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的“快遞王位”正被“邊緣化”

顺丰的“快递王位”正被“边缘化”

快遞這個小池子已經不下順豐這條大魚

2018年的10月底,順豐控股宣佈,將豪擲55億收購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在華供應鏈業務,整合其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供應鏈管理業務、管理團隊和相關科技技術。順豐集團首席戰略官陳飛解釋稱,“順豐處於戰略轉型期,我們的願景是成為科技驅動的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公司。從傳統快遞企業向供應鏈解決方案公司轉型,必然需要一個學習過程。而與標的公司的整合,能夠快速縮短這個學習過程,使順豐在很短時間內獲得了國際領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

顺丰的“快递王位”正被“边缘化”

今年以來,順豐控股一路買買買,在重貨、冷運、同城、供應鏈等領域攻城略地:

2018年3月,順豐控股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發力重貨快運業務,並建立“順心捷達”快運業務獨立品牌,為公司快速擴展快運業務佈局奠定網絡基礎和能力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順豐之前的重貨運輸以自營為主,但“順心捷達”破格採取了加盟制。

2018年4月,順豐控股為加碼國際業務,參與了美國物流服務平臺Flexport新一輪融資,助力雙方發展全球業務市場。

2018年8月,為了加強冷鏈業務競爭力,順豐控股與美國夏暉集團聯合成立新夏暉(順豐為控股股東)。新夏暉成立後,將繼續經營夏暉已有的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鞏固順豐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優勢。

順豐不得不買,因為快遞業這個小池子已經裝不下順豐這條大魚。

順豐的三大痛疾

在快遞行業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通達系、京東物流、蘇寧物流等不同類型的企業逐漸獲得市場認可,25歲的順豐卻不再如以往那般強勢,逐漸顯現出了一些弊病。

近日,順豐投資的快運網絡“順心捷達”與菜鳥達成合作,一改2017年6月因“數據接口”之爭,造成的尷尬局面。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即使走過25載,成為行業巨頭之一的順豐,也不免選擇與競爭對手握手言和。

畢竟在快遞行業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不少頭部玩家逐漸向細分領域延伸,並且也在不斷加強自身的服務質量,通達系、京東物流、蘇寧物流等不同類型的企業也逐漸獲得市場認可,不再只有順豐。在這一局勢中,25歲的順豐也逐漸顯現出一些弊病。市值也從2017年3月1日的超3000億元跌到了2018年12月14日的1500多億元,一年多時間市值蒸發了1500多億元。為此,億歐物流特梳理了順豐的曾經過往,欲一探究竟。

顺丰的“快递王位”正被“边缘化”

痛疾一:電商

與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相比,順豐旗下的電商業務卻有點兒不溫不火,甚至出現了6年換了7任CEO的事情。而且,發展戰略也幾乎一年一變,由生鮮電商到線下佈局嘿客,再到順豐優選與嘿客線下店合併,開啟生鮮O2O時代,又到跨境電商等。

財報顯示,僅僅嘿客,順豐在2015至2017年間的虧損已經達到16億元。即便如此,王衛也未曾放棄過電商。億歐物流認為,也許正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發展戰略,也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的有起色的發展案例,才使得順豐的電商模塊一直處於更換狀態。

有業內專家指出,順豐的流量是快遞訂單流量,阿里、京東的卻是零售消費流量。前者是服務流程,後者是源頭活水,差異較大,這是順豐探索電商成效不大的核心癥結。順豐只有進化到由以訂單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才能夠解決營銷流量問題。

痛疾二:無人貨架

或許基於餐飲、廣告等線下流量想象空間巨大,繼盒馬鮮生、京東、蘇寧之後,2017年11月,順豐上線無人貨架“豐e足食”,目標成為日訂單規模達到150萬-200萬的新零售巨頭。但是據《2018上半年無人貨架領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豐e足食市場佔有率為12%,而每日優鮮為55%,是順豐的近5倍。截至2018年10月底,豐e足食累計完成近3000萬單,而每日優鮮日均訂單超過30萬單。也就是說,每日優鮮100天的訂單量相當於豐e足食近一年的訂單量。

就這一領域而言,無人貨架市場正在經歷激烈的洗牌。從2017年風雲乍起,這一領域吸收了近30億元的投資,但在今年年初,一些無人貨架創業公司卻紛紛轉型或者瀕臨被出局的窘境。況且,目前市場上也沒有出現清晰的盈利模式。

熊貓資本合夥人李論也曾表示,“因為交易相關方太多,無人貨架不太可能出現爆發式單量增長。”順豐如今的表現也比較遜色,究竟能不能實現“新零售巨頭”的夢想也很難說。

痛疾三:智能快遞櫃

2015年6月,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以解決快遞末端配送問題。

目前,國內一個智能快遞櫃造價約為1.8萬元~6萬元,而且企業還需承擔智能快遞櫃的安裝成本、線路改造和後期維護等費用,加之場地租金水漲船高,累加的成本變為快遞櫃企業在探索盈利之路上,難以避開的絆腳石。介於此,順豐不得不放棄一定的股權權益。於2017年8月24日與明德控股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順豐持有豐巢的股權從30.8636%變為15%。

截至2018年6月,中通、韻達、申通已全部撤資豐巢。隨後,圓通、中通、申通等宣佈向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浙江驛棧”增資。由此,可以推斷,三通一達在快遞末端的佈局極有可能聚攏菜鳥網絡,而不是順豐。

不過王衛認為,“未來,快遞業真正要面對的競爭,不是來自同行,而是像谷歌一樣的高科技公司”。順豐朝“科技公司”努力,無可厚非,也順應時代潮流,但核心業務“快遞”不能分心,這是個腳踏實地的活兒。順豐想要扭轉自身發展所遇瓶頸,除了開拓業務線之外,更需要保全自己“快遞老大哥”的地位,繼續保持並加強自身“引流”能力。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