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的俗與雅一直被炒,作為看官的人們到底要什麼樣的相聲?

別號百川


以下文本出自郭德綱和于謙合作的相聲《你要高雅》。 

 郭:好多觀眾喜歡咱們,當然,  於:哦,  郭:對郭德綱也有一些爭議。  於:哦,爭議不小。  郭:很正常。  於:那讓然。  郭:有人說了,郭德綱,相聲,這都是低俗。  於:哦,說咱們俗。  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法不一。社會的不同層次,都會有人說別人低俗。  於:是嗎?  郭:上流社會,  於:嗯  郭:說別人低俗;  於:哦……  郭:他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於:哦,裝糊塗。  郭:哎,專家學者說人低俗。  於:這個是?  郭:這個是,東風破,我比東風還破。  於:好嘛~  郭:相聲演員說別人低俗。  於:這是什麼?  郭:羨慕,嫉妒,恨。  於:嘿呀。這是心態不好。  郭:他但凡能跟這兒演一場,他還還至於犯這氣迷心,  於:哈哈哈。  郭:是吧?  於:一點兒不假。  郭: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於:同行是冤家嘛。  郭:你那沒有辦法,  於:嗯,  郭:可以理解,  於:嗯,  郭:世上兩種人。  於:哦?  郭:一種人喜歡郭德綱,  於:哦。  郭:沒有錯。  於:那讓然。  郭:這是第一種。  於:嗯。  郭:第二種人不喜歡郭德綱,  於:這個呢?  郭:也沒錯,  於:您可以選擇。  郭:但第二種人認為自己比第一種人高雅,這就錯了。這也是因為什麼,他總排在二的原因。  於:嗨。哦,就是這麼個原因。  郭:人活著都不易,端正心態,唯有寬容,唯有寬容世界才能精彩。  於:這是最主要的。  郭:實話實說啊。  於:嗯。  郭:什麼叫俗,什麼叫雅?  於:區分。  郭:我認為啊,單純的高雅不足以構成世界。  於:哦。  郭: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是真正的藝術。  於:那是。  郭:毛主席教導我們說,  於:嗯。  郭:文藝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  於:對。  郭:一味高雅,一味拔高,只能說你故意地違背主席的理論。  於:嚯~這大帽子扣得。  郭:就那個貨你就得這麼治他。  於:是呀,哦,就下著套兒。  郭:實話實說。  於:啊哈。  郭:老話兒說得好,是不是,雅與俗之間互相包容。  於:哦。  郭:只有包容,才能夠雅俗共賞。  於:並存。  郭:好些人看不透,  於:嗯,  郭:老覺著什麼什麼高雅,什麼什麼低俗。什麼高雅,什麼低俗?  於:是呀。  郭:有人說了啊,  於:嗯,  郭:聽交響樂高雅,  於:那倒也是。  郭:看相聲就低俗。  於:嗨。  郭:聽明星假唱高雅,  於:哦。  郭:看網絡原創低俗。  於:這麼分呢?  郭:看人體藝術,高雅,兩口子講黃色笑話,低俗。  於:嗨。  郭: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爾基先生教導我們說,  於:說?  郭:去你奶奶個纂兒吧~  於:高爾基他們家這親戚還真全。  郭:什麼叫雅,什麼叫俗?牙佳為雅,人谷為俗。  於:這是字兒這麼寫。  郭:一個牙字兒,一個佳字兒,這字兒念牙。  於:對。  郭:嘴裡說出來的,吃飽了沒事兒坐那兒叨叨叨,叨叨叨,說出來的,這叫雅。  於:哦這叫雅。  郭:單立人兒,一個谷,五穀雜糧的谷,這字兒念俗。  於:對。  郭:吃喝拉撒,這是俗。  於:哦。  郭:人可以不說,就是說,你可以不需要雅的東西,  於:哦。  郭:但這俗,你離不開。  於:都得俗。  郭:雅與俗,俗與雅,相輔相成。  於:離不開誰。  郭:離不開。喝著咖啡,就打算,秋水長天一色。  於:哈哈。  郭:好些個高雅的人,噴了香水兒,我都能聞出人渣兒的味兒。  於:骨子裡的。  


毛火榮


相聲一直講究的是雅俗共賞,這也是老百姓想要的相聲,但是呢,這些年雅與俗已經被完全對立起來了,非俗即雅,真正雅俗共賞的相聲已經越來越少了。

以德雲社為首的小劇場相聲,確實是俗,雖然郭德綱一直說是通俗,不是低俗,但是在小劇場,偶爾還是有低俗的內容存在,這也是德雲社一直被同行,特別是主流相聲界批評的原因之一。


主流相聲界的相聲確實是雅,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主要的演出舞臺在電視臺以及各自慰問場所,內容都必須經過層層審核把關,所以稍微有點過火的內容都會被剔除掉,最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肯定是很雅的東西。

審核內容的人很可能對相聲一竅不通,他只能對內容負責,不對演出效果負責,更無法對相聲的前途負責,所以直接導致相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


我個人認為,小劇場相聲和電視相聲現在已經走向了兩個極端,這對於相聲來說並不是好事,如果能夠兩廂結合一下,互相中和一下,真正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那才是真正對相聲的發展有益的事。

我最大的期望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帶著小孩聽搞笑的小劇場相聲!


相聲演義


相聲可以雅俗共賞但是不是兒童不宜。




美貌與智慧集於一身



相聲本身就是來源底層人民生活的草根藝術,就是相聲的所謂的“俗”,才使得相聲這門藝術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也就有了更廣泛的傳播。

題主再次提出這個問題,曲藝雜談很難回答。雅俗之爭只是一個藉口,說排除異己更貼切一些,目的這麼明確非再給自己貼上高雅衛士的外衣。



人民網都承認老郭的相聲是中國傳統藝術了,其他那些高雅藝術代表不知作何感想。難道人民網的高度還不如你們幾個所謂的高雅人士。既然這麼高雅,也帶領一部分人去國外表演一個多月看看反響。


另外,就在最近,國家廣電總局很不識趣地把老郭主持的《相聲有新人》評為2018優質節目,並提出嚴重表揚。關鍵是老郭的徒弟在這個節目中還獲得了冠軍。我擦,這讓那些剛剛反三俗的高雅人士情何以堪啊。

說句實話,我們老百姓就是需要我們能看懂的相聲,能讓我們笑的相聲。其他的也不用跟我們扯。


曲藝雜談


相聲一直有清門和渾門之分。

不同場合不同觀眾,相聲有不同的說法。

相聲界現在供為開山祖師爺的窮不怕,就是典型的渾門相聲。

清門的一般出身不錯,說相聲不為賺錢,只為娛樂。相聲內容比較清雅。像八大改行,像五行詩,像大保鏢等。

渾門的出身相對較低,撂地賺錢,一天不賺錢,家裡人就一天吃不上飯,所以為了能養家,基本上相聲內容就比較雜,有時甚至有葷口出現。

當然現在清門渾門界線就不那麼嚴格了,清門的也學渾門,渾門的也借鑑清門的段子技巧。

現在的相聲界,基本上都是渾門相聲。

當然我們不能單純的以清門渾門來定雅與俗。

還是我之前那個說法,你要看場合,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面向全國觀眾,面向不同年齡的觀眾,張口就是兒子爸爸,動不動就開車,這就不合適。

在小劇場,就可以放開一些,說些正經場合不好說出的東西,大家一個哈哈兩個笑,也無可厚非。但一樣要有個度,如果老是靠這些來獲得掌聲,贏得喝彩,那就不是相聲了。

解放後,以侯寶林先生為代表的一批老相聲藝人,在新形勢下,把一些粗口葷口從作品裡剔除,然後代之健康的內容,一樣好笑,這說明相聲並非一定要靠葷口才能生存。

很多朋友評論的好,俗也罷,雅也罷,都要有個度,老話說的好,過猶不及啊!


山東花和尚


相聲是中國特有的表演藝術形式,有他的特有的表演特色。就內容而言,它反映老百姓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情,輕鬆搞笑的氛圍,很是受歡迎。

相聲說的好不好,除了取決於表演者的表演風格外,從作為普通觀眾的我看來,內容非常關鍵,有的相聲聽起來就像給你撓癢癢,表演者自己缺笑的前俯後仰。

內容的雅俗沒有絕對的區分,只是相對而言,郭德綱于謙的相聲是雅還是俗,你肯定認為,德雲社的相聲那麼受老百姓歡迎,那麼接地氣,當然是俗的了。你說的沒錯,相聲裡帶點老百姓生活中“俗氣”,甚至帶點“葷腥”,也正常,這樣能拉近老百姓的距離。

但俗要有個度,有些相聲和小品,包括一些影視作品,為了吸引眼球,俗的沒有底線。我在前幾年乘長途大巴,車子裡播放的東北二人轉,(不是黑二人轉,也有好的)那個已經不能用“粗俗”來形容了,簡直就是叫“下流”。

為了創收,用這種手段來迎合部分觀眾的作品是沒法長久的。老百姓的,接地氣的內容也可以說的很高雅,就要看創作者的思路,怎麼樣做到雅俗有機的銜接。一味的追求“高雅”,內容不實際,高高在上,老百姓當然不願看了。

相聲還是要符合它本來的特點,貼近生活,語言幽默風趣,搞笑,在笑聲中反映人生百態,在笑聲中體會事情真諦。





風雅娛樂


這個問題很簡單,有一句話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勝於雄辯!德雲社的相聲無論是俗是雅,都是看官們最喜愛的!票房就是有力的證明。

按曲協主席的要求,相聲要做到雅俗共賞,要歌頌時代傳播正能量,要在娛樂民眾的同時更要教育民眾。我想按這樣的要求德雲社不是做不到,只是如果真的去做了,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其實雅俗共賞的演出不應該侷限於要求某個單位應該放眼到整個曲藝界,比如可以單獨要求主流相聲界多出一些高雅的作品去佔領文化市場,這樣看官們就多了一種選擇,愛聽高雅的就去聽主流相聲,不愛聽高雅的就選擇其他,這不就是雅俗共賞麼!


昨天77499757


國內有些藝術家,有了名氣了,就開始追捧所謂的雅,那叫有品味,你要是弄一東西,別人能看懂,那就俗了,俗透了!

西方的歌劇聽得懂嗎?鋼琴演奏會聽得懂嗎?聽不懂就對了,都聽懂了,那還叫高雅?

追捧雅文化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說人話,第二就是從來鄙視別人,第三要有“眾人皆俗我獨雅”的裝逼範兒。從頭到腳不能跟普通人一樣,要特立獨行!

相聲這行業那就得背各種精神,搞什麼笑搞什麼笑?這麼嚴肅的藝術追求,居然要來搞笑,你就是搞笑的吧?!這麼偉大的責任能俗嗎?必須高雅!


老夏說


只要大眾喜歡,就是好的作品。不像某些人,沒有長進,多少年拿不出新的作品,還打壓同行,詆譭別人,真他媽的不要臉,給相聲界丟人,找個廁所死了算了,此人應該滾出相聲界……。


比爾蓋茨的乾爹


此問題再說就爛了,相聲從古至今就是從葷段子說起,過去要如果沒有葷段子你就難以成活,人性都雅嗎?不是!而是雅俗共賞才能有郭德綱今天,郭德綱聰明之處就在於此,一個曲協主席整天反三俗,你不是就反你祖宗嗎?你反三俗!拿出自己的相聲段子來,把曲協振興起來呀!無能!無知!靠納稅人的錢去演出,去送雞蛋!不感覺羞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