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蒙古教科書是怎樣描寫歷史的?

zlyea


歷史上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公正的面對歷史,也因此歷史成為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蒙古國在獨立後為了樹立民族自信心,也在歷史教科書上做足了文章。



在蒙古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大體上把蒙古的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草原爭奪時期、蒙古帝國時期、滿清時期、近現代時期。

草原爭奪時期

在蒙古的古代歷史中,首先描述的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矛盾重重,然後雙方爭戰不斷。而且農耕民族也一直在侵略著遊牧民族的棲息地,並且將他們的牧場開墾為耕地。

到了秦始皇時期,蒙古歷史描述秦國野蠻的奪走了河套草原,並且對他們無情的屠殺驅趕,之後雙方開啟了圍繞著草原爭奪的戰爭。基本的論調為不能讓農耕民族入侵,要保護牧場不被開墾成耕地。



蒙古帝國時期

這一時期是蒙古國重要的輝煌時期,主要講述了蒙古各部之間混戰不休,而且常年被金國壓迫。最後成吉思汗橫空出世,帶領著20萬蒙古勇士橫掃歐亞大陸,解救了很多被壓迫的民族。

關於金國的定義為女真人建立的中國北方國家,但一直都在壓迫著漢人,所以漢人和蒙古人同樣憎恨金國,最終由蒙古帝國滅亡金國後才解除了壓迫。

在這一段歷史中,蒙古大量的溢美之詞讚頌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並且寫明瞭蒙古帝國的版圖囊括了中國、俄國、朝鮮半島、中亞、西亞、東歐等許多國家,形成了曠古絕今的大蒙古帝國。



滿清時期

蒙古帝國最終因為部落之間爭奪汗位,相互征戰而衰敗,後來漢人農民成立了在元朝南方的政權,最終蒙古人撤退回了大草原。

蒙古撤回大草原後,明朝對蒙古的打擊依然不斷,後來滿洲人乘虛而入,征服了蒙古,因此開啟了被滿清奴役的300年。

在這一時期,滿洲人用武力征服了美麗的蒙古草原,然後滿洲人還強迫蒙古進行和親政策。但儘管如此,滿洲人依然背信棄義,為了防止蒙古強盛,選擇了對蒙古進行分化瓦解,進行人口控制,實行奴化教育,使得蒙古成為了滿清的奴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蒙古國的歷史中,蒙古國和中國同樣都是滿洲人的殖民地,兩者是屬於平等的關係。



近現代時期

1912年清政府滅亡,這時蒙古國終於獲得了獨立,但曾經和蒙古共同被殖民的漢人竟然沒有任何理由的向蒙古出兵侵略,企圖佔領廣袤的草原。

因為蒙古地廣人稀,而且國力虛弱,所以內蒙古很快被佔領,於是漢人開始移民佔領草原。就在外蒙古將要失守的時候,俄國人伸出了無私的雙手,最終協助蒙古打退了北洋軍的侵略。

後來俄國發生了內亂,漢人再次派兵入侵蒙古,當時的政 府腐敗無能,和中國簽訂了賣國條約,將蒙古國變成了中國的附庸。[這是我們所說的民國將領徐樹錚收復外蒙事件]

1921年,蘇聯人再次協助蒙古趕跑了侵略者,最終蒙古國得以獨立。


我是越關


蒙古國的歷史教科書我是沒看過,但我在內蒙上過學,接觸過一些外蒙留學生,在和他們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接受的歷史教育是怎樣的,舉兩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吧。

一、對成吉思汗的崇拜。

我宿舍裡住著一個純蒙族(內蒙有些蒙族是漢族改戶口的,他們壓根不會說蒙語),我們關係不錯。有一次他們專業的外蒙留學生來宿舍裡串門,到飯點了便一起出去吃飯。

幾杯酒下肚,那留學生就開始唱歌,唱的還不錯,酒桌上的氣氛頓時起來了。這時,那留學生就開始說成吉思汗怎麼怎麼樣(我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蒙語詞彙,反正就是一頓海誇),還問我同不同意。舍友一看我一臉尷尬,就幫著解圍,岔開話題。

回宿舍後,舍友問我聽懂多少,我說只聽懂他在誇成吉思汗。他說那不是主要的,他想說的是我國現在發展的這麼好,有很大功勞歸功於成吉思汗,所以問我同不同意。

我肯定是一臉懵逼啊,所以可以想象他們歷史教科書中的成吉思汗應該是人類拯救者這種形象的。

二、對噶爾丹的認同。

有天舍友帶回一張蒙古國的電影宣傳海報,講的是噶爾丹對抗康熙的故事,名字叫《阿努可敦》,阿努可敦是噶爾丹的妻子(藍齊兒是《康熙王朝》的虛構人物)。

嗯,我看了看宣傳畫,感覺拍的還不錯,蒙古鐵騎對抗滿洲八旗。但忽然一想,這不對啊。外蒙古當時是被噶爾丹侵略的,康熙打噶爾丹是為外蒙古(喀爾喀蒙古)出氣的,外蒙古當時是站在康熙這邊的。

怎麼大清亡了之後,外蒙古開始崇拜當時的侵略者——噶爾丹了。於是乎我認為,不止是我們國家的某些歷史觀有受虐傾向,隔壁的蒙古國也一樣。真是很難想象蒙古國會崇拜一個當時把他們部族屠戮殆盡的人。


其他關於蒙古歷史的情況,有大佬回答的很詳細了,我就不獻醜了。

不過寫完這個回答,突然挺懷念在內蒙上學的時光。


石頭說歷史


前年從北京坐火車到俄羅斯,路過蒙古。而這一路火車最為驚險的經歷就是發生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火車在烏蘭巴托火車站停半個小時。我和車廂僅有的另外三個外國人,一同下火車,沒想到走下站臺就幾乎出了車站。我們走到馬路對面的餐館吃飯,(大肉串真是便宜又好吃),吃飯有十五分鐘。

(烏蘭巴托火車站)

可是萬萬沒想到,我們回到站臺的時候,我們的K3不在站臺了,而護照行李全部都在火車上。而再有五個小時,火車就將駛出蒙古,我們唯一的機會就是在火車到達蒙古與俄羅斯相鄰的蘇赫巴託車站前,趕到。

幸好找到了一輛出租車奔往蘇赫巴託,在烏蘭巴托市裡跑了一圈,相較於一個國家首都的級別,烏蘭巴托真的很落後了,可能也就是我們國家一個三線內陸城市的水平。但出了烏蘭巴托,在草原上奔馳,風景非常驚豔,從未見到那種廣袤,車子兩邊的風景完全不同,而且最終趕上了火車。這次追火車之旅,對蒙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會再專門去一趟蒙古。

這也是蒙古目前的一個基本狀況:城市化的程度非常低,經濟發展狀況也是一般,但它的草原依舊是蒙古最寶貴的財富。

而蒙古人對漢人還是有所牴觸。蒙古人的民族認同還是在成吉思汗忽必烈時期的蒙古帝國,而對滿清的兩年入侵一直作為民族的屈辱史,對沙俄乃至蘇聯的滲透基本沒有多少牴觸。目前蒙古也是在被西化的過程中,文字是西里爾蒙古文,而蒙古也是在學習西方。

蒙古國現任總統哈勒特馬·巴特圖勒嘎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而要更為系統的瞭解蒙古史,推薦找來《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蒙古帝國史》《蒙古帝國的興亡》翻翻看。

你對蒙古的印象如何?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我去過外蒙很多次,而且都是與我的蒙族師兄一同前往的,我們做資產評估,隨行的還有一位地質礦業方面的專家和一位煤業專家。

我們去過外蒙大部分地區,幾乎到過所有的礦區。接觸過很多外蒙人,老實說一般外蒙百姓也不及我們對整個外蒙瞭解。

關於外蒙歷史教科書的大致內容,也聽說過一些,外蒙與內蒙所用的蒙文是不同的,我那蒙族師兄也看不懂。我瞭解外蒙歷史教科書的途徑是從外蒙籍華人那裡得知的。外蒙大概有二萬多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漢人,大概還有四十萬左右的哈薩克人,哈薩克主要生活在杭愛山脈以西,阿爾泰山以東的地區。

據外蒙漢人講,外蒙歷史教材神吹成吉思汗,有選擇性的強調蒙古的獨立性。但是也沒太多反華內容。

外蒙歷史教材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對青少年也沒有太大的啟迪作用。無法讓青少年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個人覺得外蒙歷史教材與外蒙對國家狀況的宣傳完全一致,都有點脫離實際。這也使得民眾變得有點盲目和狂躁。


鬼影147951010




蒙古國教科書裡最自傲、最豪氣的論調:中國只佔領過蒙古2年,而蒙古佔領過中國100年。

我想到了隔壁的高麗,在他們家的教科書裡,他們幾乎統治了整個東亞,我中原王朝竟然只龜縮在南方的小角落裡,我們古代稱他們為蠻夷,於是他們也在教科書上將我們寫成了蠻夷,我竟無言以對。

在越南的歷史教科書上,則是寫滿了反抗中原王朝侵略的血淚史。越南人認為,“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侵略和佔領過越南的朝代。”



我們的教科書上說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斷地南下劫掠人口、糧食等等,中原王朝組織軍隊驅逐和討伐他們。

他們的教科書上說我們自秦朝時便開始侵略他們,搶了他們已經繁衍生息數千年的河套。

這個論調很有意思,匈奴、東胡等等這些遊牧民族哪有蒙古什麼事?蒙古族是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以後開始形成的,到現在也不過八百年曆史,他們將自己的歷史推到了先秦,說成了“數千年”,難道是想學韓國弄出個可笑至極的“檀君”?



成吉思汗的國籍到底是算中國的,還是算蒙古國的呢?我們的教科書說成吉思汗是中國籍,他們當然說是蒙古國籍,這點並不好說。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草原是金朝的領土,蒙古屬於金朝治下的民族,成吉思汗的國籍應該是金朝。但是,人家蒙古國教科書上的意思很明白,金朝在殖民他們。

他們的教科書上說蒙古帝國是他們建立的最偉大的帝國,中國和俄國都受到他們的統治,後來四大汗國相互爭鬥,蒙古帝國開始分裂並走向了衰落。然後我們推翻了統治中國百年的元朝,他們又退回了草原。

這便是他們說的佔領我們百年的事。

這點也不好反駁,我們的教科書對蒙古帝國倒沒怎麼詳說,所以許多人將蒙古帝國當成了元朝,元朝屬不屬於中國呢?他們說不是,我們說是。我個人認為是,事實上元朝的君臣們也認為自己是,修史是最直接的證明。



蒙古國教科書上寫著:“滿洲人用武力霸佔了我們美麗的草原,迫使我們實行和親政策之後仍然背信棄義,入侵我國,對我們進行分化瓦解,進行人口控制,禁止自由遷徒,實行奴化教育,讓我們永世做奴才。”

這點好像是事實。

他們繼續寫到:“蒙古國重新獲得了獨立,曾經和我們同處在滿清殖民統治下的中國人,卻毫無理由地說我國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軍隊入侵我國,我國地廣人稀,國力微弱,漠南蒙古很快失守,在漠北部分也快失守時,俄國人給予了我們無私的幫助,我國人民和俄國友邦一起,經過了英勇的抵抗,打退了中國侵略軍。”

可憐了清朝辛辛苦苦幫他們趕走了俄國人,可是轉眼俄國人竟然成了他們的“友邦”,白眼狼啊!

人可以走,但是地得留下。



“中國只佔領過蒙古2年”又是怎麼回事呢?

1919年北洋政府趁著俄國鬧革命的時候,當時的蒙古王公為尋求庇護也同意迴歸,於是派徐樹錚收復了蒙古。到了1921年,蘇聯派兵侵入蒙古,蒙古又落到了他們的“友邦”手裡。

兩年,時間還真不短,呵呵。

曾經的羈縻統治和自己跑來求冊封怎麼算?都護府又怎麼算?

你喜歡便好,反正歷史這位小姑娘隨你怎麼打扮。

當然,蒙古國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編歷史,我們也管不著。

經濟還不是靠我們?

我們只是養了太多白眼狼了。


吾與吾國


以前在內蒙古待過一年時間,跟幾個蒙古族上大學的同租住在一個院子裡,後來和他們幾個混熟了也一起喝酒聊天,有一次,我藉著酒意,試探問了一下,你們覺得大蒙古國將來有可能統一嗎?(蒙古因為我國內蒙古的原因,特意將蒙古改國號)他們毫不掩飾地說:外蒙養我們不起!。。。所以把內蒙古經濟發展起來,外蒙的人心也就往中國轉過來。。。


我心永恆YXN


首先要說一下,臺灣至今沒有承認過外蒙古分離出去,在臺灣版的地圖上,外蒙古赫然在內。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外蒙是沙俄帝國在我國軍閥混斗的民國時期,趁著各方實力無暇顧及的時候,教唆著外蒙獨立。

這裡要著重提一下,民國時期統治新疆的軍閥盛世才,此人是極度媚蘇者,如果不是當年納粹德國的步步緊逼,以及國民政府對新疆的堅決維護,那麼現在可能新疆也不屬於我們的版圖了。


現在很多人提及外蒙的歷史,都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將其收回。但實際上收回外蒙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因為外蒙這幫人實在是太崇洋媚蘇了,在外蒙人們對與中國人的稱呼是“胡加”(huja),就相當於東亞病夫一樣,是對中國人的蔑稱。

在外蒙的歷史書中,只承認中國統治過蒙古兩年,而且是極其屈辱的兩年。外蒙是這樣記載的:1917年俄國社會發生劇變,中國徐樹錚又趁機派兵入侵蒙古國(1919年~1921年),“蒙古政府腐敗無能,和中國簽訂了賣國條約,將我國變成了中國的附庸。”


除了這兩年之外,蒙古國對於之前歷史的記載,則是顛覆了我們的想象。我摘抄了一段漢譯過來的外蒙歷史,讓大家開開眼界:

滿洲人用武力霸佔了我們美麗的草原,在我們實行和親政策之後仍然背信棄義,入侵我國,對我們進行分化瓦解,進行人口控制,禁止自由遷徙,實行奴化教育,讓我們永世做奴才。

1912年滿清滅亡,我國重新獲得了獨立,曾經和我們同處在滿清殖民統治下的中國人,卻毫無理由地說我國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北洋政府軍入侵我國,我國地廣人稀,國力微弱,漠南蒙古很快失守。

在漠北部分也快失守時,
俄國人給予了我們無私的幫助,我國人民和俄國友邦一起,經過了英勇的抵抗,打退了中國北洋軍閥侵略軍。1917年俄國社會發生劇變,中國又趁機派兵入侵我國,政府腐敗無能,和中國簽訂了賣國條約,將我國變成了中國的附庸。

蘇聯成立,給我們帶來了馬克思主義,蘇聯軍隊和我們並肩作戰,將中國侵略者趕了出去。1921年我國重新獨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其實現在的外蒙是極度親俄的,他們認為俄國是友邦,中國則是曾經侵略過他們的國家。所以外蒙並不待見我國,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著急收復外蒙,我們去收復了,說不定又要被那群白眼狼認為是入侵,還不知道要在歷史書上怎麼罵我們呢。
不過想想現在的外蒙也是挺悲哀的,他們所吹噓的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全都是我國內蒙的,外蒙那個地方在古代地位等同於流放之地,是用來逃難的。而且他們現在已經淪落到,國民都不會寫正宗的蒙古文字了。


魏青衣


蒙古國是一個位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內陸國,全國人口只有300萬上下。蒙古國在歷史上曾是清朝領土(烏里雅蘇臺),是在辛亥革命時才獨立出去的。為了與內蒙古相區別,所以也俗稱為“外蒙古”。那麼,蒙古國的教科書是怎麼書寫這段歷史的呢?

在1911年,中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全國各省雖然相繼脫離清朝的統治,但仍歸於中國的體制內。

唯有外蒙古在沙皇俄國的扶持下,驅逐了清朝的烏里雅蘇臺將軍,並獨立成國。北洋名將徐樹錚曾經趁沙俄十月革命的機會短暫收復過外蒙,但旋即得而復失。此後一直到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之前,中國都沒有承認外蒙的獨立事實。

在蒙古國的教科書中,所有與清朝有關的歷史都被認為是蒙古國的屈辱。蒙古國將清王朝視為侵略者,並且在獨立後很長時間裡都排斥華人和滿人,這正是蒙古國政府長期宣傳的“成果”。過去,有許多從東北和內蒙前往蒙古國務工的華人在當地遭受到挑釁和欺凌。許多蒙古國人放不下仇華的心態,但卻又離不開中國這輛“高速經濟列車”。



蒙古國在教科書中宣稱自己是純正的成吉思汗後裔,但卻選擇性忽視了他們被蘇俄文化和西方文化洗腦的過程。早在上個世紀,蒙古國早就廢除了蒙古民族傳統的蒙古文,而是改用俄羅斯斯拉夫字母書寫新蒙文。其次,蒙古國在蘇聯的逼迫下廢除了藏傳佛教,許多人改信東正教。他們可以接受任何西方的文化,卻唯獨對中國心懷芥蒂。

另外,在斯大林時代的大清洗中,有許多蒙古人因為反抗蘇聯而遭到血腥鎮壓。當時蘇聯人不僅禁止蒙古國參拜成吉思汗的雕像,而且還將成吉思汗的雕像全部銷燬,直到40年代才解除禁令。但是,這些歷史卻從未在蒙古國的教科書中被提到過。相反,他們在教科書中一昧宣揚是俄羅斯人幫助他們擺脫了清朝的奴役和殖民,並讚揚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友誼。



歷史的荒野


蒙古對待歷史還是很客觀的,這幾年中蒙關係特別友好,現在中國人去蒙古遊玩 經商都很方便,當天就能拿到簽證,仇華現象只是網上嘴炮而已,現實生活當中是沒有的,蒙古人對中國人的反感主要是來自中國網上對蒙古的各種惡意評論,沒有人喜歡聽,別人對你的各種惡意評論吧?現在蒙古國的很多年輕人都會說漢語和看得懂漢文,也經常逛中國網站,到底什麼樣最好還是自己去體驗體驗 。









錢多的煩惱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作為世界第二大內陸國,蒙古國橫亙在中俄之間,地理位置和我國近在咫尺,但是國家發展方向卻早已和我國分道揚鑣,成為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天的我國媒體中,很少聽到關於蒙古的信息,這塊土地似乎被國人遺忘。

而因為信息的閉塞,很多國人對蒙古國的現狀和歷史知之甚少。那麼,這片被遺忘的土地上的人們,是如何瞭解自己的歷史呢?他們的教科書上,是如何書寫自己祖先的光輝歲月呢?靜夜史認為蒙古國的所謂“歷史”分為兩個部分,即:

一是不著邊際的輝煌古代史;

二是顛倒黑白的屈辱近代史。

為什麼會這樣編排呢?靜夜史認為這和蒙古國在近代以來受到的侵略有關。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沙俄趁機煽動漠北蒙古王公獨立,當時的最高藏傳佛教喇嘛,即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沙俄煽動下,聯合蒙古王公喀爾喀四部札薩克,於1911年12月1日宣佈漠北蒙古獨立。12月28日,哲布尊丹舉行了登基大典,自稱“大蒙古帝國日光皇帝”。

漠北蒙古的獨立意味著漠北蒙古從此脫離我國的軌道,成為沙俄以及後來的蘇俄和蘇聯的附庸,外蒙被帶上了俄化的不歸路。

一戰期間,沙俄等列強西去參戰,並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徹底埋葬了沙俄帝國。外蒙失去靠山,北洋政府趁機收回外蒙。

1919年10月28日,皖系將軍徐樹錚率領4000人殺進外蒙古“首都”庫倫,以軍事實力逼迫蒙古王公服從中央。11月17日,外蒙上書民國總統徐世昌,請求迴歸,外蒙古重回祖國懷抱。

但是,隨後的蘇聯政府繼承了沙俄時期的對蒙政策,繼續扶持外蒙分裂勢力,特別是斯大林,一直力主將外蒙作為蘇聯和民國的緩衝地。同時期的民國政府孱弱,無力顧及此地,外蒙古在蘇聯的操縱下,成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

蘇聯時代,對外蒙古的控制可謂比之沙俄有過之而無不及。

  • 首先,在斯大林的授意下,外蒙舉行了有名無實的全民公投,從此外蒙徹底獨立;

  • 其次,依照蘇聯大清洗的政策,在蒙古境內實行殘酷的階級派別和民族劃分,對階級敵人進行殘酷迫害和屠殺;

  • 再次,培養大量忠於蘇聯的親蘇精英分子,使其在蘇聯境內被洗腦後,成為蒙古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蘇聯對蒙古的控制,蘇聯和蒙古高層進行聯姻,以血脈控制蒙古內政外交;

  • 最後,掌握蒙古金融和經濟大權,驅逐所有第三國資本,實現對蒙古的全面控制。


蘇聯時代,蒙古是地地道道的俄式路線,在親蘇分子的主導下,蒙古原有的文字被廢除,開始實施斯拉夫文字,蒙古文明出現斷層,至今難以彌合。

蘇聯政府為有效控制蒙古,有意摧毀蒙古的文化基礎,徹底否定蒙古歷史,不允許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

關於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蒙古人的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有所闡釋。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在今天的察哈爾地區,也就是內蒙古,外蒙一直是蒙古的旁門左系。蒙古人強認成吉思汗為祖宗,和棒子強認高句麗是其祖先是一個道理!

蘇聯的做法,客觀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但是蘇聯的目的卻不是為了正本清源。

1991年,蘇聯解體,外蒙再次失去依靠,此時的美國、日本等圈外國家又開始不斷向蒙古滲透。

美國不僅對蒙古進行經濟滲透,還對蒙古展開廣泛的軍事合作,兩國關係從90年代後迅速升溫。

2005年,美蒙確認雙方為鄰國。雙方的合作規模逐漸擴大,美國將蒙古認定為五角大樓安插在兩大國之間的特洛伊木馬,所以意在全面控制蒙古。

美國還致力於對蒙古進行民主化改造,國會每年撥款1200萬美元用於幫助蒙古進行民主化改造。另外美國還在蒙古扶持親美精英分子,通過邀請其到美國培訓,灌輸西方民主思想。


美國的努力導致今天的蒙古親美分子佔到蒙古高層的相當部分!

除了美國,日本也不甘落後,蘇聯解體後,日本迫不及待進入蒙古。繼美蒙關係升溫後,日本提出無償經濟援助蒙古的“草根計劃”,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對蒙古加大援助;

日本援助蒙古比美國更加慷慨大方,主要是日本覬覦蒙古的礦產資源、蒙古的支持以及蒙古的戰略地位。

日本的努力使得今日超過7成蒙古人對日本有好感。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蘇聯時代還是冷戰後的美日時代,蒙古都將我國視為最大的威脅,雖然我國也在蒙古進行投資和援助,但是這被蒙古人解讀為我國的經濟入侵。

冷戰後,蒙古“掙脫”了蘇聯控制,恢復了對所謂的祖先成吉思汗的崇拜。為了討好美日,以及顧忌昔日的主顧俄羅斯的感情,蒙古極力扭曲歷史,對我國進行汙衊化宣傳。

  • 在蒙古國的歷史書中,古代歷史是以成吉思汗為核心的大蒙古汗國時代,意在強化蒙古人的民族自豪感。雖然使用的是拉丁文,而且成吉思汗也不是蒙古國的祖先,但是這種生拉硬扯確實起到了阿Q精神的作用。

  • 在蒙古國的清朝史中,滿清被蒙古認為是最窮兇極惡的敵人,他們對蒙古進行了野蠻的入侵,但是他們對蒙古的入侵只有兩年時間,剩下的時間,蒙古人地位是和滿清一樣的,這倒符合清朝滿清和漠南蒙古共治天下的史實。

  • 而在1911年以後,因為大量親蘇親俄精英的存在,蘇聯和俄羅斯被描述成救世主一樣的角色,他們的所作所為並描述成將蒙古從我國水深火熱中解救的正義行為,而我國收復外蒙的行為則是對蒙古的野蠻侵略。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