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演员有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易感,具体的说就是容易感受也容易感动,这是谢娜上《我就是演员》那个节目时吴秀波对她的评价。就像吴秀波说的那样,谢娜虽然不是一个专业演员,技巧上也确实差很多,但是她的易感能力非常强,这对于演员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关于易感这件事,其实我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李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走红以后一直在霸屏的原因,总能想起他对很多事的反应,应该就是吴秀波说的这种易感。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李诞被邀请去奇葩说当导师,他在那个节目里面的表现跟吐槽大会或者其他真人秀里面都不同,看上去玩世不恭的,细细体会之后你会觉得李诞是那种善良进骨子里的人,善良的都有点懦弱。马薇薇在其中一期的节目里面坦白了自己有严重抑郁症的事,她也有跟大家分享自己被舆论攻击的那种致命的痛苦,在场的导师和临时嘉宾周冬雨都忍不住出言安慰。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其实大家说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看开点,要为自己而活,李诞一直默默的在旁边听着,虽然事情的起因明明是导演告诉马东马薇薇说话时从镜头里看见李诞泪光闪烁了。当高晓松也要安慰一下马薇薇的时候,李诞才出口发声,因为高晓松的开头语是“你那都不算什么,我们不比你被骂的惨多了”,李诞刻意用咆哮的方式告诉高晓松,你觉得痛不痛不重要,就算你能当成玩笑听了,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我在看马薇薇说话的时候也有点觉得心酸,看上去那么强大或者说刻薄的女人,内心竟然那般脆弱,都被网友们骂出抑郁症了。如果不是马薇薇自己提起吃药导致发胖这事,我一度以为是她火了以后太骄傲放纵导致的呢。听蔡康永和周冬雨出言安慰时倒也没什么,只是李诞制止高晓松的话那一瞬间,我觉得李诞真的是心思细腻,而且他看事情的角度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李诞心里有触动的时候反而总是沉默,好像不能开玩笑他就宁愿不开口。慢慢的才了解,是李诞的易感能力太强了,强到有点脆弱和懦弱,他沉默的那些时候都是因为在默默哽咽。作为一个脱口秀段子手,他也一直用自己一贯的嬉闹方式表达观点,可能在李诞看来咆哮和歇斯底里,要比流露脆弱容易很多。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这似乎就是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写照,我们明明生活在压力巨大的时代,虽然物质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精致,但是精神上的高压也一样是前所未有的。偏偏互联网和喜剧的发展,让脆弱看上去变得做作了,人们都跟着主流用调侃和戏谑的方式去表现痛苦。很难讲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抑郁症这么高发不能说与这种现状无关。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试想下,那些故意带着娱乐性的表达真的能缓解内心的情绪吗?如果这些情绪真的只是李诞的那种感动和同情倒也还好,如果是一些真正与己有关的坏情绪呢?就算调侃上一万次也依然改变不了夜深人静时那种铺天盖地的黑暗吧。李诞每次在节目上大喊他受不了的时候,都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他也知道如果他真的每次都泪眼汪汪的谈论自己的难过,没两期就得被人骂死。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这是一件挺纠结的事,在娱乐圈尤其严重。李诞在兼顾娱乐工作的同时一直都在出书,看他的书时我会更明显的感觉到真实的李诞简直与我们看到的判若两人。相比之前,那些段子和技巧性的娱乐展示其实都太肤浅了些。李诞的文字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他的想法也是,明明跟古龙的笔风完全不同,却能让我产生同样的感受,就是他们都在用悲观的文字表达积极,积极的文字里又暗藏讽刺。

李诞对高晓松咆哮,你不痛有什么用,人家该疼死还是疼死

李诞上过一些节目之后,有些网友表示只喜欢吐槽大会里面的李诞,在别的节目上看到他时真的很想打死他。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李诞太懒了,而且笑点简直低的吓人,经常乐的前仆后仰,汪涵的一句“哪有土”都能让他乐的岔气。但是如果全方面去看的话,你就会发现李诞的所有表现都是因为善良,大概就是那种了解了所有的规则,见过了很多的黑暗,依旧内心纯良的人,所以才那么容易感动、容易大笑、容易宁愿被骂也要懒上一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