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大部分女人終於承認自己不再是少女,而是婦女,是從結了婚之後開始的。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說過一句話: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這句話,說得真是太刻薄太慘烈了。而釀成這種自然災害的最大凶手,就是社會和家庭帶給女人的種種要求。

比如:

她必須是一個好女兒,照顧父母身體,陪伴老人左右。

她必須是一個好妻子,溫柔賢惠,知書達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她必須是一個好媽媽,心甘情願懷胎十月,嘔心瀝血相夫教子。

她必須會賺錢,家庭事業兼顧,分擔丈夫的重擔。

對於女人來說,幸福的婚姻才是美滿,不幸的婚姻只是被官方承認的友誼。


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說男人:“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後來就發現激情對中年人是一種浪費,夢想對於中年是一個牌坊,守得住忠烈,還要做得好婊子。”

其實裡面的角色換成女人也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別喜歡一段話:

“不管你給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

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

你給她一堆食材,她給你一頓美餐;

你給她一個微笑,她給你整顆心;

她會把你給她的東西都放大和倍增。”


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知乎上有個高讚的評論:中年女人的生活到底有多苦?

最高讚的回答是:“凌晨三點醒了,生孩子後就容易起夜,躺在靜靜的夜裡,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多希望有人為我擦去眼淚,但是沒有,父母老了,孩子大了,愛人冷了。多想有人抱我一下,但是沒有,很早之前就沒有了。”

面對花費越來越多、積蓄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的現狀,面對精力下降、事業瓶頸、婚姻困局、家庭矛盾、子女安危等種種威脅。

現代社會,焦慮,是中年女人的標配。

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6月5日,44歲的萬達女高管徐毓墜樓身亡,引發無數熱議。而她在出事的當天下午,還參加了萬達高層的會議。她的朋友圈,直到死前都還是工作上的宣傳。其實,這半年她日夜撲在項目上,就連大年三十晚上,都只是回家匆匆吃了頓飯,然後又投入到工作中。

實際上,徐毓的案例只是諸多被職場壓力所困擾的中年女性的豹之一斑。

你看摧毀一箇中年女人有多容易啊!一個母親在職場受到種種壓力使她無從舒展,孩兒需要照顧家庭瑣事便能令她輕易發作,夫妻生活讓她緊張日益敏感如履薄冰。

寫字樓裡的母親

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在這個男權主導的社會,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職位,女性卻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證明自己的能力,要表現出更多比男性對工作的重視,來證明自己不會被家庭所拖累。

要升職時,領導會擔心你因為孩子無心工作,而把機會給那個和你業績差不多的男競爭對手。

你懷孕了,會逐漸被邊緣化,調到收入遠不如以前的部門。

你生完孩子重返職場,會發現自己之前的積累都已歸零,你要和新入職的後輩一起從頭做起。公司要裁員時,同等條件下,會先考慮裁掉女性。

這些,都是赤裸裸的職場潛規則,很多中年女性都遭遇過這樣的職場性別歧視。更殘酷的是,社會對新時期女性的要求是,男女平等,女性要出去工作,要自強自立。而傳統社會價值觀對女性的要求是,女人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傳統與現代的更迭,本就是一個複雜而矛盾的過程。最後往往是傳統與現代的雙重價值要求,會同時強加給中年女性。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會同時拋向中年女人。


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



累,是中年女人的普遍心聲。

但不管怎樣,每天的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

新的一天,也不是你不願意迎接,它就會推遲到來。

生活的重重壓力,更不會因為你的虛弱無力而暗自撤回。面對,是必須的。焦慮,也是必然的。

醫學早已證明,女性的衰老早於男性。

在同樣年齡下,身體精力都不如男性的中年女性,要平衡好家庭和事業的關係,要在殘酷的職場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她們內心的焦慮,或許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相比職場焦慮,很多把愛情和婚姻看得很重的中年女人,對婚姻的焦慮大大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和任何一個方面。

女人,人到中年,容顏不在,色衰愛馳,只剩下心裡的一片冰涼涼。

蘇芩說過:女人就要富養自己,你身上所有的焦慮和戾氣,都是虧待出來的。

所以,女人不必生得驚豔,但要活得精緻,這一生,有些事,不能妥協,再忙,也不要虧待自己。該養生養生,該打扮打扮,希望你們人到中年,還是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