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黑海軍演美國湊熱鬧 俄烏“友盡”衝突難降溫

【俄羅斯龍報網】俄羅斯與烏克蘭11月25日在刻赤海峽發生衝突後,雙方關係持續緊張。6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意大利米蘭出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會議期間表示,近期發生在刻赤海峽的事件,是烏克蘭單方面的挑釁行動。俄羅斯國防部5日確認,俄軍正在黑海海域和克里米亞東部演習。烏克蘭海軍當天宣佈,成功試射新型巡航導彈。與此同時,美軍一艘驅逐艦駛近俄羅斯海域。分析人士認為,俄烏美三方“互秀肌肉”,無益於緩解俄烏間緊張局勢,且容易引發擦槍走火,地區局勢面臨急劇惡化的風險。

俄外長:烏方在刻赤海峽挑釁

綜合新華網、北京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拉夫羅夫當天表示,11月25號在刻赤海峽附近水域發生的事件,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挑釁行為,其目的是加劇該地區緊張局勢,為他國加緊對俄製裁製造藉口,同時轉移烏克蘭國內對其內政問題的關注。

拉夫羅夫說,部分西方國家為了謀求影響力,使用敲詐勒索、施壓威脅等手段,甚至干涉一些國家的內政,烏克蘭受西方國家支持,這些國家非但沒有注意到烏克蘭的挑釁行為,反而在為烏克蘭的行動辯護。

黑海不平靜:俄搞軍演美出軍艦

俄羅斯國防部5日發表聲明說,俄海軍兩艘潛艇在黑海某海域演練了緊急部署、偵察、跟蹤和用火箭摧毀海上及沿海目標等科目;潛艇艇員此後還將演練深潛和緊急浮出水面。

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長圖爾奇諾夫同日宣佈,烏克蘭海軍當天在烏克蘭南部敖德薩州靶場試射了新型巡航導彈,8枚改進型S-125導彈成功命中280公里以外的黑海水域目標。

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兩架美軍偵察機3日先後對刻赤海峽、克里米亞半島西南部等地區展開了數小時偵察。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麥克馬爾5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麥坎貝爾”號驅逐艦當天駛入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水域,以“挑戰俄方過度的海洋主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天還以3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方官員為消息源報道,美軍已要求美國國務院通知土耳其,可能會派一艘軍艦借道進入黑海。

北約成員國與烏克蘭和格魯吉亞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外長會議,討論黑海局勢。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重申對烏克蘭的支持,稱北約已在黑海“擴大軍事存在”,“將繼續維持在黑海地區的存在”。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委員普什科夫4日回應說,美國和北約應該清楚認識到黑海地區的力量對比狀況,若派軍艦進入黑海海域,會導致地區衝突急劇惡化,產生嚴重後果。

分析:俄烏衝突難降溫

分析人士說,在黑海地區“秀肌肉”是俄羅斯近年來常用的威懾手法,此次軍演正值俄烏海上衝突餘波未平之際,無論是計劃內還是臨時增加,都顯露出對烏克蘭濃厚的威懾意味。

有分析認為,對俄羅斯來說,儘量避免進一步惡化與西方關係,為俄烏海上衝突降溫,或是重要考量,但在國家安全、主權等問題面前,俄羅斯難以讓步。對烏克蘭而言,國內經濟持續低迷,明年3月將舉行總統選舉,尋求加入北約的進程緩慢,這些因素都強化了烏克蘭方面打“反俄”牌的動機。

“友盡”:烏議會批准終止《烏俄友好條約》

針對近期俄烏局勢,12月6號,烏克蘭最高拉達,也就是議會通過了終止《烏俄友好條約》的決議。

烏克蘭議會解釋稱,由於俄羅斯持續破壞《烏俄友好條約》的內容,並且無意彌補其行為造成的損失,烏克蘭決定終止該條約,該條約將於2019年4月1號失效。

《烏俄友好條約》於1997年簽訂,1999年生效。條約規定,兩國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蘇聯時期劃定的俄烏邊界,一致同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明確兩國關係具有戰略性。該條約有效期為10年,到期後如雙方沒有異議,將自動延續。任何一方如果要改變或廢止該條約,需要在該條約到期前6個月提交書面文件。該條約於2009年自動延續,將於2019年4月1號到期。

2014年3月開始,因克里米亞入俄和烏克蘭東部地區衝突問題,烏俄關係急劇惡化。2018年9月17號,根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的決定,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已經簽署一項旨在停止繼續簽署《烏俄友好條約》的文件,並正式通報俄方。12月3號,波羅申科提請最高拉達,也就是烏克蘭議會,立即審議終止《烏俄友好條約》的法律草案。

背景鏈接:俄烏在刻赤海峽發生海上衝突

俄羅斯與烏克蘭11月25日在黑海發生衝突。雙方就海上衝突說法不一。俄聯邦安全局和克里米亞邊防部門說,烏方海軍先後有5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制止烏方這一“挑釁”。

烏方海軍新聞局則說,烏方海軍2艘炮艇和1艘拖船當天試圖通過刻赤海峽大橋,從黑海進入亞速海;俄方一艘艦艇故意撞擊烏方海軍拖船,向烏方一艘炮艇開火,致使6人受傷;烏方海軍3艘船隻及船上20多人遭俄方扣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