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轟炸機真的是亂扔炸彈後就飛走嗎,有沒有什麼精準投彈技術?

軍史吐槽君


轟炸機當然不是亂扔炸彈後飛走了,轟炸機無論是海航還是陸航涉及的兩種投彈方式,一個是輕型轟炸機的俯衝轟炸,一種是重型轟炸機的高空水平轟炸,這兩種投彈方式各有千秋,俯衝轟炸機更適合打移動目標,而高空水平轟炸機更適合打固定的目標。都是屬於比較精準的投彈技術。



俯衝轟炸機對於海航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機型,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傷害輸出。因為對於機動的軍艦來說高空水平投彈基本就屬於抓瞎,而俯衝轟炸的投彈高度在1000左右,留給軍艦反應的時間不超過3秒,所以俯衝轟炸機就是依靠拉進兩者的距離然後投彈。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一航戰的轟炸機在印度洋上的對付英國艦隊時,俯衝轟炸機的命中率高達80%,而在印度洋上英國的“布里斯托爾”輕型轟炸機和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B-17重型轟炸機都曾經對日本航母進行高空水平轟炸,但是命中率均為零。 而對付地面城市、工廠、炮兵陣地等重型轟炸機可以使用高空水平轟炸投彈,因為深入地方國土縱深,在中低空地面防空炮火的防禦網威脅太大,那就飛高一點,飛高一點防空武器的威脅小一點。


但是飛得太高怎麼保證命中率,這時就需要投彈瞄準鏡。而當時美國為重型轟炸機配備的是著名的諾普頓轟炸機瞄準鏡,這玩意甚至一度成為戰略資源。而德國人開創了高空水平投彈攻擊機動船隻的先河,那就是最早的空投制導炸彈,弗裡茨X無線制導炸彈,能通過無線電進行彈道修正,在首次實戰中就擊沉了意大利的羅馬號戰列艦。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當然不是了。

二戰期間,交戰雙方的空軍均對敵方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但由於是高空投彈,轟炸的命中率持續低下。為了提高轟炸效率,各國都在轟炸機上配備了轟炸瞄準鏡。於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泡菜桶殺手——諾頓轟炸瞄準鏡。

發明這個瞄準鏡的是個瑞士工程師。二戰初期,他根據美國軍方的巨大轟炸需求為依據,設計出該款瞄準鏡。為了實現精準轟炸,美軍對該產品寄予了厚望,將其安裝在大名鼎鼎的B-17轟炸機上。對老美來說,這些神奇的瞄準器好像魔法道具一般,指哪打哪。

該瞄準鏡配備的機械計算機,可以通過對炸彈降落軌跡的計算,提高轟炸的命中率,在美軍對德國軍事工業設施的戰略轟炸中立下汗馬功勞。在對日本的轟炸中,也是諾頓轟炸瞄準鏡為美軍轟炸提供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該瞄準鏡也是執行原子彈轟炸中的瞄準用具。

相似的產品也出現在日德兩國,日本的轟炸瞄準鏡,是由光學巨頭尼康仿造轟炸瞄準鏡而來的,成本低廉,結實耐用。配備該款轟炸瞄準鏡的飛機參加過偷襲珍珠港、重慶大轟炸等重要事件。

德意志則是一個德國工程師參與設計製造了諾頓轟炸瞄準鏡,從而將成果拿到手,並由德國的光學巨頭蔡司公司進行了仿製生產。現在該款瞄準鏡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恐怕很多人怎麼不會想到,大眾手中的尼康相機、蔡司鏡頭的生產主,竟然是二戰中罪惡軸心國的殺人工具吧!


兵說


當然有精準投彈技術,比如“俯衝轟炸機”就是那個年代精準投彈的典範。

二戰的年代沒有激光制導裝置,所以所謂的“精準”與現代概念有很大的差距,那個年代的人一樣會通過一些專門的戰術動作加機載設備來進行投彈瞄準工作。切莫以今天的慣用標準來衡量,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科技準則。



“俯衝轟炸機”,顧名思義,是一種通過大垂直角度進行俯衝投彈的轟炸機種。說是轟炸機,其實它們更接近今天的“戰鬥轟炸機”或者“攻擊機”;機型體積相對B-17、B-29、蘭開斯特那樣的大型水平轟炸機,顯得就像一架普通的戰鬥機。

俯衝轟炸機使用機頭的瞄具分划進行瞄準,為了轟炸任務的有效,高度、速度、角度都有相關的戰術標準。理論上俯衝轟炸機對目標的進入角度越垂直、距離越近,投彈的精度就越好。

通常的方式是:1.爬升到高空,獵尋地面目標 2.對準目標進行預俯衝和瞄準,將目標鎖至瞄具分劃中 3.在俯衝的過程中根據經驗和現實情況,確定一條進入和拉起的航線 4.到達合適的投彈高度,丟下炸彈 5.迅速拉起,利用戰機加速度獲得的能量快速脫離。

以德國“施圖卡”俯衝轟炸機做例子,它常常以80度角俯衝,飛機上有個“自動投彈器”和“拋彈掛架”,俯衝時飛機會設定投彈高度,並打開減速翼板。當到達指定條件時炸彈會被自動甩出去,並且為了避免太過直角的投彈砸上機身或螺旋槳,配備的拋彈掛架會將炸彈扔出去。

二戰最瘋狂的俯衝轟炸機飛行老鳥,常常以瘋狂的接近垂直角度進入,然後以極低的高度拉起,這樣可以獲得超乎尋常的精準,比如揭開地面一輛坦克的蓋子,或者把炸彈丟進某個戰艦的煙囪裡。當然,這種瘋狂的投彈也造成了俯衝轟炸機駕駛員的極大損失,可謂是與死亡跳舞。

到二戰末期,某些國家已經找不到多少敢近直角進入的飛行員了,俯衝轟炸機隨後也因為戰場生存率過低而被淘汰。這種轟炸機為了投彈精度,需要付出極大的風險,為了適應近乎垂直的俯衝投彈,飛機的結構消耗了許多重量,使得載彈量和機動能力都比較欠缺,二戰後期的俯衝轟炸機常常在俯衝後無法逃脫,直接將這種機型帶進了墳坑。

至於水平轟炸機,在二戰的很多時候,它們的確是沒有什麼精度可言的,故而常常通過編隊的飛行模式,劃分一整塊轟炸區域,並根據編隊接受不同的轟炸目標,這樣傾瀉下去的炸彈至少會形成一個覆蓋面,蒙也得蒙中幾個目標。

不過二戰時,美軍出現了“諾頓瞄準器”,這是一種能通過空速和風速作為參照,測算出相對地速的工具。再綜合航線、高度、風向等等,就能獲得相對人眼蒙更好的精度。當時的飛機做到測地速很難,直到今天才通過雷達測速解決問題。

美軍二戰僅次於原子彈的秘密“諾頓瞄準器”是個一戰中移民美國曼哈頓的瑞士人“卡爾·諾頓”發明的,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培育和瑞士人對鐘錶的天賦讓這位工程師製造了這臺極度精密複雜的機器。

“諾頓”主要由穩定器和瞄準器組成,穩定器作為平臺,通過陀螺儀為瞄準機件提供穩定和水平,然後還需要為轟炸機的駕駛儀接通,以便在投彈時接管飛機。

瞄具實際上是個帶望遠鏡的機械計算器,它自己也有一套氣泡式水平儀,據說早期型號的瞄具採用了電動陀螺儀穩定,但可靠度不高便取消了。

諾頓瞄準器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這個時間通常在12-18星期內。然而它的精度也只能在那個時代說說。通常在接近轟炸目標時,飛行員會確定地標,然後呼叫投彈手準備。投彈手會通過瞄準器預先選擇一個航線上的測試目標進行器材調整,通過測試目標與飛機相對位置不斷產生的偏移畫面來調整轟炸參數,當調整完畢時,打開電源開關,瞄準具中的鏡頭分劃會與目標重合,始終追蹤目標,不再畫面偏移,如此維持著同樣的空速與航向,瞄準器將會“接管”飛機,形成被它控制的自動駕駛狀態,並不斷修正轟炸機的飛行數據,直到到達目標時自動投彈。

諾頓的理論投彈精度是7000米±30米的圓心散佈,在那個地毯轟炸的年代已經很不錯了。美國人認為“諾頓”幫助他們贏得了戰爭,其貢獻是不低於原子彈與B29的。在不斷添油加醋的吹噓裡,“諾頓”被吹成能讓轟炸機把炸彈丟進泡菜桶的“神器”,也因此它得了個“泡菜罈子殺手”的稱號。

實際上“諾頓”的投入非常巨大,美軍極為看重該項目,直接投入達到15億,要知道研發核彈的“曼哈頓”計劃也才30億刀。

但執行“火攻日本”的李梅將軍卻依然遇到了高空投彈的問題,美軍能飛到萬米的B29轟炸機在44年11月24日的試探性攻擊中,88架轟炸機只有30架順利找到目標並瞄準,然而受風力影響,命中率不到10%,戰果微乎其微。

顯然神乎其神的諾頓瞄準器這會兒也抓瞎了,那時候的炸彈本身不像現在這樣具備制導性能,單靠機械瞄具的自動投彈總會出現問題。

李梅後來命令將轟炸機群從10000米降低到約1500-1900米的高度上投彈,並採用夜間投彈、多方位通場、預先劃定縱火面積的方式進行攻擊,這樣才取得了超越原子彈的殺傷,給日本人來了好幾“烈火焚城”。

上圖B-29機艙裡的“諾頓”你看到了嗎?那個年代轟炸機想要精度,氣象很關鍵,投彈高度更關鍵,機械瞄具受限還是非常大的。這是因為諾頓瞄準器畢竟是個機械計算器,又是一戰低空低度轟炸思想的產物,一旦超過2000米,它就不是那麼靈了。但即便如此,轟炸精度也比靠人肉“隨緣”的好。

順帶說一句,李梅的計劃裡,燒人是重點,而且那兩顆原子彈也是經過諾頓瞄準後扔下去的。

美軍在二戰時花了很大精力來保持這個戰略性的秘密,包括讓飛行員對著上帝發毒誓以及安全條例裡“確保優先毀掉諾頓瞄準具”等等。起初要求飛行員用手槍射擊“諾頓”,後來乾脆製造出配套的專用鋁熱劑,在緊急關頭燒掉儀器。每一次起降,地勤都會重複拆裝瞄準具的行為,一直到二戰結束才解開保密。

但戰士們的付出並沒有得到回報,其實戰爭還沒等大打,德國的情報部航空處就找到了機會。

1937年,有個在諾頓生產廠工作,自稱“波爾”的美籍德國裔機械師反水,他在德國航空處處長尼古勞斯·裡特爾的指引下,將諾頓瞄準器的完整圖紙藏在雨傘中送給了德國,而且居然得到了總設計師卡爾·諾頓本人的默許。除了手下有一幫不老實的德國裔外,諾頓自己也是個“聖母”癖,他一直認為自己在做一件“人道主義”的事情,讓炸彈掉到該掉到的地方,而不是滿天亂飛造成他人死亡。

在他眼裡,無論美國人還是德國人,都會“文明投彈”了,就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總之,最後這件事情鬧大了,直接導致德國的“格里布爾”間諜網被破獲,引起了美國社會的轟動,也促使美國人發奮營建出世界一流的情報機構,不過這是後話了。

德國人得到了圖紙後,參考了原理製造出自己的“Loffe-7D/H”瞄準具,但詳細情況很少。只能說美國人的“諾頓”其實並不是獨一份的蠍子屎,英國人有CSBS MK X1V和更高級的ASBS,後者參與了“轟炸重水廠”、“轟炸魯爾大壩”行動,生產了23000具之多。

雷達的發展促使轟炸機的瞄準開始了另一場革命,在得到諾頓後,德國人強化了這方面的技術,在1940年研製出機載導航結合雷達轟炸的儀器,裝備在JU-88、Do-217、He-111等轟炸機上。


隨後英國人在1942年也成功憋出H2S的10釐米波轟炸雷達,普遍裝備蘭開斯特、蚊式等戰機。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的英國雷達後,不甘示弱的美國也在1934年製造出3釐米波的H2X AN/APOS-15和AN/APQ-13導航/轟炸雷達。這東西不如“諾頓”金貴,美軍所有戰術、戰略轟炸機都有配備。

所謂導航/轟炸雷達,其實與我們今天的電波導航差不多,需要在自家基地安裝兩臺大型雷達戰,一臺負責導航,一臺負責指引轟炸。人們使用計算工具計算雷達波的時長,從而判斷自己的距離發動轟炸。但這種儀器夜戰中還能起到聊勝於無的作用,白天還是“諾頓”這類好。然而英國人與德國常年的“無差別轟炸”,已經讓仇恨白熱化,把炸彈傾瀉在對方頭上,消磨對方的鮮血與意志是第一位的,故而英德雙方即便擁有一系列精確瞄具,也懶得大規模使用。畢竟作戰思想不一樣。

不過,總的來說,正是這些瞄具的存在,讓二戰的水平轟炸機不再處於“隨緣投彈”的狀態。而“諾頓”的後代在今天仍然可以作為轟炸機的備份投彈機。所謂“亂扔一通就走”是不可能的。


王司徒老百科


有啊,俯衝轟炸動作就是為了投彈精度而發明出來的。飛機以近乎90度的俯衝,投彈後緊跟著把飛機拉起,炸彈的命中率接近90%,這個動作也有弱點,目標附近如果有防空火力,很容易把飛機打下來。二戰德國的“呼嘯死神”斯圖卡轟炸機,就是專門為俯衝轟炸技術而研製的。小時候據老人講,小日本的飛機投炸彈,總是先在空中轉個圈,然後一腦袋紮下,再飛起來,炸彈就炸了。講的就是俯衝轟炸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