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大人物高調提及而名揚天下的小人物——宋景詩

清末天下大亂,各地英雄並起,他們中有的功成名就做了官,如曾國藩、李鴻章,有的壯志不遂敗者為賊,卻在改朝換代後被後人尊稱為“革命家”,如洪秀全、張樂行,還有的人做官做賊兩不成,卻也縱橫捭闔數載,成就了一番事業,如最早寫下“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安徽軍閥苗沛霖(譚嗣同是借用了他的詩句),可謂各有各的精彩。

這其中有一位小人物,官、賊做得都不算出色,“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在所謂“氣節”上也不是毫無汙點,卻因為被大人物高調提及而名揚天下。

建國前後,一位大人物大聲疾呼,要為宋景詩樹碑立傳,並把他和大名鼎鼎的朱自清、聞一多相提並論,在這樣熱烈的氣氛裡,1955年推出了黑白騎兵電影《宋景詩》,堪稱新中國歷史上首部真正的動作大片。要知道在宋景詩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起義領袖”中兵力聲勢超過宋景詩的,沒有一萬,只怕也有八千。

我們今天要談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宋景詩。

因為被大人物高調提及而名揚天下的小人物——宋景詩

宋景詩是堂邑縣西北鄉小劉貫莊人,自幼貧苦,咸豐十一年在本地起兵,有人說,他屬於蘇魯皖當時遍地開花各路起兵中不太出名的“幅黨”中一個頭目。幅黨因為黨眾“分整匹布為幅以纏頭”而得名,纏頭布和旗幟使用同一種顏色,主要在莘縣、堂邑縣、冠縣、館陶縣等地,按方位分為五色(其實還有雜色),宋景詩在各路幅黨北邊,屬於黑旗。

50年代初調查時也有一種說法,說宋景詩屬於長槍會系統,還有說黑旗是自成體系的。但各種說法多稱,他和當時蘇魯皖最強盛的幾支起兵——捻黨、文賢教(白蓮教的一支)和淄川劉德培等,都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他起兵時間並無太大爭議,起兵原因則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有“誣陷激變說”(有團首誣陷他勾結文賢教,試圖吞併他的勢力)和“劫牢反獄說”(他的朋友被關進冠縣監獄,他率眾劫牢反獄因此造反),各種說法都稱,他自幼好習槍棒,因太平軍興,捐稅太重而糾眾抗捐,但最初很長一段時間都打著“民團”的旗號糊弄官府。

起兵後宋景詩設大營於東昌府沙鎮,常和幅黨中的陳玉標等人合股,有時也和白蓮教/文賢教系統的楊泰、張善繼等合勢。

但宋景詩起義為時很短,清朝欽差大臣、素來喜歡招降納叛的勝保抵達蘇魯皖前線後,宋就通過熟識的崗屯等二十二村“忠愛團”民團團首王二香(王百齡)接受招撫,被任命為記名參將,黑旗3000多人被縮編為500人,名“靖東營”。

宋景詩接受招撫後曾為清朝出力,甚至隨勝保去陝西對付回眾,但在此期間其留在家鄉的舊部被迫害,二弟宋景禮被害死,三弟宋景書秘密致書招宋景詩回鄉,時為同治元年底(公元1862年初,陰曆年關期間)。

最初宋不敢公然造反,仍然自稱“民團”,但勝保很快得罪被逮(後來遭致殺身之禍),由僧格林沁繼任,後者對降眾非常不信任且動輒殺戮,毫無信義,許多投降的“賊首”因此或逃或叛,宋景詩幾次險遭不測,遂決議造反,先誘殺王百齡,吞併仁愛團,繼而先後消滅附近範寨尚義團,迫使辛集肅清團和堠堌集永興團與自己合作,截留臨清厘金,再度反清。

自同治二年至同治五年初,宋景詩先以崗屯為據點,繼而在魯南沂蒙山區和水套地區流動作戰,多次擊敗山東地方軍和劉長佑、僧格林沁部,人馬號稱二萬,以騎兵見長。這一年捻軍和太平軍餘部賴文光等部合股,流動到水套一帶,僧格林沁窮追不捨,宋景詩作為當地“地頭蛇”與捻、發合勢,在消滅僧格林沁的高樓寨、葭密寨戰役中發揮了一些作用(但遠不是主要作用,主力是捻軍黃旗張宗禹和藍旗任化邦部),此後他下落不明,很多線索表明他和其它魯南“土匪”都安土重遷,並未隨捻軍“竄出東省”。

同治七年(1868年)夏捻軍消滅,清廷以宋景詩屢降屢叛,下令魯、蘇、皖各省緝拿,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安徽巡撫英翰奏稱,在安徽省亳州界溝集拿獲化名許連升、以當巫醫兜售符水為掩護的宋景詩,“訊明就地正法”,但宋景詩家鄉人堅稱宋於光緒二十二年(1900年)回到崗屯,棲身舊部溫連科家中,試圖串聯義和團未果,然後就再度不知所蹤。

客觀說宋景詩勢力最大時不過兩萬人(恐怕還有水分),獨立活動時間也非常短,還多次投降再反叛,即便在魯南反清地方武裝中,其名聲和作用也遠不如淄川的劉德培、幅黨的劉平和文賢教的宋繼鵬等人,而魯南反清武裝在整個鹹同東部反清版圖中是近乎“小兒科”的存在,太平軍不去說,全盛時期捻軍隨便一個大趟主,其實力也能吞掉好幾個宋景詩。

他之所以突然“紅”起來,是建國初要批《武訓傳》,就要趕緊挖掘一個同樣是山東籍但反清的“英雄好漢”,於是“不搞封建迷信”的宋景詩(其它山東籍反清好漢大抵都搞)就這麼莫名其妙被拔高,不但歷史上曾經附屬於多個反清集團的痕跡被消磨殆盡,原本只是醬油眾的殺死僧格林沁功勞歸了他,甚至連明明白白的投降事蹟也神奇地消失了——當然,有一說一,《宋景詩》這部電影從技術角度是不錯的,尤其集團騎兵衝鋒的鏡頭,幾乎堪稱中國電影史上最專業,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