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1942年的某一天,38歲的女作家丁玲與25歲的陳明,手牽手出現在了延安的街頭。

兩人的出現,迅速引來了街頭的陣陣騷動,兩人所過處,皆是周圍人的嘲諷和挖苦。在那個年代,他們的戀情註定是驚世駭俗的。

即便在今時,相差13歲的老妻少夫也依舊少見,在那個年代,這樣的結合怎會不讓世人費解呢?何況,兩人最初結合時,還是以“第三者”插足的方式。

世人的眼光,對於“活自己”的丁玲而言,從來不是問題。

早在年輕時,她就曾數次為感情而衝破了世俗。

丁玲是那個年代的進步青年,她經受過五四思想的洗禮,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她的靈魂。

18歲這年,新思想洗禮過後的丁玲毅然解除了與表哥的婚約。隨後,她與好友王劍虹前往上海求學,開始了她的追夢生涯。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和同時代很多的青年一樣,追夢的丁玲在心裡著渴望著自由戀愛。

1924年,北漂的丁玲遇見了青年編輯胡也頻。兩個思想接近的青年,很快成為了好友,友情有時候往往能成為愛情的基礎,如果機緣剛剛好的話。

兩人結識後不久,因親弟弟夭折和命途艱辛而痛苦的丁玲,離開北平回到了湖南老家。

丁玲前腳剛到湖南,胡也頻竟也蓬頭垢面地出現在了丁玲母女面前。胡也頻向丁玲表達了愛慕,被感動的丁玲心裡有了異樣,她接受了胡也頻。

在與胡也頻的這段感情裡,丁玲感動多於愛戀。兩人同居後,胡也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丁玲當時這樣描述同居後的他:

“一天到晚,似乎充滿了幸福的感覺,無所要求,心滿意足,像佔滿了整個世界一樣快樂”。

胡也頻的迅速陷入熱戀,與丁玲的無所適從形成了鮮明對比。

感動是愛的基礎,但感動並不等於愛。

兩人同居期間,丁玲愛上了另一個男子,這個人,就是後來被稱作文學天才的馮雪峰。因為夾在兩個男人之間無法選擇,最終,丁玲提出“三人行”的方案。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之後,丁玲與馮雪峰、胡也頻在西子湖畔同居了很久。

三人共同相處的這段日子,說來還挺和諧。今日丁玲到丈夫胡也頻房中與他共訴家常,明日再與馮雪峰手牽著手聊人生理想,似乎歲月靜好。

愛情,從來是自私的,愛情的自私屬性註定:愛情不容分享。

感情中,愛得多的一方總是受傷最重。日久後,胡也頻忍受不了自己妻子與別的男人恩愛如斯,竟逃似的離“家”出走了。

後來,在沈從文的安撫下,胡也頻第二天就回了杭州。之後,因為無法忍受這種荒謬的三人行,馮雪峰主動結束了關係離開了杭州。

對於馮雪峰的離去,丁玲痛苦萬分,但又無可奈何,她只得回到了胡也頻身邊。

1931年2月7日,年僅29歲的胡也頻被槍決於上海的龍華司令部。

這一年,距離丁玲的孩子還剛剛出生一年。

丁玲失去胡也頻後不久,她又遇見了馮雪峰。當時馮雪峰已經結婚,他非常珍視這份婚姻。所以,即便他仍然愛著丁玲,但他最終還是用理智戰勝了這種情感:他拒絕了丁玲。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馮雪峰

丁玲在寫給馮雪峰卻從未交給他的信中說:

“我常常想你,我常常感到不夠,在和也頻的許多接吻中,我常常想著要有一個是你的就好了。我常常想能再睡在你懷裡一次,你的手放在我心上……我要見你,只要一分鐘就夠了。”

對於自己與馮雪峰和胡也頻這段引發爭議的過往,丁玲自己後來再和青年作家談話時這樣回應,她說:

“那時的結婚並不嚴格,同居和結婚沒有太大差別。什麼叫思想解放?我們那個時候,誰和誰好,搬到一起住就是,哪裡像現在這樣麻煩。”

結束第二段戀情後,丁玲遇見了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翻譯馮達。

馮達的溫柔讓丁玲無力抗拒,兩人認識後不久的1931年的11月,他們就住在了一起。同居也便意味著那個年代的結婚,此後,他們一起度過了長達三年的平靜生活。

命運有時候總是喜歡不經意地開玩笑。

1933年5月14日那天,馮達出門時告訴丁玲"12點鐘要是我不回來你就趕緊離開",結果馮達一出去就被特務盯住了,一直到12點過了以後才回到家中。他回來一看丁玲還在,倆人就這樣一塊兒被捕了。

這便是丁玲兩次入獄中的第一次入獄,在監獄中,馮達含淚對天鳴誓說“自己沒有出賣丁玲”,丁玲相信了她。之後,在浙江莫干山的監獄生涯中,丁玲在獄中懷上了馮達的孩子。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丁玲與馮達

1934年9月生下了一個女嬰。此後她義無反顧地離開了馮達,從此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入獄三年出獄後的1937年6月18日,延安文藝界為紀念高爾基逝世一週年晚會上,丁玲認識了比自己小13歲的男演員陳明。

當時擔任男一號的陳明俊朗帥氣,他的青春活力一下就感染到了丁玲。

只是,當時的陳明對這個打扮中性的大姐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不久後,丁玲被任命為西戰團主任,而陳明則成了宣傳股長,自此,兩人便成了接觸頻繁的上下級關係。

丁玲個性熱情、豪爽大氣,這讓本就討厭嬌滴滴、花枝招展的女生的陳明倍感親切,再加上她對自己又格外照顧,慢慢地,陳明和大姐姐似的丁玲關係變得親密起來。

一次,陳明以晚輩和同事似的關懷問丁玲:主任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個人(男女)問題啦?丁玲聽到後反問陳明:那你覺得我們兩合適嗎?陳明猝不及防聽到丁玲的反問後,頓時慌了神。

此後,陳明便開始刻意迴避起丁玲來,他內心也已經對丁玲有了異樣的感覺。但現實的差距讓陳明始終下不了決心,陳明在後來的回憶中說:

“我在西戰團裡對丁玲這樣非常熱情、直爽的女性很有好感。她對我那麼悉心照顧,朦朧中(讓我)覺得她對我的關切超過了一般的同志關係,但對於成為事實上的戀愛關係,說實話,我沒有心理準備。直到有一次挑明瞭,才對我的生活、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陳明所說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乃是因為兩人的特殊關係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議。

1938年開始,挑明瞭關係的陳明與丁玲便確定了特殊關係。期間,丁玲還將自己的兩個孩子祖林、祖慧,從湖南接到了延安。

實際上,到此時,陳明與丁玲和孩子們便算是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陳明後來在回憶中說:

“我與丁玲在結婚前就有過這樣一種特殊關係,我帶祖林似乎是我們的家庭關係的預演。”

一個年僅20出頭的男子,和一個30多歲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人。這樣的組合,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註定會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籤。

周圍人的熱議和嘲諷,很快讓年輕的陳明支撐不住了。

高壓下,1939年9月,陳明離開丁玲所在的西站團去了烽火劇社。

在這裡,他遇到了另外一個女團員席平。

為了解脫對丁玲的留戀,1940年秋,陳明和便與席平閃電結婚,不久後,席平懷上了陳明的孩子。兩人結婚時,陳明甚至沒有通知丁玲,陳明在回憶中說:“這對丁玲的打擊很大”。

也正是在這期間,陳明開始意識到:任何時候,他都無法欺騙自己的感情,對,他雖已和席平結婚,但心裡卻一直想念著丁玲。

丁玲察覺到陳明對自己依舊有感情後,決定用熱情將陳明的顧慮打消。她不顧陳明已婚,開始主動和陳明再次建立特殊關係,不久後,陳明在糾結中與丁玲出軌。

感情就是這樣,當明白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後,才會變得無畏,為了真愛,陳明想到了離婚。

隨後,下定決心的陳明,不顧妻子已懷孕毅然找藉口提出與席平離婚。

陳明找的藉口是:妻子席平不自立,過於依賴丈夫。多年後,陳明對自己在妻子懷孕期間提出這樣“雞蛋裡挑骨頭”的藉口,仍然愧疚不已。

這之後,便出現了文中開頭的一幕,兩人手牽手走上了延安街頭,宣佈兩人結為夫妻。

兩人婚後,周圍盡是挖苦、鄙夷、嘲諷,但他們自己卻覺得分外幸福。

感情,從來都是自己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這對看起啦極不般配的夫妻,用後來44年的婚姻向世人證明了愛。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與丁玲結婚時,陳明雖還年輕,卻並不打算要孩子,他的考慮是:一來怕懷孕生子耽誤丁玲的事業;二來,丁玲已有兩個孩子,如此,便足夠了。

丁玲提出異議時,陳明還對妻子丁玲說:

“我沒有當爸爸,也當不好這個角色。我們是反封建的,在孩子問題上,我的觀念也是不順從封建傳統的。我們都有了孩子,所有的孩子,包括那些烈士的遺孤,都是革命的後代,也都是我們的後代。我對祖林、祖慧也視若己出。”

就這樣,兩人雖一直相愛,卻並未再生育孩子,陳明也的確做到了他自己的承諾:對丁玲的兩個孩子視若己出。

倘若沒有後來的磨難,兩人的感情生活或許會更加平順,但終究不會如此深刻。

過了十多年安穩日子後的1955年,一場政治風波無端落在丁玲頭上,之後,陳明也被戴上了右派帽子。

在等待接受處理時,兩人緊緊依偎。可處罰是殘酷的,陳明最先被髮配到北京郊區雙橋農場。不放心丁玲一個人,他們決定一起前往東北。為了探路,陳明先去,等時機允許,丁玲再申請。

分別時,兩人拍了一張合影揣在身上,想對方的時候就看照片。

思念煎熬三年後的1958年,丁玲終於也到了東北,兩人終於又守在了一起,從此,兩人便在荒涼的北大荒安下家。

說是“家”,還真的有些牽強,因為當時兩人的住所,其實是個僅有七平米的土牆茅草房。

但再小,也是“家”,只要兩人能在一起,其他的又有什麼所謂呢?

北大荒的艱苦日子裡,陳明對丁玲說:只要能在一起,就能生存下去。

陳明處處照顧著丁玲,唯恐她受到傷害。但傷害還是不可阻擋地來了,那場特殊屬於文人的革命來臨後,兩人再次被迫分離。

期間,兩人分別被關進秦城監獄,這一關便是五年。這期間,他們只能靠著對彼此的思念和未來再相聚的信心又熬了過來。

1975年5月,劫後重逢的兩人,終於再次見到了心愛之人。那晚,他們他們竟絲毫未講起過往經歷的苦難,只關心著彼此的健康。

他們互相給彼此加油打氣:都過去了,只要能在一切了,什麼就都會好起來了。

對於相愛的人來說,最大的幸福便是廝守。

為了妻子丁玲,陳明繼續任勞任怨地付出著,他心裡從未覺得照顧丁玲累。為愛做的任何付出,不僅不累,多數時候甚至能讓人覺出幸福來。

為了照顧丁玲的身體,陳明在家門前的院裡種了菜,還養了雞。丁玲有糖尿病,聽說吃山藥好,陳明還特別種了山藥。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在愛情滋潤下的丁玲,慢慢恢復了創作靈感,她開始不斷地寫作。而陳明,也經常為她寫一些詩歌,每每寫完,他都會讓丁玲躺下,自己坐旁邊念給她聽。

陳明照顧下的丁玲,在晚年之際,竟寫出了《魍魎世界》、《風雪人間》等100萬字的作品。

丁玲曾在作品中寫到:

“每一次,當我漂浮在海洋中要沉下去時,總有一雙強有力的大手把我托住,我掙扎著,但我不怕了,因為我又一次得救了。”

這雙強有力的大手,無疑就是陳明瞭。

丁玲晚年曾說:

“如果沒有陳明,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沒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繼續寫出作品來的。”

因為愛的滋潤,丁玲的心性竟也越活越回去了。

歷經磨難後的1979年,75歲的丁玲回到北京時。人們竟驚訝地發現: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女子儼然成了溫柔的小女生。

有一年他們出門旅行,60多歲的陳明依舊健壯,一手一隻皮箱,而老態龍鍾的丁玲就如一個孩子緊緊跟隨其後。

在陳明面前,丁玲越來越像個孩子,有時候,她在路邊看到好吃的糖炒栗子竟會搖晃著陳明的手臂,說:“不買就不走。”

一個女人最幸福莫過於此,即便年已老,仍有一個男子願意把你當寶一樣寵著。

永遠在他面前做個孩子,肆意撒嬌、任性,這是大多數女人的夢想,丁玲做到了。

據當時的人們回憶,老年的丁玲與陳明一起散步時,丁玲還會把頭靠在他肩頭,那狀態,就如一對年輕的戀人。

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1986年3月4日,82歲的丁玲彌留之際突然從夢中醒來,她拉著一直守候在身邊的陳明的手,用最後一絲氣力說:

“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我只擔心你,你太苦了。”

陳明含淚在丁玲額間一吻後,丁玲含笑離去。

那年的3月15日,在送別丁玲的最後日子裡,陳明在花圈的緞帶上寫著:

“你慢慢地走,從容地走……”

丁玲去世三年後,陳明續娶後依舊堅持守護著丁玲,他一直在堅持捍衛妻子的名譽。陳明對丁玲守護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即便已是高齡,只要看到聽到有任何對丁玲不利的言論,他都會站出來反駁、澄清。

陳明將守護丁玲看成自己一生的最大責任,雖然他的這種守護,常常有“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忙碌和尷尬,但他卻一直堅守著。

九十多歲這年,陳明還出版了《我與丁玲五十年——陳明回憶錄》,一次懷念丁玲同時還原真實的丁玲。他是想以此來實現自己“百年後對丁玲的繼續守護”!

94歲這年,陳明反覆對公眾強調說:

“我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和丁玲共同度過的,而且和她在一起的歲月,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