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英國人打入北京的漢奸部隊,作戰勇敢忠心為主卻落得個流放南非


甲午戰爭的慘敗讓清政府的腐朽無能被徹底暴露,西方列強因此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國的浪潮。1898年,英國人強行租借威海衛,欲將其建成英國海軍在遠東的軍事基地,以抗衡旅順和大連港的俄軍,因此誕生了“第一中國軍團”。

英國當時深陷南非的布爾戰爭無法自拔,過多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國有限的兵力,英國陸軍僱傭300中國流民組建了“中國軍團”。在中國組建一支中國軍隊,但卻宣誓效忠英國女皇,此舉遭到清政府的強烈抗議,可是英國人只輕描淡寫的回應了一句:“組建軍隊是為了維護租借的安全,不會在中國其他地方使用”後,便不了了之。

中國軍團軍官皆由英國陸軍正規部隊調任,下設機槍連、長槍連、炮隊和騎兵部隊。中國軍隊組建後第一場戰鬥就是鎮壓威海人民的抗英國鬥爭。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聯軍統帥摩西為了儘快消滅拳民,徵調中國軍團打頭陣。英軍指揮官巴恩斯在其著作中說“中國軍團遠征作戰次數比任何部隊都多……天津之戰有我們的份, 解救北京有我們的份,以及1900 年8月到獨流和夭折的北倉,這些遠征都是我們乾的, 沒有其它軍團參加。”

英國人認為“他們守紀律,聽從指揮,勇敢,吃苦耐勞,射擊水平很高,吃飯不挑食物,只要數量充足就行”,為了表彰他們在進攻天津的功勞,英國人將天津城門設計成團徽,鑲嵌在他們的帽子和衣領上。

打入北京後,中國軍團還代表英國參加故宮的佔領儀式。聯軍回憶:他們最後一個出場,部隊所過之處皆有雷鳴般的掌聲,到中國軍團時多少有點減弱。作為一個優秀軍團,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處境感到悲哀。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威海衛來自俄國的威脅大減,中國軍團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作為帝國主義曾經的劊子手,他們自知罪孽深重,軍團解散後大部分選擇去南非做警察。

士兵在比試拳腳

等待入伍的新兵

新兵在走隊列

新兵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