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和賈府是什麼關係?

插著翅膀的蝸牛


《紅樓夢》中,有一位老太妃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時是在第五十五回,書中其身體已經欠安,到了第五十八回這位老太妃便薨逝了。而文中並未提及這位太妃的來歷,其生病期間宮中嬪妃便減膳謝妝,宴樂俱免,可以窺見其地位不凡,更有這位老太妃薨逝時,賈府一應有爵者均要前往隨班守制,連賈母這位七十多的老人都不可倖免,這位老太妃到底何人?

隨文中未有交代老太妃的來歷,更未見其與賈府的交集,但我們知道曹公字字千金,無一閒筆,老太妃的薨逝一定與賈府有莫大的關係,既是如此,我們不妨從細節處入手,探索真相。



老太妃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五十五回開篇,那麼此前曾發生了什麼?第五十四回,是賈府的元宵之夜,這一回都發生了什麼?賈母掰謊,賈母講笑話、王熙鳳講笑話。而這些言論和笑話都有極深的寓意,其中王熙鳳講了兩個笑話,一個一家子正月半全家賞燈吃酒,烏壓壓坐了一屋子,結果吃了一夜就散了;眾人問後來呢?王熙鳳便道:過了正月半,各人都忙著收拾東西,誰還知道底下的事?

其次就是放炮仗的笑話,最後還說了聲:“外頭已經四更,依我說,老祖宗也乏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

元宵一過,老太妃身體便欠安了,賈母也發生了各種狀況,首先是鳳姐小產並有了下紅之症,黛玉犯了舊疾,史湘雲臥病蘅蕪苑,王夫人弔賀迎送各王公侯伯之族的紅白喜事,分身乏術下只能由探春、寶釵及李紈理家。



賈府前一刻還在烏壓壓一屋子人過正月半,吃酒聽笑話,此刻卻真的各人忙各人的了,不正對了王熙鳳那個笑話麼?那麼第二個笑話呢?正巧應在了老太妃的身上。而這個老太妃,其實就是元春。

我們知道元春曾經做過一個燈謎,謎底就是炮仗。而《紅樓夢》中的主人公做的詩詞都是她自己的預言,元春封妃後,原本就處於社會地位極高的賈家更多了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真真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但根據前八十回的線索,我們知道元春帶給賈府的榮耀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所謂“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就是賈府還未從這種榮耀的喜悅醒來,噩耗先已到來了。



關於老太妃就是元春,文中自有多處暗示過。

首先,這位老太妃薨逝後,賈府雖按爵守制,但以賈母七十多的高齡,根本無需整個月給一個老太妃守喪,除非是 嫡親關係,才不得不守制,而尤氏作為旁親,因家中無人料理,才報了尤氏產育協助理家。

其次,在隨朝守制中,賈家人的落腳處是一個大官的家廟,奇怪的是賈家住在東院,而北靜王屈居西院。我們知道東位為尊代表主人,西位則代表賓客,以賈府之資,完全不能與北靜王府匹敵,如何敢在北靜王府之上?只能賈府是這場喪事的主家方說得過去。



再次,寶玉生日當天,一大早起來洗漱沐浴,帶冠整衣

至前廳院中,已有李貴等四五個人在那裡設下天地香燭,寶玉炷了香。行畢禮,奠茶焚紙後,便至寧府中宗祠祖先堂兩處行畢禮,出至月臺上,又朝上遙拜過賈母、賈政、王夫人等。

巧不巧?寶玉遙拜的人沒有這個當皇妃的姐姐,要知道皇妃代表著皇家,而皇家永在賈府之上。元春省親時,賈政是如何恭維皇家如何感恩戴德的?

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



對賈政而言,祖宗的恩澤比起皇家的“天恩”都不值一提,寶玉如此忽略姐姐,只能說明這個姐姐已不在人世。所以,當寶玉生日時,這個曾在端午節、元宵節給寶玉賜禮髮姐姐此次卻沒了蹤影,而園中各個姑娘都給寶玉送到了禮,連妙玉都有一張遲到的拜貼,這不是蹊蹺麼?

所以,這裡的老太妃其實是元春,可是為何後來又有元春未死得文字呢?只因這裡的老太妃原是描寫元春之死的,但因作者增刪五次中改變了思路,決定讓元妃之死往後推延,才將其改成了老太妃,但原先很多筆墨卻沒有改變,才令人如此如墜雲端。



當然,作者讓老太妃在此期間薨逝是有用意的,最重要的是以此次“守制”為由將賈府一干主心骨調離賈府,而後因國孝中被遣散的優伶們開始入園,園中出現了主奴平等、亂世為王,各種好戲層出不窮,百弊叢生,開始暴露賈府的沉痾痼疾。當然,此段時間也是大觀園最歡樂的時候,丫頭小姐們縱情釋放自己的天性,揮灑自己的青春,更有尤氏藉此展現了令人驚歎的處事能力,讓我們認識到其不僅是那個“沒口齒沒才幹的葫蘆”。

故而,老太妃與賈家有著莫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元妃的一個替身,讓元妃提前薨逝了一次,將賈府的種種弊端先暴露了出來,是一次“大廈傾塌”的預演。


微影悼紅


從老太妃死後,皇帝下令所有有官職的官員人家三年不得宴樂,平民三月不能婚嫁慶賀來看,老太妃應該是皇帝的親生母親,跟賈母是年齡差不多的老太太。

寧榮二府是世襲王公貴族,是跟皇帝祖上一起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那麼賈家跟皇帝的母親、后妃嬪妾、兄弟姐妹、甚至包括皇帝的皇子公主們應該都是有互動往來關係的。



老太妃的兒子能夠當上皇帝,也可見這個老太妃的手段手腕都很不一般。自古皇宮大院前朝與後宮充滿了微妙的關係,後宮的妃嬪爭權奪利不可能和臣子沒有一點關係。


賈府為了自己家族前途的利益著想,也會做出押寶賭博的行為,從賈元春封妃來看,賈家押寶老太妃的風投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在後宮爭鬥奪權大戰中,以老太妃的兒子坐上皇位笑到最後而勝出,這個與賈家暗中支持有些關係,按照這個思路,老太妃是風險基金董事長,那麼賈家就是風投投資人。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寫到:"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

這位已經死去的老太妃與賈府是什麼關係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老太妃和賈府與朝廷是什麼關係?

老太妃:她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也叫皇妃。

這個妃子不簡單,在皇宮,女人與女人也存在一種勾心、爭位、爭權的鬥爭,她能從年輕就深得皇帝的寵愛,並榮升妃子,最後隨著年齡的老化,成為皇帝的老太妃,可見她的政治頭腦,宮中勢力不一般。
賈府:


賈府裡的最高長輩是這個官僚貴族家庭的創家立業的兄弟二人。

這兄弟二人分別是榮國府的榮國公賈源與寧國府的寧國公賈演,他兩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其年齡賈源居次。

曹雪芹寫的這部"無年代可考″的小說中,這兄弟二人年輕時,也就是開國初期,緊隨皇帝東征西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是開國功臣之一。

因此,兄弟二人的子孫在這個朝廷享有世襲之權。

這下,我們明白了,賈府與朝廷的關係為君臣關係。

所以,這位享有國母之稱的老太妃死後,皇帝下了一道聖旨,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及全國臣民都要為她守制戴孝″。

其中特別規定:"守制戴孝期間,對官員以至民間的宴樂嫁娶都要有種種的限制″。

身為臣子的賈府,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許婆媳祖孫等每天都要入朝為這位老太妃守喪而奔忙。

作者:一片紅與紅樓夢,歡迎關注我,專業為你解讀、寫作《紅樓夢》中的人與事。


一片紅與紅樓夢


清朝著名的老太妃是孝莊太后,康熙的奶奶,其它太妃去世不致於有超大的排場。孝莊是保太子的,曹家也是保太子的,孝莊死後,康熙徹底廢了太子,曹家就失勢了,等雍正上臺,沒過幾年曹家就被抄了。賈府在太妃死後就開始敗落了。所謂富貴是因為有權有勢財源滾滾,可以大手大腳地花,一旦失勢,財源就斷了,很快就會捉襟見肘。


葉在風中飄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之前曾寫過一篇分析老太妃的文章,今天我們再分析一下這個只出現了兩次的老太妃,和賈府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裡有很多伏筆和細節,稍不注意就會錯過,老太妃在紅樓夢裡只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是身體欠安,第二次再出現就薨逝了,曹公為什麼這麼安排呢?

老太妃身體欠安發生在原文第五十五回,為什麼是在這一回,不是在之前或之後呢?我們聯繫上下文看,就會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五十三五十四兩回裡,賈府還處處笙歌,一派熱鬧繁華,從回目“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王熙鳳效戲彩斑衣”可知,這應該是賈府上下最熱鬧的一個場面,但第五十五回一開頭,氣氛完全變了樣。

且說元宵已過,只因當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故榮府今歲元宵亦無燈謎之集。

為什麼前後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其實伏筆已經在五十四回的回末交代了,王熙鳳先後說了兩個笑話,一個是說一大家子滴滴答答地孫子,一個是說聾子放炮仗。

這兩個笑話我之前也曾分析過,看似玩笑,其實大有深意,前一個笑話,影射的其實賈母,說的是賈母享盡榮華富貴,如今兒孫繞膝,子孫滿堂,這其實也是對上半部紅樓的一個總結。

聾子放炮仗的笑話,說的是散,王熙鳳也明確說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節也完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如果我們結合五十五回一開頭來看,王熙鳳的這幾句話就不可等閒視之了。

也就是說,上半部的熱鬧繁華、烈火烹油的景象已經結束,一切都將煙消雲散,緊接著悲劇就要到來。那麼悲劇要從何寫起呢?自然要從大處落筆,於是曹公寫到了一個宮中老太妃身體欠安的情節。

為什麼這麼安排呢?這相當於是從根本上禁絕了賈府的熱鬧繁華,從伏筆來看,老太妃身體欠安,其實暗示的正是賈府開始走下坡路,開始加速敗落的進程,所以我們看,從五十五回開始,賈府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慶賀的事情,一切矛盾和悲劇都接踵而至。

五十五回里老太妃,身體還只是欠安,到了五十八回一開頭,曹公再次用了一處險筆,直接讓老太妃薨逝了。我們且看原文:

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

曹公為何迫不及待地這麼安排?我想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個是老太妃薨逝,屬於國喪,按照禮制,賈府有誥封的命婦都要進宮服喪,曹公這麼安排,就是為了調出賈府的核心,讓我們看到賈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內囊。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回,曾說“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賈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鳳等這些賈府管事的主子一旦被抽離,可以想象賈府會亂成什麼樣子。

曹公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讓賈府亂下去,讓我們看到主人離巢之後的賈府,有多少潛藏的矛盾和兇險,骯髒和算計,有多少見不得人見不得光的人和事會被抖露出來……而這些都是過去被瞬息的繁華遮掩住的敗相。

仔細閱讀五十五回之後的紅樓夢,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賈府到處都是矛盾,都是敗落,都是事端:趙姨娘大鬧賈府,賈璉偷娶尤二姐,王夫人抄檢大觀花園……再也沒有一刻安寧祥和,人人都在為自己算計,暴露了可怕的嘴臉。

第二,曹公通過寫老太妃病逝,其實是在暗示宮裡元春之處境和結局。極有可能,此時的元春,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僅身體垮了,且已深陷其中,無法抽離,正在垂死的邊緣掙扎。

與其說曹公是在寫老太妃,不如說他是在寫元春死亡,或者說是通過老太妃病逝為後文元春病逝作伏筆和預演,今日的老太妃薨逝,正是日後的元春暴斃。作家張愛玲認為,曹雪芹寫老太妃病逝,其實最初寫的就是元春死亡,我認同這個觀點。

綜上,我們看,老太妃看似與賈府毫無瓜葛,但她的身體欠安,卻是整個紅樓夢下半部的開端,也是賈府悲劇的開始;且通過老太妃之喪,調走賈府管理層,讓我們看到了賈府內囊的虛空和各種矛盾的總爆發;更主要的是,通過老太妃薨逝,為元春之死做了預演和伏筆,甚至,暗寫的正是元春之死。


少讀紅樓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我一直同意《紅樓夢》是一百零八回的設定。因為從七十三回開始,“繡春囊”的出現,就讓《紅樓夢》的節奏突然變快了。所有的事情都極劇惡化。這符合七十二(八九)對三十六(四久)的中國古代先天之數的設定。而《紅樓夢》一定不會突然就寫到賈家的情況急轉直下,一定也會有一個契機,而這個契機就是五十五(七九開始)回,皇宮之內的老太妃病了。這也絕不是巧合,前面五十四(六九)回,後面五十四(六九)回。是不是也是一個先天的數數?


宮裡的老太妃是誰書中沒頭交代,我們也無從得知。但按照之前我得推斷,賈家屬於先皇一派的老牌勢力,書中沒有交代太上皇如何,卻說到老太妃病了,然後五十八回又薨了。從喪禮的規格來看,這個老太妃絕非一般人,太妃根本不可能用國喪。所以太妃應該是隱寫。她的死,代表太上皇(太上皇活不活著不重要)的勢力自斷一臂!賈家這樣的老牌家族的保護傘越來越少。留給賈家的時間不多了。

我數次說過,元春晉升貴妃後,關於省親,皇帝只讓這些外戚定期進宮看看。結果太上皇突然出來說只要有地方就可以回家省親。這是完全不一致的旨意,換成是你,你聽誰的?要我我聽皇上的。但賈家卻沒有猶豫聽了太上皇的。與他一樣的還有那個吳貴妃(無貴妃)的父親吳天家(無天家)。每次看到這裡我都覺得不寒而慄。這個無貴妃和無天家說的會不會就是賈家?賈元春的貴妃是假的(皇帝給了個名頭,本人根本不受寵),賈家陰奉陽違蓋大觀園的行為就是沒把現在的皇帝放在眼裡(無天家)!這樣的賈家豈不是一定會上皇帝的黑名單。和皇帝不一條心,自掘墳墓而已。皇帝動手是遲早的,只是等待時機而已。時機在哪裡?在宮中那些對賈家這些老牌勢力有保護能力的老人家都死絕了!



老太妃一定就是一個能夠保護得了賈家這些老牌勢力的人。而她的病和死的規格之高,明顯是國喪。這表明她的權利非常大。曹雪芹不會隨意安排人出場的。第十六回寫了太上皇和皇太后,五十五回又寫了一個老太妃。一個老字突出她的輩分十有八九比太上皇還老。現今很多人考證老太妃是不是孝莊皇太后,這不重要。我們看書不代入現實中的人物。但這個老太妃如此高規格葬禮,她應該有孝莊皇太后那樣的地位和權勢,所有才可能成為這些老牌勢力的保護傘,讓皇帝也沒辦法。而她一死,甚至後面太上皇等一死,也就是新皇對賈家這樣的老牌勢力開刀的時候了。

《紅樓夢》隱寫很多政治鬥爭。往往一筆帶過,但情節發展卻往往讓這些政治鬥爭顯露一鱗半爪。比方賈雨村被彈劾罷官,林如海的突然死亡(疑點重重,結合賈寶玉的耗子精的故事講述搬空香玉的情節),太上皇和皇帝省親旨意不一致。賈家聽了太上皇的。義忠親王老千歲(老牌勢力突出義字,太上皇的人)犯事了,忠順王(新興勢力突出忠字,皇帝的勢力)到賈家找茬,還有很多一筆帶過的情節不消多說,這裡這個老太妃,就又是一筆。

雖然關於老太妃只有簡單的兩段描寫。但卻從老太妃五十五回開頭生病開始,《紅樓夢》明快的色彩暗淡了。情節從歡樂急轉變成了哀婉。到六十三(七九)回,群芳開夜宴,我說過和二十七(三九)回芒種餞花神正好湊成一場完整的祭奠(林黛玉的《葬花吟》是祭辭,群芳夜宴是供筵。參考賈府祭宗祠的先祭文後供筵的規格),祭奠之後就是群芳離散,大觀園凋零。而七十三(九九開始)回“繡春囊”就是正式開始的敗落,這一切都是從五十五回老太妃生病開始。

《紅樓夢》是處於一個王朝新舊勢力的交界,以忠順王為代表的新興勢力勢必以賈家這樣的老牌勢力讓位讓利給他們才可以。皇帝通過一定的試探,證明誰心中無天家。不巧,賈家就是這裡的一員。賈家的腐敗墮落也催生了他們滅亡的關鍵因素。而賈家不過是一個殺雞儆猴的祭品罷了。他既不是第一個,前有義忠親王老千歲,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等現在的忠順王成了老牌勢力,他們也要給新勢力讓位!賈家先行一步而已!王朝興衰,帝王更迭每次都是血與火的歷練。


另:我很早之前有個想法,就是賈家寧國府的發展特別像明朝,到了嘉靖(賈敬)皇帝而敗落。榮國府的發展特別像清朝,孝莊皇太后(賈母)支撐著這個家,繁衍生息。這也是很多人在爭《紅樓夢》是明朝事和清朝事的關鍵點,其實,我認為小說最大的好處是作者可以完美的將自己想寫的情節撰揉到書中,甚至包括自己的經歷或者家事都有一些。但完全自傳說,我卻認為絕不是!有和我一樣想法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下。

最後總結這個老太妃是誰,答案不知道。反正很有權勢,是賈家等老牌勢力的一個保護傘。有人說一個太妃不可能有那麼大權利,我想說,也沒有太妃用國喪的規格做葬禮的。《紅樓夢》有些情節仔細摳是瘋子;有些情節不仔細摳是傻子!你是瘋子?還是傻子?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太妃也許是雍正皇帝的養母,太后是雍正皇帝的生母,或許是曹家的姑娘康熙皇帝的貴妃之類的人物,因為當時的年代曹家是康熙最寵幸也最愛的家臣,不但寵愛一起長大的發小曹寅,還包括曹寅的哥哥及兩個姐妹都被選進宮中是康熙皇帝寵愛的對象,所以康熙王朝時期才是曹家最旺盛的時期,或許是康熙死亡雍正接班坐上皇位之後跟這個太妃也有牽扯著關係,所以雍正也明知曹家反對自己做皇帝一直都沒有對曹家動手,還一味地討好並且縱容曹家繼續囂張跋扈為所欲為的繼續享受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切,直到太妃死亡後秦可卿葬禮上看到了曹家確實囂張跋扈的過度目中無皇帝的景象及和貴族們老派勢力齊心合力的一種態度才驚醒了皇帝不得不選擇示弱,低頭巴結曹家及曹家圍繞一起的王公貴族封了賈府在宮中的女兒坐上了貴妃之位並且讓回家省親也算是皇家對曹家的恩寵特別的照顧,給曹家及四大家族一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及誤解,誤以為自家還和老皇帝康熙曾經活著的對待曹家一樣的態度,所以曹家放鬆了警惕性該怎樣就怎樣的生活,甚至於比從前康熙王朝時期做事更過分追求自家需要的生活,比如賈赦看上別人家的十幾把扇子不惜一切甚至是害死人家庭的性命都要搞到手才罷了,薛蟠為了個丫鬟也不惜打死一個書生,古代打死書生人命案不是隨便就能過得去的案件在賈府遇到賈雨村手裡的命案輕易地過去了,王熙鳳打著丈夫的命號在外為了三千兩銀子強拆開兩家婚姻逼迫兩家兒女自殺身亡殉情了事兒,諾大官府在王熙鳳手裡就如兒戲般的讓賈連娶的小老婆尤二姐前夫去告賈連國喪家孝之中偷娶親也是大罪,牽連著賈珍賈榮父子倆是後臺是從容包庇著一起告了之後,又給官員塞黑錢抹平案件無非就是顯示出自家的權利和自己的本事兒,完全不把國法當回事,視國法為兒戲一般的不放在眼裡,這樣的家庭這樣的人物,皇帝抄他們的家確實是輕的已經給他們的老祖宗天大的面子了,仔細想想那一項不是死罪,再回頭看一看那個案件不是應該殺頭的罪過啊!雖然抄家也不過是做樣子砍掉了家族成員之一大兒子的頭而已,其他家族成員都放回家讓吃老子的本錢去了,為此還不死心對雍正皇帝的處理不服氣,所以回到北京老家之後還繼續選擇追隨廢太子的兒子製造機會,給廢太子兒子繼續積累造反資金,最後消息走漏導致廢太子的兒子被圈進成為了奴隸,而曹家又被再次抄家,而這次抄家的可是雍正的兒子上位的乾隆皇帝了,雍正小時候是親眼目睹父親康熙和曹家的來往的所以第一次抄家時沒有大動干戈還是給曹家留下了面子的,起碼抄家之後的曹家還能繼續保持富有的生活,還有丫鬟婆子們一起扶伺候著全家人,可乾隆當了皇帝只是聽說過四大家族並沒有什麼交集的地方,知道四大家族想勾結自己的堂兄把自己拉下馬來怎麼能不恨死他們這些造反的人們了,所以對於廢太子兒子到是放過了只圈進不准許自由活動吃喝照常供給,倒黴的是這些所有的跟班一樣捧場的人物們了,殺了又殺不完的跟班,大家族成員及家裡的僕人們,僕人們的家裡有牽連著的七大姑八大姨們,親戚套親戚的沒完沒了的牽扯到不是一個家庭和一個家族的事情了,所以當時這個案件還被定性為當初乾隆上位的大案要案來辦理的案件了,其中也不乏有被人趁機誣告陷害致死的人物。所以寶玉出家並不真的是簡單的出家當和尚了而是為了避禍出去遊走四方匿名改姓過著討飯的生活去了。因為婚後生活中的寶玉跟寶釵是很幸福的,因為父輩們的造孽牽扯到了他不能在家裡安穩生活了只能出走.


蘭花草130919001


《紅樓夢》裡有關老太妃的文字只有兩段。

第五十五回,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所以各嬪妃都為她減膳謝妝祈福,不僅不能省親,而且將宴樂一起免除。元春也一樣,為老太妃減膳謝妝,沒有回家省親,也沒有宴樂。榮國府這年的元宵節也沒有猜燈謎等樂事。

五十八回,老太妃再次出現,此時老太妃薨了,

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

似乎老太妃和賈府沒什麼關係,只因為老太妃的事情,元春和賈府的生活受到了影響。

老太妃的孝期裡,賈敬也死了,而且是暴亡。賈敬的喪禮,因為在國孝期間,一切從簡,沒有孫媳婦秦可卿的葬禮奢華。

老太妃死後,賈府和相關人等似乎走了下坡路。死的死,病的病,大觀園也蕭條下來。

尤二姐死了;柳湘蓮出家;尤二姐死了 ;鳳姐病了;晴雯等被攆出大觀園,晴雯死;司琪和表弟死了;迎春嫁給中山狼,不到一年也死了;香菱屈受貪夫棒;元春死;王子騰死……賈府的厄運一件接一件,最後獲罪被抄家,大廈傾倒。

可以推測,老太妃是賈府在宮裡的靠山。老太妃的興亡就是賈府的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