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最近,關於日本企業造假又出一則新聞,“日本高知縣一企業涉嫌用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銷售”究是為何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

曾經以質量著稱的“日本製造”似乎正在經歷著一場“地震”——神戶制鋼所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檢驗數據,把產品以次充好地賣給客戶,他們的客戶囊括了汽車、飛機、軍工等多個領域的製造商,更是包含一些世界頂級的企業。與此同時,日本汽車業巨頭日產汽車宣佈,暫停本土全部工廠的出貨,並停產一段時間,原因是日產的工廠在進行檢查時有造假行為,讓無資質人員充當質檢員;隨後,因安全氣囊存在隱患而廣受關注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測試數據……

食品也造假

就在12月4日,日本高知縣警方逮捕了當地生薑銷售公司“西村青果”的社長西村政晃,原因是,該企業涉嫌把中國生產的生薑偽裝成日本高知縣產生薑進行銷售。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高知縣位於日本四國島,人口規模小,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出產水果、蔬菜和部分海產品。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高知縣生薑出產量佔日本第一,2017年出貨量佔日本整體的四成。

當地警方稱,“西村青果”社長西村政晃已承認指控。據警方瞭解,今年7-9月期間,“西村青果”將中國產的生薑裝入寫有“高知縣產”的紙箱和袋子內,偽造原產地生薑共計14件,約44公斤,分別發往北陸、關東、近畿、中國(指日本的岡山、廣島、山口、島根、鳥取五縣)、四國地區內進行銷售。

不過,據日媒Ailbain報道,有“西村青果”前員工爆料冒充行為已發生近10年。

當地環境科稱,自5月接到相關人士舉報後,環境科展開調查,確認“西村青果”存在偽造原產地行為。警方9月已對“西村青果”進行入室搜查、沒收賬簿。“西村青果”方面稱,已經停止銷售偽造產地的生薑產品。

高知縣當地農業推進科稱,“如果屬實,是背叛消費者信賴的行為,是損害高知縣品牌形象的重大案件。”

這並非日本第一次用中國農產品糊弄當地消費者的行為了。

據人民網報道,2015年日本京東府與福井縣警方聯合逮捕了穀物銷售公司“RISE”社長和分公司負責人。該公司涉嫌用中國產的大米冒充日本高檔米“近江米KOSHIHIKARI”,違反了日本反不正當競爭法。

嫌疑人在2013年1月將約30公斤其他品種的大米捆包假冒“近江米KOSHIHIKARI”賣給名古屋市商場。經查明,混入的大米產地為中國。該企業也曾在2005年6月因涉嫌用中國產大米假冒“國產KOSHIHIKARI100%”而受到過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警告。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企業接踵而至的造假行為出現呢?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進入新世紀,日本企業界鮮有出現令人驚歎的創新成果,內卷化怪圈籠罩整個日本企業界。在此大環境下,如果企業經營者能夠使公司業績得到快速的增長,無疑會為自身帶來榮譽和社會地位。日本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松村勝弘在分析東芝假賬事件時認為,東芝高層“好大喜功”文化造成業績考評唯結果論的傾向,東芝管理人員的升遷和薪俸很大程度取決於當季業績,為此管理人員自上而下默認造假行為也就在所難免。

事實上,一些日本企業界高層管理人士經常痛陳企業內部封閉文化,使改革無從談起。2016年三菱汽車爆出油耗造假醜聞後,引咎辭職的總裁相川哲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醜聞源自於公司強大的內部文化,作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對此無可奈何。然而,日本大學教授稻葉陽二則認為,過分強調企業文化和員工的人際關係,反倒讓高層管理人員模糊了自身的錯誤。稻葉指出,由於日本文化中將組織法人作為獨立“人格”看待,造成醜聞曝光破壞了企業形象,卻並不會傷及管理者本身,這讓企業家們的鞠躬道歉顯得更為空洞和虛偽。

日企頻爆醜聞還反映出日本當前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一方面,根植於日本文化的集團主義價值取向,使日企內部形成了員工必須絕對服從組織的氛圍。谷歌日本公司前總裁辻野晃一郎就曾指出,日本企業缺乏組織民主,沒有學會去尊重公司員工自主性和員工倫理觀。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年功序列制度和日本就業市場應屆生優先的慣例,造成日本業界人才流動困難,員工在面對企業造假行為時難以急流勇退,只得同流合汙,內心備受煎熬。近年來日本社會對“職權騷擾”“性騷擾”等熱點問題的討論,都反映出日本企業員工在職場面臨的巨大壓力。此外,“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已經進入企業,卻由於閱歷和知識的侷限暫時無法肩負新時代日本創新和發展的未來,難以推動企業文化革新,反而更有被同化的可能。

“國產”抵不過“日造“?

日本製造黃金時代結束 中國製造遍佈日本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從日本買回來的東西,包括此前被中國遊客熱搶的馬桶蓋,仔細一看,上面可能印著中國製造,頓時感覺自己像搬運工,虧大了!日本人大多數買的都是咱“中國造”!

據一位資深代購透露,由於日本本國的生產能力有限,本土製造的東西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國或其他國家制造的產品。比如熱銷的日本保溫杯,也很少是日本製造的,大多數是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生產。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真是不懂出現赴日買電飯鍋熱潮是為了什麼?日本電飯煲價格遠遠比中國貨貴,那麼貴得有道理嗎?有人做了實驗。選了中、日、韓三個國家的6款不同價位的電飯煲,日本品牌29999元、5850元;韓國品牌4228元;中國品牌2500多元、1900多元和499元。六款電飯煲做同樣的飯,找社區居民進行試吃。最後結果是,1900多元的中國電飯煲得了最高票數。好不好吃,主要看澱粉糊化度指標,從這個指標來看,中國品牌2500多元、1900多元的產品質量是最好的,比日本韓國貨都好。

曾作為日本製造代表的索尼、東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業近年來先後陷入虧損泥潭。以索尼為例,這家曾風靡全球的企業2008年以來累計虧損了117億美元,在不斷裁員、賣樓、拆分資產後,依然難以實現盈利。後來索尼力推智能手機,但如今的銷量遠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業竟被一家剛成立才幾年的中國公司輕鬆打敗。


“中國生薑”冒充“日本生薑”?是什麼原因讓日企“造假”成癮?


為什麼這樣說?咱們先來看看前幾年被中國搶走的日本行業有哪些?

有人說日立電視多好、松下電視多高清,於是現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電視了,中國電視機行業迅速崛起擠垮了日本電視機市場。

有人說日本的東芝電腦用著質量高,現在的市面上的東芝電腦堪稱熊貓,聯想現在已經成為pc端龍頭老大,併購了美國的IBM。日本pc行業衰落!

有人說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國內的手機就是好,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場,華為力壓日本廠商,2015年7月,日本公開市場佔有率第一。

有人說三洋的洗衣機比國產的好用,海爾洗衣機不僅銷往全球,還造出了專門洗土豆的洗衣機。日本媒體更是稱海爾是日本家電行業的掘墓人!

總之,那些弄虛作假的日本企業,最終必將自食其果。但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的諸多複雜問題,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思考和關注。

綜合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商界網 環球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