,海綿型道路50餘平方公里。

這個成果曾作為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典型案例,亮相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城市發展追求良好生態,“最終受益的是城市的居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組織原負責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拉津德·帕喬裡的發言可謂道出了西鹹新區的訴求,他明確表示看到了西安這座古城的“韌勁”,並認為“西安會成為一個發展的先驅”。

“如果我們把GDP作為唯一的發展目標,那麼我認為我們的出發點和方向就是錯的。”帕喬裡的觀點與當下中國經濟和城市發展的轉型方向不謀而合。

02

靠“硬核”產業創新

城市的發展始終要與經濟並行,這是迴避不了的問題。美國“鐵鏽”地帶的衰落讓人們看到了產業對於城市的重大影響,產業能決定城市的生死,產業不竭,城市才有活力。

對於有“範例”標籤的西鹹新區來說,以產業發展為先也是要義。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西鹹新區·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當前中國的經濟正在愈加強調以科技力量帶動產業升級,西鹹新區本身有“創新城市”的定位,創新創業是它的重頭戲。

一方面,西鹹在高新產業發展上有底氣。正如專程出席論壇的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指出的:西安本身的底子夠“硬”,“有這麼多具備實力的大學及科研院所,也有很多大企業進駐,在許多硬科技領域甚至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比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學等領域,西安都走在國內前沿,智慧資源豐富,行業積累厚重。

更重要的是,西鹹新區早就瞄準產業升級、創新創業,力求突破。目前西鹹新區已經重點佈局了先進製造、電子信息、臨空經濟、科技研發、文化旅遊和總部經濟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發揮自身的技術積累、人工資源、區位特點、文化底蘊等優勢,與大西安的區域積澱互動契合。

同時還在打造“硬科技小鎮”、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等實體單位,尋求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產業鏈條構建方面的升級。

來自先天的優勢,促使“硬科技”成為西咸和大西安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西鹹主動向“硬骨頭”進攻,氣魄值得肯定。

不少與會專家就表示,產學研用一體化方面,西鹹新區將帶來怎樣的成果和經驗,非常令人期待。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03

新思路用人

這兩年,西安的“搶人”在全國都引發了極大關注。對一個新城來說,人的問題更是關鍵。

西鹹新區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進優惠措施,包括通過市場化方式統籌安排不低於10億元的人才創新創業基金,以獎勵補助、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和股權投入等市場化方式對各類人才創業創新項目給予重點優先支持等。

尤其在吸納高端人才的同時,西鹹還拿出專門的財力和精力加強職業教育、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藍領工人。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陝西大數據基地

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說,高端人才是企業或研發單位的骨幹力量,但普通的人才也很重要,大量一線工作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只有各層次的人才儲備都相對豐富,產業的整體發展才不是空中樓閣,西鹹想得很清楚。

那麼,給每個企業、每個人,政府又該提供怎樣的軟環境?康軍介紹,西鹹新區實施託管代管體制機制,進行行政管理扁平化改革,推進“放管服”,目的就是創建最優營商環境,並且視這一點為“生命線”。簡單來說,就是管理上,行政參與不過界,服務上,充分發揮政府的能力。

其實我們很多城市的政府都認同“人性化”管理理念,但是真正做到卻很難。而一個體制改革的試驗區,不動真格是沒有意義的。

西鹹新區在營商領域摸索行政管理的邊界,體現出了“務實”和“誠意”。這不僅是給自己、給西安探路,相信也會給很多城市帶來珍貴的借鑑。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西鹹新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04

“舉旗”者新銳破局!

最近一兩年,西安相繼迎來“國家中心城市”、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際化大都市”等多重利好,可謂聲勢逼人。

但說到經濟發展,西安目前還被成都、鄭州等中西部城市甩在身後,這與西安本身的科技資源優勢和長期以來的“西部工業重鎮”形象似乎不太相符。

有不少分析文章都指出,中國大西北呼喚一個強有力的中心城市,也需要一個向西的國際樞紐,這是西安可以承託的重任。“振興大西安”可謂迫在眉睫。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有意思的是,如果從地圖上看,西安形似一頭雄獅,而西鹹新區正居於這頭雄獅最重要的心腦部。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之處,這似乎寓意著西鹹的使命。

隨著開放的深入,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內陸中心城市將在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的角色。西鹹新區,有巨大的施展空間。

目前,西鹹新區已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服務貿易、自由貿易、創新創業、海綿城市、臨空經濟示範區等10個“國字號”試點示範,為大西北破局城市創新發展深度繪圖。

西鹹新區無疑將是大西安未來的發展增量,它可以成為大西安振興的動力和引擎!

本次論壇前夕,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將美國本土以外的全球首個洛克菲勒文化中心放在了西鹹新區,投資百餘億元。

PFC與SRJ文化公司董事長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表示,西鹹新區是中國向西部其他國家以及中亞、歐洲開放的最主要門戶,這是他感受到的“清晰的信號”。

此話也從側面彰顯出了西鹹的吸引力和潛力。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其實,西鹹新區的建立在歷史上有伏脈可循,因為西安在最早就是一座“雙子城”。

西周時期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在灃河東岸建立鎬京,鎬京為西周王朝政治統治中心,豐京則系祭祀宗廟和文化娛樂場所。豐鎬兩京隔河相望,近在咫尺,一橋可通,實為一體。

今天,西鹹新區作為打造新型城市的探路先鋒,融於大西安,亦顯“雙子”之分區功能,不僅沿襲了古人智慧,其求新的嘗試也給中國的城市進化道路帶來了正向激勵。

分析丨這座新區的崛起,能否帶動西安千年一躍?

一千多年前,長安曾經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城市,引領著全球城市的創新與發展;

現在,西鹹新區的新銳氣象與西安的古都輝煌互相映射,互動前行,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一個偉大城市的復興就在不遠的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