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公司賬面上列支的“差旅費”有大問題!別大意!

小心!你公司賬面上列支的“差旅費”有大問題!別大意!

差旅費稅前扣除歷來是一個充滿稅收風險和爭議的話題,由於差旅費用的有關憑證通常是旅客運輸服務的票據、餐飲服務和住宿服務發票等,導致企業正當的差旅活動與個人消費難以區分。

如果差旅費用單次報銷額度過大也容易引起稅務機關質疑,引起稅務稽查,從稅務機關近幾年查處的各種案例情況看,很多企業在差旅費上涉稅問題上做錯了!

我們都知道,出差除了差旅費還有個什麼出差補貼作為辛苦費,說到這裡有粉絲朋友就不明瞭,既然都有了差旅費了為什麼還來個出差補貼呢,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呀?那公司賬面上列支的“差旅費”是不是“差旅費”呢?

01 出差補貼≠差旅費用


出差補貼,不同於差旅費用。差旅費用是業務人員出差途中真實發生的費用,是必須取得合規票據,報銷時公司進行審核處理的,而出差補貼是對出差人員付出辛苦的一種補貼,這種辛苦的付出可以是無形的,也可以是業務人員為了提高出差的舒服度,突破公司差旅費用規定的額度,提高交通、住宿檔次的有形的東西,而公司為了鼓勵員工,進行的一定標準的補助。這就是出差補貼。

02 差旅費涉稅案例


你公司賬面上列支的“差旅費”不是“差旅費”!

誤區:

好多會計片面的認為:只要是車票、住宿費發票、油票、通行費等,財務上一律計入“管理費用-差旅費”,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這樣做賬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稅務風險。

稽查案例:

前幾天遇到的一個稽查案例就是類似的問題,某培訓學校僅僅有3名授課老師,2017年度營業收入200萬元,但是成本中光“差旅費”一項就高達127萬元,佔收入的65%左右,而且車票的名字均不是學校職工,最後稅務局依法要求對這些無關支出進行納稅調增,補繳了漏繳的企業所得稅。

提醒:

①為客戶報銷的車費不是差旅費,屬於公司的業務招待費;

②為他人報銷的與公司經營無關的差旅費,不得稅前扣除。

什麼是差旅費核算的內容:

用於核算本單位員工出差旅途中的費用支出,包括購買車、船、火車、飛機的票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及其他方面的支出。

03 差旅費稅前扣除兩大風險


一、核算時故意或因疏忽擴大了差旅費用核算範圍,將業務招待費、福利費作為差旅費用核算。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1、差旅過程中差旅人員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用;

2、所報銷的差旅業務本身是業務招待性質的旅遊行為;

3、所報銷的差旅業務全部或一部分屬於集體福利性質的支出。

二、差旅支出多為有關人員墊付,企業以費用報銷的方式取得發票,導致發票使用容易出現違規情況。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1、差旅人員找發票虛列支出,其中可能包括偽造或變造的發票、虛開的發票等違規情形;

2、發票報銷品名不實,例如將餐費、禮品費用開成會議費或住宿費;

3、超標費用多報少支,如差旅人員發生費用超出企業報銷標準,企業只按報銷標準支付費用但全額在稅前扣除。

04 為規避風險,企業需注意


一、除憑發生費用的憑證報銷外,還應當有必要的佐證。

由於差旅費用難以和個人消費等支出區分,除憑發生費用的憑證報銷外,還應當有必要的佐證,以證實發生的費用確實與企業取得收入有關,而且不屬於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如企業制定的報銷差旅費用的有關標準和流程的規章制度,載明出差人員、目的地、時間、事由的相關審批單和企業為本單位之外的人員報銷差旅費用的備註說明。

二、將業務招待支出、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支出與正常差旅支出區別開來。

對於企業直接支出的差旅費用,根據出行的性質判斷髮生的支出屬於何種費用並計入有關二級科目;對於差旅人員墊付資金,而後由企業報銷並取得原始憑證的,可以由差旅人員按照企業的差旅費用報銷制度將差旅費用、業務招待費用和福利費用的憑證作出區分,分類報銷。

三、注意發票風險。

對於企業直接支出的差旅費用,應取得相應合法有效原始憑證。對於差旅人員墊付的費用,財務人員在審核其傳回的報銷原始憑證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 旅客運輸票據記載的出行人、出行時間和目的地應當和出差審批單相吻合;

2. 發票應在稅務機關指定的網站核驗真偽,對於查驗為假髮票或發票信息與電子底賬信息不一致的,不應接收;

3. 審核發票信息發現未按規定開具,如未填納稅人識別號、紙質發票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等,不應接收;

4.對於大額的,支出明顯不合理的住宿、會議服務發票,應當注意有無開錯發票品名,如將餐費或購買商品費用開具為住宿服務、會議服務等品名的。

四、超出報銷標準需註明報銷金額。

對於差旅人員發生支出超出報銷標準的,企業可以按報銷標準報銷,但應當在發票上註明報銷部分的金額,並和支付費用的單據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