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經稱帝,因病雙目失明,劉秀下令奉養他終身

劉盆子,泰山郡式縣(今寧陽縣華豐)人,為西漢遠支皇族,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後。

劉盆子祖父劉憲元帝時被封為式侯,父劉萌嗣在王莽篡位後被殺。初與兄劉恭、劉茂被掠入赤眉起義軍,從事放牧,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領袖樊崇等擁立劉盆子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稱劉盆子為建世皇帝。

劉盆子稱帝后,諸將稱臣,15歲的劉盆子因長期放牛,養成了簡衣草行的生活習慣,“被髮徒跣,敞衣赭汗”。劉盆子一看眾多人來拜自己,只是躲閃。其兄劉茂見狀說:“善藏符,盆子即咬折棄之,復還依挾卿。”其他將領各任其職:徐宣為故縣獄吏,能通易經,推為丞相,樊崇為御史大夫。逄安為左大司馬,謝祿為右大司馬,楊音以下皆為列卿。不久,在長安舉戰大破更始軍,更始劉玄向義軍投降。此時,劉盆子居住長樂宮,樊崇等設宴樂大會,一部分起義軍兵士突然殺死門衛,強行進宮搶東西,亂殺無辜百多人,嚇的劉盆子日夜啼哭。劉恭見赤眉眾亂,知道勝驕必敗,又恐怕禍及自己弟兄,密教劉盆子讓權。

建武二年(26)正月,劉恭在一次集合時說:“諸君共立恭之弟為帝,德誠深厚,立且一年,餚亂日甚,誠不足以相成, 恐死而無益,顧得退為庶人,更求賢知。”劉盆子叩頭說:“公設置縣官而為賊如故,吏人貢獻輒見,剽劫流聞四方,莫不怨恨不復信,何此皆立,非其人所致,願乞骸骨避賢聖,必欲殺盆子以塞責者,無所離死誠冀諸君肯哀憐耳。”說完泣不成聲,樊崇及集會的數百人都感到哀憐,避席頓首說:“臣無狀負階下,請自今以後不敢放縱。”因共抱持盆子帶以璽緩,劉盆子號呼不得已既罷,出各閉營自守三輔。這樣都稱天子英明,百姓也不懼怕了,紛紛又回到長安。

此人曾經稱帝,因病雙目失明,劉秀下令奉養他終身

劉盆子。(網絡配圖)

劉盆子乘王車,駕三馬,數百騎兵跟其後,自南山一路戰鬥,進居陽城。這時南陽劉秀起兵鎮壓義軍,關中豪強地主隱蔽糧食,組織武裝反抗,赤眉軍衣食極度貧乏。

建世二年冬(27年),赤眉軍退出長安。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軍隊與赤眉軍決戰於華陰縣,赤眉軍大敗。劉盆子隨軍一路東撤,折兵損將還剩20萬人。這時,劉秀派將軍侯進守新安,建成大將軍耿龠守宜陽,分兩路阻擊赤眉軍。次年正月(27年),赤眉軍被劉秀的軍隊包圍。赤眉軍派劉恭請求投降,說:“盆子將百萬眾降階下,何以待之。”劉秀說:“待汝以不死耳。”於是,從食宿方面給一番優待。大部隊到洛水時,劉秀讓劉盆子君臣排隊觀看,對劉盆子說:“自如當死不對日,罪當應死,猶幸上憐赦之耳。”還對樊崇說:“得無悔降乎,今遣卿歸營,勒兵鳴鼓相攻,決其勝負,不欲強相服也。”徐宣等叩頭說:“臣等出長安東者門,君臣計劃歸命。如今得降猶去虎口歸,慈母誠歡誠喜無所恨也。”樊崇和劉盆子投降後被解送到洛陽。劉秀讓各將領居住洛陽,賜給每人一處宅、二傾田。後來樊崇因再度起義失敗而被殺。光武帝劉秀對劉盆子賞賜甚厚,任命劉盆子為劉秀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並稱贊說:“聖公靡聞假我風雲,始順歸,終然崩分,赤眉阻亂,盆子探符難盜皇器,乃食均輸。”

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終身。劉盆子從此靠均輸官地生活,直到終身。

本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