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期開採可燃冰了,那石油行業是不是要走向末路了?

琅琊書生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可燃冰是什麼?

在高中化學課本上有過簡單的介紹,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天然氣和冰的結合物,固態,雜質極少,因而汙染量非常低,極度環保,但多蘊藏在深海以及永久性凍土中,並且地球的可燃冰基本沒有被開發過,而石油資源已經被開發許久,在未來可燃冰極有可能代替石油,成為人類新能源之一。


我國的可燃冰儲備量排在世界前列,是我國能源爭鬥中極具競爭力的指標,但為什麼可燃冰沒有像石油一樣活躍在人們眼中呢

因為自從可燃冰發現以來,開採難度極大,技術問題需要更長時間來克服,因為可燃冰獨特的地理位置,深海及凍土,開採的成本極大,安全性極差,深海的水壓,低溫,凍土層堅固的地質結構以及出氣之後的運輸,保存,都是艱難的目標


我國其實一直在不斷的攻克可燃冰的技術障礙,這次對於可燃冰的開採,在南海的重大進步以及藍鯨一號鑽臺的建立,都是一個個重大的進步,可距離還是太遠,但不僅是中國,整個人類對可燃冰的開採技術還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從嘗試開採,到完全開採,到增大采集量,到普及使用,比石油都更加艱難



首席投資官


未必!原因如下:第一,安全性問題。可燃冰目前還僅能開採而已,開採出來後,如何大規模安全儲存、運輸、投入使用,是否存在極大危險,這些,仍需時日去研究探索論證。第二,成本問題。據報導,可燃冰一般蘊藏於深海海底,大家可以想象,修建海洋平臺,客服泥沙因素,遠洋海上運輸,這些情況,就註定了其開採成本不會很低,而且由於其化學特性,使得其儲存成本也會很高,這樣綜合來看,和石油相比較,其性價比是否佔有優勢還是未知數。第三,從最近的報導來看,並不是所謂的可燃冰100升可讓汽車跑5萬公里那麼神奇,這是計算錯誤,也就是說和石油相比,其能量值並非那麼高。綜上所述,可燃冰也許只是石油的有益補充,近期乃至將來,要想取代甚至超過石油,對石油行業構成很大沖擊,還只是我們的想象而已!


塵兮WXL


可燃冰,一種清潔高質的能源,按現在初步南海探索的量可以支持中國200年。石油,目前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兩者歸結到一類的話,本質都是能源。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沒落的一個過程。石油大概還可以使用40來年,也就是40年後必須有新的產品或者能源代替他。

但是在一個趨勢中,不可能直接從頂部過渡到底部。石油行業,現在有一整套體系,比如石蠟,塑料,潤滑劑等衍生物,目前是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的。過快取代石油工業體系,整個社會體系會直接崩潰。即使,各國政府可以在法律上強制使用,也不能迅速得到財團和人民經濟能力的承受範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使用石油的成本是200,那麼使用可燃冰的成本是100。但是工業和生活的成本可能就是400,甚至更高。

說完成本的問題,還有就是安全性和現有使用能力的問題。安全性就是開採過程中,會不會發生甲烷大量洩漏,會不會產生地質災害,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有就是現有的設備能不能高效使用的問題。比如現在的車輛,燒汽油的能不能燒可燃冰什麼的,汽車在使用可燃冰過程中會不會產生洩漏,造成安全問題。汽油洩漏,不會產生立即爆炸的問題,可燃冰洩漏可能就會像煤氣爆炸一樣危險。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論證,試用,小批量使用,批量使用,常規使用,等等一系列過程。估計沒幾年時間無法解決。

再縱觀中國使用新能源的歷史,無論是風能,太陽能,還是核電能源,都經歷了漫長的試用週期,在併網過程中又遇到了地區利益和舊能源衝突中減少和壓制性使用。當然各國也不只中國一家這麼做。

所以,可燃冰,按目前使用水平來說只能是一種概念,無法批量使用,就像特斯拉汽車一樣對10-20年的生活不會產生影響。把他看成一種能源裡的核彈比較恰當。非萬不得以不會輕易使用,當然各國也不會停止對它的探索,使用。

希望這個愚見能讓你滿意。


特有感覺


說實話,很多時候,你就聽聽過,不要當真,想當年,石墨烯電池研發的時候,就說革命性的技術,要比常規電池高几百上千倍,到現在怎麼樣?不是還是沒啥變化,可燃冰也就是隻能聽聽,不要太當真,開採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也沒有到實用的時候,近10年還不可能大規模開採,也就是試探試探,最怕就是說是很大儲量,開採幾個月就沒了,反正沒有實用價值現在只是起步而已。



清請情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即可燃冰,大多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是一種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它的外觀像冰一樣,、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佈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我至今也沒見過,因為還沒有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來。

我國在2013年,在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鑽獲高純度天然氣水合物樣品,並通過鑽探獲得可觀的控制儲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新礦種。當然,由於可燃冰在常溫常壓下不穩定,因此開採可燃冰的技術和方法仍不完善,由此洩露的甲烷可造成比二氧化碳嚴重十倍的溫室效應,所以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石油行業目前來說還是重頭戲,而且,石油開採技術與經驗相對成熟,我們不會完全放棄石油而全力步入一種新的能源開發中去,這關係到國計民生。未來,隨著新的能源的發展,也許石油行業會逐步縮小,但不會完全代替,因為石油是一種能源。


吾是一個傳奇


石油行業從業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威脅石油行業的不是可燃冰,因為傳統天然氣還是能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可燃冰的開採成本勢必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居高不下。目前其他新能源的發展是會影響到石油行業的。比如太陽能,風能,但這兩者目前正在量變階段,很難質變。最有希望的是電池,一旦電池有所突破,在充電速度,放電效率,電池成本方面,如果有所突破,那最開始的是汽車行業會有很大的變化,比如,如果一輛特斯拉能夠將價格降低到二十萬,還能有可觀的利潤,續航能夠達到五六百公里,那沒有理由再用石油來開車了。不過做飯,還是需要的。本人目前從事苦逼的石油勘探行業。。。。


楊開泰1943



用戶21370627218


首長,石油在能源界的地位乃至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是屈指可數的,目前來看,沒有能源能夠對他構成威脅,哪怕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技術日益提高,開採成本沒夠控制得很低,也只是對石油全球價格造成一定的打壓,並沒有撼動石油的地位

其次,石油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大量開採,儲藏量遠遠沒有到迫切需要新能源代替的地步,而且國際石油價格已經快一年維持在40美元到60美元的相對低位波動,無論是從價格還是開採技術成熟以及儲藏量目前乃至未來十到二十年都是難以有新能源能與其匹敵

再著,可燃冰的儲藏量是很大,但是目前能夠批量開採的又有多少?微不足道而已,開採難度不大的本來就不多,目前的技術能夠在短期大量高效率開採的就更少,可想而知成本有多高?還有一點就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之前發生過海底石油開採洩漏導致大片海域被汙染,可燃冰一旦開採技術不成熟發生紕漏,洩漏之後導致海底汙染那將比石油嚴重得多,那將會導致一場災難

最後,可燃冰目前就算能夠大量開採,他在實際生活和工業中的應用技術能夠及時跟上嗎?他燃燒產生的能量能夠超過石油嗎?顯然目前難以確定

所以綜合上述幾個原因,石油遲早要被新能源代替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乃至未來十到二十年被完全替代哪種可能性是很小的


賣礦機的老哥




奎文諮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