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為保護粵漢、川漢鐵路的路權,阻止清廷向外國列強出賣路權,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護保路運動, 9月25日,四川榮縣宣佈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佈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武昌起義圖片

這一場帶有改朝換代性質的革命運動也稱為辛亥革命,這場革命運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有兩個人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那就是孫中山和袁世凱,沒有孫中山的指揮和袁世凱的推動,辛亥革命不會成功。

孫中山,又名孫文,在這次革命運動中,孫中山組建的同盟會及其會員在其中起到了領導和指揮的作用,沒有孫中山及同盟會的周密籌劃,辛亥革命不可能成功,湖南、廣東等南方十五個省之所以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也是因為同盟會員佔據了這些省的軍政要職。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孫中山圖像

但是畢竟中國不僅僅有這十幾個南方省份,在北方還有許多省份掌握在清庭手裡,清廷的最強軍力――新軍還掌握在清廷實力派北洋大臣袁世凱手裡,這個時候,如果袁世凱倒向清廷,一場內戰不可避免,也鑑於此,孫中山願意讓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子,在多番考慮後,按兵不動的袁世凱出手逼迫清廷宣佈清朝終結,在清朝基礎上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合的國家――中華民國。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袁世凱還讓清廷在退位詔書上加上了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內容,維護了民族團結,避免了國家的分裂,為新疆,西藏,內蒙等民族地區留在中華版圖做出了貢獻,從避免內戰,維護國家統一這兩點上來說,袁世凱的功績也不比孫中山小。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袁世凱圖像

孫中山和袁世凱,可以說是民國雙傑,但是兩人也各有其優缺點,孫中山善於宣傳鼓動,在民國中下層威望很高,在日美等國也有很高的名望,但是畢竟孫中山沒有從政經歷,治國理政能力不夠,而袁世凱,由李鴻章所器重,又一手訓練了新軍,使中國軍隊從傳統中世紀封建組織結構轉變為近代化的軍事組織力量,還培養了以保定軍校畢業生為代表的大量近代軍事人才,而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中國近代的政治走向。

袁世凱在擔任北洋大臣期間參照東西成法,創辦了巡警局以及巡警學堂,開創中國近代警察制度,在晚清憲政改革中極力施行新政,拉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

袁世凱在總理大臣過程中大量創辦了新式學堂,還大批派遣留學生出國,晚清時期派遣的留學生數量之多唯有新中國大規模派遣留學生可以媲美,這種事說明了袁世凱的開明和政治遠見。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電影中的吳佩孚劇照

至於孫中山的能力和政治謀略,不說他以前的作為,單從袁世凱死後,面對亂局,孫中山卻束手無策,好不容易拉攏了一個小軍閥陳炯明,可是此人拿了孫中山資助的鉅額金錢後卻被叛了他,從此事可見孫中山的能力和政治謀略遠不如袁世凱。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電影中的張作霖劇照

袁世凱起于軍伍,從低級軍官一直爬到北洋大臣的高位,治軍能力絕對不差,而且他還當過和總理大臣,政治手腕和處理國事能力肯定也不弱,因為失去了袁世凱的約束,北洋軍隊才分裂為了奉系,直系和皖系三大軍閥部隊,這三派軍閥掌握的軍隊佔了當時民國軍隊數量的大頭,是人數最多,裝備最好的軍隊,三大軍閥頭目吳佩孚,張作霖,馮玉祥,無不是在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面對清朝結束後的亂局,袁世凱與孫中山,誰是最佳的民國掌舵人?

電影中的2馮玉祥劇照

試想一下,如果袁世凱不死,這些人也就不會發生軍閥混戰,沒有了軍閥混戰,再加上憑袁世凱的能力和眼光,中國即使不能趕上歐美,但是一個統一的民國也必然可以阻止日本的侵略,後面的十三年艱苦抗戰也不會發生。

可惜,袁世凱的一念之差不僅斷送了自己,也斷送了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